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陆庆娱乐(08052) - 2022 - 年度财报
陆庆娱乐陆庆娱乐(HK:08052)2023-04-02 10:1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餐厅业务收益从2021年6590万港元下降至2022年5770万港元,降幅约12.4%[19] - 集团总收益从2021年约1.604亿港元下降63.5%至2022年约5860万港元[27] - 已售存货成本由2021年约41.6百万港元减少56.0%至2022年约18.3百万港元[28] - 员工成本由2021年约86.5百万港元减少62.8%至2022年约32.2百万港元[28]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由2021年约12.1百万港元减少25.6%至2022年约9.0百万港元[28] - 广告及营销开支由2021年约1.8百万港元减少88.9%至2022年约0.2百万港元[28] - 其他经营开支由2021年约27.9百万港元减少42.7%至2022年约16.0百万港元[29] - 折旧及摊销由2021年约32.7百万港元减少29.7%至2022年约23.0百万港元[29]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由2021年约72.0百万港元改善至2022年约32.1百万港元[33] - 流动比率由2021年0.3恶化至2022年0.1[34] - 负债比率由2021年154.4%上升至2022年358.9%[3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2021年2.0百万港元减少至2022年0.6百万港元[34] - 公司2022年净亏损约4893.5万港元[85] - 公司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约1.22041亿港元[85] - 公司总负债超过总资产约1.07718亿港元[85]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约62.6万港元[8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已售存货成本由2021年约41.6百万港元减少56.0%至2022年约18.3百万港元[28] - 员工成本由2021年约86.5百万港元减少62.8%至2022年约32.2百万港元[28]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由2021年约12.1百万港元减少25.6%至2022年约9.0百万港元[28] - 广告及营销开支由2021年约1.8百万港元减少88.9%至2022年约0.2百万港元[28] - 其他经营开支由2021年约27.9百万港元减少42.7%至2022年约16.0百万港元[29] - 折旧及摊销由2021年约32.7百万港元减少29.7%至2022年约23.0百万港元[2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餐厅业务占集团总收入约98.5%[19] - 禁止堂食期间餐厅销售急挫60%至90%[19] - 公司2022年很少在中国内地从事会所业务,因营商恶化及与业主意见分歧[12] - 集团就CUBIC SPACE+终止业务确认亏损约1130万港元[20] - 出售Club Cubic澳门附属公司录得收益约1640万港元[24] - 公司主要业务为经营会所及餐厅业务[113] - 公司经营位于中国珠海的CUBIC PACE+夜店[113] - 公司餐厅业务包括经营"六公馆HEXA"和"六小馆SIXA"[113] - Club Cubic澳门自2021年10月8日起停止运营[113] - 珠海CUBIC SPACE+自2022年1月13日起暂停营业[113] - 联营公司陆庆大华于2022年2月22日终止"GaGiNang饭馆"餐厅运营[113] - 公司业务涉及向饮食及娱乐行业实体贷款[190] 各地区表现 - 公司2022年很少在中国内地从事会所业务,因营商恶化及与业主意见分歧[12] - 珠海锐烨需支付未付租金及罚款合计约350万港元[20] - 公司已在中国大陆、台湾、日本、英国和新加坡等司法管辖区注册商标[18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2年业务受COVID-19严重影响,高级餐厅遭受沉重打击[11] - 餐厅因进餐限制制定外卖及自取菜单,并推出节日特色菜单和消费餐券吸引顾客[11] - 全球供应链受封城和停工影响,食材及船运集装箱成本大幅提高[11] - 公司依赖资本杠杆运营,通胀压力及融资成本风险成为2023年最大担忧[13] - 公司2023年进行集资活动以清偿部分债务、加强财务状况和支持业务运营[13] - 公司计划2023年改造和优化现有业务以提高运营效率[13] - 公司管理层致力把握疫情后重新开放势头,加大餐厅及新业务领域投入[13] - 公司定期审视现有业务并改善运营及财务状况,物色潜力业务扩充收入[15] - 公司愿景成为大中华区领先的音乐娱乐及餐厅营运商[116] - 公司目标于来年将整体温室气体排放降低3%至5%[128][132] - 公司目标在来年通过能源效益管理措施降低电力消耗3%至5%[139] - 公司目标在来年通过改善能源效益管理措施降低燃气用量3%至5%[140] - 公司目标在下个运营年度将整体耗水量减少3%至5%[142] - 公司目标在来年将用纸量进一步降低3%[143] - 公司面临食品饮料及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经营产生不利影响的风险[194] - 公司依赖主要供应商提供食品饮料供应[194] - 公司可能无法取得或更新对运营至关重要的牌照[194] 其他财务数据 - 集团获得政府补助合计约390万港元[25] - 集团成功申请百分百担保特惠贷款计划下800万港元用于支付餐厅租金[25] - 股份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700万港元,其中约650万港元用于偿付票据及贷款[25] - 公司银行贷款总额约2160.5万港元[85] - 公司租赁负债总额约1475.7万港元[85] - 公司可换股贷款违约金额约908万港元[85] - 公司可换股承兑票据违约金额约1810.9万港元[85] - 核数师年度审计服务费用为60万港元[88] - 股息政策优先以现金方式分派,具体比率由董事会根据财务业绩和未来前景等因素酌情决定[92] - 特别股息分派由董事会全权酌情批准,全体股东享有同等权利[93]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2年度任何股息[199]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结构 - 审核委员会已批判性审阅核数师的不表示意见基准并认同管理层观点[44] - 审核委员会要求管理层采取一切必要行动确保下一年度不再出现不表示意见[44] - 执行董事蔡逸翰(46岁)自2016年1月19日起担任董事[46] - 执行董事蔡绍杰(45岁)自2015年11月30日起担任董事[48] - 执行董事杨志诚(51岁)自2016年1月19日起担任董事[51] - 非执行董事欧家威(46岁)自2018年8月9日起担任董事[52] - 独立非执行董事叶凯帆(36岁)自2022年5月6日起担任董事[54]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颂伟(47岁)自2023年1月10日起担任董事[54] - 蔡逸翰持有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工程学士学位(2001年6月取得)[48] - 蔡绍杰持有英国伦敦玛丽王后西田学院工程学士学位(2001年7月取得)[49] - 董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2]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由蔡逸翰一人担任违反企业管治守则C.2.1段规定[58] - 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缺席5名董事包括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9] - 独立非执行董事谢美玲获委任为审核委员会主席及薪酬委员会主席自2023年1月13日起生效[66]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颂伟获委任为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自2023年1月10日起生效[66] - 执行董事张荣轩于2022年11月23日辞任[64] - 独立非执行董事邓子栋于2022年10月13日辞任导致违反GEM上市规则5条相关规定[63]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伟于2023年1月9日辞任导致违反GEM上市规则4条相关规定[66] - 蔡逸翰姓名由蔡耀陘更改为蔡逸翰自2023年2月1日起生效[63] - 公司自2016年11月10日起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并每年检讨成员组合[68] - 董事会共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均符合独立性要求[69] - 2022年董事会共举行5次会议[75] - 2022年执行董事蔡逸翰出席董事会会议5/5次,股东会议1/1次[75] - 2022年非执行董事欧家威出席董事会会议4/5次,审核委员会会议3/4次[75] - 独立非执行董事叶凯帆(2022年5月6日获任)出席董事会会议3/4次[75]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伟(2022年6月20日获任)出席董事会会议2/2次,审核委员会会议2/2次[75] - 独立非执行董事邓子栋(2022年10月13日辞任)出席董事会会议3/3次,审核委员会会议3/3次[75]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家贤(2022年6月10日辞任)出席董事会会议2/3次,审核委员会会议2/2次[75] - 公司已设立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三个董事委员会[77] - 公司秘书年度接受专业培训不少于15小时[90] - 风险管理团队每季度进行风险识别分析并制定风险管理计划[96] - 风险管理系统每季度审阅实施情况并适时修订[96] - 内部监控系统涵盖运营效能、财务报告可靠性和合规性目标[97] - 外聘专业顾问对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进行审查并报告结果[97] - 持有不少于实缴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03] - 股东可通过书面要求提呈建议或动议,需明确股权和议程细节[103] - 股东沟通政策设立多个渠道包括股东大会和网站披露[100][106] - 公司地址位于香港上环干诺道中168-200号信德中心西翼15楼1505室[103][105] - 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主要从事食品饮品行业[190]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表现 - 公司2022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为第七份ESG报告[110] - 公司委聘独立专业顾问评估2022年ESG表现[110] - 公司2022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452.84吨,较2021年763.29吨减少约40.67%[128] - 公司2022年间接排放二氧化碳256吨,较2021年604.40吨减少[128] - 公司2022年直接排放二氧化碳196.84吨,较2021年158.89吨增加[128] - 公司2022年硫氧化物直接排放0.074千克,较2021年0.09千克减少17.78%[132] - 公司2022年氮氧化物直接排放14.8千克,较2021年17.75千克减少16.62%[132] - 公司2022年颗粒物直接排放为零,2021年亦无排放[132] - 公司2022年报告期间无违反环境法例[127] - 公司2022年报告期间无使用燃料,汽车已被处置[128] - 公司2022年有害废弃物包括灯泡、打印机碳粉、电池及旧电脑等,均由合资格收集商处理[132] - 公司2022年电力消耗为490,920千瓦时,较2021年1,167,292千瓦时减少57.94%[139] - 公司2022年燃气消耗为77,106立方米,较2021年96,456立方米减少20.06%[140] - 公司2022年食水消耗为20,076立方米,较2021年35,047立方米减少42.72%[142] - 公司每名员工电力消耗密度为6,214.18千瓦时[139] - 公司每名员工燃气用量密度为976.03立方米[140] - 公司每名员工耗水密度为254.13立方米[142] - 公司餐厅运营使用燃气烹饪产生大量直接温室气体排放[149] - 公司使用不可再生电力及消耗燃气和水产生间接温室气体排放[149] - 公司已停用一辆运输车辆以减少碳足迹[145] - 公司2022年员工总数为79名,全部为全职员工,无兼职员工[156] - 公司2022年男性员工53名,女性员工26名[156] - 公司2022年员工按职责划分:一般员工15名,运营员工35名,管理层33名[160] - 公司2022年员工年龄分布:30岁以下8名,31-40岁26名,41-50岁23名,51-60岁14名,60岁以上8名[158] - 公司2021年员工总数为138名,其中全职96名,兼职42名[156] - 公司2021年男性员工79名,女性员工59名[156] - 公司2021年员工按职责划分:一般员工31名,运营员工54名,管理层49名[160] - 2022年公司雇员流失率为79.75%[161] - 女性雇员流失率88.46%高于男性雇员流失率75.47%[162] - 30岁以下雇员流失率最高达128.57%[163] - 41至50岁雇员流失率为82.61%[163] - 51至60岁雇员流失率为76.92%[163] - 60岁以上雇员流失率最低为25.00%[163] - 报告期间发生3起工伤事故(1起轻伤/2起中度伤)[168] - 工伤员工共获得37个工作天休假[168] - 过去三年包括2022年零工亡事故[168] - 2022年因社交距离政策未提供正式培训[169] - 公司供应商数量从2021年69名减少至2022年47名,同比下降31.88%[175] - 所有47名供应商均为本地供应商,支持本地经济策略[175] - 报告期内未发生任何新鲜食品或饮品质量相关的重大问题和产品供应短缺[173] - 餐厅场所及总办事处悉数通过香港和中国消防部门所有安全检验[176] - 报告期内餐厅场所未发生任何对雇员及客户造成严重生命威胁的事件[177] - 2022年报告期内未发生任何违反隐私法的案件或投诉[180] - 报告期内未出现可能对业务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客户投诉或政府调查[181] - 2022年报告期内未发生知识产权侵权相关法律诉讼[185] - 公司2022年未发生任何贪污相关投诉[186] - 公司2022年未向董事及雇员提供反贪污培训[186] - 公司通过招聘当地员工改善社区就业情况[187] 运营与资产处置 - 公司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Betula续签经营场所租约至2024年6月25日为期两年[19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性别比例为男性67.09%,女性32.91%[71] - ESG报告涵盖期间为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