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石化油服(01033)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5 08:2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1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695.33亿元,同比增长2.1%[16] - 2021年营业利润为人民币3.48亿元,同比增长22.7%[16] - 2021年利润总额为人民币4.91亿元,同比增长40.9%[16]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80亿元,同比增长127.6%[16]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009元,同比增长125.0%[17] - 2021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28.19亿元,为全年最高季度收入[20] - 2021年合併營業收入為人民幣695.3億元,同比增長2.1%[24] - 歸屬於本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人民幣1.8億元,同比增長127.6%[24] - 公司2021年合并营业收入为人民币695.3亿元,同比增长2.1%[28] - 公司2021年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8亿元,同比增长127.6%[28]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695.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4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79791亿元[6] - 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4045亿元[6] - 2021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人民币1.41亿元[2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645.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45] - 研发支出增长21.9%至16.70亿元人民币[45] - 财务费用下降27.8%至8.64亿元人民币[45] - 公司管理费用同比下降5.3%至人民币21.847亿元,主要因"四供一业"移交后社区服务费减少[54] - 公司财务费用同比下降27.8%至人民币8.641亿元,主要因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和汇兑净损失减少[54] - 钻井服务成本同比下降1.6%至人民币315.971亿元,其中原材料成本下降8.3%至人民币65.56亿元[50] - 测录井服务成本同比上升15.8%至人民币25.894亿元,其中职工薪酬上升18.9%至人民币13.7亿元[50] - 井下特种作业服务成本同比上升4.8%至人民币85.91亿元,其中其他成本项大幅上升36.8%[50] - 工程建设服务成本同比上升6.0%至人民币153.185亿元,其中分包成本上升11.4%至人民币20.173亿元[50] - 公司清理回收呆坏账人民币3.9亿元,财务费用同比降低人民币3.3亿元[2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物探服务业务2021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46.6亿元,同比增长1.4%[30] - 公司2021年完成二维地震2,654千米,同比下降68.5%[30] - 公司2021年完成三维地震16,680平方千米,同比下降19.3%[30] - 鑽井服務主營業務收入人民幣330.8億元,同比下降3.3%[31] - 鑽井進尺915萬米,同比下降1.8%[31] - 平均鑽井周期同比縮短12.4%,複雜故障時效同比降低60.8%[31] - 測錄井服務主營業務收入人民幣32.1億元,同比增長17.5%[33] - 井下特種作業服務主營業務收入人民幣93.8億元,同比增長9.2%[34] - 井下作業7,123井次,同比增長14.4%[34] - 工程建設服務主營業務收入人民幣167.1億元,同比增長6.6%[35] - 测录井业务收入增长17.5%至32.08亿元人民币[47] - 井下特种作业业务收入增长9.2%至93.84亿元人民币[47] 各地区表现 - 国际業務主營業務收入人民幣95.2億元,同比下降16.0%,佔總收入14.0%[36] - 公司在中国石化市场新签合同额人民币444亿元,同比增长7.3%[29] - 公司海外市场新签合同额人民币137亿元,同比下降12.2%[29] - 中国大陆地区收入增长5.3%至586.94亿元人民币[48] - 海外及港澳台地区收入下降16.0%至95.21亿元人民币[48] - 境外资产达人民币18,443,119千元,占总资产比例28.8%[6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1年全年新簽合同額人民幣709億元,同比增加人民幣11億元[24] - 海外市場新簽合同額人民幣137億元,其中中標烏干達項目6.1億美元和墨西哥項目3.1億美元[24] - 公司2021年新签合同额人民币709亿元,同比增长1.6%[29] - 公司2022年计划新签合同额720亿元人民币,其中海外市场137亿元人民币[74] - 2022年物探服务计划完成三维地震采集18,260平方千米[75] - 钻井服务计划2022年钻井周期缩短6%,复杂故障时效降低10%[76] - 钻机动用率目标达到85%,全年计划完成钻井进尺950万米[76] - 测录井服务计划2022年完成测井27,910万标准米[77] - 公司计划完成井下作业7,180井次[79] - 压裂施工效率目标提高15%[79] - 工程建设服务全年计划新签合同额人民币207亿元[80] - 工程建设服务全年计划完成合同额人民币166亿元[80] - 国际业务全年计划新签合同额21.5亿美元[81] - 国际业务全年计划完成合同额16亿美元[81] - 公司全年计划完成降本减费人民币5亿元[83] - 2022年计划安排固定资产资本支出人民币45亿元[85] - 计划更新改造钻机60台[85] - 计划购置压裂车(撬)32台[85] - 中国石化2021年勘探开发资本支出人民币681亿元,同比增长20.7%[66] - 中国海油2021年勘探开发资本支出预计人民币900亿元,较2020年增长16.3%[66] 现金流表现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62.07亿元,同比增长38.8%[16] - 公司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实现人民币62.1亿元,同比增加人民币17.4亿元[28] -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38.8%至62.07亿元人民币[45] -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增加人民币1,735,089千元,同比增长38.8%,主要因加强两金清收及供应商票据结算[58] - 投资现金流量净流出增加人民币1,653,571千元,主要因加大四提装备投入[58]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6,206,909千元,同比增加人民币1,735,089千元[95]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3,253,443千元,同比增加现金流出人民币1,653,571千元[95]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948,207千元,同比减少现金流出人民币931,895千元[9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人民币1,005,259千元,2020年为净减少人民币8,154千元[95] 资产和负债状况 - 2021年末总资产为人民币640.52亿元,同比增长4.8%[16] - 2021年總資產為人民幣64,052,447千元,較2020年人民幣61,091,195千元增長4.8%[23] - 2021年總負債為人民幣57,190,930千元,較2020年人民幣54,368,329千元增長5.2%[23] -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權益為人民幣6,861,517千元,較2020年人民幣6,722,866千元增長2.1%[23] - 货币资金达人民币2,508,224千元,较上年末增长61.7%,占总资产比例升至3.9%[61] - 应收账款减少至人民币8,151,019千元,同比下降12.9%,占总资产比例降至12.7%[61] - 在建工程激增135.1%至人民币668,364千元,主因新增四提装备未完工[61][62] - 长期借款大幅增长167.7%至人民币1,554,686千元,主要因关联方借款增加[61][62] - 应付票据增长32.2%至人民币8,334,086千元,因对供应商票据结算量增加[61][62] - 总资产为人民币64,052,447千元,同比增长4.8%[93] - 总负债为人民币57,190,930千元,同比增长5.2%[93] - 资产负债率为89.3%,较2020年89.0%略有上升[93] - 非流动负债为人民币2,170,049千元,同比增长14.5%[93] - 银行及关联公司借款为人民币19,074,777千元,其中人民币借款占比86.8%,美元借款占比13.2%[96] - 资本负债比率为71.6%,较2020年74.6%下降[97] - 公司资产负债率约为90%处于较高水平[141] - 公司每年付息债务约200亿元人民币[141] 股东回报和利润分配 - 董事会建议2021年度不进行现金股利分配[6] - 董事会建议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6] - 2021年末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人民币-15.29605亿元[6] - 公司年度现金分红不低于当期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0%[149] - 2021年末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负值 董事会建议不进行现金股利分配[149] 研发投入和技术人员 - 公司2021年总研发投入为人民币16.69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4%[56] - 公司研发人员共3,246人,占员工总数4.7%,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83.6%[57]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合计人民币582.80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83.8%,其中最大客户中国石化集团占比67.6%[53] - 公司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人民币139.679亿元,占总采购额25%,最大供应商中国石化集团占比21.5%[53] 关联交易和公司治理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8] - 公司批准2022-2024年与中国石化集团持续性关联交易上限[114] - 公司批准2022-2024年度产品互供框架协议项下持续关联交易及建议年度上限[5] - 公司批准2022-2024年度金融服务框架协议项下主要持续关联交易及建议年度上限[5] - 公司批准2022-2024年度工程服务框架协议项下持续关联交易及建议年度上限[5] - 公司批准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反担保议案[5] - 公司批准与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日常关联交易最高限额的议案[5] - 公司修订《公司章程》和《董事会议事规则》并调整董事会专门委员会[114] - 公司2021年内部控制评价显示无重要缺陷和重大缺陷[166]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167] 董事及高管信息 - 董事长陈锡坤与总经理袁建强2021年税前报酬均为922,741元人民币[120]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卫东与董秀成年度袍金均为200,000元人民币[120][122] - 副总经理张锦宏税前报酬最高为894,294元人民币[120] - 总会计师程中义2021年领取8个月薪酬共477,650元人民币[120][122] - 副总经理孙丙向持股50,300股且全年无变动[120] - 原独立非执行董事姜波离任后领取1个月袍金16,666元人民币[122] - 原董事会秘书李洪海离任后领取8个月薪酬共460,807元人民币[120][122] - 监事会主席马祥税前报酬为842,171元人民币[120] - 所有现任董事及高管持股数均为0股且无变动[120] - 原总会计师肖毅离任后领取4个月薪酬共278,391元人民币[120][122] - 董事长陈锡坤57岁,自2019年12月起担任董事长,2021年2月续任[123] - 总经理袁建强58岁,自2019年5月起担任总经理,2021年2月续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123] - 非执行董事路保平60岁,自2018年2月起担任非执行董事,2021年2月续任[123] - 非执行董事樊中海56岁,自2018年2月起担任非执行董事,2021年2月续任[123] - 非执行董事魏然54岁,自2018年6月起担任非执行董事,2021年2月续任[123] - 非执行董事周美云52岁,自2021年2月起担任非执行董事[124]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卫东66岁,自2018年6月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21年2月续任[124] - 独立非执行董事董秀成60岁,自2018年6月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21年2月续任[124] - 独立非执行董事郑卫军54岁,自2021年2月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24] - 公司2021年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年龄结构为45至60岁,其中45岁1人、47岁1人、50岁1人、56岁2人、57岁1人、58岁3人、59岁3人、60岁1人[125][127][128][129] - 监事会主席马祥于2019年12月任职[125] - 监事杜江波自2015年6月起任职并于2021年2月续任[125] - 监事张剑波自2018年2月起任职并于2021年2月续任[125] - 监事张琴自2014年9月起任职并于2021年2月续任[127] - 职工代表监事孙永壮(56岁)于2021年2月任职[127] - 职工代表监事张百灵(56岁)于2021年2月任职[127] - 职工代表监事杜广义(58岁)曾于2014年9月至2017年6月任职并于2021年2月再次任职[127] - 副总经理张永杰自2012年6月起任职并于2021年2月续任[128] - 总会计师兼董事会秘书程中义(45岁)于2021年4月任职[129] -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实际报酬合计人民币10,398,999元[133] -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应付报酬合计人民币10,398,999元[133] - 总会计师肖毅因个人工作变动于2021年4月27日离任[134] - 董事会秘书李洪海因个人年龄原因于2021年8月3日离任[134] - 程中义被聘任为公司总会计师和董事会秘书[134] - 孙丙向被聘任为公司副总经理[134] - 周美云担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财务部副总经理[130] - 杜江波担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企改和法律部总经理[130] - 路保平担任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131] - 肖毅担任实华国际租赁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等职务[131]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根据股权激励计划授予激励对象总量不超过5085万份股票期权[8] - 2016年股票期权授予总量为4905万份 授予人数477人[151] - 向10名高管授予185万份A股股票期权 占授予总数3.8%[151] - 向467名核心骨干授予4720万份股票期权 占授予总数96.2%[152] - 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5.63元/股[154] - 股票期权分三个行权期 行权比例分别为30% 30% 40%[155] - 第一个行权期为授权日起24个月后至36个月[155] - 第二个行权期为授权日起36个月后至48个月[155] - 第三个行权期为授权日起48个月后至60个月[155] - 注销第一个行权期股票期权1471.5万份[156] - 因人员变动注销股票期权216.3万份,激励对象从477人调整为453人[156] - 调整后未行权A股股票期权数量由3433.5万份调整为3217.2万份[156] - 注销第二个行权期股票期权1378.8万份[156] - 再次因人员变动注销130万份,激励对象从453人调整为423人[156] - 调整后未行权A股股票期权数量由1838.4万份调整为1708.4万份[156] - 注销第三个行权期全部1708.4万份股票期权[156] - A股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已实施完毕且全部注销[157] - 6名高管合计注销股票期权37.6万份,行权价格均为5.63元/股[158] - 齐心共赢计划减持1157.44万股,期末仍持有1157.44万股A股股份[160] - 齐心共赢计划中15名董事及高管认购总额为人民币485万元,认购股份总数185.11万股[161] - 副总经理孙丙向持有公司A股5.03万股[162] 员工构成 - 母公司员工数量为126人[144] - 主要子公司员工数量为69,106人[144] - 公司在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