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通恒信(01905) - 2021 - 年度财报
海通恒信海通恒信(HK:01905)2022-04-20 09:51

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2021年收入总额为人民币81.776亿元[8] - 公司2021年年度溢利为人民币14.129亿元[8] - 公司2021年收入总额为817.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16] - 公司2021年年度溢利为141.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6%[16] - 公司2021年净利润率为17.28%,较2020年的14.10%提升3.18个百分点[16] - 公司收入总额为人民币81.776亿元,同比增长3.3%[24] - 公司年度溢利为人民币14.129亿元,同比增长26.6%[24] - 公司年度溢利为人民币14.129亿元,同比增长26.6%[28] - 公司收入总额为人民币81.776亿元,同比增长3.3%[28] - 公司实现收入总额人民币81.776亿元,同比增长3.3%[39] - 公司年度溢利为人民币14.129亿元,同比增长26.6%[39] - 年度溢利为人民币1,412.9百万元,较上年增长26.6%[118] - 公司2021年收入总额为人民币817.76亿元,较上年增长3.3%[58] - 公司2021年年度溢利为人民币141.29亿元,较上年增长26.6%[58] - 公司2021年收入总额为人民币817.76亿元,较2020年的人民币791.5亿元增长3.3%[59][61] - 公司年度溢利为人民币141.29亿元,较2020年的人民币111.6亿元增长26.6%[59] 盈利能力指标 - 公司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16元/股[8] - 公司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回报率为8.91%[11] - 公司2021年净利息收益率为2.86%[13] - 公司2021年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7.03%[12] - 公司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91%,较2020年提升1.46个百分点[16] - 公司2021年每股净资产为1.84元人民币,较2020年增长6.4%[19] - 公司2021年净利差为2.86%,较2020年提升0.17个百分点[16] - 公司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6.79%,加权平均净资产回报率为8.91%[39] - 净利息收入为人民币3,131.5百万元,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6.79%[119] - 净利差为2.86%,净利息收益率为3.30%,分别较上年增加0.17和0.13个百分点[122] 资产和负债规模 - 公司2021年总资产达到1147.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17] - 公司融资租赁业务应收账款总额为885.61亿元人民币(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17] - 公司资产总额达到人民币1147.41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1%[23] - 公司权益总额达到人民币176.19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1%[24] - 公司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147.413亿元,较上年增长6.1%[28] - 公司权益总额为人民币176.196亿元,较上年增长11.1%[28] - 公司资产总额达到人民币1147.413亿元,较2020年增长6.1%[39] - 公司权益总额达到人民币176.196亿元,较2020年增长11.1%[39] - 公司总资产为1147.4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126] - 融资租赁业务应收账款总额为1000.1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128] - 融资租赁业务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885.6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127][128] - 负债总额增长至人民币971.217亿元,同比增长5.2%[141][142] - 流动负债总额增至人民币575.624亿元,同比增长19.0%[142] - 权益总额为人民币17,619.6百万元,较上年末人民币15,853.8百万元增长11.1%[148][149] 资产质量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不良资产率为1.10%[15] - 公司2021年不良资产率为1.07%,较2020年下降0.03个百分点[19] - 公司不良资产率为1.07%[24] - 公司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为258.80%[24] - 公司不良资产率为1.07%,拨备覆盖率为258.80%[3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不良资产率为1.07%,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为258.80%[44] - 公司不良资产金额为1043.5百万元,不良资产率为1.07%,较2020年末降低0.03个百分点[166] - 正常类资产金额为94125.4百万元,占比96.40%,较2020年末上升1.05个百分点[165][166] - 关注类资产金额为2474.1百万元,占比2.53%,较2020年末下降1.02个百分点[165][166] - 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为258.80%,较2020年末上升3.64个百分点[165][166] - 生息资产总额为97643.0百万元,其中次级类520.3百万元(0.54%),可疑类490.8百万元(0.50%),损失类32.4百万元(0.03%)[165] - 资产质量五级分类中关注类资产2020年金额为3334.1百万元,占比3.55%[165] 业务投放与融资活动 - 公司业务投放金额达人民币667.77亿元,同比增长10.5%[30] - 公司融资提款总额人民币645.03亿元,其中直接融资占比53.62%[30] - 公司2021年业务投放人民币667.77亿元,同比增长10.5%[40] - 与76家金融机构建立授信关系,累计授信额度约人民币1,037.87亿元,其中未使用授信余额约人民币456.26亿元[42] - 2021年实现融资提款总额人民币645.03亿元,间接融资占比46.38%(人民币299.15亿元),直接融资占比53.62%(人民币345.88亿元)[42] - 直接融资包含资产支持证券融资人民币102.6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人民币110.00亿元、公募公司债券人民币44.00亿元等细分渠道[42] - 通过银团贷款、银行双边贷款及银行承兑汇票等渠道实现间接融资人民币299.15亿元[42] - 通过发行资产支持票据融资人民币47.90亿元及中期票据融资人民币21.38亿元[42] - 2021年6月成功发行首单境外子公司美元债补充境外流动资金[42] - 2021年12月发行首单双原始权益人小微企业设备租赁资产证券专项计划[42] 成本和费用 - 计息负债平均付息率为3.93%,同比下降0.41个百分点[30] - 2021年计息负债平均付息率为3.93%,较上年下降0.41个百分点[42] - 服务费收入为人民币1,281.7百万元,较上年增长11.6%[109] - 其他收入、收益或损失为人民币818.9百万元,较上年增长27.1%[110] - 员工成本为人民币738.6百万元,较上年增长26.1%[113] - 利息支出为人民币3,527.8百万元,较上年下降4.0%[115] - 预期信用损失为人民币1,713.0百万元,较上年下降10.7%[117] - 员工成本总额738.6百万元较上年增加153.1百万元[181]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人民币3,751.3百万元,较上年3,401.9百万元流出增加10.3%[150]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人民币339.3百万元,较上年3,008.0百万元流出减少88.7%[150][151]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人民币5,516.3百万元,较上年5,928.1百万元下降6.9%[150][15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人民币1,425.7百万元,上年为净减少481.8百万元[150] - 资本性支出人民币569.0百万元,主要用于飞机购置[154]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融资租赁业务收入为人民币606.65亿元,占总收入74.2%,较2020年增长2.0%[62] - 服务费收入为人民币128.17亿元,较2020年增长11.6%[62] - 保理利息收入为人民币35.57亿元,较2020年增长14.0%[62] - 融资租赁业务总收入为人民币6,066.5百万元,同比增长2.0%,占总收入74.2%[100] - 城市公用、文化旅游、能源环保、医疗健康、先进制造、工程建设行业收入同比增幅分别为37.7%、26.3%、18.3%、16.6%、12.5%、8.0%[102] 各行业生息资产与收益 - 公司平均收益率从2020年的7.03%下降至2021年的6.79%,下降0.24个百分点[67][71] - 大中型客户生息资产平均余额为人民币5978.71亿元,利息收入人民币356.42亿元,平均收益率5.96%[67] - 小微企业及个人客户生息资产平均余额为人民币3509.85亿元,利息收入人民币288.06亿元,平均收益率8.21%[67] - 先进制造业生息资产平均余额为人民币2231.73亿元,收入人民币189.16亿元,综合收益率8.48%[73] - 交通物流业生息资产平均余额为人民币2719.52亿元,收入人民币223.52亿元,综合收益率8.22%[73] - 集团生息资产平均余额从2020年人民币896.046亿元增至2021年人民币948.856亿元,增幅5.9%[76] - 城市公用行业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增长43.7%至人民币102.541亿元,占集团总额10.8%[85] - 先进制造行业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增长10.8%至人民币223.173亿元,占比23.5%[80] - 交通物流行业生息资产平均余额下降16.7%至人民币271.952亿元,占比28.7%[83] - 能源环保行业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增长27.2%至人民币99.26亿元,占比10.5%[88] - 集团综合收益率从8.31%下降至8.14%,减少0.17个百分点[78] - 先进制造行业收入增长9.2%至人民币18.916亿元,综合收益率从8.60%降至8.48%[80] - 交通物流行业收入下降21.2%至人民币22.352亿元,综合收益率从8.69%降至8.22%[83] - 城市公用行业收入大幅增长66.3%至人民币7.964亿元,综合收益率从6.71%升至7.77%[85] - 能源环保行业收入增长25.8%至人民币7.99亿元,综合收益率从8.14%微降至8.05%[88] - 工程建设行业生息资产平均余额为人民币10,089.0百万元,占比10.6%,同比增长12.2%[90] - 工程建设行业收入为人民币792.8百万元,同比增长6.3%[90] - 文化旅游行业生息资产平均余额为人民币5,213.3百万元,占比5.5%,同比增长36.6%[93] - 文化旅游行业收入为人民币421.8百万元,同比增长25.0%[93] - 医疗健康行业生息资产平均余额为人民币5,152.0百万元,占比5.4%,同比增长19.9%[95] - 医疗健康行业收入为人民币456.0百万元,同比增长21.9%[95] - 其他行业收入为人民币333.7百万元,同比增长7.5%[97] 资产配置与行业集中度 - 交通物流行业融资租赁应收账款余额为213.665亿元人民币,占比23.5%[131] - 先进制造业融资租赁应收账款余额为224.987亿元人民币,占比24.8%[131] - 一年内到期的融资租赁应收账款占比51.8%,金额518.121亿元人民币[132] - 应收保理款余额为60.30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4%[133]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67.3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2%[124] - 生息资产规模前三大行业为先进制造、交通物流和城市公用,合计占比60.8%[169] - 前三大行业集中度较2020年末下降4.6个百分点[169] - 能源环保、文化旅游和医疗健康行业生息资产规模同比增幅分别达32.9%、26.7%和24.4%[169] - 先进制造业生息资产金额23,534.2百万元,占比24.1%,较2020年占比23.2%有所提升[170] - 交通物流业生息资产金额21,883.5百万元,占比22.4%,较2020年占比34.1%显著下降[170] - 城市公用事业生息资产金额13,917.4百万元,占比14.3%,较2020年占比8.1%大幅增长[170] - 能源环保业生息资产金额11,322.8百万元,占比11.6%[170] - 工程建设业生息资产金额11,041.2百万元,占比11.3%[170] - 文化旅游业生息资产金额5,863.3百万元,占比6.0%[170] - 医疗健康业生息资产金额5,820.7百万元,占比6.0%[170] 风险管理 - 减值损失准备除以不良生息资产余额计算拨备覆盖率[21] - 公司2021年开发应用视频尽调工具、租前数据库、预审批小程序、电子签约平台等科技工具提升风险管理效率[161] - 公司对单一客户、单一行业、单一区域风险敞口余额占净资产比例实施严格限制[167] - 公司采用物联网监控,搭建GPS系统和设备手环管理系统构建自主预警模型[162] - 风险资产总额与净资产比例符合监管要求的8倍上限规定[153] - 生息资产拨备核销金额2021年为人民币6.613亿元,2020年为人民币5.039亿元[134][136]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公司践行一大一小客户发展战略,优化资产布局,深化与海通证券和战略合作伙伴在各业务板块的协同联动[47] - 公司聚焦先进制造、城市公用、工程建设、医疗健康等行业融资租赁需求,深耕新能源、新材料、重大装备等细分市场[47] - 公司加大绿色租赁领域业务探索,包括污水处理、危险废弃物治理、环卫一体化、绿色建筑建材、光电、风电等领域[49] - 公司深化属地化营销网络建设,完善业务督导和业务支持团队,巩固区域专业化租赁品牌形象[49] - 附属小微子公司专注产业生态圈,深化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加强高端装备制造和工程机械业务核心厂商合作模式[50] - 公司加速金融科技赋能小微企业融资租赁,重点推进自动审批功能开发和小微手环设备物联网体系建设[50] - 附属恒运子公司优化网点布局,加速与国内重点主机厂商合作开展商用车融资租赁业务,推动新能源物流车战略合作[50] - 公司全面贯彻投行思维,加大民生、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等领域业务布局,加强产业生态圈建设[50] - 公司注重优化资产布局的均衡性与前瞻性,深度挖掘全产业链服务价值[50] - 公司推动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绿色租赁等重点领域业务拓展[16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领域[52] - 公司计划发展专业化特色化租赁业务,包括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和绿色租赁等新兴领域[52] - 公司计划向数据中心、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客户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52] - 公司将持续优化融资渠道,探索绿色租赁和普惠金融等创新融资工具[55] - 公司将推进金融科技建设,应用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自动化水平[55] - 公司计划通过物联网监控体系(如车载GPS和设备手环)加强租赁物件管理和风险预警[55] - 公司将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强化全流程风险管控能力[53] - 公司将优化资产负债管理,使用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和久期缺口监控等工具[55] 其他财务数据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5.34%[14] - 公司2021年资产负债率为84.64%,较2020年下降0.7个百分点[19] - 计息负债包括借款、应付债券、业务保证金及应付票据[21] - 净息差计算不含经营租赁等其他业务[21] - 杠杆比率按债务总额除以权益总额计算,债务总额包括借款和应付债券[21] - 减值准备为23.3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7.0%[128] - 物业及设备账面价值下降至人民币54.632亿元,同比下降23.6%[137]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增长至人民币21.24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6.3%[138] - 现金及银行结余账面价值增至人民币67.386亿元,同比增长30.2%[140] - 银行借款占比提升至93.8%,总额达人民币410.294亿元[144] - 应付债券余额增长至人民币378.549亿元,同比增长17.0%[146][147] - 即期借款占比58.5%,同比上升8个百分点[144] - 即期应付债券占比60.7%,同比上升3.8个百分点[147] - 其他负债总额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