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2021年营业额为人民币38.54亿元,较2020年的人民币38.54亿元持平[7] - 公司2021年净利润为人民币8.96亿元,较2020年的6.68亿元增长34%[7] - 经调整后净利润(撇除商誉减值)为人民币11.89亿元,较2020年的11.64亿元略有增长[7] - 2021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21.70人民币分,高于2020年的13.46人民币分[7] - 公司2021年收入约为人民币38.83亿元,同比增长0.7%[18] - 公司2021年股东应占利润约为人民币6.75亿元,同比增长61.4%[18] - 公司实现销售收入约人民币38.83亿元,同比增长0.7%[20] - 归属于公司权益持有人的盈利约人民币6.75亿元,同比增长61.4%[20] - 公司收入约人民币38.83亿元,同比增长0.7%[38] - 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约人民币6.75亿元,同比增长61.4%[38]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约人民币21.70分,同比增长约61.2%[38] - 公司销售收入为人民币38.83亿元,同比增长0.7%[4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人民币6.75亿元,同比增长61.4%[41]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21.70分,同比增长61.2%[41] - 公司2021年收入为人民币388.27亿元,同比增长0.7%[126] - 营运利润增至人民币1,114,477,000元,同比上升23.4%,营运利润率28.7%[136][138]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增至人民币675,131,000元,同比上升61.4%[140][142] 成本和费用表现 - 2021年毛利为人民币22.97亿元,毛利率为59.2%,低于2020年的63.4%[7] - 公司毛利率约59.2%,同比下降4.2个百分点[38] - 公司毛利率为59.2%,同比下降4.2个百分点[41] - 香精业务营运盈利为人民币11.04亿元,同比下降12.3%,EBIT率为57.3%[46][47] - 烟草原料业务营运亏损约人民币8009万元,同比下降132.1%[59] - 销售及营销费用降至人民币292,244,000元,同比下降7.8%,占收入比例降至7.5%[132][134] - 行政费用增至人民币841,663,000元,同比上升2.6%,占收入比例21.7%[135] - 公司毛利润为人民币22.97亿元,同比下降6.0%[128] - 毛利率为59.2%,同比下降4.2个百分点[128] - 毛利下降至人民币2,296,662,000元,同比下降6.0%[130] - 毛利率下降至59.2%,同比下降4.2个百分点[130] - 研发投入为人民币2.51亿元,占销售收入比例为6.5%[98] - 研发费用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2020年:6.9%)[98]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香精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9.27亿元,同比下降7.6%,占总收入49.6%[46][47] - 烟草原料业务收入约人民币5.65亿元,同比下降9.0%,占总收入14.6%[59] - 香原料业务收入7.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8%,占总收入18.4%[84][87] - 调味品业务收入6.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6%,占总收入17.4%[90][92] - 调味品业务收入为人民币6.76亿元,同比增长34.6%[126] - 香原料业务收入为人民币7.14亿元,同比增长11.8%[126] - 香精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9.27亿元,同比下降7.6%[126] - 烟草原料业务收入为人民币5.65亿元,同比下降9.0%[126] 各业务线盈利表现 - 香原料业务营业利润5909.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4%[84][87] - 香原料业务EBIT利润率8.3%,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84][87] - 调味品业务营业利润1.37亿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亏损4.32亿元)[90][92] - 剔除商誉减值影响后调味品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17.2%[90][92] - 剔除商誉减值影响后烟草原料业务营运盈利约人民币2.13亿元,同比下降14.6%[59] 现金流和资本结构 - 公司净现金为人民币25.79亿元,较2020年的36.27亿元减少29%[7] - 2021年末总权益为人民币157.19亿元,较2020年的136.94亿元增长15%[7] - 负债比率大幅改善至6.9%,较2020年的22.8%下降15.9个百分点[7] - 银行借款总额为人民币9.62774亿元,较2020年的人民币27.0823亿元下降64.5%[144] - 负债比率从2020年的22.8%降至2021年的6.9%,下降15.9个百分点[144]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0.95235亿元,主要用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144] - 银行及库存现金为人民币35.53409亿元,其中超过60%以人民币持有[145]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6.72724亿元,包括配售新股所得人民币17.63888亿元[147][151] - 公司通过配售股份融资净额21.6亿港元[121] - 已使用融资款项12.74亿港元,其中59%用于偿还银行贷款[123] - 未使用融资款项为8.86亿港元,存放于香港持牌银行[123] - 资本承担约为人民币2.51181亿元,涉及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等[157] - 集团2021年12月31日资本承担约人民币2.51181亿元(2020年:人民币1.7704亿元),同比增长41.9%[161] 营运资金效率 - 应收账款周转期为87天,与去年同期的91天基本持平[148][152] - 应付账款周转期为65天,较去年同期的73天减少8天[149][153] - 存货余额为人民币8.97226亿元,较2020年增加人民币4248万元[150][154] - 存货周转期为199天,较去年同期的228天减少29天[150][154] 资产减值和特殊项目 - 公司确认商誉减值人民币2.9327亿元[39] - 公司确认再造烟叶CGU商誉减值人民币2.9327亿元[41] - 扣除商誉减值影响后,营运盈利为人民币14.08亿元,同比增长0.7%[42][44] - 传统再造烟叶CGU商誉减值约人民币2.93亿元[64] - 确认商誉减值损失2.9327亿元人民币[71] - 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净额增至人民币248,519,000元,同比增加人民币148,022,000元[131][133]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收益达人民币104,568,000元,同比增加人民币90,763,000元[131][133] - 货币汇兑损失同比减少人民币57,518,000元[131][133] - 所得税开支降至人民币251,593,000元,同比下降10.3%,税率21.9%[139][141] 生产和研发能力建设 - 公司完成印尼工厂建设,主要生产加热不燃烧再造烟叶[11][12] - 公司2021年完成江西香海生产工艺流程优化[13][14] - 公司拥有上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及德国霍爾茨明登研发中心[10][12] - 广东金叶二期再造烟叶生产线获国烟局认证为国内首条标志性生产线[11][12] - 广东金叶与广东中烟共建的实验室成为再造烟叶领域唯一重点实验室[11][12] - 印尼再造烟叶工厂初步建设完成并具备服务全球客户能力[19][21] - 江西香海生产基地建设完成并将于2022年投产[20][21] - 公司已实现加热不燃烧再造烟叶量产并具备整体解决方案能力[19][21] - 印尼HNB工厂设计年产能1000吨,全面投产后公司HNB年产能将增至约2600吨[61] - 华宝鹰潭项目二期建设中,华宝科创项目预计投产时间调整至2025年12月31日[57] - 印度尼西亚新建工厂设计年产能为1,000吨加热不燃烧再造烟叶,全面投产后集团总年产能将增至约2,600吨[62] - 江西香海生产基地新增年产能8500吨,集团香原料总产能达10000吨/年[88][91] - 研发费用全部费用化处理,零资本化[98] - 与SAP合作开发智能调香技术,获得33项实用和发明专利[101] - 在新型烟草领域申请29项专利,其中24项获得授权[102] - 建立深圳协同创新研究院加强雾化材料及电子技术研发[102] - 公司获得33项实用新型及发明专利,包括浓香核桃油微胶囊和保湿美容精油水制备方法[103] - 公司申请专利29项,包括稠浆法制备再造烟叶方法和干法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系统[103] - 公司获得24项专利,包括在中国境内获得的加热不燃烧烟烟气降温装置等专利[103] - 盐城春竹共获得12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包括桂酸桂酯制备方法[104] - 公司与SAP达成战略合作实现原料香韵标注建模和智能创香技术[103] - 公司在深圳成立协同创新研究院加强新型烟草领域研发[103] - 广东嘉豪获得火锅用耐煮鸡粉调味料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104] 业务和战略举措 - 公司通过收购嘉豪进入复合调味品市场[14][15] - 公司业务涵盖香精、烟用原料、香原料和调味品四大板块[9] - 公司在上海、广东、江苏等地设有多处生产基地[10][12] - 集团已将烟用胶囊技术和产能转向食品胶囊生产,以增加收入[63][65] - 湖南吉首开发了适用于加热不燃烧卷烟的新型滤棒产品,并已供应客户测试[63][65] - 推出针对咸、香、麻、辣口味的芥辣、果汁、肉汁和调味汁产品[94] - 通过湘菜和川菜主题营销活动推广产品应用方案[96] - 公司食品用香精和日化用香精收入过去几年逐步增长势头良好[115][116] - 公司聚焦发展新型烟草相关产品和服务[114][116] - 公司推进在亚洲和非洲等国家地区的业务拓展[114][116] - 公司加强加热不燃烧烟用香精客户交流与产品开发[115][116] - 公司重点拓展华北和华东日化香精市场[115][116] - 公司提升肉制品和湿辣领域咸味香精能力[115][116] - 公司与SAP、西门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设数字化管理平台[106] - 公司已完成数字化转型总体规划和以SAP ERP数字化为核心的运营平台建设[109][111] - 公司通过数字化运营平台初步实现财务资源一体化和财务数据可视化[109][111] - 公司2021年顺利完成数字化一期规划建设[110][111] - 公司建立数字化管理人才梯队为未来项目储备人才[109][111] - 广东嘉豪食品有限公司股权及土地楼宇抵押已于2021年度解除,有抵押贷款已于2021年6月30日全数偿还[160] 行业和市场状况 - 中国卷烟产量达4836.48万箱,同比增长1.3%[27] - 烟草行业向财政部门缴纳税利总额12442亿元,同比增长3.36%[27] - 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7%[29] - 食品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0%[29]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6%[29] - 中国卷烟产量达到4836.48万箱,同比增长1.3%[30] - 上缴财政总额人民币12442亿元,同比增长3.36%[30] - 餐饮行业2021年总收入人民币46895亿元,同比增长18.6%[33][35] - 传统再造烟叶行业年产能约18万吨,远超过年需求量,造成供过于求[67][69] - 传统再造烟叶市场需求持续下滑,主因是国烟局推进烟叶去库存及创新规格卷烟产品用量减少[66][69] - 烟用胶囊行业竞争激烈且供过于求,导致产品售价下跌及销售收入下降[63][65] - 传统再造烟叶因固定成本高且产量下降,导致毛利率下滑[62] - 再造烟叶CGU销售收入从4.38亿元人民币下降20%至3.51亿元人民币[70] - 传统再造烟叶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7.2%[75] - 行业供过于求状况预计将长期持续[70] - 调味品需求随餐饮业复苏而回暖[93] 财务预测和假设 - 2022-2025年预测销售收入下调幅度为11.5%-22.7%[75] - 2022-2025年预计毛利率从54.5%-58.6%下调至49.1%-54.3%[77] - 五年期销售增长率预测调整为3.9%-20.6%[72] - 使用价值评估基准采用收益法计算[71] - 毛利率下调原因系高毛利传统产品占比下降[77] - 减值测试采用税前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71] - 传统再造烟叶预测毛利率从54.4%-58.6%下调至49.1%-54.3%,降幅5.0-5.7个百分点[79] - 税后贴现率从13.4%升至14.5%,增加1.1个百分点[81][82] - 税前贴现率从15.3%升至16.5%[80] 公司治理和人员 - 朱林瑶女士(52岁)任董事会主席兼CEO,通过控股公司实益持有公司股份[164][165] - 林嘉宇先生(29岁)任董事会联席主席,为朱林瑶之子,持有海外教育背景[166][167] - 夏利群先生(55岁)任执行董事兼总裁,持有经济学学士及多项专业资格[168][169] - 潘昭国先生(59岁)任执行董事兼公司秘书,拥有法律及会计多重学位[170][171] - 林嘉炘女士(24岁)任执行董事,2022年2月加入董事会,持有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72][173] - 蔡敏霞女士(55岁)任执行董事,2018年起担任集团副首席财务官,拥有30年财务管理经验[174] - 公司董事会由6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97] - 朱林瑶女士自2013年4月9日起同时担任主席和首席执行官职务[194] - 胡志强先生于2021年9月30日不再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95][196] - 麻云燕女士于2021年9月30日被任命为提名委员会委员[195][196] - 潘昭国先生于2021年12月1日不再担任宏华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195][196] - 林嘉炘女士于2022年2月14日被任命为执行董事和提名委员会委员[195][196] - 蔡文霞女士于2022年2月14日被任命为执行董事[195][196] - Jonathan Jun YAN先生于2022年2月14日被任命为提名委员会委员[195][196] - 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中有一名拥有公认的会计专业资格[198] - 朱林瑶女士是林嘉宇先生和林嘉炘女士的母亲(均为公司执行董事)[198] - 董事会中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至少三分之一符合上市规则3.10条要求[199]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李禄兆拥有超过30年商业会计及企业融资经验[199] - 独立非执行董事胡志强拥有超过30年财务审计及并购重组经验[200] - 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李禄兆、胡志强)于2021年5月18日股东周年大会重选连任[199] - 李禄兆自2006年5月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超9年[199] - 胡志强自2013年8月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若重选将超9年任期[200] - 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中一名具备认可会计专业资格[199] - 董事会成员含一名执行董事母亲关系(朱女士与林嘉宇、林嘉炘)[199] - 董事会具备生产运营、会计金融及中港监管领域专业经验[199] - 所有董事在专业范围内拥有相关资历且具备专业操守[199] - 公司在中国内地、香港、德国等地共聘用员工3,583人,较2020年3,458人增加125人[104] - 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覆盖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104]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华宝鹰潭项目累计投入约人民币1.58亿元,投资进度为15.29%[56] - 华宝科创项目累计投入约人民币168万元,投资进度为0.37%[56] - 华宝数字项目累计投入约人民币353万元,投资进度为5.89%[56] - 尚未使用的IPO募集资金余额约人民币16.85亿元[56] - 已使用的IPO募集资金金额约人民币8.32亿元,占2018年IPO总募资额人民币23.1亿元的36.0%[56] 其他重要事项 - 集团2021年12月31日无重大或然负债[162]
华宝国际(00336)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