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汇思太平洋(08147) - 2021 - 年度财报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总营收从2020年的1.193亿港元下降至2021年的8250万港元,降幅达30.8%[19] - 公司总收益由2020年的119.3百万港元下降30.8%至2021年的82.5百万港元[23] - 集团毛利率从2020年的3.4%提升至2021年的4.9%[19] - 公司毛利率从2020年的3.4%提升至2021年的4.9%[23] - 分占联营公司亏损2021年为2.0百万港元,而2020年为分占溢利64,000港元[33] - 剔除商誉减值影响后,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4.6百万港元,与2020年持平[34] - 公司未支付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股息[92] - 公司可供分派储备为零[10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员工成本由2020年的6.2百万港元减少17.4%至2021年的5.1百万港元[26] - 使用权资产折旧从2020年的2.6百万港元减少0.6百万港元至2021年的2.0百万港元[26]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撇销总额从2020年的0.6百万港元增加1.3百万港元至2021年的1.9百万港元[27] - 营运相关开支总额从2020年的16.9百万港元减少1.1百万港元至2021年的15.8百万港元[28] - 对联营公司商誉计提减值8.0百万港元[3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电子产品制造收入从2020年的330万港元大幅增长至2021年的1280万港元,增幅近4倍[19] - 电子产品制造收益从2020年的3.3百万港元增长近4倍至2021年的12.8百万港元[23] 各地区表现 - 2021年中期在广西设立中国子公司开拓国内市场[19] - 集团在广西设立中国附属公司以拓展三、四线城市家用电器市场[66][69] - 集团在新疆喀什设立全资附属公司探索在线信息及出版服务[66][6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1年公司战略重点转向中国三四线城市电子消费市场[18] - 新冠疫情变异株Delta和Omicron延长了疫情对全球贸易的干扰[17] - 成本快速显著上升对集团业务收入和利润率造成压力[17] - 中美紧张关系未见缓和迹象[17] - 大宗商品、原材料及电子元件价格上涨对业务构成重大挑战[65][68] - 集团可能处置全部或部分现有业务组合及/或调整资产分配[71][72] - 集团可能实施债务及/或股权融资计划以改善财务状况[71][72] 其他财务数据 - 流动比率从2020年的1.20提升至2021年的1.32[38] - 速动比率从2020年的1.16提升至2021年的1.26[38]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20年的0.58上升至2021年的0.99[38] - 银行及现金结余从2020年的130万港元增至2021年的260万港元,增长100%[44][47] - 公司发行了2021年可换股债券,本金总额为2000万港元,年利率4%[43][46] - 2021年资本开支为0港元,而2020年为2.7万港元[50][57] - 公司于2021年全额偿还了2019年可换股债券的未偿还余额[42][4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无任何重大资本承担[49][56] - 公司无任何资产抵押[51][58] 法律及诉讼事项 - 公司有一项未决诉讼,需偿还租金约63万元人民币及逾期利息[53] - 公司因未支付租金被法院判决需偿还人民币630,000元及逾期利息[60] - 公司确认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就该诉讼事项拨备[60] 战略合作与投资 - 公司于2021年5月23日与惠智(深圳)技术有限公司签署非约束性战略合作意向书[63][6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其他重大投资或附属公司重大收购及出售[64][67]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15的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及条文[189][192] - 董事会负责设定集团企业目标并制定策略及监督执行[190][194] - 董事会批准全年、中期及季度业绩[190][194] - 董事会确定股息政策[190][194] - 董事会审批重大收购及出售事项[190][194] - 董事会检讨及监控集团内部监控制度[190][194] - 董事会监察管理层的表现[190][194] - 董事会确定及审阅董事会组成及多元化[190][194]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分开且不由同一人担任[196] - 行政总裁陆志明于2021年12月6日辞职后日常管理由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共同负责[196] - 公司于2021年举行了17次董事会会议[200]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健因日程冲突未能出席2021年6月25日年度股东大会[197][198] - 黄健于2021年6月30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职务[197][198] - 文伟麟于2021年7月26日获委任为新独立非执行董事[197][198] - 行政总裁陆志明于2021年12月6日辞任[198] - 公司未设主席职位[198] - 公司向董事会成员提供季度业务最新情况[200] - 集团日常运营由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共同处理[198] - 公司已为董事安排法律诉讼保险,截至报告日期仍然有效[117] 股东结构及证券发行 - Martford Limited持有公司316,981,25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30.75%[122] - 吴雄槟持有公司174,469,166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16.93%[122] - 浦巍持有公司88,008,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8.54%[122] - 郑利忠持有公司74,279,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7.21%[122] - 吴雄槟认购本金总额20百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可转换为166,666,666股换股股份[132] - 公司购股权计划规定可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30%[134] - 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于2021年12月31日均无持有股份或债券权益[119] - 公司确认控股股东及董事在2021年度无与集团业务竞争的权益[127] - 除披露外,无其他股东权益记录在证券及期货条例第336条规定的登记册内[124] 购股权计划 - 公司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上限为103,073,897股,占2020年6月26日已发行股份的10%[139][143] - 任何合资格参与者12个月内行使购股权所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1%[140][143] - 2019年6月4日授予购股权68,720,000份,行使价每股0.2412港元[142][14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尚未行使有效购股权为25,192,000份[142][146] - 购股权行使期限不超过授予日起10年[141][143] - 董事吴永富被授予6,756,000份购权,已于报告期内全部失效[149] - 董事庄儒强被授予6,756,000份购权,其中5,756,000份于报告期内失效[149] - 雇员购股权分两批归属,首批12,596,000份于2020年6月3日归属[149] - 第二批12,596,000份雇员购股权于2021年6月3日归属[149] - 购股权计划剩余有效期至2024年6月19日[142][146]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最大客户收入占比57.3%,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89.8%[158][166] - 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56.4%,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92.5%[158][166] 上市规则与合规 - GEM市场定位为中小型公司,投资风险高于主板市场[1][5] - GEM上市公司证券可能比主板证券承受更大市场波动风险[2][6] - 公司维持符合GEM上市规则的充足公众持股量[155][163] - 报告期内无管理合约存在[156][164] - 无股权挂钩协议(除可换股债券及购股权计划外)[159] - 报告期内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161] - 无优先认购权条款限制新股发行[162] - 关联交易不构成GEM上市规则定义的关连交易[168][172] - 核数师变更为McMillan Woods(香港)自2019年12月20日起生效[170][174] - 报告期后无重大事件影响业务或财务表现[169][173] 员工与薪酬 - 公司员工总数45人,较2020年37人增长21.6%[109] - 董事及五名最高薪人士薪酬详情需参考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3[110] - 退休福利计划详情需参考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6[111] 财务报表附注参考 - 物业、厂房及设备变动详情需参考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7[90] - 储备变动详情需参考综合权益变动表及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3(b)[101] - 过去五个财政年度财务数据概要需参考年报第140页[89] - 分部信息需参考综合财务报表附注7[88] - 地理位置分析需参考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5[88] - 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政策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6[7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