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2021年收入为61.47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54.55亿元人民币增长12.7%[13][17] - 集团总收入从2020年54.552亿元人民币增长12.7%至2021年61.473亿元人民币[40][41] - 集团总收入同比增长12.7%,从2020年5455.2百万元增至2021年6147.3百万元[119][122] - 2021年公司税前亏损为2.14亿元人民币,而2020年税前利润为6717万元人民币[13][18]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为2.93亿元人民币,而2020年利润为184万元人民币[13][19] - 集团2021年净亏损283.1百万元,亏损率达4.6%[11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亏损293.2百万元,同比扩大16061.5%[121] - 税前利润从2020年盈利67.2百万元转为2021年亏损213.7百万元[146][149] - 年度亏损293.2百万元(2020年盈利1.8百万元)[148][151] - 每股基本亏损27.28分人民币,2020年为盈利0.17分人民币[121] 成本和费用变化 - 原材料成本同比增长9.9%至2341.3百万元,占收入比例从39.0%降至38.1%[119][126] - 员工成本同比增长23.8%至1829.7百万元,占收入比例从27.1%升至29.8%[119][127]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同比增长35.7%至298.1百万元,占收入比例从4.0%升至4.8%[119][128]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从2020年219.6百万元增加35.7%至2021年298.1百万元,占收入百分比从4.0%增至4.8%[132] - 公用事业费用从2020年190.3百万元增加5.9%至2021年201.6百万元,占收入百分比保持稳定(2021年3.3% vs 2020年3.5%)[134][139] - 折旧及摊销从2020年1,006.2百万元增加4.6%至2021年1,052.9百万元,占收入百分比从18.4%降至17.1%[135][140] - 其他开支从2020年382.5百万元增加15.5%至2021年441.8百万元,占收入百分比从7.0%增至7.2%[136][141] - 其他净亏损从2020年53.7百万元大幅增加至2021年206.7百万元,主要因关闭229家餐厅及计提减值[137][142] - 财务成本2021年达92.6百万元,其中租赁负债利息89.2百万元[138][143] - 其他收入同比下降39.2%,从2020年170.7百万元降至2021年103.8百万元[119][125] - 所得税开支从2020年55.7百万元增加24.8%至2021年69.5百万元[147][150] 呷哺呷哺业务表现 - 呷哺呷哺分部销售额同比增长0.7%[26] - 呷哺呷哺餐厅2021年净收入总计35.026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34.6亿元略有增长[62] - 呷哺呷哺餐厅收入占集团总收入的57.3%[63] - 呷哺呷哺餐厅2021年顾客人均消费为62.5元,较2020年62.3元微增0.3%[62][63] - 呷哺呷哺顾客人均消费62.5元[46][47] - 呷哺呷哺餐厅整体翻座率为2.3倍,与2020年持平[62] - 呷哺呷哺同店销售额总计23.699亿元,同比下降8.3%[67] - 外送业务销售额占呷哺呷哺总收入的10.1%[97] 凑凑业务表现 - 凑凑品牌销售额同比增长39%[26] - 凑凑品牌净收入总额从2020年的人民币16.878亿元增长39.7%至2021年的人民币23.593亿元[72][76] - 凑凑品牌收入同比增长39.3%,从2020年1689.1百万元增至2021年2353.7百万元[122] - 凑凑品牌收入占集团总收入的39.3%[103] - 顾客人均消费从2020年的人民币137.0元微增2.6%至2021年的人民币140.6元[72][76] - 凑凑顾客人均消费140.6元[46][47] - 翻台率稳定保持在2.5倍,与2020年持平[72][76] - 同店销售总额下降0.9%,其中一线城市增长4.4%,二线城市下降8.3%[79] 地区市场表现 - 一线城市呷哺呷哺餐厅净收入为16.496亿元,同比增长8.2%[62] - 二线城市呷哺呷哺餐厅净收入为11.838亿元,同比下降3.1%[62] - 三线及以下城市呷哺呷哺餐厅净收入为6.692亿元,同比下降6.2%[62] - 二线城市呷哺呷哺同店销售额下降13.1%至7.417亿元[67] - 三线及以下城市呷哺呷哺同店销售额下降19.4%至4.177亿元[67] - 一线城市净收入同比增长31.7%至人民币10.779亿元,二线城市净收入同比增长42.8%至人民币11.365亿元[72] - 中国大陆以外地区净收入同比增长86.7%至人民币1.239亿元,三线城市净收入同比增长198.7%至人民币2099万元[72] - 中国大陆以外同店销售增长21.4%,三线城市同店销售增长7.8%[79] 餐厅网络和扩张 - 公司关闭229家呷哺呷哺亏损餐厅[26][38] - 新开95家餐厅(52家呷哺呷哺餐厅和43家凑凑餐厅)[26] - 2021年新开设95家餐厅(含52家呷哺呷哺和43家凑凑),同时关闭229家呷哺呷哺餐厅[41][50] - 呷哺呷哺餐厅数量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为841家,覆盖中国21省132市及3个直辖市[39][41] - 凑凑餐厅数量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为183家,覆盖19省42市、3个直辖市及香港[39][41] - 2021年新开设43间凑凑餐厅,继续实施扩张策略[76][82] - 集团拥有超过1000家呷哺呷哺和凑凑餐厅[94] - 公司旗下拥有超过1000家呷哺呷哺和凑凑餐厅[93] - 凑凑已扩张至19个省份的42个城市[103] - 凑凑品牌将从一线城市向二线及三线城市下沉扩张[86][89] - 计划2022年新开约156家餐厅[27] - 2022年下半年推出新品牌"Xiabu X"[27] - 凑凑品牌首次国际扩张至新加坡[27] - 2022年初在新加坡开设首家国际门店[103] - 2019年进入香港市场[103] 运营和战略举措 - 2022年3月在上海设立第二总部[28] - 公司计划2022年重点在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开展业务布局,采用双总部模式[83] - 公司计划重点扩张华东和华南市场并采用双总部模式[85][86][89] - 公司将通过大数据选址和租金谈判提升新店效率,缩短投资回报期[83] - 2022年下半年将推出呷哺呷哺与凑凑通用会员系统[28] - 2022年计划将呷哺呷哺和凑凑会员体系合并为单一会员卡[113][115] - 公司新会员计划旨在增加客流并提升餐厅经营利润[88][91] - 集团层面职能团队从15个整合至10个以提升运营效率[108][110] - 呷哺呷哺分区从6个扩展至22个小分区,凑凑从6个扩展至12个小分区[108][110] - 汇报层级从5级扁平化至3级以提高管理效率[108][110] - 2021年下半年推出利润分享政策,KPI加入经营利润指标[108][110] - 引入条码扫描系统和机器人送餐以减少接触并提升运营准确性[109][111] - 推出WMS供应链系统以追踪食材流动和成本,提高库存周转率[109][111] - 在内蒙古锡盟投资上游加工厂以控制羊肉品质和成本[104] - 收购内蒙古锡盟上游加工厂以控制羊肉质量和成本[106] 产品与营销策略 - 调味品及外卖业务销售额贡献占比2.1%(2020年为2.7%)[33] - 公司产品策略将增加蔬菜拼盘品类从15种至20种[93] - 蔬菜拼盘品类从15种增加到20种[94] - 新推出高性价比套餐定价在人民币50-60元之间[99] - 将继续推出新品如"咖喱海鲜锅底"和"麻辣午餐肉及鲜虾锅底"[97] - 公司针对Z世代消费者通过微信抖音和KOL进行营销[87][90] 调味品及衍生业务 - 2021年调味品业务销售额达1.262亿元人民币,占总销售额约2.1%[114] - 调料产品业务2021年贡献收入126.2百万元,占总销售额2.1%[116] - 调味品公司2022年将推出冷冻食品和方便食品新产品线[114] 资产和负债状况 - 2021年总资产为49.51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57.80亿元人民币减少14.3%[15] - 2021年权益总额为20.11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23.40亿元人民币减少14.1%[15] - 2021年非流动负债为11.72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14.61亿元人民币减少19.8%[15] - 2021年流动负债为17.68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19.79亿元人民币减少10.7%[15] - 2021年非流动资产为29.55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35.62亿元人民币减少17.0%[15] - 2021年流动资产为19.96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22.18亿元人民币减少10.0%[1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0年末1,097.3百万元减少至2021年末920.5百万元,人民币占比87.9%[155][159] - 衍生工具公平值于2021年末为人民币15.8百万元(2020年末:人民币36.3百万元)[161][167] - 2022年新增短期投资产品本金总额人民币665.0百万元[163][167] - 短期银行借款人民币75.8百万元,利率3.85%[164][168] - 资产负债比率为3.8%[165][169] - 2021年资本开支人民币439.0百万元(2020年:人民币404.6百万元)[166][170] - 公司收购伊顺代价为人民币96.1百万元[160] - 信托计划涉及金额人民币60.0百万元及固定年回报人民币2.4百万元[160] 行业与宏观经济环境 - 中国餐饮行业2021年收入4.6895万亿元,较2020年实现18.6%正增长[44][45] - 2021年中国GDP增长8.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1%[44][45] - 火锅行业2021年新注册公司50,762家,但行业收入未恢复至2019年水平[49][51] - 中国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为5.5%[84] - 中国2022年消费价格增长目标约3.0%[84] - 中国2022年粮食产量目标超过1.3万亿公斤[84] - 中国2022年退税减税规模达人民币2.5万亿元[84] 人力资源与治理 - 员工总数28,536名,员工成本总额人民币1,829.7百万元(占总收入29.8%)[173][175][177] - 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028元,总额约人民币30百万元[182]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1年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028元合共约人民币30百万元[186] - 公司采纳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并于上市日期生效[184] - 受限制股份单位受托人以现金总额约13.0百万港元购买1,300,000股股份[18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授出受限制股份单位涉及3,743,029股股份占已发行总股本约0.34%[184] - 李潔女士於2018年6月30日獲委任為張弛先生的替任董事[1][199] - 謝慧雲女士於2014年11月28日獲委任董事會成員並於2022年4月1日退休[198][200] - 謝慧雲女士在核數及會計行業擁有超過30年經驗[198][200] - 李潔女士在財務盡職調查方面擁有超過10年經驗[1][199] - 謝慧雲女士曾於2000年至2012年擔任YUM! China首席財務官[198][200] - 李潔女士曾擔任Global Logistic Properties財務服務業務分部首席財務官[1][199] - 謝慧雲女士曾擔任東鵬控股獨立非執行董事至2016年6月退市[198][200] - 謝慧雲女士曾擔任小肥羊集團非執行董事至2012年2月退市[198][200] - 李潔女士於2002年獲得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士學位及復旦大學輔修法學學位[1][199] - 謝慧雲女士於1980年獲得多倫多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98][200] 历史对比数据 - 2019年收入为60.30亿元人民币,为近五年最高[13][17]
呷哺呷哺(00520)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