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收入为6664.2万港元,同比下降12.7%[18] - 公司总收益为6664.2万港元,较上一年减少12.7%[22] - 集团2021年收入为66,642,000港元,较2020年的76,329,000港元下降12.7%[129] - 集团2021年毛利为46,644,000港元,较2020年的56,046,000港元下降16.8%[130] - 集团2021年毛利率为70.0%,较2020年的73.4%下降3.4个百分点[130] - 集团2021年税前亏损为24,500,000港元,较2020年的47,132,000港元改善47.9%[114] - 税后净亏损减少至2632.7万港元,同比下降47.6%[148][153]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9.79港仙(2020年:38.96港仙)[1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行政开支增加至5414.5万港元,同比增长1.7%[147][152] - 集团2021年计提商誉减值损失约6,726,000港元,2020年为零[132] - 员工福利开支总额48,461,000港元,较2020年46,485,000港元增长4.2%[173] 金融交易软件业务表现 - 主要运营子公司iAsia收入贡献集团总收入的91.3%(2020年:90.2%)[19] - iAsia收入下降11.7%至6081.8万港元(2020年:6884万港元)[19] - 金融交易软件业务收益为6081.8万港元,同比下降11.7%,占集团总收益91.3%[22][36] - 金融交易软件解决方案业务分部收益减少11.7%至60,818,000港元[40] - 金融交易软件业务税前利润为1140.2万港元,同比下降55.6%[36] - 金融交易软件解决方案业务除税前溢利减少55.6%至11,402,000港元[40] - 金融交易软件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在年度内下降[184] 放贷业务表现 - 放贷业务收入为510.5万港元,同比下降29.5%[20] - 放贷业务收入贡献集团总收入的7.7%(2020年:9.5%)[20] - 借贷业务收益为510.5万港元,同比下降29.5%,占集团总收益7.7%[23] - 借贷业务收益减少29.5%至5,105,000港元[44][47] - 借贷业务除税前亏损19,724,000港元[44][47] 证券投资业务表现 - 证券投资公允价值亏损92.8万港元(2020年亏损363.6万港元)[21][24] - 集团于本年度确认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产生净亏损约92.8万港元(2020年:约363.6万港元)[97] - 持作买卖上市证券投资公平价值亏损净额928,000港元(2020年:3,636,000港元)[99] - 投资组合年末总账面价值为10,619千港元,较年初12,269千港元下降约13.5%[90] - 证券投资业务全部归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89] 贷款业务风险控制 - 公司实施严格信贷控制以降低放贷业务风险[20] - 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拨备减少71.4%至13,265,000港元[44][47] - 2021年计提贷款及利息应收减值损失约1326.5万港元,较2020年4645.6万港元下降71.4%[70][73] - 采用HKFRS 9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关键参数包括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和违约风险敞口(EAD)[70] - 客户信誉评估包含财务评估(银行报表/收入证明/经审计财报)和多重调查(破产查册/信用调查)[59] - 贷款条款确定参考市场惯例,考量担保要求、客户背景及信贷风险评估结果[60] - 建立标准化拖欠付款处理程序,每月向信贷委员会汇报还款状况[64][66] - 逾期贷款处理流程:发送催收函电→协商还款→委聘律师发催缴函→潜在法律行动→委托第三方催收机构[65][67] - 信贷风险评估要素:借款人类型(个人/企业)、所属行业、内部信用评估、历史还款记录[71][73] - 违约认定标准:贷款本金违约、进入破产程序、贷款本息严重逾期[72] - 贷款审批金额门槛:低于500万港元贷款可由信贷委员会任一成员批准,500万至1000万港元需委员会全体一致同意,超过1000万港元需董事会多数票批准[62][66] - 持续监控交易合规性,确保符合GEM上市规则及关联交易披露要求[63][66] 贷款组合状况 - 应收贷款结余(扣除亏损拨备)49,925,000港元[51][52] - 最大借款人应收款占应收贷款总额15%达7,387,000港元[51][52] - 五大借款人应收款占应收贷款总额52%达25,898,000港元[51][52] - 贷款利率范围维持在每年8%至33.6%[51][5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未偿还贷款本金及应收利息总额约为1.21亿港元(2020年同期:约1.385亿港元)[83][86] - 公司共有33名借款人(2020年同期:33名),其中阶段1(低风险)借款人5名(2020年:14名),阶段2(风险显著增加)借款人15名(2020年:7名),阶段3(信贷减值)借款人13名(2020年:12名)[83][88] - 阶段1资产采用12个月预期信贷亏损(ECL)计算拨备,阶段2和阶段3资产均采用全期ECL计算拨备[75][79] - 公司使用路孚特(Refinitiv)StarMine合并信贷风险模型及穆迪(Moody's)的违约概率(PD)和违约损失率(LGD)数据进行ECL评估[76][81] - 2021年度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拨备较上年减少,因信贷状况无重大变化[83][86] - ECL评估假设借款人经营地市场趋势与经济预测无重大偏差,且第三方违约概率数据无偏差[81] - ECL评估的基准、假设及输入数据与往年相比无重大变化[84] - 公司已对逾期超过90天的借款人发出催款函,并寻求法律行动建议[85][87] - 部分逾期借款人位于中国内地,承诺返港后尽快还款[85][87] 其他业务及投资表现 - 其他IT及互联网金融服务业务分部亏损154,000港元[43][46] - 集团于2021年12月31日持有合营公司天汇投资有限公司49%的权益[107] - 天汇持有Rolaner International Limited约22%的权益[107] - 集团2021年应占天汇亏损约7,000港元,较2020年的37,000港元减少81.1%[108] - 集团于合营公司投资的账面价值从2020年的109,000港元下降至2021年的102,000港元,减少6.4%[108] - 收购Square Box 50%权益代价1,500,000港元,应占亏损105,000港元[102][104] - Square Box投资账面值1,397,000港元[102][104] - 确认或有对价公允价值收益620.3万港元[140][144] - 预计Metrotec集团补偿金额为734.4万港元[142][143] 财务状况 - 集团2021年营运现金流入11,253,000港元,2020年为营运现金流出50,580,000港元[120] - 现金及银行结余增至3754.4万港元,其中99.7%为港元计价[149][154] - 流动比率为2.8倍,较去年3.4倍有所下降[149][154] - 银行融资租赁负债169.7万港元,年利率4.83%[150][154] - 资产负债率0.01,去年无借贷[150][154] - 股东权益降至9186.3万港元,同比减少24.1%[151][155] - 无重大资本承诺及或有负债[160][159] - 无重大或然负债(2020年:无)[165] - 无重大资本承担(2020年:无)[166] - 无重大资产抵押(2020年:无)[167] - 无重大收购或出售交易[170][176] - 无重大外汇风险,未采用任何对冲金融工具[164] 市场环境与运营挑战 - 香港股市波动影响iAsia收入表现[19] - 部分客户终止与iAsia的软件许可服务合约[19] - 消费券计划推动香港经济反弹但复苏不均衡[20] - 香港经济2020年衰退6.5%后,2021年反弹增长6.5%[27][32] - 恒生指数2021年2月达到31085点高点后大幅调整[28][32] - 恒生指数2021年2月达到高点31,085点[183] - 子公司因缺少负责人员已交回第6类牌照[35][39] - 香港经济预计在2022年进一步扩张但本地疫情仍是关键不确定性来源[191] - COVID-19变种病毒传播及限制措施可能制约经济复苏步伐[191] - 经济复苏至疫情前水平将是一个长期过程[191] - 中国内地行业监管措施将持续影响香港股市[191] - 美国通胀预期上升及全球政治事件可能对金融市场产生负面影响[19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计2022年香港经济将继续扩张但存在疫情不确定性[29][32] - 公司致力于通过产品优化和模块化设计提升市场竞争力[37][38] - 公司将通过业务多元化维持稳健财务状况并促进可持续发展[192] - 公司将寻求与各领域商业伙伴的合作与收购机会以扩大业务规模[192] - 公司将致力于保持国际竞争力并增强金融科技行业增长潜力[192] - 集团对香港上市证券投资采取保守策略并密切监控投资组合表现[98] - 董事会不建议支付任何股息(2020年:无)[172][178] 被投资公司表现 - PT International集团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收益约4.971亿港元,亏损约9670万港元[93] - PT International集团预计物流瓶颈将于2022年初缓解,有助于提升亚洲商品贸易和英国商品回收业务业绩[93] - PT International集团通过收购Thousand Vantage预期2022年实现更强收入增长[93] - 国农集团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来自持续经营的未经审核收益约1.275亿港元,亏损约210万港元[93] - 国农集团计划在香港开设新餐厅并寻求更优惠租金方案,同时继续扩大现有餐厅组合[93] - 国农集团将重点发展包销配售业务和保证金融资业务,因应香港IPO市场集资额创九个月新高[93] - 莹岚集团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收益约3740万港元,溢利约50万港元[93] - 莹岚集团将继续巩固香港消防安全服务市场地位并优化生产效率[93] - 恒伟集团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未经审核收益约1.494亿港元,溢利约230万港元[93] - 恒伟集团将专注于核心手表ODM业务,加强产品设计与开发能力以提升股东长期回报[93] - 皇冠集团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审核收益约210万港元,亏损约2090万港元[95] - 皇冠集团于2021年6月出售566万股皇冠股份,录得已变现净亏损约76.6万港元[95] - 皇冠集团预计在2021/22财政年度确认金海滩一号一期项目的销售收益[95] - 中国农业生态集团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未审核收益约4320万港元,亏损约1660万港元[95] - 中国农业生态集团计划通过社交媒体广告及赞助活动将消耗品贸易业务扩展至中国[95] - GBA集团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审核收益约1900万港元,亏损约3200万港元[95] - 中芯国际集团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审核收益约24.478亿美元,溢利约8.24亿美元[95] - 中芯国际集团将把握在细分领域的优势并提高核心竞争力以回报股东[95] 具体证券投资明细 - 保德国际发展企业有限公司(372)投资产生未变现收益196千港元,年末账面价值746千港元[90] - 国农金融投资有限公司(8120)投资产生未变现亏损173千港元,年末账面价值187千港元[90] - 莹岚集团有限公司(1162)投资产生未变现收益1,026千港元,年末账面价值2,736千港元[90] - 恒伟集团控股有限公司(8219)投资产生未变现亏损747千港元,年末账面价值513千港元[90] - 皇冠环球集团有限公司(727)投资发生净变动:出售762千港元,已变现亏损766千港元,未变现亏损647千港元[90] - GBA集团有限公司(261)持有375,000,000股(0.2%),年末账面价值3,750千港元[90] - 中芯国际(981)投资产生未变现亏损34千港元,持有10,000股(0.0001%)[90] - 艾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708)投资全部处置,实现收益900千港元[90] - 协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451)新增投资435千港元,产生未变现亏损197千港元[90] - 出售艾伯(IBO)全部投资实现收益约900,000港元,该公司六个月收入2.663亿元人民币及溢利550万元人民币[99] - 滙盈(VC)六个月未经审核收益3,780万港元及溢利9,810万港元[99] - 协鑫(GCL)六个月未经审核收益19.18亿元人民币及溢利1.779亿港元[99] - 中国育儿网络(CPN)持股16,538,000股(约1.61%总股份),公平价值计1,158,000港元[100][101] - CPN股份公平价值亏损转至其他全面收入储备2,861,000港元(2020年收益215,000港元)[101][103] - 年内无持作买卖上市证券股息收入(2020年:无)[99] - CPN投资无股息收入(2020年:无)[101][103] 公司治理与人力资源 - 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98] - 所有董事确认已遵守公司证券交易行为准则要求[197] - 员工总数82人,较2020年73人增长12.3%[173]
汇财金融投资(08018)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