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希玛医疗(03309) - 2021 - 年度财报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同比增长59.0%至11.12577亿港元[6] - 毛利同比增长84.6%至3.58228亿港元[6] - 除所得税前利润同比增长973.3%至2687.5万港元[6] - 年内利润为1623万港元(2020年亏损841.2万港元)[6] - 毛利率提升4.5个百分点至32.2%[8] - EBITDA同比增长51.6%至1.83976亿港元[7] - 净利润率为1.5%(2020年不适用)[8]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盈利为2186.1万港元(2020年亏损624.6万港元)[7] - 公司2021年收入创上市新高达到11.126亿港元,同比增长59.0%[12] - 2021年总收益为11.126亿港元,较2020年的6.995亿港元增长59.0%[20] - 公司总收益为11.12577亿港元,同比增长59.0%[36][37] - 公司毛利同比增长84.6%至3.582亿港元,毛利率从27.7%提升至32.2%[50] - 中国内地业务毛利同比增长91.4%至2.038亿港元,毛利率从29.6%提升至35.8%[50] - 香港业务毛利同比增长76.3%至1.544亿港元,毛利率从25.8%提升至28.4%[5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增长49.2%至754.349百万港元[46][47] - 存货及耗材成本增长66.3%至272.259百万港元[46] - 医生诊金增长46.7%至204.623百万港元[46] - 员工薪金及津贴增长37.6%至140.088百万港元[46] - 销售开支同比增长80.9%至1.264亿港元,占收益比例从10.0%升至11.4%[50] - 行政开支同比增长68.1%至2.341亿港元[50] - 其他收入同比下降17.8%至1060万港元[51][54] - 其他收益净额达1650万港元[52][55] - 财务成本净额为850万港元[53] - 所得税开支下降2.5%至1060万港元[53] 各业务线表现 - 眼科服务收益为9.20049亿港元,占总收益82.7%,同比增长51.9%[34][36] - 视力辅助产品销售额为1.40342亿港元,同比增长49.4%[34][36] - 眼科手术费收益为6.14332亿港元,占眼科服务收益66.8%[41] - 香港眼科手术费收益为3.07457亿港元,同比增长35.7%[41] - 中国内地眼科手术费收益为3.06875亿港元,同比增长70.0%[41] - 诊金及其他医疗服务费收益为3.05717亿港元,占眼科服务收益33.2%[41] - 香港诊金及其他医疗服务费收益为1.81356亿港元,同比增长62.1%[41] - 香港手术费总额增长35.7%至307.457百万港元[44] - 香港手术数量增长59.3%至11,478例[44] - 中国内地手术费总额增长70.0%至306.875百万港元[44] - 中国内地手术数量增长63.0%至23,661例[44] - 视力辅助产品销售收入增长49.4%至140.3百万港元[44] - 新医疗服务(牙科/肿瘤科等)收入达52.2百万港元,占总收益4.7%[44] - 公司于2021年8月成立中环中西医肿瘤专科中心[18] - 公司2022年2月成为YHLO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香港总经销商[18] - 公司联合亚辉龙生物捐赠120万套快速检测包[18] - 公司于2022年1月收购嘉賓眼科中心有限公司全部股权[14] - 公司收购视光师验眼中心有限公司60%股权在香港开展视光业务[14] - 公司收购深圳CKJ Dentistry Group控股权,新增1家口腔医院和12家牙科诊所[17] - 公司在香港拥有7家牙科中心,计划2022年继续扩展[17] - 公司于2022年2月收购深圳爱康健61.5%股权,拓展牙科业务[27] - 公司通过投资持有深圳爱康健齿科集团61.5%股权,该集团在深圳拥有1家牙科医院和12家牙科诊所[25] - 公司于2022年1月收购香港嘉宾眼科中心有限公司100%股权[29] - 珠海希玛眼科医院成为"港澳药械通"政策下首个且唯一获批使用香港创新眼科治疗方案的眼科医院[13] 各地区表现 - 香港业务收益大幅增长60.0%至5.439亿港元[20] - 中国内地业务收益增长58.1%至5.687亿港元[20] - 深圳福田及宝安医院总收益增长40.6%[20] - 北京医院收益大幅增长96.0%[20] - 昆明、上海和珠海眼科医院分别贡献收益6180万港元、6550万港元和2490万港元[20] - 香港市场收益增长60.0%至5.439亿港元(2020年:3.399亿港元)[29] - 中国内地业务收益以港元计增长58.1%至5.687亿港元(2020年:3.596亿港元)[29] - 深圳医院总收益增长40.6%至3.118亿港元(2020年:2.218亿港元)[30] - 北京眼科医院收益大幅增长96.0%至9780万港元(2020年:4990万港元)[30] - 昆明眼科医院贡献收益6180万港元(2020年:3500万港元)[31] - 上海眼科医院贡献收益6550万港元(2020年:5080万港元)[31] - 珠海眼科医院贡献收益2490万港元(2020年:220万港元)[31] - 香港地区收益为5.43909亿港元,占总收益48.9%,同比增长60.0%[36][38] - 中国内地收益为5.68668亿港元,占总收益51.1%,同比增长58.1%[36][3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位于佛山和揭阳的两家新眼科医院预计2022年下半年投入运营[12] - 惠州眼科医院于2021年3月投入运营,面积4000平方米设3间手术室和10间诊室[24] - 福州眼科中心于2021年12月试业,面积约3000平方米设3间手术室和12间诊室[24] - 广州眼科医院预计2022年下半年运营,面积约5400平方米设4间手术室和14间诊室[24]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0年的1,058名增加至2021年的1,461名,增长率为38.1%[58] - 公司于2022年1月完成配售76,500,000股新股,每股价格6.48港元,现金所得款项净额为4.906亿港元[58] - 公司于2022年2月以总代价3.805亿元人民币及现金出资5,000万元人民币收购深圳爱康健61.5%股权[59]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交易对手为香港或中国内地高信贷评级的国有或声誉良好商业银行[57] - 公司收入及经营现金流量基本不受市场利率变动影响[57] - 公司公平值利率风险主要来自固定利率的租赁负债[57] - 公司未订立任何外汇汇率风险对冲协议[57] - 公司信贷风险最高暴露值为各金融资产在综合财务状况表中的账面值[57] - 公司通过商业公司及地方政府结算部分收入以降低信贷风险[57] - 公司员工薪酬包含固定月薪及与表现挂钩的年度花红,并向选定雇员授予购股权[5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867亿港元,银行借款为1.794亿港元[60] - 借款实际年利率为2.44%,全部以港元计值且须按要求偿还[60] - 流动比率为1.83倍(2020年:4.01倍)[61] - 流动资产净值为3.381亿港元(2020年:4.589亿港元)[61] -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1.444亿港元(2020年:1.096亿港元)[61] - 投资活动使用现金净额3.957亿港元(2020年:1.531亿港元)[61] - 收购附属公司支出净额4590万港元[61] - 收购附属公司预付款项1.908亿港元[61] - 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1.181亿港元[61] - 融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8510万港元(2020年:3.12亿港元)[61] - 公司以900万港元现金收购Health Hope 90%股权,后因第三方投资稀释至45.9%[62] - 公司以发行股份(价值约608.4万港元)及现金621.6万港元收购CAD/CAM 60%股权[62] - 公司以总金额4.305亿元人民币投资深圳爱康健,获得61.5%股权[62] - 公司以3450万港元收购The Optometry Centre Limited 60%股权[63] - Health Hope在被收购期间贡献收入2583.3万港元及净利润500.1万港元[64] - CAD/CAM自收购后贡献收入856.8万港元及净利润340万港元[64]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6.098亿港元,截至2021年末未动用[65][66] - 原计划用于收购内地眼科医院的2.592亿港元款项中已使用1.2368亿港元[67] - 截至2021年末,全球发售款项剩余未动用金额为1.5112亿港元[67] - 董事会决议将剩余款项用途扩大至香港及内地眼科医疗机构的收购与设立[68] - 2020年配售及认购事项完成于2020年6月23日及6月30日,配售股份总数68,000,000股,每股价格5.80港元[70][71] - 配售股份总名义价值为6,800,000港元,配售协议当日公司收盘价为每股6.28港元[70][71] - 每股净认购价约为5.70港元,2020年认购事项净收益约为3.876亿港元[70][71] - 净收益100%用于潜在收购及设立医疗诊所,金额3.876亿港元[7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全额使用3.876亿港元净收益[72][73] - 其中3,920万港元用于收购香港牙科诊所、肿瘤中心及医疗中心[72][73] - 1.576亿港元用于在广州、福州、佛山、揭阳设立眼科中心/医院及投资阶段医院营运资金[72][73] - 1.908亿港元用于投资深圳爱康健牙科业务[72][73] - 董事会于2021年3月31日决议扩大净收益用途至香港及内地医疗诊所收购设立[70][72] - 未动用净收益于2021年12月31日为0港元,原计划100%资金已完全使用[72]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及提供眼科、牙科等医疗服务和销售视力辅助及医药产品,业务覆盖香港和中国内地[102]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102] - 公司股息政策考虑因素包括财务业绩、流动性、资本需求、运营状况、发展战略、市场条件及法规要求[102][103] - 股东名册将于2022年5月19日至24日期间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103] - 股东需在2022年5月18日下午4:30前完成股份过户登记以享有股东大会投票权[103] - 股息政策不构成对未来派息的法律约束承诺[103] - 公司业务高度依赖良好声誉,声誉受损可能导致市场认可度和信任度下降,并引发医疗纠纷[104] - 公司提供中高端医疗服务,业务受患者偏好、消费能力、消费者信心指数及宏观经济状况变化影响[104] - 公司面临政府政策和监管规定变化风险,不合规可能导致处罚或暂停营运[104] - 公司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面临权益证券价格风险[104] - 公司需吸引、培训和留住足够数量的合格眼科医生、牙医、医生、视光师及管理人员[105] - 公司为员工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晋升机会、综合培训课程及专业工作环境[105] - 公司已采纳购股权计划以吸引、保留和激励关键雇员[105] - 公司秉承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原则以实现客户满意和维护声誉[105] - 公司选择供应商时考虑产品种类、价格、声誉、质量及交货时间等因素[105] - 公司每种医疗物资通常有多名供应商,以维持充足库存水平和议价能力应对价格波动[105] - 公司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约为11.005亿港元(2020年:10.909亿港元)[107]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项下已行使44,054,999份购股权[107] - 公司业务在环境保护方面完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106] - 公司业务在香港、中国内地及开曼群岛完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106]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07] - 公司无优先购买权条款[107] - 公司股东不享有任何税务宽减及豁免[107] - 公司通过合格服务商处理医疗废物及放射性物质[10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未行使的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共计1,433,001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0.12%[108]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下可发行股份总数46,765,000股,占全球发售后扩大已发行股本4.68%[108]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行使价区间为每股0.10港元至1.0港元[108] - 购股权承授人包含140名个体,包括3名关连承授人、7名医生承授人及5名顾问承授人[108][109] - 购股权计划授予后不再新增授权,剩余有效期不适用[110][111] - 身故承授人的未归属购股权将自动归属,合法代理人可在12个月内行使[109] - 因工伤致残终止雇佣时,所有未归属购股权将立即归属[109] - 停薪休假超过183天的承授人,未归属购股权归属期延长12个月[109] - 购股权接受时需支付1.00港元象征性款项[110] - 所有购股权均在上市日期前完成授予及付款程序[110]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授予执行董事、七名医生承授人及高级管理团队成员合计32,276,000股股份,占全球发售后总股份3.13%[113] - 授予香港员工及高级管理团队成员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合计4,666,000股股份,占全球发售后总股份0.45%[113] - 授予执行董事、关连承授人及中国医生员工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合计7,323,000股股份,占全球发售后总股份0.71%[113] - 授予五名顾问承授人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合计2,500,000股股份,占全球发售后总股份0.24%[113]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涉及14名承授人包括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团队成员[112]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涉及28名承授人包括高级管理团队成员[112]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涉及93名承授人包括执行董事及关连承授人[112]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涉及五名顾问承授人[112] - 部分购股权行使期为自2017年4月1日起36个月,未行使将失效[113] - 部分购股权设置60个月行使期,自2017年4月1日起满五年开始[113]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行使价范围在每股0.1港元至1.0港元之间[114][115] - 医生承授人(不包括李佑荣医生)持有518,000份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0.1港元[119] - 顾问承授人持有1份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0.1港元[119] - 香港眼科医生购股权行使受12个月期间收入业绩目标约束,未达成目标则按比例行使[114] - 中国五名医生购股权行使受2017年4月1日后36个月及24个月期间收入业绩目标约束[114] - 香港员工终止雇佣时未行使购股权将失效[117] - 顾问承授人服务终止按36个月合约期内服务月份数比例调整[117] - 医生承授人购股权分三批授予,33.3%于2018年4月2日归属,33.3%于2019年4月2日归属,剩余33.3%于2020年4月2日归属[119] - 顾问承授人购股权于2021年5月31日一次性归属[119] - 购股权行使期限至2023年3月31日(医生承授人)和2024年5月31日(顾问承授人)[119]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下已授出购股权总数达7,880,000份[12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尚未行使购股权对应4,792,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0.42%[122] - 购股权计划允许发行股份上限为100,000,000股(上市日已发行股份的10%)[123] - 任何12个月内授予单一合资格人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