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总收入为1.679亿港元,较2020年约6603万港元增长154.3%[11][14][1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毛利为1817万港元,较2020年约1731万港元增长5.0%[11][16] - 2021年净亏损为3186万港元,较2020年亏损1475万港元增加116.0%[11][14][16] - 公司总收入从2020年66.0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167.9百万港元,增幅154.3%[30] - 2021年毛利为18.2百万港元,毛利率10.8%[33] - 净亏损扩大至31.9百万港元(2020年:14.8百万港元),增幅115.5%[39] - 2021年录得每股亏损约4.39港仙[1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及服务成本从2020年48.7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149.8百万港元[31] - 其他开支净额从2020年0.5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1.0百万港元[34] - 出售机器设备亏损从2020年0.6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1.1百万港元[34] - 财务成本从2020年1.6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1.8百万港元[35] - 行政开支增加至17.1百万港元(2020年:15.0百万港元),增幅14%[36] - 所得税抵免增加至2.5百万港元(2020年:1.8万港元)[37] - 2021年总员工成本为14.8百万港元,较2020年11.2百万港元增长32.1%[58] - 核数师服务费用为530千港元较上年520千港元增长1.9%[11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电子商贸业务收入从2020年11.6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137.6百万港元[26] - 机器租赁收入从2020年33.1百万港元降至2021年30.1百万港元[18] - 机械买卖销售额从2020年18.2百万港元锐减至2021年0.2百万港元[20] - 运输及其他服务收入从2020年3.1百万港元降至2021年0.1百万港元[21] - 公司业务涵盖建筑机械租赁与买卖、建筑工程、电子及家用产品交易平台运营以及放贷服务[126]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供应商数量为119家,占总供应商数量129家的92.25%[195] - 澳门地区供应商数量为6家,占比4.65%[195] - 中国内地供应商数量为2家,占比1.55%[195] - 德国供应商数量为2家,占比1.55%[19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业务模式为建筑机械租赁及贸易致力于实现长期盈利及资产增长[78] - 公司未制定股息政策未来派息将考虑市场状况及财务状况等因素[80] - 公司董事会全面负责ESG策略及报告,并监督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以及劳工标准等主要风险[128] - 公司ESG重点事宜包括产品质量与安全、反贪污及职业健康与安全[128] - 公司2021年度按关键绩效指标设立多个ESG目标,环境目标获董事会批准并由业务部门定期检讨进度[129] - 公司设定目标在2026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密度降低3%[149] - 公司制定2026年前降低3%总能源消耗密度(千瓦时/每名雇员)的目标[160] - 公司识别气候相关实体风险包括极端天气导致业务中断[169] - 公司预期更严格气候立法可能增加合规成本[170] 其他财务数据 - 通过配售新股融资净额14.6百万港元[41] - 现金及银行结余增至14.3百万港元(2020年:2.3百万港元)[41] - 计息贷款降至35.3百万港元(2020年:40.1百万港元)[42] - 资本负债比率升至33.2%(2020年:32.5%)[42] - 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降至64.5天(2020年:137天)[43] - 抵押资产账面总值49.8百万港元(机器设备)[46] - 无重大资本承担及或然负债[54][55] - 2019年上市所得款项净额55.3百万港元已于2021年末全数动用[59][60] - 上市募资用途:购买建筑机械15.3百万港元、结付起重机代价10.3百万港元、团队招募1.5百万港元、偿还借贷22.7百万港元、营运资金5.5百万港元[60] - 2021年12月配售100,000,000股普通股获净额14.6百万港元(每股净价0.1458港元)[62] - 截至2021年末仅动用配售所得款项1.2百万港元(占比8.2%),余款拟作营运资金[62] - 配售股份市价(2021年11月22日)为每股0.176港元,发行价为0.15港元[62]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5] - 公司未区分主席与行政总裁职位由苏秉根先生兼任[79] - 公司财务总监麦伟杰拥有逾18年会计及审计经验[74] - 独立非执行董事余伟亮在香港及中国拥有逾20年财务与行政经验[70] - 公司于2022年2月23日委任詹德礼先生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以满足上市规则要求[80] - 公司全体董事确认已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准则及买卖规范[82]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享有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责任保险保障[84] - 公司财务总监麦伟杰曾于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任职7年离职前职位为经理[74] - 董事会举行7次会议,执行董事刘德生出席率100%[93],独立非执行董事李德辉和丘律邦出席率100%[93] - 董事会由6名成员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0] - 董事年龄范围在39岁至74岁之间[90] - 董事会成员全部为男性,性别多元化有待提高[90] - 执行董事苏秉根和霍熙元自2019年6月21日起任期3年[94],刘德生自2020年12月30日起任期3年[94]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李德辉和余伟亮自2021年7月1日起任期1年[94],詹德礼自2022年2月23日起任期1年[94]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三分之一以上[97] - 董事苏秉根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1次无其他董事出席的会议[97] - 全体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培训[98] - 公司设立提名委员会负责确保董事会成员多元化[91] -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范围在0港元至1,000,000港元人数为2人[111] - 审核委员会举行4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101] - 薪酬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104] - 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107] - 执行董事3人完成法规及管理技能培训[99] - 独立非执行董事3人完成法规及管理技能培训[99] - 核数师未提供非核数服务[112]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00] - 薪酬委员会由5名董事组成含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2] - 公司委任外聘独立内部监控顾问每年检讨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114] - 公司财务总监兼公司秘书年内接受逾15小时专业培训[115] - 公司股东可持有不少于十分之一投票权股本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17] - 普通决议案需至少14日书面通知且不少于10个营业日[118] - 特别决议案需至少21日书面通知且不少于10个营业日[118] - 股东需提前至少7日提交董事参选通知并附候选人简历[122] - 公司网站同步披露所有GEM网站发布的企业通讯材料[123] - 公司股份登记由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处理[123] - 公司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自2019年6月21日生效后未变动[124]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表现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ESG报告涵盖香港办事处运营,包括电子及家用产品买卖、机械租赁与买卖、运输服务及放贷业务[133] - 公司ESG报告依据联交所GEM上市规则附录二十的ESG报告指引编制[134] - 公司ESG报告遵循重要性、量化、平衡性和一致性原则,关键绩效指标附注释以建立基准[136] - 公司ESG报告统计方法与去年基本一致,并对披露范围及计算方法变动作出解释[137] - 公司ESG报告经内部审阅并获董事会批准[139] - 公司通过多元化参与方式与政府、股东、客户、雇员、供应商及社区等权益人保持沟通[141] - 氮氧化物排放量为98.58千克,硫氧化物排放量为0.17千克,悬浮粒子排放量为5.24千克[147] -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42.43吨二氧化碳当量,较上年减少约7.38%[151][152] - 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畴1)为30.06吨二氧化碳当量,间接排放(范畴2)为12.36吨二氧化碳当量[152] - 其他间接排放(范畴3)为0.01吨二氧化碳当量,较上年0.78吨显著下降[152] - 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每名雇员2.12吨二氧化碳当量[152] - 未发生因违反环保法规导致的重大罚款或制裁[146] - 有害废弃物管理涉及机械维护产生的润滑油和油渣[154] - 通过路线优化和引擎维护措施减少车辆废气排放[148] - 业务运营不涉及重大废弃物管理风险,未设定相关目标[155] - 公司处理无害废弃物纸张约3.38千克,密度为每名雇员0.17千克[159] - 公司总直接能源消耗约113.51千千瓦时(其中柴油62.28千千瓦时,汽油51.23千千瓦时)[160] - 公司间接能源消耗(外购电力)约23.41千千瓦时[160] - 公司总能源消耗量约136.92千千瓦时,密度约6.85兆瓦时/每名雇员[160] - 公司总耗水量105立方米,相比2020年111立方米减少6立方米(下降5.4%)[164] - 公司总耗水密度5.25立方米/每名雇员,相比2020年3.963立方米上升32.5%[164] - 公司雇员人数为20人,相比2020年的28人减少8人(下降28.6%)[157] - 公司整体员工流失率为37.50%[180] - 30-50岁年龄组员工流失率较高为64.00%[180] - 50岁以上年龄组员工流失率较低为9.09%[180] - 香港地区员工流失率为40.91%[180] - 菲律宾地区员工流失率为0%[180] - 男性员工流失率为37.50%[180] - 女性员工流失率为37.50%[180] - 过去三年未发生因工死亡事故[190] - 2021年度无因工伤损失工作天记录[190] - 公司实施COVID-19防疫措施包括体温检测和场所消毒[190] - 2021年整体受训雇员百分比为60.00%[192] - 2021年每名雇员平均培训时数为0.60小时[192] - 男性雇员受训百分比为61.54%,女性为57.14%[192] - 高级雇员受训百分比达100.00%,平均培训时数为1.00小时[192] - 中级雇员受训百分比达100.00%,平均培训时数为1.00小时[192] - 初级雇员受训百分比为46.67%,平均培训时数为0.47小时[192]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无重大附属公司及联属公司的收购或出售事项[57] - 2021年毛利率下降至约10.8%[16] - 净亏损增加主要由于机器及设备减值亏损增加约175万港元[14][16] - 净亏损增加亦由于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增加约18万港元[14][16] - 2021年总资产为1.539亿港元,较2020年1.816亿港元减少15.2%[11] - 2021年总负债为4776万港元,较2020年5816万港元减少17.9%[11] - 2021年资产净值为1.062亿港元,较2020年1.234亿港元减少13.9%[11]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0年28名(24名全职及4名兼职)减少至2021年20名(18名全职及2名兼职)[58]
维亮控股(08612)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