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38%至35.91亿元人民币[21]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35.91亿元,同比增长9.38%[34] - 营业收入359,132.69万元同比增长9.38%[5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70.49%至2582万元人民币[2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581.98万元,同比下降70.49%[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2,581.98万元同比减少70.49%[59] - 营业利润4,656.76万元同比减少63.22%[5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3926.9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3.52%[21] - 基本每股收益0.04元/股,同比下降71.43%[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99%,同比下降2.32个百分点[23]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882.79万元人民币[2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2,799,825,236.05元同比增长10.98%[61] - 研发费用286,091,579.20元同比增长17.01%[61]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7.01%至2.8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7.97%[72][73] - 软磁材料销售量同比大幅增加,成本同比增长64.00%至4.14亿元,占总成本比例从10.05%升至14.83%[68][70] - 消费电子产品产销量减少,成本同比下降8.14%至9.14亿元,占总成本比例从39.58%降至32.73%[67][68] - 制造业总成本同比增长11.10%至27.91亿元,其中粉末冶金制品成本占比52.44%[68] - 原辅材料成本同比增长19.12%至12.11亿元,占成本比例43.38%[70] 各业务线表现 - PM板块销售收入18.68亿元,同比增长15.09%,占主营业务收入52.6%[35] - 粉末冶金制品销售额18.68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52.60%[64] - SMC板块销售收入5.06亿元,同比增长63.85%,占主营业务收入14.25%[38] - 软磁材料销售额5.06亿元同比增长63.85%[64] - MIM板块销售收入11.77亿元,同比减少8.84%,占主营业务收入33.15%[39] - 电动工具销售金额同比增加约41%[37] - 公司SMC产品销售收入在5G信息通信和大数据应用领域实现稳步增长[50] - 公司MIM技术应用于信息通信领域如基站环形器腔体和传感器外壳[51] - 公司业务分为粉末冶金压制成形零件(PM)、金属注射成形零件(MIM)和软磁复合材料(SMC)三大板块[52] - 软磁材料生产量16,072.61吨同比增长67.44%[65] - 消费电子产品生产量69,491.91万件同比减少16.52%[65] 各地区表现 - 境外销售收入同比减少29.62%占比降至16.65%[64] - 天津东睦营业收入16,795.1万元同比增长14.28%[106] - 连云港东睦营业收入20,794.54万元同比增长2.66%[106] - 南京东睦营业收入8,302.81万元同比增长13.16%[106] - 山西东睦营业收入35,673.15万元同比增长28.32%[106] - 广东东睦营业收入15,221.52万元同比增长10.53%[106] - 浙江东睦营业收入50,848.95万元同比增长64.09%[106] - 上海富驰营业收入119,524.03万元同比下降8.25%[106] - 境外资产规模为147,184,747.36元,占总资产比例2.40%[8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2年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41亿元[132] - 战略调整SMC板块为公司最优先级发展板块[132] - 公司PM SMC MIM三大业务板块中SMC板块被确定为最优先级发展方向预计未来几年成为重要利润增长点[126] - 公司MIM板块加快整合优化提升PM板块进行深度开发和应用[126] - 公司战略性发展粉末冶金注射成形技术并探索发展块体非晶合金(BMG)和陶瓷注射成形(CIM)技术[129] - 公司拓展铁硅铝铁硅镍铁镍等软磁材料商业运用并向新能源方向拓展[129][130] - 公司通过PM和MIM结构零件组合实现设计自由化满足多客户需求[128] - 公司利用新能源行业发展势头大力发展SMC产业[130] - 公司积极拓展全球市场扩大出口份额并将优势产品群从国内配套切换到全球平台配套[130] - 公司着力研发高精度致密化等技术在关键领域运用拓展PM技术总量空间和产品附加值[130] - 公司逐步实现对消费电子信息通信医疗器械等领域覆盖并将其作为重点发展应用领域[130] - 2021年度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严重影响公司铁粉原材料价格[135] - 原辅材料成本在粉末冶金压制成形产品中占比较大[135] - 公司将进一步搭建集团资源共享平台和完善集团采购平台以提升议价能力[135] - 公司注重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开发的相对平衡以应对汇率风险[135] - 公司积极创新技术并储备新技术和工艺以满足各种终端需求[135] - 预计2025年金属磁粉芯需求将超过30万吨[113] 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10.01%至2.68亿元人民币[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68亿元,同比增长110.01%[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10.01%至2.68亿元[7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出4.39亿元,同比改善56.30%[77] - 取得投资收益现金同比增长578.14%至239.47万元[77] 非经常性损益及资产处置 - 政府补助3163.55万元人民币计入非经常性损益[26][28]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4587.29万元人民币[26][28] - 非经常性损益为65,088,900元,同比增加23.02%[82] - 资产处置收益为46,727,500元,同比增加142,426.60%[82] - 上海富驰收到拆迁补偿款16,450,078.80元,总补偿金额82,250,394.00元[93] 资产和债务变动 - 总资产61.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8%[21] - 存货增加28.54%至755,868,021.80元[83] - 在建工程增加91.87%至323,157,047.46元[83] - 长期借款增加89.29%至1,118,924,123.96元[83] - 短期借款减少21.77%至1,037,775,848.44元[83] - 应收票据减少43.32%至12,963,667.92元[83] - 预付款项减少55.34%至6,995,491.19元[83] - 其他应收款增加467.77%至73,152,694.78元[83] - 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比增加,主要因远期结售汇业务增加[85] - 其他流动资产同比增加41.53%,从25,882,373.79元增至36,630,810.28元[85] - 在建工程同比增加91.87%,从168,424,512.12元增至323,157,047.46元[85] - 长期借款同比增加89.29%,从591,105,546.02元增至1,118,924,123.96元[85]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同比增加831.05%,从20,024,291.66元增至186,435,517.25元[85] - 应收款项融资减少4722.74万元[30] - 交易性金融资产-远期结售汇当期增加187.41万元,对利润影响451.99万元[30] - 交易性金融负债-掉期减少796.32万元,对利润影响-148.57万元[30] - 交易性金融资产-远期结售汇期末余额2.08871046百万元,较期初增加1.87413872百万元[98] - 公司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合计为-122,582,508.19元,减少利润总额122,582,508.19元[80][82] 研发与技术 - 近两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维持在7%以上[42] - 粉末冶金制品烧结密度达6.2~7.4g/cm³(一般企业)[44] - 铁基零件密度可实现全致密化[44] - 软磁材料工作温度范围达-55℃-200℃[46] - 金属磁粉芯应用于光伏/储能/充电桩等新能源领域[46] - 产品覆盖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系统三大领域[47] - 公司金属软磁磁粉芯(SMC)技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机、直流变换器、48V控制系统、音响控制系统、混合动力电机控制系统、纯电动800V高压驱动系统及燃料电池驱动系统[50] - 公司占据国内空调压缩机粉末冶金产品大多数市场份额和冰箱压缩机零件绝大部分市场份额[50] - MIM汽车部件导入周期漫长但为未来重点方向[48] - 已形成规模的MIM汽车部件包括VNT增压涡轮叶片/高压油泵部件等[49] - 公司获得授权专利共计781项,其中发明专利237项,实用新型专利506项,软件著作权38项[54] - 公司拥有教授级高级职称人员2名,高级职称人员26名,博士5名,硕士研究生学历人员55名[54] - 公司推出第二代超级铁硅铝KPH产品,已被全球领先光伏逆变器生产商应用于新一代户用光伏逆变器[54] - 公司推出第二代铁镍磁粉芯KH-H产品,已被全球领先开关电源供应商应用于新一代钛金级服务器电源[54] - 公司自2007年导入精益生产管理,并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实现全流程追溯和高效生产协同体系[56] - 研发人员数量1,025人,占总员工比例18.02%,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38.05%[74][75] 子公司与投资 - 上海富驰公司持股比例为75%[100] - 宁波东睦广泰实收资本250百万元,公司出资200百万元占比80%[101] - 上海富驰资产合计2084.5875百万元,负债合计1266.2912百万元,资产负债率60.75%[104] - 浙江东睦资产合计614.2446百万元,负债合计495.8358百万元,资产负债率80.72%[104] - 广东东睦资产合计202.2773百万元,负债合计11.3953百万元,资产负债率5.63%[104] - 参股公司宁波东睦嘉恒净资产5,413.6万元净利润17.97万元[107] - 参股企业宁波东睦广泰净资产24,690.26万元净利润-2.68万元[109] - 长期股权投资金额22,706.80万元,同比增加0.04%[95] - 连云港富驰智造粉末注射制造产业园建设投入146.4837百万元[96] - 连云港富驰智造注册资本由50百万元增至150百万元,增幅200%[96] - 上海富驰罗泾新厂区建设投入43.3729百万元[96] - 华晶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额420百万元[96] 行业与市场 - 2021年折叠屏手机款式和出货量快速增长[46] - 汽车行业存在进口替代和全球市场拓展空间[47] - 软磁金属粉芯市场曾由美国产品垄断,21世纪初韩国昌星电子在合金磁粉芯领域超过美磁[114] - 国内铁硅铝和超级铁硅铝合金粉芯已完全取代国际同行,主要厂商为东睦科达和铂科新材料[114] - 高性能铁镍合金磁粉芯全球市场由美磁、昌星和东睦科达主导[114] - 粉末冶金行业未来10年增长机会包括能源、航空航天、医疗/牙科等[114] - 烧结铝合金零件结合轻质和低碳优势,已用于汽车轻量化[115] - MIM技术可大批量生产高复杂度精密零部件,应用于汽车、电子产品等领域[117] - 软磁复合材料(SMC)被誉为第四代软磁材料,具高饱和磁感应强度和低损耗特性[118] - 表面处理技术可将粉末冶金制品耐盐雾腐蚀时间延长至500至1000小时[119] - 中国粉末冶金在5G通信和新能源领域走在世界前列[120] - 公司为国内粉末冶金行业龙头,具备技术、规模、品牌及供应链综合优势[121] - 公司完成对上海富驰75.00%股权收购成为全球唯一粉末冶金压制成形与金属注射成形产业规模同时达10亿人民币以上企业[123] 公司治理与股东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6] - 公司2021年年度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6] - 公司股票简称东睦股份,股票代码600114[18] - 公司派发现金红利92,458,409.55元,每股0.15元[90] - 公司现金分红比例原则上不低于年度净利润的30%[171] - 董事长朱志荣持股减少440,000股至1,345,400股,降幅24.6%[145] - 名誉董事长芦德宝持股减少400,000股至1,227,213股,降幅24.6%[145] - 董事兼副总经理曹阳持股减少440,000股至1,325,800股,降幅24.9%[145] - 副总经理严丰慕持股减少230,000股至718,000股,降幅24.3%[145] - 副总经理何灵敏持股减少390,000股至1,185,680股,降幅24.8%[145] - 财务总监肖亚军持股减少218,000股至654,354股,降幅25.0%[145] - 离任副总经理许凯持股减少220,000股至674,000股,降幅24.6%[145] - 公司董事及高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1,093万元[145] - 公司总持股量减少2,338,000股至7,676,947股,降幅23.4%[145] - 朱志荣自2007年8月起担任公司总经理并于2019年8月6日任董事长[149] - 藤井郭行自2019年8月6日起担任公司副董事长[149] - 芦德宝自2019年8月6日起担任公司名誉董事长及董事[149] - 曹阳现任公司董事及副总经理并兼任六家子公司董事长[149] - 多田昌弘自1999年2月起持续担任公司董事及副总经理[149] - 池田行广自2020年6月起担任睦特殊金属工业株式会社代表取缔役社长[149] - 刘新才为公司独立董事并担任宁波市2025科技创新委员会委员[149] - 吴红春为公司独立董事并担任宁波雄镇税务师事务所董事长[149] - 汪永斌为公司独立董事并兼任宁波继峰等四家上市公司职务[149] - 公司独立董事刘新才在宁波大学担任教授[153] - 独立董事吴红春在宁波雄镇税务师事务所担任董事长[153] - 独立董事吴红春在宁波浙甬会计师事务所担任董事长及主任会计师[153] - 独立董事汪永斌在宁波继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独立董事任期至2023年11月13日[153] - 独立董事汪永斌在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独立董事任期至2023年10月18日[153] - 独立董事汪永斌在浙江动一新能源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独立董事[153] - 独立董事汪永斌在宁波大智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独立董事[153] - 藤井郭行在股东睦特殊金属工业株式会社担任取缔役(董事)自2001年11月22日起[153] - 池田行广在股东睦特殊金属工业株式会社担任代表取缔役(董事长)自2020年6月4日起[153] - 山根裕也在股东睦特殊金属工业株式会社担任取缔役(董事)及烧结事业部长自2021年5月26日起[153] - 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6次[139] - 公司召开监事会会议4次[139] - 公司召开年度股东大会1次[138]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4项议案[142]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已发布[150] 员工与人力资源 - 公司员工总数5689人,其中母公司员工710人,主要子公司员工4979人[163] - 生产人员数量最多,达3388人,占员工总数59.6%[163] - 技术人员875人,占员工总数15.4%[163] - 销售人员145人,占员工总数2.5%[163] - 财务人员56人,占员工总数1.0%[163] - 员工教育程度以其他学历为主,达4132人,占员工总数72.6%[165] - 大学专科914人,占员工总数16.1%[165] - 大学本科583人,占员工总数10.2%[165] - 硕士55人,占员工总数1.0%[165] - 博士5人,占员工总数0.1%[165] - 劳务外包工时总数为8,827,722.10小时[168] - 劳务外包支付报酬总额为23,441.48万元[168] - 第三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2017-2021年累计摊销成本7,877.06万元[177] - 2017年股权激励成本摊销2,587.72万元[177] - 2018年股权激励成本摊销3
东睦股份(600114)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