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碧桂园(02007)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16 08:34

公司概况与社会责任 - 公司拥有20万名员工和1,000多名博士,致力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2] - 公司已为超过1,400个城镇带来现代化城市面貌,服务超过450万户家庭[2] - 公司累计社会慈善捐款超过百亿元,并参与全国16省57县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已助力49万人脱贫[2] - 公司年度纳税额超过600亿元人民币[2] - 公司位列《财富》“世界五百强”榜单位第138位[6] 业务拓展与多元化发展 - 公司计划通过金融化手段强化或整合地产业务链上的社区相关业务,打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6] - 公司积极投身机器人产业,成立博智林机器人公司,研发智能建造体系[2] - 公司成立农业公司,用先进无人化装备发展大农业,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粮食产量[2] - 公司成立碧优选公司,组织农民开发种养殖基地,搭建城乡商业桥梁[2] - 公司成立千玺机器人公司,打造国内外领先的机器人餐厅[2] 财务表现与经营状况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本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1851.0亿元人民币[2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权益回款金额约1702.9亿元人民币,权益销售回款率连续7年达到90%以上[1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收入约1623.6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约19.1亿元人民币,本公司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约49.1亿元人民币[1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可动用现金余额约1479.8亿元人民币,总负债余额下降至2936.8亿元人民币,净负债率48.1%[1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在广东省以外地区的权益合同销售占公司总体的83%[2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在三四线城市的权益合同销售占公司总体的64%[2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新获取9个项目,权益地价约61亿元人民币[15] - 截至2022年7月底,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已有30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服务覆盖28个省份超550个项目,累计交付超1200台,应用施工面积超1000万平方米[1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约52.5亿元人民币[1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已有1070批次共计25万套房屋如期交付,165个项目实现了“交付即交证”[13] 项目分布与开发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及其合营企业和联营公司在中国内地的权益可建建筑面积约为23,331万平方米,其中79%分布于广东省以外[23] - 公司在中国内地拥有3,179个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项目[27] - 公司在中国内地的项目分布广泛,包括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省份,其中广东省项目数量最多,达到595个[28] - 公司在中国内地的项目涵盖多个省份,包括湖南、山东、湖北、安徽、广西、河北、浙江等,其中湖南省项目数量为179个[28] - 公司在中国内地的项目中,广东省以外的项目占比为79%,显示出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布局[23] 具体项目进展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在中国内地的权益合同销售前100个项目中,兰州碧桂园的已竣工总可销售建筑面积为5,627,628平方米,已售出并交付的总可销售建筑面积为2,892,450平方米[30] - 亚运城项目在2022年上半年的已竣工总可销售建筑面积为1,060,311平方米,已售出并交付的总可销售建筑面积为730,741平方米[30] - 碧桂園•鳳凰城(镇江句容)项目在2022年上半年的已竣工总可销售建筑面积为6,910,176平方米,已售出并交付的总可销售建筑面积为4,208,466平方米[30] - 韶关碧桂园•太阳城项目在2022年上半年的已竣工总可销售建筑面积为3,857,968平方米,已售出并交付的总可销售建筑面积为2,247,787平方米[30] - 安庆碧桂园项目在2022年上半年的已竣工总可销售建筑面积为2,849,995平方米,已售出并交付的总可销售建筑面积为2,419,490平方米[30] 财务数据与分析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约为人民币162,363百万元,同比下降30.9%[50] - 公司96.3%的收入来自物业销售,3.7%来自建筑及其他分部[50] - 2022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收入约为人民币156,373百万元,同比下降31.4%[50] - 2022年上半年,交付物业的平均销售价格约为每平方米人民币7,458元[50] - 2022年上半年,建筑收入约为人民币3,336百万元,同比下降19.2%[50] - 2022年上半年,其他分部收入约为人民币2,654百万元,同比下降8.5%[50] - 2022年上半年,营销及市场推广成本和行政费用合计约为人民币8,860百万元,占收入比例为5.5%[5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录得净财务费用约为人民币3,541百万元[5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录得净汇兑亏损约为人民币4,482百万元[5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利息费用约为人民币8,877百万元,同比下降[5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股东的利润为约人民币612百万元,相比2021年同期的约人民币14,996百万元大幅下降[5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股东的核心净利润为约人民币4,910百万元,相比2021年同期的约人民币15,216百万元有所下降[5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可动用现金余额为约人民币147,976百万元,相比2021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181,300百万元有所减少[5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借贷从2021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317,922百万元下降至约人民币293,677百万元[51] - 公司净借贷比率从2021年12月31日的约45.4%轻微上升至2022年6月30日的约48.1%[51] 公司治理与管理层 - 公司引入“同心共享”合伙人制度,将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统一[54] - 公司成立科技建筑集团,推动建筑业的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56] - 公司将利用科技建造优势,参与各地政府的代管代建等保障房业务项目[57] - 公司董事会主席因其他重要事务未能出席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58]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59][60] - 公司审核委员会成员全部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审查财务汇报程序、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62]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杨惠妍女士通过必胜有限公司持有14,179,076,995股股份,占已发行总股份的61.23%[70][73] - 莫斌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86,591,006股股份,占已发行总股份的0.37%[70] - 杨志成先生通过购股权计划持有7,627,990股相关股份权益[70][71] - 宋军先生通过购股权计划持有6,781,150股相关股份权益[70][71] - 苏柏垣先生通过购股权计划持有3,060,126股相关股份权益[70][71] -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受控法团持有1,797,751,000股股份,占已发行总股份的7.76%[73][74] -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1,797,751,000股股份,占已发行总股份的7.76%[73][74] - 公司于2022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3,155,402,514股[73] 融资与债务管理 - 公司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根据2017年购股权计划授出6,955,657股股份的购股权,公允价值约为港币34百万元[75] - 2017年购股权计划将于2027年5月17日届满[7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5,699,319股[76] - 公司发行本金总额为港币3,900百万元的2026可换股债券,可按每股股份港币7.92元的换股价转换为492,424,242股股份[82] - 公司通过配售协议成功配售870,000,000股股份,配售净收益约为港币2,790.7百万元[84] - 公司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在新交所公开市场部分回购累计本金总额为42,620,000美元的优先票據,其中已注销的优先票據本金总额为36,600,000美元[85] - 截至报告日期,尚未偿还的2023可换股债券本金总额为港币3,000百万元,可按每股股份港币10.21元的换股价转换为293,829,578股股份[81] - 公司发行2026可换股债券的净收益约为港币3,861百万元,用于部分回购和偿还境外债项[82] 风险与挑战 - COVID-19及奥密克戎病毒的爆发可能对集团的运营表现产生不利影响,包括延迟物業單元的建造及交付时间,暂停物業銷售活動等[104] - 集团正在评估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对集团会计政策的影响[110] 财务报表与资产负债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总负债为7694.46亿元人民币,其中一年内到期的负债为5242.50亿元人民币[114]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总负债为8518.18亿元人民币,其中一年内到期的负债为5859.50亿元人民币[115]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衍生金融工具负债为7.65亿元人民币,其中一年内到期的为1.61亿元人民币[114]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衍生金融工具负债为17.79亿元人民币,其中一年内到期的为6.95亿元人民币[115]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总额为215.22亿元人民币,其中第3层级为200.39亿元人民币[117]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总额为244.39亿元人民币,其中第3层级为193.18亿元人民币[118]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第3层级金融工具总额为200.39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加7.21亿元人民币[119]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第3层级金融工具总额为193.1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加14.708亿元人民币[119]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优先票据总额为874.64亿元人民币,其中一年内到期的为95.82亿元人民币[114]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优先票据总额为906.70亿元人民币,其中一年内到期的为109.02亿元人民币[115] 市场与收入来源 -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中国内地市场,90%以上的非流动资产位于中国内地[12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为1623.6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8%[122] - 2022年上半年,房地产开收入为1563.7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4%[122] - 2022年上半年,建筑服务收入为33.3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2%[122] - 2022年上半年,租金收入为4.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6%[122] - 2022年上半年,分部业绩总计88.0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5.1%[127]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8914.7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28]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15884.6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128] - 2022年上半年,税前利润为53.5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5.6%[127] - 公司没有单一客户占集团收入达到或超过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