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EON CREDIT(00900) - 2022 - 年度财报
AEON CREDITAEON CREDIT(HK:00900)2022-05-19 09:4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销售额整体同比增长21.1%[25] - 收入同比下降3.7%至10.496亿港元[29] - 除税后溢利同比增长13.6%,达3.426亿港元[29] - 年度溢利为3.426亿港元,较上年的3.016亿港元增长13.6%[185] - 年度溢利从301,575千港元增长至342,592千港元,增幅13.6%[189] - 营运溢利减少16.0%至4.427亿港元[34] - 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年度除税前溢利为397,973千港元[22] - 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年度溢利为342,592千港元[22] - 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年度每股盈利为88.63港仙[22] - 每股基本盈利为81.81港仙,较上年的72.02港仙增长13.6%[18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市场及推广费用同比增加24.3%至8940万港元[33] - 整体运营支出同比增加4200万港元至5.779亿港元[33] - 支出对收入比率从50.4%上升至56.6%[34] - 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6.3%至8.474亿港元[30] - 净利息收入为8.474亿港元,较上年的9.046亿港元下降6.3%[185] 业务线表现 - 信用卡业务征收费用及佣金同比上升44.9%至7580万港元[31] - 信用卡业务收入下降2.8%至8.33亿港元[40] - 客户贷款及应收款项总额余额同比增长5.2%,增加2.123亿港元[25][30] - 客户贷款总额增加2.13亿港元至42.746亿港元[37] - 信用卡应收账款增长2.8%至33.045亿港元[37] - 个人应收贷款攀升15.9%至9.054亿港元[37] - 网内收单交易总额1270.5万港元,其中418.4万港元列为利息收入[168] - 网外收单交易总额535.2万港元[168] - 网内及网外收单累计总额1805.7万港元,未超上限3560万港元[169] 地区表现 - 香港业务收入下降4.1%至10.322亿港元[42] - 公司超过90%的收入来自香港业务[55] 资产质量与减值 - 逾期客户贷款及应收款项坏账率从4.1%下降至3.5%[25] - 逾期客户贷款占比从4.1%降至3.5%[35] - 减值亏损及减值准备大幅减少55.4%至9410万港元[35] - 减值准备占比从5.4%降至4.2%[37] - 减值亏损及减值准备为9409.5万港元,较上年的2.108亿港元大幅减少55.4%[185] - 确认客户贷款及应收款项减值亏损94,095千港元,较上年210,812千港元减少55.4%[190] - 客户贷款及应收账款账面值约40.934亿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约80%[179] - 减值准备余额约1.811亿港元[179] - 年度综合损益表内扣除减值金额约9409.5万港元[179] - 客户贷款及应收账款为无抵押性质[179] - 减值评估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预期信贷亏损模式[179] - 预期信贷亏损计算涉及违约损失率程度及违约概率等输入数据[179] - 金融资产组合分割基于客户风险特征厘定[179] - 减值评估采用三阶段流程计算预期信贷亏损[179] - 预期信贷亏损分别按个别及拨备矩阵进行评估[179] - 审计包含对预期信贷亏损模式输入数据完整性的测试[179] 股息和派息 - 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年度每股股息为44.00港仙[22] - 2021年10月29日派发中期股息每股22.0港仙[21] - 2022年7月15日计划派发末期股息每股22.0港仙[21] - 全年股息每股44.0港仙,派息比率53.8%[28] - 派付中期股息每股22.0港仙,总额为92,128,000港元(与2021年同期持平)[155] - 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每股22.0港仙,总额为92,128,000港元(2021年同期:每股18.0港仙,总额75,378,000港元)[15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年度收入为1,049,589千港元[22] - 公司年度收入为10.495亿港元,较上年的10.899亿港元下降3.7%[185] - 客户贷款及应收款项为33.426亿港元,较上年的32.546亿港元增长2.7%[187] - 银行结存及现金为4.57亿港元,较上年的7.596亿港元下降39.8%[187] - 银行贷款为1.65亿港元,较上年的5.276亿港元大幅下降68.7%[187] -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45.992亿港元,较上年的41.416亿港元增长11.1%[187] - 年度其他全面收益为3642.6万港元,上年为亏损883.1万港元[186] - 公司权益总额从3,422,030千港元增长至3,633,542千港元,增幅6.2%[188] - 银行贷款从655,246千港元增加至919,139千港元,增幅40.3%[188] - 经营业务产生现金净额大幅下降至74,393千港元,较上年1,088,110千港元减少93.2%[190] - 客户贷款及应收款项增加341,608千港元,反映信贷业务扩张[190] - 已付税款增加至49,534千港元,较上年45,898千港元增长7.9%[190] - 投资业务现金净流出51,979千港元,上年为净流入37,045千港元[191]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298,932千港元,主要因偿还租赁负债53,631千港元及派息167,506千港元[191] - 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减少276,518千港元,年末余额588,963千港元[19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在2022/23年度下半年完成信用卡及贷款系统更换项目[47] - 预计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和香港最优惠利率将在2022/23年度继续上升[47] - 第五波疫情严重影响香港商业活动,经营环境面临极大挑战[46] 公司治理 - 公司致力于维持高水准的公司治理及诚信经营[63] - 公司全体董事须于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110] - 公司非执行董事未按指定任期委任且董事毋须轮值退任[110] - 公司2021/22年度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第A.4.1及A.4.2条[110] - 董事会由8名成员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3] - 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占董事会成员人数至少三分之一(1/3)[113] - 年内举行12次董事会会议讨论包括业务策略和财务表现等重要事宜[119] - 董事总经深山友晴和董事副总经黎玉光均出席全部12次董事会会议[120] - 非执行董事三藤智之(主席)出席8次会议金華淑出席8次会议[120]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李澄明盛慕嫻和土地順子均出席全部12次董事会会议[120] - 董事会成员来自不同背景拥有商业金融服务和银行等专业经验[114] - 董事会每月举行一次会议会议时间表至少三个月前拟定[118] - 董事会在回顾年内已遵守证券交易守则的规定标准[111] - 董事会负责审议长远目标及策略年度预算及业务计划等事项[112] - 公司为全体董事安排了内部监控及合规相关网上培训课程,并全体董事已提供培训记录[121] - 全体董事(包括执行董事)已参与与公司业务或其职责相关的研讨会/会议/论坛研讨会作持续专业培训[121] - 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年度,所有董事(共8名)均参与了法律/监管发展培训[122] - 审计委员会在2021/22年度举行了4次会议,外聘核数师列席了其中3次会议[127] - 审计委员会成员盛慕娴(主席)出席4/4次会议,李澄明出席4/4次会议,土地顺子出席4/4次会议[127] - 审计委员会成员三藤智之出席2/2次会议(于2021年6月25日获委任)[127] - 审计委员会成员林谦二出席1/1次会议(于2021年6月25日退任)[127] - 主席(非执行董事)与独立非执行董事在没有其他董事在场的情况下进行了一次会议[123] - 公司于2021年6月25日委任三藤智之为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委任金华淑女士为非执行董事[124] - 提名委员会由一名非执行董事(三藤智之)及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李澄明、土地顺子)组成[128] - 提名委员会在2021/22年度举行1次会议[130] - 薪酬委员会在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年度举行1次会议[132] - 董事袍金详情载于财务报表附注12[132] - 风险委员会涵盖信贷、运营、市场、流动性及合规等风险类别[134] - 所有薪酬委员会成员出席会议率为100%(1/1)[132] - 提名委员会成员李澄明和土地顺子出席会议率100%(1/1)[131] - 三藤智之于2021年6月25日获任薪酬委员会成员[132] - 万月雅明和林谦二于2021年6月25日退任委员会职务[131][132] - 董事会每年评估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133] - 风险管理系统提供合理而非绝对的重大误述防范保证[133] - 公司支付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审计服务费用350万港元[142] - 公司支付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非审计服务费用总计109.4万港元[142] - 非审计服务费用明细:税务合规5.4万港元、中期审阅15万港元、关连人士交易11万港元、初步业绩公告2万港元、J-SOX年度合规审查59万港元、年度合规审查-保险顾问2万港元、监管披露确认服务15万港元[142] - 公司秘书年内接受超过15小时专业培训[143] - 公司按上市规则要求在期限內公布业绩:年度业绩(3个月)、中期业绩(2个月)、季度业绩(45天)[140] - 公司设立三防线风险防范模型:第一防线(营运单位)、第二防线(风险管理部及委员会)、第三防线(内部审核部及审核委员会)[135] - 按月向董事会提呈风险管理及事故细节报告[135] - 按季度由审核委员会审阅风险管理报告[135] - 年内未发现重大内部监控不足[136] - 内部审核部每月向董事会报告重要审核发现及改善建议[139] - 股东周年大会通告及文件于会议日前至少20个营业日分发[145][146] - 股东可要求召开股东大会需持有最少5%表决权[148] - 股东可提呈决议需持有最少2.5%表决权或至少50名股东联署[149] - 全体董事出席2021年度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1/1)[146] 可持续发展与ESG - 公司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并召开四次会议及五次董事会汇报[59] - 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由负责可持续发展的执行董事担任主席[59] - 公司制定了八个可持续发展重点领域包括以客户为中心及环境保护等[61] - 持份者沟通渠道包括股东周年大会及客户服务热线等[62] - 公司设立举报渠道供员工报告不当行为及违规行为[63] - 公司进行全面的重要性评估以确定关键可持续发展议题[60] - 公司通过在线调查确定可持续发展议题的重要性及影响[60] - 公司ESG报告依照上市规则附录二十七的ESG指引编制[56] - 二零二一╱二二年度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220.46公吨二氧化碳当量,较上年减少21.9%[89] - 二零二一╱二二年度总能耗393,660.16千瓦时,能耗密度8.13千瓦时/平方呎[90] - 二零二一╱二二年度用电量373,340.98千瓦时,较上年减少14.55%[88][90] - 二零二一╱二二年度范围1温室气体排放5.67公吨二氧化碳当量,较上年下降10.7%[89] - 公司设定二零二五╱二六财政年度总行用电量较二零二零╱二一年度减少5%的目标[88] - 公司总行用水量为331立方米,人均用水密度为1.31立方米[92] - 纸质月结单数量同比减少41.09%[94] - 无害废弃物总量为218.87吨,密度为0.61吨/员工[95] - 塑料回收量为0.05吨,密度为0.0001吨/员工[95] - 纸张回收量为0.84吨,密度为0.002吨/员工[95] - 杂项电子设备处置量为1,257件,密度为4.08件/员工[95] - 荧光灯管/灯泡处置量为229件,密度为0.67件/员工[95] - 公司年度捐款总额为港币1,817,000元[97] - 信用卡交易金额的0.1%捐赠予爱护动物协会,0.4%捐赠予苗圃行动[98] - 目标在2025/26财年将纸张消耗密度降低10%,纸张回收密度增加5%(以2020/21年度为基准)[94] 人力资源与员工 - 公司总员工人数从2021年2月28日的379名增至2022年2月28日的510名,增长34.6%[50] - 香港员工人数从334名增至358名,中国内地员工人数从45名大幅增至152名[50] - 女性信用卡持有人数占比达68%[52] - 客户群体中约49%处于40至60岁之间[52] - 香港雇员总数为358名,其中全职雇员341名,兼职雇员17名[77] - 全职员工流失率为26%,其中男性占14%,女性占12%[78] - 员工年龄流失率分布:18-25岁4%,26-35岁8%,36-45岁6%,46-55岁6%,56岁或以上2%[78] - 员工性别分布:男性207名,女性128名[76] - 员工职位分布:高级管理层72名,中级经理34名,一般/前线员工115名[76] - 员工年龄组别分布:18-25岁26名,26-35岁111名,36-45岁18名,46-55岁46名,56岁以上>56名[76] - 公司推出为期两年的毕业见习生计划及暑期实习生计划以培养未来人才[81][82] - 二零二一╱二二年度总培训时间8,034小时,总培训人数2,737人,平均培训时间2.94小时[83] - 二零二一╱二二年度男性培训人员占比54%(1,468人),女性占比46%(1,269人)[83] - 二零二一╱二二年度董事平均培训时间8.24小时,为各职级最高[83] - 二零二一╱二二年度工伤131起,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149.5天[85] 信息技术与安全 - 公司持有ISO 27001、ISO 9001、ISO 14001及PCI DSS多项认证[53] - 公司自2006年起获得ISO 27001信息安全管理认证[69] - 公司实施双重验证登录以提高计算机安全性[69] - 公司年度第三方PCI DSS审核通过补偿控制持续改善[69] 客户与供应商 - 公司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年度共收到74份客户投诉[71] - 投诉总数增加主要由于纸质结单费用导致[71] - 公司投诉个案分为推广/服务/收费/系统/其他五类[71] - 公司拥有15间分行位于香港核心地带[72] - 公司与435家供应商和业务伙伴合作,其中407家位于香港,4家位于日本,24家位于其他国家[73] - 公司为新供应商设置三项评估:声誉核查、反洗钱及反恐怖融资规则尽职调查、利益冲突核查[73] - 公司为特定供应商(如承包商及持续合作供应商)进行年度服务交付、完整性及质量评估[73] 合规与风险 - 公司未发现违反反洗钱及反恐融资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64] - 公司未发现违反反贪污贿赂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65] - 公司未发现产品服务违反法规导致重大制裁的情况[71] - 公司持有美元和日元伦敦银行同业拆息挂钩的银行贷款,面临利率基准改革[195] - 截至2022年2月28日年度内,279,139,000港元的日元伦敦银行同业拆息银行借款已转换为替代基准利率[195] - 利率基准改革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因应用实用权宜之计处理合约现金流量变动[195] - 公司美元伦敦银行同业拆息银行借款已于年度内到期[195] 资本结构与股东信息 - 公司市场资本额为21.11亿港元(已发行股本:418,766,000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