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3.79亿元,同比下降8.78%[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1.74万元,同比增长21.87%[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40.29万元,同比增长20.35%[23] - 公司净利润为9,117,430.15元,同比增长21.9%[37] - 营业收入为3.79亿元,同比下降8.78%[43] - 净利润同比增长21.87%至9,117,430.15元[44] - 营业总收入为3.7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8%[86] - 公司净利润为911.74万元,同比增长21.9%[87] - 营业收入为2.73亿元,同比下降8.7%[8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同比增长21.9%至911.74万元[9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为972.4万元,同比增长90.99%[43] - 营业成本为3.3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0%[86] - 研发费用为97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1.1%[86] - 营业成本为2.43亿元,同比下降12.8%[89] - 研发费用为711.08万元,同比增长114.6%[89] - 财务费用为-280.50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增加[89]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30.81万元,同比改善48.04%[2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27.65%至344,747,791.75元[44]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43.75%至347,890,082.14元[44] - 支付其他经营活动现金同比增长49.94%至21,984,605.12元[4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830.81万元,同比改善48.1%[9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3.45亿元,同比增长27.6%[91] - 收到的税费返还4691.04万元,同比增长196倍[9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72.2%至2.73亿元[9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总额同比增长93.2%达3.18亿元[94]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122%至2.69亿元[9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1.4%至1032.94万元[94]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下降61.9%至107.57万元[94]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存货同比增长79.80%至269,450,405.83元[45] - 应付票据同比增长82.41%至51,714,500.00元[46] - 应付账款同比增长60.95%至196,585,589.21元[46] - 其他流动负债同比增长440.65%至4,326,624.02元[46] - 预付款项同比下降45.18%至15,881,305.63元[45]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77亿元,较期初1.82亿元下降2.96%[80]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22亿元,较期初1.12亿元增长8.82%[80] - 存货期末余额为2.69亿元,较期初1.50亿元大幅增长79.66%[80] - 流动资产合计6.34亿元,较期初5.22亿元增长21.43%[80] - 非流动资产合计1.63亿元,较期初1.66亿元下降2.00%[80] - 资产总计7.97亿元,较期初6.88亿元增长15.83%[80] - 货币资金为1.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83] - 存货为2.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2%[83] - 应收账款为907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8%[83] - 应付账款为1.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1%[84] - 流动负债合计为2.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8%[81] - 未分配利润为484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2%[81]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为7.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8%[8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65亿元[9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0.4%至1.56亿元[94] - 未分配利润同比增长29.1%至4843.8万元[96][98] - 所有者权益总额同比增长2.2%至5.02亿元[96][98] - 其他综合收益同比下降8.9%至548.12万元[96] 业务线表现 - 特种车辆出口销售同比增长19.5%[38] - 电动系列特种车销售同比增长118%[38] - 高速插秧机销售同比上升139%[38] - 子公司江苏联海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净利润313.98万元[49] 行业和市场数据 - 全地形车行业产销20.2万辆和20.7万辆,同比下降20.6%和18.2%[28] - 全地形车出口20.4万辆,同比下降17.4%[28] - 全国插秧机补贴数量为7.53万台,同比增长18.7%[29] - 插秧机补贴金额为96.51亿元[29] - 摩托车行业产销分别为1055万辆和1072万辆,同比下降15.6%和14.4%[30] - 二轮摩托车产销分别为944万辆和959万辆,同比下降16.1%和14.9%[30] 关联交易 - 关联交易采购库存商品及配件金额为173.52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0.58%[65] - 关联交易销售商品及配件金额为371.75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0.98%[65] - 关联交易接受劳务金额为50.82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0.18%[65] - 中国福马承诺通过资产重组解决关联交易问题但未按期完成[61] - 公司计划2022年底前通过自主营销渠道建设降低关联交易[62]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6,627户[70] - 中国福马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92,256,920股,占总股本42.10%[72] - 第二大股东陈小娟持股2,801,069股,占总股本1.28%[72] - 第三大股东章安持股2,339,300股,占总股本1.07%[72]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持股数量均未发生变动[74] - 公司累计发行股本总数2.19亿股,注册资本2.19亿元[105] 会计政策和估计 - 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预期信用损失基于债务人还款记录、债务人性质、行业现状及账龄分析进行估计[112] - 存货减值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可变现净值依赖售价、完工成本及费用等假设[113][114] - 长期资产减值测试使用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方法 关键假设包括盈利状况、折现率及增长率[114] -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与净残值依据性质和功能类似资产的历史实际数据[114]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对无活跃市场工具采用现金流量折现法等估值技术 需估计信用风险、市场波动率等因素[115] - 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基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及可抵扣亏损在可预见未来通过应纳税所得额转回的可能性[115] - 所得税计提涉及重大判断 最终税务处理差异将影响认定期间的税金金额[117] - 开发阶段支出资本化需管理层评估技术可行性、经济利益流入可能性及资源可获得性等多方面因素[119] - 营业周期为12个月 作为资产和负债流动性划分标准[122][123]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商誉确认依据合并成本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131]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分步交易若属一揽子交易则作为单项取得控制权交易处理[132] - 企业合并审计法律等中介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133]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所有子公司均纳入合并[134] - 合并报表编制需抵销内部交易对合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影响[135] - 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取得子公司按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调整财务报表[136] - 非同一控制下追加投资实现控制时购买日前持有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差额计入投资收益[138] - 处置子公司丧失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39] - 分步处置子公司若属一揽子交易则作为单项丧失控制权交易处理[141]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时新取得长期股权投资与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142] - 不丧失控制权部分处置子公司股权时处置价款与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143] - 共同经营会计处理中公司按份额确认共同持有资产和共同承担负债[147] - 共同经营中投出或出售资产在第三方出售前仅确认其他参与方损益部分[147] - 现金等价物需满足期限短(三个月内到期)等四个条件[149] - 外币货币性项目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0] - 金融资产根据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分为三类[153][154][155]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及应收款项等[156]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利息收入计入损益[158] -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投资股利收入计入损益[15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161] - 金融资产实际利率法计算摊余成本和利息收入[152][156] - 公司指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消除或显著减少会计错配[163] - 公司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168] - 由公司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69] - 公司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170] - 财务担保合同按损失准备金额与初始确认金额扣除累计摊销额后的余额孰高计量[173]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收取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174] - 金融资产转移需评估保留所有权上风险和报酬的程度[177] -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将账面价值与收到对价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81] -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按相对公允价值分摊账面价值[181] - 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以活跃市场报价确定公允价值[182]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基于市场交易价格确定,不存在活跃市场时采用估值技术优先使用可观察输入值[184] - 金融工具减值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信用损失为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现金流量差额的现值[185] - 应收款项及租赁应收款采用简化计量方法,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提准备[185] - 信用风险三阶段计量:第一阶段按12个月内预期损失计提,第二阶段按整个存续期损失计提,第三阶段按已发生减值计提[186][187] - 信用风险显著增加评估因素包括债务人经营变化、监管环境变化、担保物价值变化等可观察信息[189][190] - 已发生信用减值证据包括债务人财务困难、合同违约、债权人让步等六项可观察信息[192] - 金融工具按共同信用风险特征分类,包括信用评级、账龄、行业等特征组合[193] - 预期信用损失计量反映无偏概率加权平均、货币时间价值及合理前瞻性信息[195] - 不再预期收回现金流时直接减记金融资产账面余额构成终止确认[196] - 金融资产与负债满足法定抵销权利和净额结算计划时以净额列示[197] - 公司无风险银行承兑票据组合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不计提预期信用损失[199] - 商业承兑汇票组合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99] - 应收账款划分为四个组合:合并范围外关联方、地方政府客户、其他企业客户及合并范围内关联方[200] - 应收合并范围外关联方组合(组合一)采用账龄与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计提信用损失[200] - 应收地方政府客户组合(组合二)采用账龄与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计提信用损失[200] - 应收其他企业客户组合(组合三)采用账龄与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计提信用损失[200] - 应收合并范围内关联方组合(组合四)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不计提预期信用损失[200] - 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均采用组合基础计算预期信用损失的方法[198][200] - 信用损失计提需结合历史经验、当前状况及未来经济状况预测[198][199][200] 其他财务数据 - 总资产7.9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5.84%[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0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85%[24] - 基本每股收益0.0416元/股,同比增长21.99%[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8347%,同比增加0.2990个百分点[2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743.33万元[10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63亿元,较期初增长1.6%[102][10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为1040.43万元,较期初增长250.2%[102][104]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63.50万元[103] - 公司实收资本保持稳定为2.19亿元[102][103][104] - 公司资本公积保持稳定为2.03亿元[102][103][104] - 公司其他综合收益从548.12万元下降至548.12万元[102][104] - 公司盈余公积从2555.99万元微增至2555.99万元[102][104] 环境和社会责任 - 报告期内环保投入共计19万元[58] - 公司危险废物包括废乳化液、废润滑油、废活性炭[58] - 公司不属于环保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58] - 公司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5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址为江苏省泰州市[105]
林海股份(600099)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