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集团收入为2.455亿港元,同比增长7670万港元或45.4%[15][1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個月收益為245,468千港元,較2021年同期的168,753千港元增長45.5%[2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個月毛利為11,030千港元,較2021年同期的7,796千港元增長41.5%[2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個月經營溢利為5,134千港元,2021年同期為經營虧損3,188千港元[2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個月除稅前溢利為3,795千港元,2021年同期為除稅前虧損5,668千港元[2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個月持續經營業務期內溢利為3,795千港元,2021年同期為虧損5,668千港元[2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個月期內溢利為3,795千港元,2021年同期為虧損5,107千港元[2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個月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為3.56港仙,2021年同期為虧損5.69港仙[2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個月收益為122,889千港元,較2021年同期的79,227千港元增長55.1%[2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個月經營溢利為713千港元,2021年同期為經營虧損4,466千港元[2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個月除稅前溢利為92千港元,2021年同期為除稅前虧損6,543千港元[20]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持续经营业务总收益为245,468千港元,同比增长45.5%[5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总收益为122,889千港元,同比增长55.1%[5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3,795,000港元,较2021年同期亏损5,668,000港元实现扭亏为盈[82][8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92,000港元,较2021年同期亏损6,493,000港元实现扭亏为盈[82][87] - 集团收入从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168.8百万港元增至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245.5百万港元,增长76.7百万港元或45.4%[18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245.5百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68.8百万港元增长76.7百万港元或45.4%[189] - 毛利11.0百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7.8百万港元增加3.2百万港元[192][19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溢利3.8百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净亏损5.1百万港元[193][196] - 净利润率1.6%,2021年同期为负3.0%[193][19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個月融資成本總額為166萬港元,較2021年同期的240.5萬港元下降30.98%[68] - 銀行借款利息開支為3.5萬港元,2021年同期無此項支出[68] - 其他借款利息開支為160.7萬港元,2021年同期無此項支出[68] - 應付債券利息開支為0港元,較2021年同期的19.2萬港元下降100%[68] - 租賃負債利息開支為1.8萬港元,較2021年同期的221.3萬港元下降99.19%[6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個月董事薪酬為139.5萬港元,較2021年同期的122.5萬港元增長13.88%[71] - 存貨成本為2.299億港元,較2021年同期的1.579億港元增長45.56%[71] - 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為72.9萬港元,較2021年同期的80.3萬港元下降9.22%[71] - 使用權資產折舊為19.1萬港元,2021年同期無此項支出[71] - 销售成本234.4百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161.0百万港元增长45.6%[191][194] 各业务线表现 - 柴油销售收益为240,457千港元,同比增长46.1%[53] - 船用柴油收益为4,437千港元,同比增长44.8%[5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柴油销售收入为240.5百万港元,占总收入98.0%[18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船用柴油销售收入为4.4百万港元,占总收入1.8%[18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润滑油销售收入为0.6百万港元,占总收入0.2%[187] - 柴油销售收益占比98.0%达240.5百万港元,船用柴油和润滑油分别占比1.8%和0.2%[189] 各地区表现 - 所有收益均来自香港地区客户[5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业绩改善主要由于柴油销售增加及其他营运开支减少[16][17] - 公司不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股息[16][18] - 公司未派發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個月股息,與2021年同期情況相同[79] - 管理层定期审查逾期余额并采取措施收回逾期债务[120][123] - 毛利率保持稳定,2022年和2021年同期分别为4.5%和4.6%[192][195] 现金流表现 - 经营现金流转正,净流入18.05百万港元,相较去年同期净流出5.10百万港元改善[33]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9.82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流出10.96百万港元略有收窄[33]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0.06百万港元,相较去年同期流入7.03百万港元大幅逆转[3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8.16百万港元,期末余额达22.44百万港元[33] - 期初现金余额为14.28百万港元,期内受汇率变动影响微小[33]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22年3月31日的1.428亿港元增长至2022年9月30日的2.244亿港元,增长57.1%[23]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从2022年3月31日的8.328亿港元增长至2022年9月30日的9.391亿港元,增长12.8%[23] - 公司银行及其他借款从2022年3月31日的4.309亿港元减少至2022年9月30日的3.005亿港元,下降30.3%[23] - 公司总权益从2022年3月31日的9.537亿港元增长至2022年9月30日的11.121亿港元,增长16.6%[25]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2年3月31日的512.2万港元增长至2022年9月30日的1,421.7万港元,增长177.6%[23] - 公司租赁负债从2022年3月31日的16.8万港元增长至2022年9月30日的276.1万港元,增长1,543.5%[23]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从2022年3月31日的3.662亿港元增长至2022年9月30日的5.284亿港元,增长44.3%[23] - 贸易应收账款净值从2022年3月31日的8328.4万港元增长至2022年9月30日的9390.9万港元[116] - 贸易应收账款总额从9657.4万港元增至1.07199亿港元,增长11.0%[119] - 贸易应付款项从3662.2万港元增至5284.3万港元,增长44.3%[133] - 应收账款总额从36,622千港元增至52,843千港元,增长44.3%[134] - 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从43,089千港元降至30,052千港元,减少30.3%[137] - 已抵押其他贷款从31,279千港元降至20,297千港元,减少35.1%[137] - 集團抵押資產總賬面值從3163萬港元增至4545.6萬港元,增幅43.7%[153] - 2022年9月30日流动资产143.8百万港元,流动负债91.1百万港元[199] - 流动比率1.6,较2022年3月31日的1.5有所改善[199] - 已动用借贷设施30.1百万港元,总借贷额度47.3百万港元[200] 其他重要事项 - GEM市场定位为高风险中小型公司上市平台[1][5] - GEM证券流动性风险较高且波动性大于主板[2][5] - 香港交易所对报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3][5] - 董事会对报告准确性承担全部责任[4][6] - 报告期间为2022年中期(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8][14][19] - 核数师为国卫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13] - 公司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379.5万港元[27] - 公司通过供股发行股份募集资金1.204亿港元[27] - 公司其他收益净额为7,234千港元,主要包括豁免利息3,098千港元及运输服务费1,916千港元[64] - 政府防疫抗疫基金补助为514千港元[64][65] - 公司确认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收益325千港元[64] - 持续经营业务收益全部在某一时间点确认[53] - 客户A收益贡献为58,365千港元,占持续经营业务总收益的23.8%[60] - 2022年六个月期间计算每股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06,655,000股,较2021年同期94,602,000股增长12.7%[82] - 2022年三个月期间计算每股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09,594,000股,较2021年同期98,772,000股增长11.0%[82] - 2021年三个月期间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16港仙,对应亏损额155,000港元[88][92] - 2021年六个月期间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30港仙,对应盈利额288,000港元[89][92] - 公司于2021年4月完成出售钢铁产品销售业务,获得投资者注资20,000,000人民币,保留江西新冀32.04%股权[93][95] - 2021年六个月期间已终止的钢铁产品销售业务产生收益42,000港元,除税前溢利36,000港元[96] - 2022年期间无潜在摊薄普通股,每股摊薄盈利与每股基本盈利相同[90][92] - 所有财务数据均未经审核,且2021年数据经过重列以反映业务终止的影响[82][94] - 公司于2022年3月31日完成出售美嘉壳全部股权,现金代价为900万港元[100][102] - 已终止的中国润滑油业务在2021年六个月内产生收益629.7万港元,销售成本544.2万港元,实现溢利52.5万港元[103] - 2022年六个月内物业、厂房及设备收购支出1450万港元,同比2021年为零;出售变现470万港元,同比2021年为1520万港元[107][10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投资物业公平价值维持2000万港元,该物业已抵押用于集团其他借款[111][112][114] - 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维持1329万港元未发生变动[116] - 已终止润滑油业务2021年三个月期间产生毛损13.9万港元,主要因已售存货成本达203万港元[103][105] - 员工成本在2021年六个月内总计52.6万港元,其中薪金福利45.2万港元,退休福利供款7.4万港元[105] - 核数师薪酬在2021年两个报告期内均保持1.6万港元[105] - 2021年三个月已终止业务产生除税前亏损29.9万港元,所得税开支6000港元[103] - 31至60天逾期应收账款从1215万港元增至2567.6万港元,增长111.3%[119] - 61至90天逾期应收账款从1241.3万港元大幅降至0.4万港元,降幅近100%[119] - 91至120天逾期应收账款从607.6万港元增至2045.2万港元,增长236.6%[119] - 公司平均信贷期为3至150天[120][133] - 公司持有主要管理人员人寿保险,公平价值为594.5万港元[130] - 人寿保险总投保额为315万美元(约2457万港元)[131] - 公司应用简化法计量贸易应收账款的预期信贷亏损[123][126] - 超过90天逾期应收账款从880千港元大幅降至53千港元,降幅达94.0%[134] - 新发生两笔年利率6.5%的其他贷款,金额分别为4,620千港元和7,392千港元[138][141] - 一笔年利率12.5%的14,000千港元贷款已于2022年8月全额偿还[140][142] - 公司完成股份合并,每10股面值0.01港元股份合并为1股面值0.10港元股份[144] - 通过供股发行36,720.19千股,募集资金3,672千港元[144] - 银行借款实际年利率范围为1.83%至2.26%[141][142] - 一笔年利率20.4%的7,987千港元贷款已于2022年5月全额偿还[141][142] - 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中主要管理人員人壽保單公平值為594.5萬港元(第二級)[149] - 新增船舶抵押物賬面值1401.7萬港元[153] - 投資物業抵押物賬面值維持2000萬港元[153] - 已抵押銀行存款維持607.7萬港元[153] - 關聯方勤亨有限公司租金開支從80.9萬港元降至51.2萬港元,降幅36.7%[157] - 關聯方產品銷售額全面停止(勤亨從93.4萬港元降為0,迅祥從129.4萬港元降為0)[157] - 主要管理人員提供個人擔保及人壽保單抵押,保額260萬美元[160] - 江西新冀動力科技獲新余鋼鏈基金注資3000萬元人民幣[166] - 東冠軍發展有限公司持有江西新冀動力科技22.96%股權[165] - 公司于江西新冀的持股比例从55.0%降至19.70%[170][173] - 新余钢链向江西新冀注资人民币30.0百万元[168] - 公司以总代价21,000,000港元收购香港物业,其中现金支付9,820,000港元,发行130,000,000股新股(价值约11,180,000港元)支付[171][174] - 公司以9,000,000港元出售美嘉壳集团51%股权[171][174] - 公司以9,500,000港元收购一艘船舶[177][181] - 冠东、新钢集团及新余投控共同出售江西新冀共41.75%股权,其中冠东出售22.96%[167]
F8企业(08347) - 2023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