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总额为2125.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4365.9万港元下降51%[51][52] - 期内持续经营业务亏损7764.9万港元(去年同期盈利2.8万港元)[4]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7760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溢利3.2万港元[48] - 2022年前九个月公司全面开支总额为7764.9万港元[3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亏损7760万港元[23]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15.19港仙(去年同期亏损1.57港仙)[6]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已终止经营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1.58港仙[30] - 公司已终止经营的旅游业务在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产生亏损746.2万港元[2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员工成本减少至1117.4万港元(去年同期:1348万港元),主要因两名执行董事自2021年6月起未收取董事酬金[54] - 法律及专业费用为397.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29.5万港元略有下降[17] - 董事酬金总额为154.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30.9万港元下降70.9%[39] - 融资成本降至598.3万港元(去年同期:766万港元),因可换股债券于2021年全额转换[61] - 其他借款利息支出为598.3万港元,与去年同期持平[18] 放债业务表现 - 放债业务利息收入九个月同比下降49.4%至1111.9万港元[4] - 放债业务利息收入为1111.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198.3万港元减少1086.4万港元[48][51][52] - 新发放贷款1700万港元,现有贷款展期2665万港元,客户提取1579.2万港元并偿还2041.2万港元[64] - 期末贷款组合中第三阶段(信贷减值)贷款余额占比最高,达2.75亿港元(总额3.19亿港元)[66] - 针对5800万港元逾期贷款已在中国对企业担保人提起法律诉讼[70] - 循环贷款5500万港元逾期诉讼已获胜诉判决,但担保人提出上诉[72] - 上市股份抵押贷款200万港元逾期,正协商出售抵押证券还款[72] - 商业物业抵押贷款1949.7万港元中已通过处置抵押物收回1549.7万港元[74] - 3530万港元逾期贷款已达成偿付协议,首期偿还706万港元[74] - 公司向独立第三方客户袁海波先生提供的贷款未偿还本金为6224.7万港元,年利率9.00%,无抵押,须于2022年11月10日一次性偿还[94] 证券业务表现 - 证券经纪佣金收入九个月同比下降59.6%至156.2万港元[4] - 孖展融资利息收入九个月同比增长12.0%至508.3万港元[4] - 证券孖展融资平均月结余增长11%至7070.6万港元,利息收入增长11%至508.3万港元[79] - 金融服务业收益为1012.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628.7万港元减少615.8万港元[51][52] - 金融服务业收益下降38%至1012.9万港元,证券经纪佣金收入下降60%至156.2万港元[79] 投资表现 - 证券投资未变现亏损九个月达689.6万港元(去年同期收益1794.4万港元)[4] - 证券投资未变现亏损净额为689.6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收益1794.4万港元[14] - 证券投资股息收入为1万港元,与去年同期持平[14] - 证券投资已变现收益净额为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38.9万港元减少537.9万港元[48][51][52] - 证券投资已变现及未变现亏损净额为688.6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收益2333.3万港元[48] - 证券投资产生未变现亏损净额689.6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收益1794.4万港元[76] 信贷亏损拨备 - 应收贷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九个月同比激增186.8%至7218.7万港元[4] - 应收贷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激增至7218.7万港元(去年同期:2518万港元),主要因多笔贷款风险等级恶化[57][58] - 应收贷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增加4700.7万港元[48] - 应证券孖展客户账款拨备1129.1万港元(去年无此项拨备)[4] - 应收证券孖展客户账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1129.1万港元[48] - 应收证券孖展客户账款计提预期信贷亏损拨备1129.1万港元(去年同期:无),因抵押证券市值低于贷款余额[60] - 第三阶段贷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6405.9万港元,占拨备总额的88.7%[67] - 第2阶段信贷风险增加贷款结余为2779.6万港元,计提预期信贷亏损拨备799.8万港元[69] - 第3阶段信贷减值贷款计提预期信贷亏损拨备6405.9万港元,涉及转阶段贷款总额7815.6万港元[69] 其他收益和亏损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收益九个月达740.0万港元(去年同期680.0万港元)[4]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收益740万港元(去年同期:680万港元),反映香港商业物业市场改善[56] - 财务担保合约亏损为11.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339.4万港元大幅减少[16] - 其他收入、其他收益及亏损转为净收入298.4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净亏损913万港元,主要因财务担保合约亏损减少1327.7万港元[53] - 来自香港政府的保就业计划政府补助为43.2万港元[16] 税务相关 - 所得税抵免九个月达1190.5万港元(去年同期412.1万港元)[4] - 递延所得税项为1191.2万港元的抵免,显著高于去年同期的415.5万港元[19] - 公司适用香港两级利得税制,首200万港元利润税率为8.25%,超出部分税率为16.5%[19] 关联方交易及租金收入 - 关连公司租金收入为263.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76.9万港元下降30%[41] 资本结构及股东信息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累计亏损达95326.2万港元[33] - 公司于2021年通过转换可换股债券增加股本845万港元及股份溢价5155万港元[3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股份溢价账户余额为106842.5万港元[3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物业重估储备为6554.7万港元[33] - 公司主要股东Heng Tai Finance Limited持有8450.7042万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16.54%[90] - 公司主要股东亨泰消费品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8450.7042万股,占已发行股本16.54%[90] - 公司主要股东永恒策略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9449.7万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18.50%[90] - 公司董事会主席张国伟先生持有永恒策略投资有限公司15.29%的间接权益[96] - 截至2022年及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均未宣派任何股息[31] - 公司未就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派付中期股息[87] 公司治理及合规 - 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于2022年9月30日未持有公司及其相联法团的股份、相关股份及债券权益[88]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在报告期内未购买、赎回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97] - 公司未偿还贷款金额超过GEM上市规则界定的资产比率8%[94] - 公司报告期末后无重大事项发生[85]
环球大通集团(08063) - 2022 Q3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