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8企业(08347) - 2023 Q3 - 季度财报
F8企业F8企业(HK:08347)2023-02-13 13:1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收益为352.083百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34.4%[7][1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净利润为4.031百万港元,较2021年净亏损11.342百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7][13] - 第三季度(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收益为106.615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4.4%[13] - 九个月期间经营溢利为5.584百万港元,较2021年经营亏损7.816百万港元显著改善[13] - 第三季度经营溢利为0.450百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经营亏损4.628百万港元实现盈利[1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403.1万港元,相比2021年同期亏损1142.1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1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23.6万港元,相比2021年同期亏损604.1万港元实现盈利[14] - 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从2021年同期的亏损11.78港仙改善至2022年的3.45港仙[14]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总收益为352,083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61,917千港元增长34.4%[34]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总收益为106,615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93,164千港元增长14.4%[3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403.1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1150.8万港元[5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23.6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584.0万港元[59] - 公司收入从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的约2.619亿港元增长至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的约3.521亿港元,增加了9020万港元,增幅为34.4%[11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总收益为3.52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2.619亿港元增长34.4%[114] - 录得溢利400万港元,净利润率1.1%(2021年同期:净亏损1130万港元,负利润率4.3%)[118][12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九个月期间毛利为16.860百万港元,同比增长61.5%[13] - 九个月期间行政开支减少1.9%至12.081百万港元[13] - 九个月期间其他营运开支减少35.3%至8.034百万港元[13] - 九个月期间融资成本减少35.9%至2.177百万港元[13] - 确认为开支的存货成本在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期间为328,770千港元,相比2021年同期的246,673千港元增长33.3%[49] - 董事薪酬在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期间为2,052千港元,相比2021年同期的1,858千港元增长10.4%[49] - 融资成本在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期间为2,177千港元,相比2021年同期的3,396千港元下降35.9%[46] - 银行及其他借款利息开支在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期间为36千港元,相比2021年同期的3,136千港元下降98.9%[46] - 销售成本3.35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2.515亿港元增长33.3%[112][115] - 毛利16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040万港元增长62.5%[113][116] - 毛利率4.8%(2021年同期:4.0%)[113][11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柴油销售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收益为344,458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57,005千港元增长34.0%[34] - 船用柴油销售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收益为6,599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3,162千港元增长108.7%[34] - 润滑油销售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收益为1,026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750千港元下降41.4%[34] - 公司所有收益确认时间均为某一时间点[34] - 柴油销售收入3.445亿港元,占总收益97.8%,同比增长34.1%(2021年:2.57亿港元)[111][11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已终止的中国润滑油业务收益为11,232,000港元,销售成本为11,027,000港元,毛利为205,000港元[8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已终止的中国润滑油业务除税前溢利为145,000港元,期内溢利为130,000港元[8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已终止的中国润滑油业务已售存货成本为9,362,000港元[8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已终止的中国润滑油业务员工成本为799,000港元,其中薪金及其他福利为686,000港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113,000港元[8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已终止的中国润滑油业务核数师薪酬为24,000港元[8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已终止的中国润滑油业务收益为4,935,000港元,但产生毛损650,000港元及期内亏损395,000港元[8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已终止经营业务(钢产品销售)的期内溢利为36,000港元[7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已终止经营业务(钢产品销售)的收益为42,000港元,销售成本为1,000港元,毛利为41,000港元[74]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市场收益在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期间为352,083千港元,相比2021年同期的261,917千港元增长34.4%[39] - 香港市场收益在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期间为106,615千港元,相比2021年同期的93,164千港元增长14.4%[39] 其他收益及亏损 - 公司其他收益及亏损在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期间为8,839千港元,相比2021年同期的6,492千港元增长36.1%[42] - 运输服务费收入在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期间为2,647千港元,2021年同期无此项收入[42] - 来自柴油车的租金收入在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期间为2,117千港元,相比2021年同期的4,912千港元下降56.9%[4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支付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期间的任何股息[8]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股息[56] - 公司未派付截至2021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的任何股息[140][145] - 公司计划于2023年3月31日前完全使用剩余所得款项净额[151][152] - 公司计划在2023年3月31日前尽快动用尚未动用的所得款项净额[153] - 国际油价在2021年出现波动并下跌[103][107] 公司资产和融资活动 - 2022年九个月期间通过供股发行股份募集资金1204.1万港元(股本367.2万港元,股份溢价836.9万港元)[15][18] - 公司权益总额从2022年4月1日的9537万港元增长至2022年12月31日的1.114亿港元,增幅达16.8%[15] - 保留盈利从2022年4月1日的亏损1346.1万港元改善至2022年12月31日的亏损943万港元,减少403.1万港元[15] - 非控股权益于2022年12月31日为零,2021年同期为57.1万港元,反映公司结构变化[15] - 2022年6月29日完成股份合并,每10股面值0.01港元股份合并为1股面值0.10港元股份[18][19] - 汇兑储备从2022年4月1日的30.3万港元保持稳定至2022年12月31日[15] - 公司出售美嘉壳集团51%股权,代价为900万港元[94][97] - 公司收购一艘船舶,代价为950万港元[100][106] - 公司收购香港物业,总代价为2100万港元,其中现金支付982万港元,其余1118万港元通过发行1.3亿股新股支付[94][97] - 公司于江西新冀的持股比例从55.0%降至19.70%[93][96] - 新余钢链向江西新冀注资3000万元人民币[91] - 公司完成股份合并,每10股面值0.01港元的股份合并为1股面值0.10港元的股份[101][106] - 公司完成供股,按每2股现有股份获发1股供股股份的基准进行[102][106] - 公司拥有8辆柴油贮槽车、1艘船用柴油驳船及1艘船舶[90] - 流动比率1.6倍(2022年3月31日:1.5倍)[120][125] - 资产负债比率34.9%(2022年3月31日:46.2%)[123][126] - 已动用银行融资3540万港元,总融资额度4630万港元[121][126] - 归属于公司所有者权益1.114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9540万港元)[127]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11.4百万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95.4百万港元增长16.8%[133] - 公司于2021年8月8日按每股0.086港元发行130,000,000股新股[133] - 公司于2022年6月29日完成股份合并,每十股合并为一股[133] - 公司于2022年9月15日完成供股,每两股获发一股供股股份[133] - 公司抵押资产总额为45.4百万港元,包括银行存款6.1百万、投资物业20.0百万、人寿保单5.0百万、船舶14.0百万及汽车0.3百万[141][146] - 股份发售实际所得款项净额为45.1百万港元,低于原估计的50.9百万港元[148][14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已使用37.8百万港元,未使用7.3百万港元[151] - 公司主要管理人员人寿保险金额为590万港元,与2022年3月31日持平[155][15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员工总数为23人,较2021年12月31日的37人减少37.8%[156][16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购买3辆新柴油贮槽车并替换2辆现有车辆[154] - 船用柴油驳船于2017年11月交付,2018年7月开始全面运营[154] 公司股权结构和治理 - 公司最终控股方为方俊文先生[21][23] - 董事方俊文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持有75,686,400股,占总股本55.04%[173] - 董事劳佩仪女士通过配偶权益持有75,686,400股,占总股本55.04%[173] - 宏亨有限公司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75,686,400股股份,占股比例55.04%[178] - 方俊文先生通过全资控股宏亨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公司55.04%的股份权益[179][180] - 劳佩仪女士作为方俊文配偶被视同拥有其全部股份权益[179] - 公司购股权计划可授予最高8,000,000股股份的认购权[183][18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未授予任何购股权且无未行权购股权[183][186]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徐志云、王安源、邝煜立)[190] - 审计委员会审阅截至2022年12月31日九个月季度财务报表符合会计准则[192] - 控股股东及董事确认在报告期内无与公司业务直接竞争的利益关系[189][193] - 除披露外无其他人士持有公司10%或以上表决权股份[177][185] - 董事除购股权计划外无其他股份购买安排[184][187]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崔志仁王安元及邝旭立组成[194] - 审核委员会主席崔志仁持有GEM上市规则规定的合适专业资格[194]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的季度财务报表[194] - 提名委员会由邝旭立方俊民及徐志仁组成[196] - 提名委员会主席为邝旭立[196] - 提名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198] - 提名委员会已审查董事会结构规模组成及政策[198] - 薪酬委员会由王安元徐志仁及方俊民组成[199] - 薪酬委员会主席为王安元[199] - 薪酬委员会负责向董事会建议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整体薪酬政策[200] 其他重要事项 - 2022年九个月期间其他全面收益为零,而2021年同期为亏损128.5万港元[14] - 公司主要在香港从事柴油及相关产品的销售和运输业务[22][23] - 公司财务报表以港元呈列,所有价值凑整至最接近千位[22][23] - 公司股份于香港联合交易所GEM上市[21][23] - 香港利得税采用两级制税率,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征税,超出部分按16.5%征税[5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每股基本盈利计算加权平均股数为116,943千股,去年同期为97,662千股[5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每股基本盈利计算加权平均股数为137,520千股,去年同期为103,715千股[59] - 2021年已终止经营业务产生亏损20.1万港元,导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0.19港仙[65][69] - 2021年已终止经营业务九个月期间产生溢利8.7万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0.09港仙[66][69] - 公司子公司江西新冀股权转让后保留32.04%股权,按权益法入账[71][73] - 投资者向江西新冀注资人民币2000万元获得22.96%股权[71][73] - 公司于2022年3月31日以现金代价9,000,000港元出售其于美嘉壳的全部股权,代价分六期于六个月内结付[77][78] - 公司于2021年10月与多方签订注资协议,新余钢链同意向江西新冀注资人民币30.0百万元[89] - 公司未持有任何衍生工具或金融工具对冲外汇风险[13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九个月内无重大投资、收购或处置子公司行为[166][170] - 报告期内无公司上市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赎回操作[167][171] - 公司未因违反环保法规而遭受任何检控、罚款或处罚[158][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