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放债业务利息收入同比下降47.7%至768万港元(2021年:1468万港元)[7] - 证券经纪佣金收入同比下降59.8%至111万港元(2021年:277万港元)[7] - 孖展融资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2.3%至338万港元(2021年:301万港元)[7] - 期内持续经营业务亏损3244万港元(2021年:盈利3861万港元)[7] - 期内全面亏损总额3244万港元(2021年:盈利3111万港元)[8] - 每股基本亏损6.34港仙(2021年:每股盈利6.87港仙)[9] - 期内亏损总额为32,438千港元,而去年同期为溢利31,106千港元[14] - 证券投资未变现亏损净额431.3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收益净额2637.5万港元[25] - 持续经营业务分部总收益1463.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055万港元下降52.1%[29] - 持续经营业务分部总亏损3075.9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4287.8万港元[29] - 放债业务分部收益767.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468.3万港元下降47.7%[29] - 放债业务分部亏损2107.6万港元,去年同期盈利876万港元[29] - 经纪业务分部收益688.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953.5万港元下降27.8%[29] - 第二季度期内亏损2736.2万港元,去年同期盈利283.2万港元[31] - 第二季度持续经营业务总收益694.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759.5万港元下降60.5%[31] - 第二季度持续经营业务总亏损2982.1万港元,去年同期盈利99万港元[31] - 其他收入从2021年上半年283.1万港元下降至2022年同期的203.1万港元,减少28.3%[35] - 所得税项目显示2022年上半年产生491.6万港元税务抵免,而2021年同期为25.2万港元税务开支[40] - 持续经营业务在2022年六个月内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238.9万港元[49] - 持续经营业务在2021年六个月内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为3861.8万港元[49] - 持续及已终止经营业务在2022年六个月内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238.9万港元[54] - 持续及已终止经营业务在2021年六个月内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为3106.5万港元[54] - 已终止经营业务于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产生亏损755.3万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分别为1.67港仙及1.48港仙[56]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238.9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溢利3861.8万港元[90] - 证券投资未变现亏损净额为431.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已变现及未变现收益净额3174.9万港元[90] - 总收益为1463.8万港元,同比下降52%,去年同期为3055万港元[92][93] - 放债业务利息收入为767.8万港元,同比下降47.7%,去年同期为1468.3万港元[92][93] - 金融服务业收益为696万港元,同比下降33.7%,去年同期为1049.3万港元[92][93] - 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净额为203.1万港元,同比下降28.2%,去年同期为283.1万港元[95]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收益为700万港元,同比增长2.9%,去年同期为680万港元[98] - 放债业务贷款利息收入为7,678,000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4,683,000港元下降48%[104] - 证券投资未变现亏损净额4,313,000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未变现收益净额26,375,000港元恶化116.4%[113] - 金融服务业收益下降34%至6,960,000港元,其中证券经纪佣金收入下降60%至1,112,000港元[115] - 孖展融资利息收入增长11%至3,377,000港元,证券孖展平均贷款余额增至70,362,000港元[115] - 资产管理费收入暴跌97%至2,000港元,企业融资咨询费收入下降92%至70,000港元[11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应收贷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大幅增加至2972万港元(2021年:拨回89万港元)[7] - 应收证券孖展客户账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627万港元(2021年:无)[7] - 其他开支从2021年上半年1101.8万港元下降至2022年同期的925.7万港元,减少16.0%[37] - 融资成本从2021年上半年564.4万港元下降至2022年同期的396.7万港元,减少29.7%[38] - 折旧及摊销开支从2021年上半年185.6万港元大幅下降至2022年同期的17.0万港元,减少90.8%[42] - 员工成本为733.2万港元,同比下降27.1%,去年同期为1005.7万港元[96] - 应收贷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29,715,000港元,相比2021年同期拨回885,000港元[99] - 应收证券孖展客户账款计提预期信贷亏损拨备6,269,000港元,2021年无拨备[100] - 融资成本为3,967,000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5,644,000港元下降,主要因可换股债券转换[102] - 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明细:第1阶段拨回336,000港元,第2阶段确认13,124,000港元,第3阶段确认16,927,000港元[107] - 确认应收贷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29,715,000港元,累计拨备达191,415,000港元[112][12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放债业务资产从2021年末1.77亿港元减少至2022年6月30日的1.46亿港元,下降17.8%[34] - 经纪业务资产从2021年末9914.3万港元略降至2022年6月30日的9677.4万港元,减少2.6%[34] - 已终止经营业务(新加坡旅游业务)在2021年六个月内产生亏损755.3万港元[44] - 已终止经营业务在2021年六个月内服务收入为241.3万港元[44] - 已终止经营业务在2021年六个月内员工成本为415.1万港元[44] - 已终止经营业务在2021年六个月内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87.0万港元[44][46] - 新贷款授出17,000,000港元,现有贷款延长还款日期26,650,000港元,客户偿还20,412,000港元[106] - 应收贷款分类:第1阶段42,879,000港元,第2阶段49,978,000港元,第3阶段225,252,000港元[106] - 第2阶段拨备13,124,000港元因49,978,000港元贷款从第1阶段转入[109] - 第3阶段拨备16,927,000港元主要因28,240,000港元贷款从第2阶段转入[109] - 客户未能支付利息导致58,000,000港元贷款需执行企业担保[110] - 客户违约贷款本金35,300,000港元,已偿还7,060,000港元,剩余28,240,000港元分19个月偿还[114]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公司总资产净值从2021年12月31日的341,971千港元下降至2022年6月30日的309,533千港元,减少32,438千港元(下降9.5%)[11][12] - 投资物业价值由167,200千港元增加至174,200千港元,增长7,000千港元(上升4.2%)[11] - 应收贷款从160,321千港元减少至126,694千港元,下降33,627千港元(下降21.0%)[1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由341,978千港元下降至309,589千港元,减少32,389千港元(下降9.5%)[12][1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33,657千港元减少至31,392千港元,下降2,265千港元(下降6.7%)[11][20] - 流动负债从136,488千港元略降至135,008千港元,减少1,480千港元(下降1.1%)[11]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7千港元减少至3千港元,下降4千港元(下降57.1%)[11] - 财务担保合约从7,209千港元减少至4,647千港元,下降2,562千港元(下降35.5%)[11][17] - 公司综合资产从2021年末47.85亿港元下降至2022年6月30日的44.45亿港元,减少7.1%[34] - 公司综合负债从2021年末1.36亿港元微降至2022年6月30日的1.35亿港元,减少1.1%[34] - 证券孖展客户应收账款于2022年6月30日为5614.8万港元,较2021年末6112.8万港元下降8.1%[61] - 证券孖展贷款抵押品公允价值于2022年6月30日为2.24亿港元,较2021年末2.42亿港元下降7.4%[63] - 针对三笔证券孖展贷款计提预期信贷亏损拨备626.9万港元,涉及账面总值2634.4万港元[63] - 应收贷款账面净值于2022年6月30日为1.27亿港元,较2021年末1.6亿港元下降20.6%[65] - 应收贷款中无抵押无担保部分为6509.8万港元,较2021年末1.13亿港元大幅下降42.5%[67] - 定息应收贷款规模为2.99亿港元,年利率区间8%-15%[65] - 应收贷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于2022年6月30日达1.91亿港元,较2021年末1.62亿港元增长18.3%[65] - 预期信贷亏损累计拨备总额从2021年初的85.386百万港元增至2022年6月底的191.415百万港元,增长124.1%[68] - 第三阶段(信用显著恶化)拨备大幅增加,从2021年初的42.094百万港元增至2022年6月底的177.366百万港元,增长321.4%[68] - 上市权益证券投资公允价值从2021年底的17.487百万港元下降至2022年6月底的13.174百万港元,减少24.7%[69] - 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从2021年底的29.210百万港元微增至2022年6月底的30.285百万港元,增长3.7%[71] - 无抵押其他借款金额为100百万港元,年利率8%,由执行董事担保,到期日为2022年11月11日[73] - 财务担保合约责任从2021年底的7.209百万港元(1.246百万新加坡元)降至2022年6月底的4.647百万港元(0.827百万新加坡元),减少35.5%[74] - 股份合併后法定股本为1.8亿港元,已发行股本为51.079百万港元(510.7937万股)[77] - 投资物业质押账面价值从2021年底的167.2百万港元增至2022年6月底的174.2百万港元,增长4.2%[8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下降9.5%至309,589,000港元,银行结余减少6.7%至31,392,000港元[118] - 资产负债率升至32%,流动比率降至1.9倍,流动资产净值下降27.4%至117,372,000港元[119][120] - 未偿还借款100,000,000港元,年利率8%,以投资物业174,200,000港元作抵押[118][124] - 应收贷款及累计应收利息为318,109,000港元,较2021年末的322,021,000港元下降1.2%[112] 现金流状况 - 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从去年同期的27,013千港元大幅下降至1,724千港元,减少25,289千港元(下降93.6%)[17] - 物业厂房设备收购支出2021年同期为6.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零收购[58]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2022年及2021年六个月内均未向普通股股东派付任何股息[47] - 计算每股基本盈利时2022年六个月内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510,794千股[51] - 公司未派发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35] - 主要股东Heng Tai Finance Limited持有84,507,042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16.54%[138] - 主要股东亨泰消费品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控制法团权益持有84,507,042股,占已发行股本16.54%[138] - 主要股东Eternity Investment Limited通过控制法团权益持有94,497,000股,占已发行股本18.50%[138] - 向独立第三方客户袁海波先生提供的贷款未偿还本金额为62,247,000港元,超过资产比率8%[141] - 该贷款年利率为9.00%,无抵押,须于2022年11月10日一次性偿还[14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无任何尚未行使的购股权[14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授出任何购股权[140] - 报告期末后未发生影响公司的重大事项[133] - 公司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未区分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和第C.3.3条(部分董事无正式委任书)[147] - 公司董事确认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均遵守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规定的证券交易标准[148]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在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赎回或出售操作[149] - 董事会审核委员会确认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简明综合财务资料编制符合会计准则及GEM上市规则[150] - 公司董事会由三名执行董事(张国伟、蒙建强、蒙品文)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罗国豪、冯维正、黎学廉)组成[153]
环球大通集团(08063) - 2022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