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收入增加至约3.625亿港元,同比增长2.3%[58] - 收益增长至约3.625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约2.3%[59][70] - 2021年总收入约3.625亿港元,较2020年3.542亿港元增长2.3%[119] - 公司年度收益为3.625亿港元,同比增长2.3%[123] - 公司年度亏损减少至约8580万港元,同比下降10.4%[58] - 年内亏损减少至约8580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减少约10.4%[59][70]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收窄至8490万港元,同比减少11.4%[126] - 每股亏损减少至约7.52港仙,同比下降28.2%[58] - 每股亏损减少至约7.52港仙,较2020年同期减少约28.2%[59][70] - 2021年毛利约7630万港元,较2020年7770万港元下降1.8%[121][122] - 毛利率從2020年21.9%下降至2021年21.0%,主要因疫情影響及原材料成本上升[121][122]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增至6310万港元,同比增长72.9%[126] - 行政开支增至1.57亿港元,同比增长32.6%[12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5957.9万港元,较上年增长87.4%[131] - 计息借款总额为1.904亿港元,其中460万港元为固定利率[134] - 流动比率1.2,速动比率1.1,负债比率0.8[131] - 公司流动资產總值為607.5百万港元,流動負債總額為493.0百万港元[139] - 公司银行结余及手头现金与流动负债相比仍较为紧张[139] - 2021年总薪酬及相关成本为1.247亿港元,较2020年的0.923亿港元增长35.1%[15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核心业务为硅胶产品设计与制造[55] - 矽胶业务作为集团核心业务,是主要收益来源[62][63][72] - 矽膠業務收入約3.612億港元,佔總收入99.6%,較2020年3.439億港元增長[120] - 硅胶业务收益为3.612亿港元,占总收益99.6%[123] - 原材料短缺对硅胶业务毛利率造成不利影响[99] - 公司开展医疗保健及酒店业务[55] - 医疗保健及酒店业务表现不佳,短期内难以扭转[65][70] - 医疗保健及酒店业务收入約130萬港元,較2020年1030萬港元大幅下降,僅佔總收入0.4%[121] - 医疗保健及酒店业务收益大幅下降至130万港元,同比减少87.4%[123] - 医疗保健及酒店业务因疫情出行限制及房地产行业市场波动持续产生经营亏损[81] - 公司于2022年1月在英国正式开展零售业务,直接向终端客户销售硅胶产品[83] - 零售业务因英国市场需求巨大,有望成为未来主要收益来源[64][65] - 公司于2022年1月正式启动英国零售业务[5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零售业务已开设2家实体店[85] 成本与费用控制 - 成本控制措施包括采用新技术、采购具成本效益材料及提高员工生产效率[62][63][74] - 集团投资研发活动以扩大产品组合并优化产品结构[62][63][74] - 公司积极探索上游硅橡胶原材料板块机会以降低成本[9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经营环境受COVID-19疫情及全球市场波动影响[56] - 公司通过增强核心业务竞争力和寻求多元化机会应对挑战[57] - 董事会建议不派发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股息[67] - 董事会不建议支付2021年度末期股息(2020年:无)[159] - 英镑预计将成为公司未来主要功能货币,其与人民币的波动将影响公司盈利能力[156][157] - 公司对闲置资金采取保守管理策略,存放于香港及中国认可金融机构作短期存款[158] - 公司2021年未就对冲目的订立任何金融工具[156][157] 资产处置与交易活动 - 集团通过处置浙江湖州物业优化资源配置,将资源集中于东莞等更盈利的生产基地[76] - 公司出售中国浙江省湖州市物业,原因为产能未充分利用且收入不足以抵偿维护及运营成本[77] - 出售湖州物業代價為1.15億元人民幣,物業包括土地面積66,679平方米及建築面積71,042平方米的工業樓群[109][110][113] - 公司于2021年7月协议出售医疗保健及酒店业务71%权益,但交易于2022年1月因买方未支付代价而终止[82] - 終止出售醫療保健及酒店業務,原訂代價約1470萬元人民幣,因買方未全額支付而終止交易[105][106] - 公司2021年7月签署的71%医疗投资股权出售交易于2022年1月终止[152] - 支付2000萬元人民幣可退還訂金用於潛在收購泛達包裝有限公司,獲得六個月獨家盡職調查期[112][114] 融资活动 - 公司于2021年5月进行供股,以每股0.14港元发行435,589,000股,筹集最高约61,000,000港元[99] - 供股发行股份总面值为43,558,900港元[99] - 供股价格较2021年5月12日收盘价每股0.18港元折让约22.22%[99] - 供股集資淨額約6000萬港元,其中4200萬港元用於償還貸款及應付款項,1800萬港元用作營運資金購買原材料[102][103] - 供股募集净资金约6000万港元用于偿还贷款及营运资金[133]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结构 - 执行董事刘文刚自2020年8月26日起担任行政总裁[22] - 执行董事程宏自2019年1月8日起任职[22] - 高峰于2019年11月13日由非执行董事调任为执行董事[28] - 陈俊匡于2020年8月3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29][30] - 非执行董事陈俊匡拥有超过15年审计及财务会计经验[29][30] - 施琦同时担任执行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成员[17] - 刘文刚担任执行委员会主席[22] - 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33%[172] - 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符合上市规则最低要求,占比不低于董事会总人数的三分之一[172] - 至少1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具备专业会计资格或财务管理专业知识[172] - 董事任期1-3年,可通过提前1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83] - 所有董事每3年至少轮值退任一次[184] - 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将有3名董事轮值退任[184] - 新委任董事将任职至即将举行的股东大会[184] - 董事袍金为固定金额,非股权基础且与业绩无关[181] - 董事会负责监督公司业务以实现长期股东价值最大化[189] - 董事会确保集团财务报告的有效性和合规性[192] - 董事会保留长期战略和业务计划决策权[193] - 董事会保留重大资本项目、收购或撤资决策权[193] - 董事会保留长期和重大资金决定权[195] - 董事会保留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合规决策权[196] - 董事会保留年度及中期财务业绩和股东沟通决策权[197][199] - 管理层需在特定决策前向董事会汇报并获事前批准[200] - 董事会通过监控报告系统和内部控制行使关键监督职能[200]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施琦持有796,875,49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60.98%[16][17] - 胡江兵持有850,000股公司股份,约占已发行股本0.1%[43] - 公司法定股本为2,000百万港元,分为20,000百万股每股面值0.1港元[144] - 公司通过供股发行435.589百万股新股,总发行股数达1,306.767百万股[145] - 公司股份于2007年6月8日上市,股份代号1991,每手买卖单位为2,000股[12] - 公司股份面值为0.10港元[12] 资本与承诺 - 公司已订约但尚未拨备的资本承担约为6.0百万港元,主要用于硅胶业务产能扩张[148] - 公司质押约152.5百万港元的物业作为银行信贷抵押[148] - 公司2020年资本承担约为2.1百万港元,2021年增至6.0百万港元[148] - 公司2020年质押物业价值约297.8百万港元,2021年减少至152.5百万港元[148] 其他重要事项 - 施琦投资开发的北京通州新城中央休闲公园占地面积约42.62公顷[14][15] - 施琦负责中央休闲公园项目后续30年的运营和维护工作[14][15] - 两名非执行董事及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未能出席2021年股东周年大会[164][165] - 公司主席因疫情原因未能出席2021年股东周年大会[170][17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雇员总数为1,164人,较2020年的1,080人增加84人[159] - 公司现金收入以美元、港元、英镑和人民币计值,而成本费用主要以人民币结算[156][15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大部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美元、港元及人民币持有[156][157]
大洋集团(01991)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