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EC INT'L HOLD(00759) - 2022 - 年度财报
CEC INT'L HOLDCEC INT'L HOLD(HK:00759)2022-08-22 07:51

财务数据对比 - 2022年收益为20.09亿港元,2021年为21.04亿港元[10] - 2022年公司年度溢利为3988.4万港元,2021年为3232.4万港元[10] - 2022年资产总值为9.20亿港元,2021年为9.83亿港元[10] - 2022年资产净值为4.997亿港元,2021年为4.684亿港元[10]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5.99港仙,2021年为4.85港仙[10] - 2022年每股资产净值为75.0港仙,2021年为70.3港仙[10] - 2022年毛利率为34.0%,2021年为30.1%[10] - 2022年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之盈利率为4.8%,2021年为4.3%[10] - 2022年流动比率为0.98,2021年为0.87[10] - 2022年负债权益比率为0.04,2021年为0.28[10] - 2021/2022年度收益减少4.5%至20.09亿港元,年度溢利增加23.4%至3988.4万港元[14] - 每股基本盈利为5.99港仙,2021年为4.85港仙;毛利率增加3.9个百分点至34.0% [14] - 经营业务现金流入净额为3.07亿港元,2021年为3.56亿港元[14] - 2022年4月30日,零售业务存货总值为1.02亿港元,较上年度降低42% [24] - 零售业务2022年销售及分销成本478,245,000港元,较2021年增加3.6%,经营溢利98,202,000港元,较2021年减少36.2%[27] - 电子元件制造业务2022年收益85,735,000港元,较2021年上升11.2%,经营亏损大幅收窄82.0%至13,780,000港元[29] - 2022年租金收入917,000港元,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约962,000港元[31] - 2022年4月30日,银行借款总额18,386,000港元,较2021年降低85.8%,负债权益比率为0.04[32] - 2022年4月30日,存货为126,064,000港元,较2021年降低35%,总预付款等较2021年增加3.3%[33] - 2022年财务费用13,543,000港元,较2021年大幅降低22%,银行借款利息大幅减少约50%[34] - 2022年现金流入净额为8,219,000港元,经营业务现金流入净额307,108,000港元[38] - 2022年4月30日,集团共雇用员工约1,500名,较2021年减少100名[44] - 2022年4月30日,公司有约1.31338亿港元实缴盈余,与2021年持平;保留盈利约928.6万港元,2021年为1028.2万港元[82] - 截至2022年4月30日,已安装电子广告屏幕的分店比例约为24.4%,2021年为21.8%,目标是每年提升10%[175] - 汇报期内,日常运营中产生的无害废弃物总量约为65吨,2021年为73吨,密度为0.0339吨/百万港元营业额,2021年为0.0359吨/百万港元营业额[176] - 汇报期内,自备购物袋的顾客比例为83%,与2021年相同[179] - 汇报期内,用于包装的塑胶物料约为99吨,2021年为108吨,使用密度约为0.05吨/百万港元销售,与2021年相若[179] - 汇报期内,燃油耗量为133,041升,2021年为139,062升;电力耗量为21,441,000千瓦时,2021年为20,864,000千瓦时;电力消耗密度为11,154千瓦时/百万港元营业额,2021年为10,300千瓦时/百万港元营业额[182] - 2022年负责配送的分店有172间,2021年为174间[183] - 汇报期内,排放的氮氧化物为855,155克,2021年为836,124克;硫氧化物为2,138克,2021年为2,230克;颗粒物为22,913克,2021年为17,786克[183] - 汇报期内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9,833二氧化碳当量(公吨),较去年增加约4.1%,主要来自外购电力,占比约96% [187] - 能源间接排放较去年增加约4.5%至9,409二氧化碳当量(公吨) [187] - 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5.12二氧化碳当量(公吨)/百万港元营业额,2021年为4.66 [188] - 汇报期内零售业务用水总量为11,220立方米,密度为5.84立方米/百万港元营业额,2021年分别为18,463立方米和9.12立方米/百万港元营业额 [192] - 2022年4月30日,零售业务共雇用员工855人,2021年为888人 [196] - 汇报期内雇员平均每月流失率为4.1%,2021年为3.3%,较去年上升约0.8个百分点 [200]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每股1.00港仙,2021年为0.90港仙[15] - 公司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4月30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1.00港仙,2021年为0.90港仙[79] - 公司可依董事会建议宣派股息,董事会决定股息分派及金额时会考虑多方面因素[159] 业务构成与表现 - 综合收益来自零售和电子元件制造业务,零售业务收益19.22亿港元,占比约95.7%;电子元件制造业务收益8573.5万港元,占比约4.3% [20] - 零售业务分部收益较上年度下降约5.1%,分部毛利及毛利率分别为6.77亿港元及35.2%,优于上年度[23] - 759阿信屋超9成商品产地直送,货源来自60个国家及地区,常规产品品约为6000款[24] - 2022年4月30日,759阿信屋分店总数172间,较2021年净减少2间,总建筑面积342,000平方呎,平均每店面積1,988平方呎[26] - 2022年会员卡每周连续使用1次或以上约55万张,每5周连续1次或以上为140万张,与2021年持平[28] - 759阿信屋超9成商品从原产地直接进口,采购网络遍及60个国家及地区[72] - 759阿信屋定位为生活必需品零售商,主力发展粮食及杂货必需品[73] - 零售市场竞争激烈,759阿信屋坚持自行进口模式引入新商品[74] - 759阿信屋分店分布于香港各住宅区,供应商来自全球60个国家及地区[77] - 集团最大供应商应占本年度采购额18%,5大供应商合计占39%[110] - 年内集团向五大客户销售的货品及服务占总数不足5%[111] 股份过户登记 - 公司将在2022年9月23 - 29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用于确定出席股东大会股东[18] - 公司将在2022年10月10 - 12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用于确定收取末期股息股东[19] 公司发展策略 - 管理层预计零售业将面临更多挑战,集团将善用供应商网络应对[45] - 本地市场受疫情影响超两年,仍有新一波疫情爆发风险[46] - 759阿信屋分店多在民生地段,住宅区分店拓展空间有限,商贸区铺位租金回落[46] - 随着市民生活渐复常,企业取消员工在家工作安排,商贸区重现畅旺[46] - 759阿信屋未来将着力在商贸区寻找合适分店铺位[46] - 759阿信屋将调整商品组合,重新聚焦零食、休闲食品迎接后疫情时代[46] 公司合规与运营 - 回顾年度内公司无严重违反或不遵守重大适用法律法规情况[75] - 截至2022年4月30日止年度,公司无赎回、购买或出售任何上市股份[84] - 公司附属公司等无对集团业务有重大关系且董事及关联人士有重大权益的存续交易等[89] - 截至2022年7月27日,公司保持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113] - 2021年5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公司所有董事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120] - 截至2022年4月30日止年度内,公司无参与使董事可购入股份或债券获益的安排[100] - 年内无订立或存在与集团业务管理及行政有关的合约[104] 股权结构 - 2022年4月30日,邓凤群女士持有公司4194611股,占已发行股本0.63%;林国仲先生持有442295660股,占66.39%;何万理先生持有30000股,占0.0045%[94] - 2022年4月30日,林国仲先生持有高雅线圈制品有限公司6000000股无投票权递延股份,占已发行无投票权递延股份的42.86%[97] - 截至2022年4月30日,罗静意女士权益总额472,250,848股,占已发行股本70.89%;Ka Yan China Development (Holding) Company Limited等持有442,295,660股,占比66.39%[101] 董事相关 - 林国仲先生及陈超英先生将在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告退,均符合资格并愿膺选连任[85] - 徐美玲女士将任职至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符合资格并愿膺选连任[86] - 自2018年8月19日起,邓凤群女士担任董事会主席兼董事总经理,偏离企业管治守则规定[119] - 截至2022年4月30日止年度内及直至年报日期,公司为董事及高级职员投购责任保险[114] - 公司财务报表由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审核,该所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符合资格并愿膺选连任[116] - 董事会现有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占半数[122]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4次常规会议[126] - 截至2022年4月30日,各董事在董事会及其委员会会议出席率较高,如邓凤群董事会会议9/9、薪酬委员会会议5/5等[127] - 自2018年8月19日起,邓凤群女士担任董事会主席兼董事总经理,履行主席及行政总裁职责[129] - 全部3名非执行董事均具独立身份,订立2年期委任书[130] - 2021年12月加入董事会的徐美玲女士已进行入职培训[131] - 截至2022年4月30日止年度,公司赞助董事和员工参加多方面课程及研讨会,全体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计划[131] - 公司于2022年2月更新董事及高级人员责任保险[125] - 公司每月向董事提供最新资讯[125] - 公司三分之一董事须于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每名董事至少每3年轮值退任一次[122] - 截至2022年4月30日止年度,薪酬零至100万港元的高级管理人员有13人,2021年为14人;100万至150万港元的有2人,2021年为1人[134] - 截至2022年4月30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共召开5次会议,现有4名成员[135] - 2018年12月集团采纳提名政策,2021年12月24日提名委徐美玲女士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38] - 截至2022年4月30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3次会议,已检讨董事会多项内容并提出相关建议[140] - 审核委员会主要负责审核集团多项事务,外聘核数师为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141] - 截至2022年4月30日止年度,支付给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法定审核服务酬金约315.6万港元,非审核服务约12.7万港元[141] - 2021年7月23日,审核委员会建议续聘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获股东于2021年度股东大会批准[142] - 审核委员会现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具专业资格和丰富经验[142] - 董事会于2005年3月18日成立薪酬委员会,2012年3月21日成立提名委员会,1999年9月成立审核委员会[133][137][141] - 公司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所有董事委任以用人唯才为原则[137] - 截至2022年4月30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履行职责,检讨审核结果等多项事务,并与外聘核数师进行两次无管理层出席的商谈环节[144] 公司制度与政策 - 公司继续外聘会计师事务所实施持续项目,以检讨及评价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该年度未发现重大问题[145][147] - 截至2022年4月30日止年度,公司秘书何咏仪女士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50] - 2013年12月,董事会采纳内幕消息处理政策,确保内幕消息公平、及时公开[152] - 2012年3月,公司采纳股东通讯政策,建立与股东及投资者的沟通渠道[153] - 持有公司不少于十分之一缴足资本且有投票权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特别股东大会[154] - 截至2022年4月30日止年度,公司章程文件无变动[158] - 董事会致力于推动公司企业管治水平完善,提升整体股东价值[160]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按联交所规定编制,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