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收入与利润 - 总收益为1404.6万港元,同比下降5%[14] - 管理费收入为1404.6万港元,同比下降5%[14] - 2022年第一季度收益未明确具体数值(原文为"万港元"),但较2021年同期的14.8百万港元下降[27]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收益为140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480万港元下降5.4%[68] - 报告期内公司收益为14百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14.8百万港元减少0.749百万港元或5%[98] - 公司第一季度收益为1404.6万港元,同比下降5.1%[13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总收益为1404.6万港元,同比下降5.1%[148][150] - 表现费收入为零,与去年同期持平[14] - 其他收入为1.1万港元,同比大幅增加1000%[133] - 经营亏损为569.6万港元,同比扩大120%[14] - 期间亏损为649.2万港元,同比扩大48%[14]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662万港元,同比扩大48%[14] - 2022年第一季度除所得税前亏损为6.4百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亏损3.7百万港元扩大73.0%[31]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6.6百万港元(税后),较2021年同期亏损4.5百万港元扩大46.7%[31] - 2022年第一季度除所得税前亏损为64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370万港元扩大73%[69]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660万港元(税后),较2021年同期的450万港元扩大46.7%[69] - 2022年第一季度期间亏损为662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亏损446.4万港元扩大48.3%[139] - 期间亏损为649.2万港元,同比扩大48.3%[133]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亏损662万港元,同比扩大48.3%(去年同期亏损446.4万港元)[164] - 公司管理账户采用相对价值交易策略[51]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利润为200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亏损200万美元[46] 财务表现:成本与费用 - 直接成本为137.2万港元,同比下降17.3%[133] - 2022年第一季度一般及行政开支为18.4百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5.7百万港元增长17.2%[31] - 2022年第一季度一般及行政开支为184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570万港元增长17.2%[69] - 报告期内一般及行政开支为18.4百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15.7百万港元增加2.7百万港元或17%[98] - 一般及行政开支为453万港元,但包含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后总支出达1838.1万港元[133] - 员工福利开支1065.6万港元,同比增长8.8%,其中股份基础开支51.3万港元[156] - 汇兑亏损6.5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10.5万港元改善38.1%[156] - 无形资产摊销8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0.7万港元大幅增长[156] - 租赁负债利息开支0.7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2.2万港元下降68.2%[156] - 员工成本、资讯科技开支及行政开支增加因筹备扩展欧洲及亚洲业务[98] - 第一季度所得税开支为11.4万港元,同比减少83.5%(去年同期为69.2万港元)[158] 财务表现:毛利与全面收益 - 毛利为1267.4万港元,同比下降4%[14] - 报告期内毛利为12.7百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13.1百万港元减少0.5百万港元或4%[98] - 全面亏损总额为369.2万港元,同比下降33%[14] - 其他全面收益为280万港元,主要来自金融资产公平值收益290.9万港元[133] - 期间全面亏损总额为369.2万港元,同比收窄17.9%[133] - 其他全面收益280万港元,主要来自公允价值储备增加290.9万港元[139] 每股数据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66港仙,同比扩大48%[14] - 加权平均已发行普通股为4亿股[15]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66港仙[135] - 基本每股亏损基于4亿股加权平均普通股计算[163] - 每股基本亏损与摊薄亏损相同,均为0.0166港元[164] 资产管理规模(AUM)与结构 - 资产管理规模截至2022年3月31日为1,618百万美元,较2021年同期的1,550百万美元增长4.4%[27]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AUM)为16.18亿美元[53] - 2022年第一季度资产管理规模(AUM)中,5.78亿美元为混合型基金产品,10.40亿美元为管理账户[53] - 公司资产管理规模(AUM)从2021年第一季度的12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第一季度的14亿美元[44] - 截至2022年3月31日资产管理规模为1618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550亿港元增长4.4%[70] - 相对于2021年底的1675亿港元,2022年第一季度资产管理规模下降3.4%至1618亿港元[70] - 基金工具资产管理规模从2021年3月31日的870亿港元下降至2022年3月31日的578亿港元,降幅达33.6%[70] - 管理账户资产管理规模从2021年3月31日的680亿港元增长至2022年3月31日的1040亿港元,增幅达52.9%[70] - 管理账户资产规模相对于基金产品有所增加,管理账户净流入为正而基金产品净流入为负[27] 收费结构与产品表现 - 收费结构转向更集中于表现费而非管理费,导致每单位资产管理规模平均收益下降[27] - 长期基金产品True Partner Fund自2011年7月成立至2022年3月31日期间在绝对值和alpha值方面跑赢CBOE Eurekahedge指数[27] - 公司最长的基金产品于2011年7月推出[53] - True Partner Fund第一季度下跌2.56%[64] 地区与客户收益 - 香港地区收益1151.4万港元,同比增长14.7%;芝加哥地区收益253.2万港元,同比下降46.7%[148] - 主要客户A贡献收益545万港元,同比下降20.9%;客户B贡献379.6万港元为新晋主要客户[148] 市场指数与波动率表现 - MSCI世界總回報指數對沖美元第一季度下跌4.5%[18] - 彭博全球政府債券指數對沖美元第一季度下跌4.2%[18] - 標準普爾500總回報指數第一季度下跌4.60%[18] - CBOE標準普爾500指數5%認沽保護指數第一季度下跌7.85%,表現差於標準普爾500總回報指數3.25%[18][22] - VIX指數從17.22上升至20.56,升幅19.4%[23] - Euro Stoxx 50指數的VSTOXX從19.27升至28.99,升幅50.4%[23] - 日經股票平均波幅指數從19.21升至21.98,升幅14.4%[23] - 韓國Kospi 200波幅指數從16.50升至17.14,升幅3.9%[23] - ProShares VIX短期期貨ETF從15.17上升至16.57,升幅9.2%[24] - VIX ETF在2022年3月底價值16.57,較2021年11月底的20.70低20%[24] - 2022年第一季度MSCI世界指数下跌4.5%[54] - 2022年1月MSCI世界指数下跌4.9%[54] - 2022年2月MSCI世界指数下跌2.6%[54] - 2022年3月MSCI世界指数上涨3.1%[54] - 彭博全球政府债券指数与美元对冲本季度下跌4.2%[57] - MSCI全球指数本季度下跌4.5%[57] - CBOE标准普尔500指数5%认沽保护指数下跌7.85%[59] - 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下跌4.60%[59] - VIX指数从17.22上升至20.56[63] - Euro Stoxx 50波动率指数从19.27升至28.99[63] - 日经指数波动率指标从19.21升至21.98[63] - 韩国Kospi波动率指标从16.50升至17.14[63] - ProShares VIX短期期货ETF从15.17升至16.57[63] - 彭博全球政府综合总回报指数对冲美元在2022年第一季度下跌4.2%[79] - 彭博美国长期国债总回报指数在2022年第一季度下跌10.6%[8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彭博美国长期国债总回报指数到期收益率为2.55%[8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德国十年期通胀挂钩债券实际收益率为-2.19%[84] - 纳斯达克指数表现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成长型股票表现低于价值型股票[91] - 30天价内股票指数引申波幅接近长期平均水平,低于2020年峰值[91] - MOVE指数相对于VIX指数处于较高水平显示美国国债市场引伸波幅高于股票市场[95] - 前20天实际波幅在大多数市场中处于长期平均水平附近[95] 宏观经济与市场环境 - 2022年4月初美国CPI通胀率同比达8.5%,核心通胀率达6.5%[80] - 克利夫兰联邦储备银行16%截尾均值CPI显示3月份同比达6.5%的历史高位[80] - 2000年代第一个十年期间16%截尾均值CPI平均值为2.39%[80] - 2000年代彭博美国长期国债总回报指数平均到期收益率为4.89%[80] - Google搜索趋势显示美国人对"停滞性通胀"的关注度大幅上升[86][90] 公司业务发展与重大事项 - 公司于2022年3月24日获得荷兰金融市场管理局投资公司牌照[32] - 2022年2月15日完成收购True Partner Advisor Hong Kong Limited的49%股权,获得全部所有权[32] - 2022年3月24日获得荷兰金融市场监管局颁发的投资公司牌照[75] - 股份发售筹得所得款项净额约104百万港元[96] - 收购True Partner Advisor Hong Kong Limited 49%股权代价为14,252,729港元[98] - 出售群益期货(香港)有限公司2.73%股权代价为6,616,200港元[101] - 收购附属公司额外权益导致资本储备减少832.7万港元[139] - 公司宣布不派发第一季度股息[160] - 公司确认董事完全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守则[127]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期间未进行任何证券购买、出售或赎回[127] - 未审核季度财务资料于2022年5月12日获董事会批准刊发[165] 税务信息 - 香港主要实体按16.5%税率计提利得税,附属公司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优惠税率征收[159] - 荷兰实体应课税溢利24.5万欧元以下适用15%税率,超过部分按25%征收[159] - 新加坡实体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7%[159] - 美国实体联邦所得税率21%,国家所得税率9.5%[159] 股权结构与主要股东 - 董事Tobias Benjamin Hekster持有公司57,393,018股普通股,占比14.34%[106] - 董事Godefriedus Jelte Heijboer持有公司56,049,644股普通股,占比14.01%[106] - Ralph Paul Johan van Put通过True Partner Participation Limited持有公司58,337,399股普通股,占比14.58%[106][107] - Roy van Bakel通过Red Seven Investment Ltd.持有公司27,686,280股普通股,占比6.92%[106][107] - Alset EHome International Inc.及其关联方合计持有公司62,122,908股普通股,占比15.53%[113] - True Partner International Limite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44,808,908股普通股,占比11.20%[113] - Edo Bordoni及配偶Anne Joy Bordoni合计持有公司29,839,153股普通股,占比7.46%[113] - Nardinc Beheer B.V.及其关联实体合计持有公司36,196,000股普通股,占比9.04%[113] - 陈恒辉通过控股权益持有公司62,122,908股普通股,占比15.53%[113] - Dasym Managed Accounts B.V.作为投资管理方持有公司36,196,000股普通股,占比9.04%[113] - True Partner Capital Holding Ltd董事Ralph Paul Johan van Put同时担任董事会主席和行政总裁职务[123] - True Partner Participation Limited持有True Partner Capital Holding Limited的14.58%权益[116] - True Partner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有True Partner Capital Holding Limited的11.20%权益[116] - Global eHealth Limited持有True Partner Capital Holding Limited的4.33%权益[116] - Edo Bordoni先生持有True Partner Capital Holding Limited的7.46%权益[116] - Red Seven Investment Ltd持有True Partner Capital Holding Limited的6.92%权益[116] - 公司有7,947,488份购股权尚未获行使[119] - Alset EHome International Inc由陈恒辉先生及HFE Holdings Limited分别拥有15.57%及37.48%[116] - HFE Holdings Limited由陈恒辉先生全资拥有[116] - SomethingEls B.V.及ERMA B.V.各自持有Nardinc Beheer B.V.的50%权益[116]
TRUE PARTNER(08657) - 2022 Q1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