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为人民币383.58亿元,同比下降4.40%[4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2.75亿元,同比下降14.25%[4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27.69亿元,同比下降7.94%[4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人民币435.55亿元,同比增长2.33%[44] - 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30元/股,同比下降11.76%[4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57%,同比减少1.52个百分点[4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96%,同比增加0.64个百分点[47]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30.24亿元,为全年最高季度[50]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人民币1.51亿元[5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净流入27.69亿元人民币,净流入量较上年减少2.39亿元[16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净流出12.58亿元人民币[162] - 长期股权投资为13.7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加2.69亿元,增幅24.27%[168] - 其他非流动资产大幅增加至50.04亿元人民币,较上期增长2,354.10%[164] - 长期应收款减少至37.14亿元人民币,较上期下降55.71%[164] - 销售费用7.9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加1.80%[161] - 管理费用21.1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加2.79%[161] - 研发费用16.3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加14.24%[161] - 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0.12个百分点[149] - 营业成本298.47亿元同比下降4.55%[154] - 研发投入总额为19.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7%[98]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16.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24%[98] - 资本化研发投入为2.6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20%[98]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13.85%,同比减少3.45个百分点[9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为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设计集成、设备制造及系统交付三大核心业务[58] - 铁路领域新签合同237.34亿元同比下降9.61%[55] - 城轨领域新签合同133.26亿元同比增长2.04%[55] - 海外领域新签合同21.98亿元同比增长47.55%[55] - 工程总承包及其他领域新签合同330.23亿元同比增长7.75%[55] - 铁路项目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61%[142] - 工程总承包收入同比下降10.17%[142][147] - 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72%,毛利率提升10.42个百分点[147] - 轨道交通控制系统毛利率26.59%,同比微降0.09个百分点[146] - 设备制造业务毛利率38.82%,同比下降0.54个百分点[146] - 设备制造板块收入同比下降4.88%系统交付服务收入同比下降4.86%[148] - 设计集成业务收入同比增加3.54%工程总承包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0.17%[148] - 工程总承包板块成本91.93亿元同比下降9.79%[154]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地区营业收入372.53亿元同比下降4.99%毛利率21.86%下降0.19个百分点[148] - 海外业务收入11.05亿元同比上升20.72%毛利率33.28%上升10.42个百分点[148] - 海外业务建立境外经营机构十余个[5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实施"六核一体两翼"业务战略构建"轨道交通+N"产业格局[58] - 公司实施六核一体两翼业务战略,发展六大核心业务[175] - 2022年预计47条新建/延长线超1000公里线路进行信号系统招标[57] - 公司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提前实现全覆盖[24] - 公司采用EPC模式开展建设项目承包[14] - 公司订单获取主要通过公开招标方式[60] - 公司生产原材料采用集中采购为主方式[60] - 公司实行总部集中采购和二级企业集中采购两级采购制度[64] - 公司建立"总部-二级企业-三级企业"三级经营管理架构[65] - 总部定位为战略决策、资源配置、安全质量监督等六大中心[65] - 二级企业定位为战略执行、市场开发、业务运营等七大中心[65] - 三级企业定位为业务执行与成本控制中心[65] - 公司主营业务自设立以来保持稳定未发生重大变化[59]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全年研发投入19.02亿元[16] - 公司新增1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5个省部级创新平台[16] - 新增专利申请1,204件,其中海外专利118件[96] - 新增授权专利694件,累计有效授权专利达3,202项[96] - 发明专利申请886件,授权337件,累计申请2,985件,授权1,066件[97] -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304件,授权325件,累计申请2,368件,授权1,975件[97] - 软件著作权新增申请249件,获得246件,累计申请1,654件,获得1,517件[97] - 公司自主研发区域轨道交通协同运输和服务系统并完成现场示范应用[73] - 公司自主研发铁路货运综合调度指挥管理系统并完成现场应用示范[73] - 公司正在自主研发重载货运列车自组网高密度自动运行控制系统[73] - 公司完成兼容型车载设备研制并搭建多制式融合互联互通列控系统测试环境[75] - 安全计算机平台技术通过国际功能安全标准规定的最高等级认证[82] - 移频键控信号安全调制解调技术实现轨道区段占用空闲检查等安全核心功能[82] - 道岔转换技术攻克大号码道岔转换同步技术等重大难题[82] - 宽带无线通信行业应用技术基于LTE-M/R实现多种业务数据传输和融合[85] - 轨道交通综合视频监控技术攻克高清视频码流分转发等技术难题[85]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4,374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21.56%[123]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94,458.08万元,平均薪酬21.60万元[123] - 研发人员中硕士研究生1,699人占比38.84%,本科2,408人占比55.05%[123]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35岁以下2,650人占比60.59%[124] - 公司拥有超过3200项注册专利[126] - 公司专有铁路控制系统数据库拥有超过6.1万个测试案例[126] - 公司构建了包括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4个院士工作站、7个国家级和行业创新平台、9个国家级创新示范、30多个省部级创新平台的科技创新平台[126] - 公司超过4300名员工从事科技研发工作占员工总人数的21.6%[131] - 研发人员中38.07%拥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31] 市场地位与项目业绩 - 公司承揽广汕高铁等8个铁路项目且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第一[19] - 公司城轨控制系统获全国市场半数份额[19] - 公司参与开通运营1500公里高铁项目[19] - 公司交付2309公里铁路干线[19] - 公司为625公里城轨项目中的400余公里提供核心控制系统[19] - 公司保障超4万公里高铁安全稳定运行[21] - 公司获国家优质工程6项和省部级优质工程21项[21] - 2021年新签合同总额722.81亿元同比增长1.16%[55] - 截至2021年末在手订单1463.01亿元[55] - 高铁市场综合占有率稳定在65%左右[55] - 城轨信号系统斩获全国半数以上市场份额[56] - 公司为国内95%以上已开通运营高铁提供核心列控技术和装备[125] - 公司占据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40%左右市场份额[125] - 2021年在地铁信号控制系统项目中中标率48.39%(15/31),中标金额占比超54%[125] - 公司拥有遍布全国的13个现代生产基地[129] - 公司高速铁路控制系统核心产品覆盖中标里程居世界第一[69] - 公司核心产品覆盖中国120余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69] 行业前景与市场趋势 - 全球铁路总投资额将从2020年3820亿美元增长到2040年56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88%[66] - 2020-2040年全球除中国外铁路基建累计投资额预计达51370亿美元,欧洲23850亿美元占比最高[66] - 中国十四五时期铁路总投资额预计3.5万亿元,新增营业里程2.37万公里[66] - 中国十四五时期城际铁路和市域铁路新增运营里程3000公里,专用线建设投资总额8000亿元[66] - 全球除中国外十四五期间城市轨道交通新增里程1412公里,亚洲667公里居首[66] - 中国十四五时期城市轨道交通新增运营里程3000公里,城轨通信信号市场规模年220亿元[68] - 中国城轨信号控制系统市场规模预计每年100亿元[68] - 2021年地方控股铁路项目投资占年度全路投资总额40%以上[71] 技术应用与产品发展 - 公司主要业务涉及列车控制系统包括CTCS和CBTC等技术[11][14] - 公司列控系统技术涵盖ATP、RBC等核心设备[14] - 列车运行控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77] - 列车自动无人驾驶技术成功应用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79] - 货运铁路综合自动化技术在全路多个编组站和路局调度中心广泛运用[79] - 行车指挥自动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及部分普速铁路领域[79] - 轨道交通安全产品制造技术为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装备提供系统性质量保障基础[85] - 基于空间多物理场耦合的高精度仿真技术建立误差在0.5%以内的仿真分析平台[83] - 轨道交通仿真测试技术攻克分布式半实物仿真测试架构等重大技术难题[83] - 轨道交通智能检测运维技术大幅降低设备故障率[80] - 列控系统集成技术通过综合工程化软件设计平台提高软件集成质量[80] 具体研发项目进展 - 区域轨道交通协同运输与服务系统预计总投资7,951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1,810.02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7,906.76万元人民币[99] - 基于动态间隔的列控装备研制与应用示范项目累计投入278万元人民币[99] - 轨道交通电磁环境效应研究与测试平台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3,319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1,173.8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480.69万元人民币[101] - 工业企业网络安全综合防护平台研制及应用项目预计总投资4,576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1,738.06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4,276.82万元人民币[101] - 基于全电子产品的域控系统"三化"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2,430.93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2,228.52万元人民币[104] - 新一代调度集中系统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1,500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2,305.06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6,018.19万元人民币[104] - 重载货运列车自组网项目预计总投资为9180.98万元[106] - 新型列控系统开发项目累计投入7055.13万元[106] - 列车全自主运行控制系统开发项目投入3489.96万元[106] - 智能轨道交通综合视频系统项目预计总投资1779万元[109] - 智能客流分析系统项目投入490.11万元[109] - 重载货运列车自组网完成现场试验段试验[106] - 新型列控系统完成地方铁路应用示范[106] - 列车全自主运行控制系统在深圳地铁20号线一期运营[106] - 智能客流分析系统完成8种算法封装与集成[109] - 智能轨道交通视频系统完成视频安全管理平台开发[109] - 基础性技术研究预计总投资6,084.00万元,本期投入772.26万元,累计投入2,546.95万元[112] - 基础性技术研究完成道岔转换设备安全可靠性仿真分析及试验验证,开发了达到IEC61508 SIL3级和EN50128 SIL4级要求的功能安全嵌入式操作系统[112] - 择管理系统研究累计投入422.62万元,完成神华铁路包神线、神朔线的示范应用[112] - 普速铁路列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设备研发累计投入4,420.64万元,完成动车地面设备和车载设备的安全认证[115] - 轨道交通智能检测感知技术研究累计投入573.86万元,完成道岔钢轨断轨检查系统和裂缝检测算法研究[115] - 列控联锁一体化装备研发和应用累计投入8,057.15万元,完成装备研制并通过行业专家组测试[115] - 信号基础器材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2,390.00万元,本期投入965.13万元,累计投入1,103.91万元[117] - 欧洲五国车载系统集成开发与认证项目本期投入329.12万元,累计投入329.12万元[117] - 地铁智能运维开发项目投入5,224.63万元,本期投入1,418.92万元[120]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1,800,269,230元人民币,以总股本10,589,819,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1.7元人民币[6] - 公司总股本为10,589,819,000股[6] - 审计报告由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6] - 公司确认不存在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情况[7] - 公司声明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5] - 公司注册股份代号为3969[2]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11] - 公司确认具有足够的公众持股量符合香港上市规则要求[195] - 公司为董事购买了有效的董事保险[193] - 公司未拥有投资物业或持作发展及出售的物业[181] - 公司未授予董事及监事购买股份或债券的权利[192] - 公司未进行任何股份优先购买权及股份期权安排[195] - 公司未订立任何非豁免关连交易[198] - 公司未参与董事或监事拥有重大利益的重要交易[189] - 公司董事及监事酬金以袍金薪金及津贴等形式支付[187] - 公司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已审阅2021年度业绩及财务报告[199] - 公司股本总额为人民币105.89819亿元[28] - 公司总股本数量为10,589,819,000股[28] - 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28] 募集资金使用 - H股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91.04亿元[171] - H股募集资金已使用83.72亿元,占总募集金额的92%[171] - 研发支出使用募集资金27.31亿元,占已使用金额的33%[171] - 固定资产投资使用募集资金16.67亿元,占已使用金额的20%[171] - 股权收购使用募集资金1.08亿元,占已使用金额的1%[171] - PPP项目投资使用募集资金12.53亿元,占已使用金额的15%[171] - 补充流动资金使用募集资金26.13亿元,占已使用金额的31%[171] - 尚未使用的H股募集资金为人民币7.32亿元,占总额的8%[171] - 剩余资金计划用于固定资产投资1.54亿元,PPP项目投资5.68亿元,补充营运资金0.1亿元[171] 风险因素 - 公司产品市场分布集中导致抗风险能力弱[134] - 部分合同资产或应收款项结算期回收期较长可能对当期利润产生不利影响[135] - 新投产线路同比减少14.7%[142] - 人工费用因社保减免取消增加3.01亿元[142]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42.84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63.31%[156] - 第一大客户销售额190.97亿元占比49.79%[157]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20.01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6.71%[159]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合计20.01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6.71%[160] - 受限货币资金为5.01亿元人民币[168] 其他重要事项 - 2021年度对外捐款总额为人民币1.2百万元[185]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余额为人民币11.25亿元,较期初增加人民币1.05亿元[54]
中国通号(03969)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