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圆美光电(08311) - 2022 - 年度财报
圆美光电圆美光电(HK:08311)2023-03-30 10: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收入从2021年约5.284亿港元下降至2022年约3.013亿港元,降幅43%[65] - 公司扭亏为盈,2022年实现股东应占溢利约400万港元,而2021年为亏损4390万港元[65] - 公司收入从2021年约5.284亿港元减少43%至2022年约3.013亿港元[96][11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综合利润约403.8万港元,相比2021年亏损约4385.7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96][111] - 公司收入为301,318,000港元,较2021年528,350,000港元下降43%[113]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为4,038,000港元,而2021年亏损43,857,000港元,实现扭亏为盈[113] - 集团2022年总营收约为3.013亿港元,较2021年的5.2835亿港元下降约43%[19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集团2022年销售成本约为2.316亿港元,较2021年的5.1079亿港元下降约55%[200] - 销售成本下降主要由于显示产品销售减少导致采购成本降低[200] - 销售成本主要包括采购成本、员工成本、陈旧存货拨备及其他直接成本[200] - 审计及非审计服务总费用为1,069,000港元[12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TFT-LCD面板及模块销售额大幅下降至约1.559亿港元,较2021年减少64%[66] - 偏光片销售额降至约3660万港元,较2021年下降19%[66] - 电子标牌产品销售额增至约1640万港元,较2021年增长7%[67] - 健康相关产品销售额从2021年约1920万港元大幅增至2022年约8790万港元[99][101] - TFT-LCD面板及模组销售额从2021年约4.3177亿港元下降64%至2022年约1.5589亿港元[97][112] - 偏光板销售额从2021年约4486.5万港元下降19%至2022年约3655.4万港元[97][112] - 电子广告板产品销售额达约1640万港元,较2021年增长7%[98] - 集成电路销售为1,883,000港元,较2021年7,428,000港元下降75%[117] - 光学产品销售为590,000港元,较2021年3,171,000港元下降81%[117] - 电子广告板产品收入为16,396,000港元,较2021年15,266,000港元增长7%[118] - 健康相关产品销售为87,876,000港元,较2021年19,162,000港元大幅增加68,714,000港元[119] - 公司光学产品销售约为590,000港元,较2021年约3,171,000港元减少约81%[150] - 公司年度收入约1,857,000港元,较2021年约7,428,000港元减少约75%[150] - 健康相关产品因香港第五波新冠疫情需求激增,销售额显著增长[199] - TFT-LCD面板及模块、偏振片、集成电路和光学产品等主要产品销售额大幅下降[199] 投资表现 - 对Mobvoi投资的公允价值降至2520万港元,年度确认公允价值亏损1330万港元[72] - 对Mobvoi Inc.投资公允价值降至约2520万港元,确认公允价值损失约1330万港元[100] - 公司对Mobvoi的持股比例从1.24%增至1.57%(全面摊薄及已转换基准)[152][154] - 公司对Mobvoi投资的公允价值从38,461,000港元降至25,201,000港元,公允价值亏损13,260,000港元[152][154][157] - 公司对台湾隔膜私营企业投资公允价值从1,652,000港元降至1,300,000港元[155][158] - 公司对台湾隔膜企业持股比例从2%稀释至1.53%[155][15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集成电路及光学产品销售持续疲弱,与2021年相比录得重大跌幅[97] - 公司预计显示面板市场持续面临挑战[156][159] - 公司预计健康相关产品(如快测包)销售将受不利影响[156][159] - 全球经济放缓可能对显示产品平均售价造成下行压力[162][167]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运作 - 审核委员会举行4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1] - 薪酬委员会举行3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7][12] - 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18] - 董事会在本年度内举行4次定期会议[31] - 所有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均100%出席4次定期董事会会议[32] - 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所有成员100%出席[37] - 审计委员会审查年度财务报表及内部控制体系[1][26] - 薪酬委员会未建议变更现有薪酬政策及结构[7][11] - 提名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曹志光任主席,简文伟和徐慧敏为成员[35] - 董事提名准则包括品格诚信、专业资格技能知识经验、投入时间意愿、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及GEM上市规则独立性要求[42] - 提名程序包括定期审阅董事会结构规模组成、物色候选、排序推荐及董事会最终决定[45] - 董事须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有资格于股东周年大会重选[45] - 提名政策确保董事会有效性,委员会可建议修订并经董事会审批[40] - 多名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已被暂停职务[59] - 简文伟先生担任代理主席[59] - 审计委员会主席为徐慧敏女士[59] - 薪酬委员会主席为简文伟先生[59] - 提名委员会主席为曹志光先生[59] 董事培训与发展 - 所有董事均完成A类(出席培训课程、讲座、工作坊或内部简报会或进行演讲)和B类(阅读有关法律法规、企业治理及集团策略业务相关资料的培训[32] - 公司持续更新董事关于GEM上市规则的最新发展[10] 董事薪酬 - 董事薪酬政策包含激励性奖金计划[14] - 执行董事薪酬详情载于年度报告附注34(a)[15] - 董事薪酬政策基于经验、职责、工作量及为集团付出时间厘定,采用奖励花红计划[33] - 执行董事薪酬详情载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4(a)[34]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聘用外部顾问CT Partners进行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审查[129][133] - 公司实施重大交易授权政策,设定不同金额阈值并编制月度报告供董事会审查[137][141] - 公司按季度定期识别及评定主要风险并设计减缓计划[131] - 公司每月更新关连人士名单以识别潜在关连交易[130][134] - 公司已建立举报政策系统,未发现影响财务及风险管理的重大关注事项[139][141] - 董事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评估[138][141] - 公司采用内幕信息披露政策,要求严格保密并履行披露义务[140][142] - 集团面临市场风险包括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和价格风险[170] - 集团面临信贷风险及流动资金风险[170] 公司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存货积压及技术过时风险[163][168] - 公司面临销售价格及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164][169] - 公司面临外汇、利率及流动性等金融风险[165] 股东沟通与权利 - 所有董事出席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确保与股东有效沟通[146][149] - 持有十分之一已缴足资本的股东可请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82][184] - 股东可通过邮寄至香港主要办事处或股东大会向董事会提出查询[187][188][192][19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8311[49][61] - 公司核数师为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59]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61] - 公司总部及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九龙土瓜湾[61]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及台新国际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61] 董事责任保险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职员安排年度检讨的责任保险[28] 持续经营与审计 - 公司采用持续经营基准编制财务报表,未发现重大不确定性事项[90] - 审计机构普华永道年度报酬包含审计与非审计服务[92] 员工与董事会多元化 - 公司员工性别比例为7男:6女(截至2022年12月31日)[81][84] - 董事会目前有1名女性董事和8名男性董事[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