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万顺瑞强集团(08427) - 2023 Q1 - 季度财报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入从2021年同期的262.8万令吉增长至912.5万令吉,增幅约247%[15] - 公司截至2022年8月31日止三个月总收入为912.5万令吉,较2021年同期的262.8万令吉增长247.3%[36] - 收入显著增长247.22%,从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三个月的约260万令吉增至截至2022年8月31日止三个月的约910万令吉[60][58] - 毛利润从2021年同期亏损7.3万令吉改善为盈利208.7万令吉[15] - 持续经营业务税前利润从亏损120.9万令吉改善为盈利45.1万令吉[15] - 持续经营业务税后利润从亏损121万令吉改善为盈利23.2万令吉[15]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归母净利润为23.2万令吉,较2021年同期亏损121万令吉实现扭亏为盈[49] - 截至2022年8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期内溢利为231千令吉[18] - 公司录得淨利润约20万令吉,主要受益于经济复苏带来的收入增长[74] - 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350千令吉,由231千令吉溢利和119千令吉汇兑差额组成[18] - 毛损改善,从去年同期亏损73,000令吉转为实现毛利210万令吉[6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行政开支从98.9万令吉增加至170.6万令吉,增幅约72%[15]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7万令吉增加至27.3万令吉,增幅约32%[15] - 行政开支增长72.50%,增加约717,000令吉至约170万令吉[69] - 销售及分销开支增长31.88%,增加约66,000令吉至约273,000令吉[73] - 存货成本支出为548.1万令吉,较2021年同期的193.8万令吉增长182.8%[47] - 员工成本支出为102.9万令吉,较2021年同期的65.2万令吉增长57.8%[47] - 销售成本增长160.57%,从约270万令吉增至约700万令吉[67] - 公司融资成本为1.5万令吉,较2021年同期的2万令吉下降25%[39] - 公司所得税支出为21.9万令吉,较2021年同期的0.1万令吉大幅增加218倍[4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制造及贸易业务收入为663.6万令吉,较2021年同期的201万令吉增长230.1%[36] - 预製混凝土接线盒製造及贸易业务收入大幅增长230.15%,从去年同期约200万令吉增至约660万令吉[61] - 保健产品销售收入为210万令吉,2021年同期为零[36] - 保健产品销售自2022年5月启动,贡献收入210万令吉[62] - 配件及管道贸易与移动起重机租赁服务业务收入下降38.44%,从约60万令吉减少至约40万令吉[62] - 集团主要业务包括在马来西亚制造和贸易预制混凝土接线盒,以及在香港销售保健补充产品[21][24] 各地区表现 - 马来西亚企业所得税按24%税率计算,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算[42][4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功能货币为马来西亚令吉(RM),所有数值均约整至最接近千位[22][24] - 集团主要交易以马来西亚令吉和港元计价,未实施正式外汇对冲政策[107][111] - 截至2022年8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未持有任何重大投资[79][82] - 截至2022年8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无重大收购处置及资本投资计划[80][83] - 截至2022年8月31日未确定任何收购目标[94] - 集团确认截至2022年8月31日无任何或有负债[108][112] - 董事确认控股股东及董事紧密联系人未持有与集团业务直接或间接竞争的任何业务权益[143][146] - 董事长与CEO由同一人担任(Loh Swee Keong),董事会认为符合集团最佳利益[119] 融资与资本结构 - 通过新配发普通股发行配售股份,股本增加937千令吉至5,438千令吉,股份溢价增加831千令吉至28,059千令吉[18] - 总权益从2022年5月31日的32,914千令吉增加至2022年8月31日的35,032千令吉,增幅为6.4%[18] - 汇兑储备从2022年5月31日的(355)千令吉改善至2022年8月31日的(236)千令吉,主要因汇兑差额增加119千令吉[18] - 保留溢利/(累计亏损)从2022年5月31日的(7,039)千令吉改善至2022年8月31日的(6,808)千令吉[18] - 公司于2022年6月14日完成配售新股集资活动,净集资额约为296万港元[114][115] - 净集资款项实际用途与计划一致,全部用于集团一般营运资金[115] - 公司2017年上市净筹资额2960万港元,截至2022年8月31日未动用余额1920万港元[85][87][89] - 未动用上市所得款项存放于马来西亚及香港持牌银行[94] - 资金用于购置升级机器设备及支付扩建翻修工程员工薪资[94] - 所有上市资金已全额用于销售营销人员薪资及一般营运资金[94] - 集团银行存款抵押给银行总额为110万令吉(2021年同期:110万令吉)[110] - 银行质押存款用于担保集团一般银行融资额度[106] - 集团银行质押存款总额约110万马来西亚林吉特(2021年同期:110万林吉特)[106] 产能扩张与资金使用计划 - 产能扩张计划中,雪兰莪厂房原分配700万港元,已使用500万港元,剩余200万港元拟2022年底前动用[88][89] - 新古来再也厂房建设原分配730万港元,已使用230万港元,剩余500万港元拟2022年底前动用[89] - 员工招聘计划原分配260万港元,已使用150万港元,剩余110万港元拟2022年底前动用[89] - 马来西亚南部地块收购计划分配840万港元,全额未动用,拟2022年底前动用[89] - 预制混凝土接线盒行业垂直扩张计划分配270万港元,全额未动用,拟2022年底前动用[89]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 公司于英属处女群岛注册的Merchant World Investments Limited为其直接及最终控股公司[20][23] - 董事Loh Swee Keong通过控股公司持有29,827,500股普通股占比24.08%[97][100] - Merchant World Investments Limite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29,827,500股占比24.08%[103] - Greater Elite Holdings Limited持有13,622,500股普通股占比11.00%[103] - 罗凤原先生通过控股公司持有13,622,500股占比11.00%[103] - 公司于2021年8月18日完成股份合併,每8股面值0.01港元股份合併为1股面值0.08港元合併股份,法定股本变更为10亿港元分为12.5亿股合併股份,已发行9802.5万股合併股份[78][81] - 股份合併后交易每手单位由8000股更改为6000股合併股份[78][81] - 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从98,025,000股增至115,572,717股[51]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邱家禧、朱健明及马希圣[149][152] - 审计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2年8月31日止三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150][152] - 董事会包括一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53][154] 购股权计划 - 购股权计划允许授出的股份总数上限为已发行股份的10%(即6200万股)[126] - 任何时间已授出未行使购股权可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30%[127] - 任何12个月内向单一参与者授出的购股权行权后发行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128] - 接受购股权授予需支付象征性费用1港元[132] - 购股权行使价不得低于(i)授出日收市价(ii)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iii)股份面值中的最高者[134] - 购股权承授人需支付1港元接纳要约[134] - 购股权有效期不超过十年[134] - 截至2022年8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未授出、行使、失效或注销任何购股权[136][138] - 公司及其子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42][145] - 公司未订立任何其他股权挂钩协议[136][138] 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收入从8万令吉增加至35.8万令吉,增幅约348%[15] - 已终止经营业务从盈利4万令吉转为亏损0.1万令吉[15] - 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0.1万令吉,较2021年同期盈利4万令吉由盈转亏[49] - 每股基本盈利从持续经营亏损1.23仙令吉改善为盈利0.20仙令吉[16] - 汇兑差额从10万令吉增加至11.9万令吉,增幅19%[16] 会计准则与编制基础 - 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GEM上市规则编制,并已由公司审核委员会审阅[26][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