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橙天嘉禾(01132) - 2021 - 年度财报
橙天嘉禾橙天嘉禾(HK:01132)2022-05-12 04:04

公司基本信息和股份结构 - 公司股份代号为1132[1][12] - 公司80%股权由伍先生持有[145] 公司注册和行政信息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百慕达哈密尔顿Clarendon House[7] - 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处为卓佳登捷时有限公司[12] - 公司网站为www.osgh.com.hk[12] 主要往来银行和审计机构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星展银行有限公司、大华银行有限公司、恒生银行有限公司及中国信托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7] - 核数师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7] 董事会成员构成 - 公司董事会由5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32] - 董事會女性成員比例為38%(8名董事中有3名女性)[187] - 董事年齡分佈廣泛,介於31歲至74歲之間[187] - 董事會成員具備會計、財務、電訊及一般商業知識的專業背景[187] 执行董事及高管背景 - 执行董事伍克波先生自2007年10月加入公司[14] - 执行董事李培森先生于2009年3月加入公司[14] - 李培森先生拥有超过15年影视制作经验[14] - 公司主席伍克波先生为执行董事Go Misaki女士之堂兄[14] - 鄒秀芳女士自2015年4月24日起担任集团首席运营官负责管理所有地区影院业务[18] - 鄒秀芳女士曾于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担任公司首席财务官[18] - Go女士自2019年9月9日起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并具有20年电讯服务行业经验[22] - 彭博伦先生自2019年9月9日起担任中国业务财务总监并持有金融工程硕士学位[24] - 彭博伦先生2015-2016年任职于安永2016-2017年任职于东北证券专精衍生估值与投行业务[24] - 公司管理层团队包含多位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专业人士[18][22][24] - 董事会成员在娱乐、金融和电信行业具有多元化专业背景[18][22][24] 独立非执行董事背景 - 梁民傑先生自2008年2月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主席[24] - 梁民傑先生2019年9月至2021年11月担任中毅资本有限公司负责人员[24] - 梁民傑先生具有超过30年项目融资及企业融资经验[24] - 梁先生自2002年7月起担任网易独立非执行董事,该公司在纳斯达克及联交所上市(代码:NASDAQ: NTES;HKEX: 9999)[28] - 梁先生自2005年11月起担任华鼎集团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该公司在联交所主板上市(代码:3398)[28] - 梁先生于2014年3月至2020年5月担任中电光谷联合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该公司在联交所主板上市(代码:798)[28] - 梁先生自2014年6月起担任绿叶制药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并担任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主席,该公司在联交所主板上市(代码:2186)[28] - 黄女士自2016年6月起担任瑞慈医疗服务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计委员会主席,该公司在联交所主板上市(代码:1526)[30] - 黄女士于2017年4月至2020年3月担任网宿科技独立董事及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主席,该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代码:300017)[30] - 黄女士自2017年5月起担任浙江大华技术独立董事,该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代码:002236)[30] - 黄女士自2018年7月起担任江西赣锋锂业独立非执行董事,该公司在联交所主板(代码:1772)及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代码:002460)上市[30] - 黄女士于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担任新疆拉夏贝尔服饰独立非执行董事,该公司在联交所主板上市(代码:6116)[30] - 黄女士自2010年4月26日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并自2012年3月26日起担任薪酬委员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成员[28] - 独立非执行董事冯志文具备20年法律行业经验[14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冯先生拥有逾20年法律经验[142] 董事会会议及出席情况 - 2021年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伍克波4/4、邹秀芳4/4、Misaki 4/4、彭博伦4/4、梁民杰4/4、黄斯颖4/4、冯志文4/4[136] - 李培森缺席1次董事会会议(出席3/4)[136]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斯颖因疫情旅行限制缺席2021年6月18日股东周年大会[128] - 董事会主席伍克波因公务缺席股东周年大会[129] - 公司违反企业管治守则第A.4.1、A.6.7及E.1.2条[128][129] - 董事会会议提前14天通知,会议材料提前3天发送[138] - 公司为董事购买足额责任保险[131][133] - 所有董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29] - 公司董事会会议需提前14天通知并提前3天派发议程文件[141] - 董事若存在潜在利益冲突须放弃投票[141] - 公司秘书负责编制保存董事会会议记录并在会后传阅[141] - 全体董事已遵守持续专业发展要求[146][148] 委员会构成及运作 - 审核委员会在2021年举行2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163][164] - 审核委员会成员包含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64][165] - 薪酬委员会在2021年举行1次会议[171][173] - 薪酬委员会包含1名执行董事和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70][172] - 提名委员会由1名執行董事(兼任主席)和2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180] - 提名委员会于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举行1次会议以检讨董事会架构规模和组成并审议董事任命及重选事宜[196][197] - 审核委员会监督公司财务报表完整性并审查内部控制有效性[165][167] - 薪酬委员会负责制定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政策[170][172] - 公司确认2021年完全遵守上市规则第3.21条关于审核委员会组成的要求[170] - 提名委员会监督提名政策实施情况并向董事会汇报必要修订建议[196][197] 董事提名和选举政策 - 董事會已採納多元化政策,考慮因素包括性別、年齡、文化及教育背景、專業經驗等[182] - 董事候選人評核標準包括品格誠信、專業資格、業務相關技能知識經驗、時間投入意願等[192] - 提名委員會可酌情徵詢獨立專業意見以執行董事提名[177] - 董事会拥有对股东大会上董事选举或连任候选人建议的最终决定权[194] - 股东提名的董事候选人需经提名委员会按既定准则评估其任职资格[194] - 董事候选人需提交个人资料履历详情及董事任命同意书供提名委员会审核[194] - 通函需披露候选人姓名简历资格相关经验独立性和建议薪酬等法定信息[194] - 非执行董事需每三年轮值退任及重选[156] - 非执行董事最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60]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 - 董事会年内已检讨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体系成效[150][153] - 首席执行官专注于战略规划及并购机会评估[151][154] - 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之间不存在任何重大关联关系[155] - 公司主席与首席执行官之间不存在任何重大关联关系[159] - 公司秘书在2021年确认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64][165] 高管薪酬 - 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執行董事和首席執行官)薪酬分佈:1人薪酬低於100萬港元,2人薪酬在100萬至500萬港元之間,1人薪酬在500萬至1000萬港元之間[178][179] 审计师费用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支付给核数师毕马威的审计及审计相关服务费用具体金额未披露但以千港元为单位列示[199] - 核数师费用分为审计及审计相关服务与非审计服务两类并以千港元计[199] 财务报告责任 - 董事会对财务报告承担编制责任并确保符合香港会计师公会会计准则[199] - 董事确认未发现任何可能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疑问的重大不确定事项[199] 综合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综合收入增长60%至5.149亿港元(2020年:3.226亿港元)[45] - 公司综合收入增长60%至5.149亿港元(2020年:3.226亿港元)[97] - 下半年收入达3.248亿港元,较上半年1.901亿港元增长71%[45] - 2021年下半年收入达3.248亿港元,较上半年1.901亿港元增长71%[97] - 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不含非经常性开支)为1.759亿港元(2020年:2.163亿港元)[45] - 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含非经常性开支)为3.142亿港元(2020年:2.882亿港元)[45] - 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3.142亿港元,较2020年2.882亿港元扩大9.0%[101] 成本和费用 - 销售及分销成本减少1060万港元[45] - 销售与分销成本减少1060万港元[97] - 非经常性成本总计1.503亿港元(2020年:7210万港元)[45] - 一次性开支总额为1.503亿港元,较2020年的7210万港元增长108.5%[101] - 一次性资产减值损失1.383亿港元(2020年:7190万港元)[45] - 资产减值损失达1.383亿港元,较2020年的7190万港元增长92.4%[101] - 电影院开幕开支1200万港元(2020年:20万港元)[45] - 银行利息支出降至1870万港元(2020年:3050万港元)[97] - 利息收入降至520万港元(2020年:900万港元)[97] - 其他收入(含政府补贴及租金支持)降至4350万港元(2020年:7770万港元)[97] - 年内折旧开支为1.654亿港元,较2020年的1.959亿港元下降15.6%[101] 毛利和毛利率 - 毛利率保持62%(2020年:63%)[97] - 毛利增长58%至3.216亿港元(2020年:2.041亿港元)[97] 业务分部表现:电影放映 - 电影放映业务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占总收益的94%[70][73] - 2021年全年放映收益增长24%至8.088亿港元[71][73] - 总入场人数从2020年1100万增至2021年1290万,增幅17%[71][73] - 平均票价从63.4港元增至68.1港元,涨幅7%[71][73] - 新加坡市场份额达48%,台湾市场份额达41%,均保持市场领导地位[70][73] - 截至2021年底集团运营40家影院共322块银幕[58] - 2021年总观影人次达1300万人次[58] - 截至2021年底运营40家影院322块银幕,年内新增5家影院29块银幕[72][74] 业务分部表现:电影发行 - 电影发行业务收入略降至4500万港元(2020年:5050万港元)[93] 地区表现:香港 - 香港业务票房收入大幅增长208%至1.117亿港元[79][80] - 香港入场人数从2020年50万增至2021年160万,增幅220%[79][80] - 香港业务经营亏损从2020年6830万港元改善至2021年3460万港元[79][80] - 香港和台湾影院因政府封锁令分别关闭7周和8周[64] 地区表现:新加坡 - 新加坡地区影院平均净票价为65港元[58] - 新加坡影院全年保持开放但受座位容量限制影响[64] - 新加坡影院2021年全年开放52周,相比2020年临时关闭16周[71][73] - 新加坡市场收入占集团总收入50%(2021年)和48%(2020年)[82][83] - 嘉华影城在新加坡运营14家影院和112块银幕,占全国银幕总数38%[82][83] - 嘉华影城2021年净票房收入4100万新加坡元,较2020年2740万新加坡元增长50%[82][83] - 嘉华影城2021年入场观众370万人次,较2020年260万人次增长42%[82][83] - 嘉华影城2021年净平均票价11.2新加坡元,较2020年10.7新加坡元增长5%[86] 地区表现:台湾 - 台湾地区影院平均净票价为69港元[58] - 威秀影城在台湾运营16家影院和173块银幕,市场份额41%[89][92] - 威秀影城2021年净票房收入19.0亿新台币,较2020年19.4亿新台币下降2%[90][92] - 台湾合营公司净亏损扩大至5070万港元(2020年:3890万港元)[98] 资产和债务状况 - 净资产达15.445亿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7.454亿港元[101] - 未偿还银行借款总额为10.621亿港元,较2020年12.061亿港元减少11.9%[101] - 净借款额为3.168亿港元,较2020年1.527亿港元增长107.5%[101] - 资产负债率为24.4%,净资产负债率为7.3%[101] - 现金相对银行借款比率为70.2%,较2020年87.3%下降19.6%[101] 影院网络扩张 - 2021年开设5家新影城共29块银幕[46][65] - 已签约在苏州和西安新增3家剧院 2022-2023年陆续开业[46] - 威秀影城计划2022-2023年在台北、台中和高雄新增4家影院和57块银幕[91][92] - 公司计划在2022年下半年于新加坡开设一间具有8块银幕的新电影院[111] - 公司已承诺于2022年及2023年在台湾开设4家新电影院及一个购物中心[114][118] - 公司自2021年12月开业的新加坡加东影城创下高入场率记录[111] 新业务发展:剧院运营 - 预计2022年下半年在苏州开设首家360剧院[46][66] - 公司预计首间剧院将于2022年下半年在苏州投入运营[115][118] - 公司已与苏州及西安地方政府签署协议运营4个舞台[115][118] - 公司通过独特商业模式以相对适度投资涉足剧院运营[115][118] 战略举措和资金用途 - 计划出售香港办公室物业获得2.25亿港元,用于偿还部分银行借款[101] - 公司计划逐步将现有电影院改造成综合娱乐中心[110][111] - 公司持有的强流动现金将用于收购区域竞争对手及发展新业务[116][119] - 公司不派付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任何末期股息[117][120] 知识产权和内容库 - 集团片库拥有超过140部电影作品[63] 人力资源 - 公司于2021年12月31日拥有338名全职雇员,较2020年的318名增加6.3%[1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