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 - 光大集团间接持有光大控股49.74%的股份[12] 资产管理规模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光大控股资产管理总规模折合港币约为2031亿元,在管基金数量达到84只[12] - 2021年光大控股资产管理总规模首次突破港币2000亿元,达到港币2031亿元,较去年增长11.1%[18] - 2021年新增资产管理规模203亿港元,资产管理总规模提升至2031亿港元[21] - 2021年资产管理规模首度突破2000亿港元,总资产突破1000亿港元,净资产突破500亿港元,净利润27.72亿港元,同比增长23%,派息比率为38%,PEI 300排名攀升至75位,较上年提升9位[79] - 2021年集团资产管理总规模约2031亿港元,较2020年底增长11%[115] 自有资金投资业务 - 光大控股自有资金投资业务资产总值约为港币420亿元[16] - 2021年自有资金投资业务盈利17.71亿港元,较2020年下降48%[25] - 2021年自有资金投资业务收入21.04亿港元,同比下降44%[10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自有资金投资业务共持有72个投后在管项目,账面价值约合420亿港元,2020年年底为404亿港元[130][131] 种子资金 - 光大控股出资的种子资金占资产管理总规模的比例约为21%,约为港币429亿元[16] 行业排名 - 2021年光大控股在PEI 300全球排名列第75位,较上年进位9名[18] - 2021年公司在PEI 300评选中位列第75位,较2020年上升9位[21] - 中飞租赁机队规模在ICF全球租赁商排名上升至全球第八[19] - 光大养老管理床位数继续稳居全国前三、央企第一[19] - 公司入围“全球私募股权机构百强机构(PEI 300榜单)”,排名75位,较2020年前进9位次[65] - 2021年中飞租赁机队规模扩大至152架,在ICF全球租赁商排名第8位,较上年提升1位[84] - 2021年光大养老覆盖全国51个城市,管理床位超3万张,居全国前三、央企第一[84] - 光大养老覆盖全国51个城市,管理总床位数达3.10万张,服务机构超170家,在“2021中国养老机构运营表现TOP 10”中位居第一[134] IPO及项目上市情况 - 2021年公司实现IPO项目15个,其中境外IPO占比超过70%,科技、环保和健康相关的企业占比超过80%[19] - 2021年旗下管理基金投资的15个“三大一新”项目登陆资本市场[21] - 2021年公司多个项目完成上市,包括元琛科技、百川畅银等[58][59][60][61][62] - 2021年已投项目上市数量为15个[82] - 2021年助力3家新能源、环保类企业成功上市融资超100亿港元[81] 业务合作与项目进展 - 中飞租赁与中国商飞签署30架ARJ21系列飞机确认订单及30架意向订单[23] - 公司于中国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40亿元人民币中期票据[23] - 光大一带一路绿色基金认缴规模扩大至35亿元人民币,首只直投基金落地西安,规模为18.5亿元人民币[23] - 中飞租赁与中国商飞签署购买60架ARJ21飞机买卖协议,其中30架为确认订单、30架为意向订单[51] - 2021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设立3只新基金,光大一带一路绿色基金母、子基金年度新增规模23.5亿元人民币[80] - 2021年与香港科技园公司合作成立光大香港创新中心,入围海南QDLP境外投资首批试点名单,额度3.3亿美元,与海外顶级投资者在项目层面合作超10亿港元,挪威公交项目回报倍数约为1.8倍,内部回报率约为17.2%[83] - 2021年特斯联为迪拜世博会提供科技支持,服务全球2500万游客[84] 基金管理业务 - 2021年基金管理业务盈利28.42亿港元,较2020年增长144%[25] - 2021年基金管理业务收入38.81亿港元,同比增长111%[103] - 2021年基金管理业务盈利28.42亿港元,同比增长144%[107] - 2021年集团基金管理业务板块完全/部分退出项目42个,实现现金回流约38.11亿港元[11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共管理45只一级市场基金产品,总规模约1307亿港元[117] - 2021年集团旗下首只S基金光控领航基金成功设立,首期规模人民币4亿元[11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二级市场团队管理31个基金及专户,资产管理规模约为港币441亿元,固定收益类、股票类、PIPE及新三板类产品占比分别为86.45%、12.97%、0.58%[120] - 旗舰信用债产品“光大安心债券基金”自2012年12月成立以来,费后回报达59%,年化收益率为5.2%;旗舰亚洲可转债产品“光大可转债机会基金”报告期内费后回报11.91%,资管规模突破1.5亿美元,自2014年1月成立后费后累计回报88.07%,年化收益率8.22%[121] - 担任投资顾问管理的“光大焦点收益基金”规模突破1亿美元,报告期内费后收益2.52%,年化收益率5%,获晨星五星最高评级[12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母基金团队管理8只母基金,资产管理总规模达人民币231亿元,约等值港币283亿元,旗下被投项目83个,累计62个被投企业上市,2021年新增26个[122] 公司荣誉 - 公司获投中榜2020和2021年度“中国最佳私募股权投资机构TOP 30”等多个奖项[65] - 公司获全球PE论坛2020 - 2021年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二十强”等荣誉[66] - 光大控股母基金获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2021年度“中国市场化母基金TOP 10”等多个奖项[70] - 光大安心债券基金获2021 HFM亚洲对冲基金表现奖“最佳固定收益基金”[71] - 光大焦点收益基金荣获晨星整体评级及三年期评级的五星最高评级[71] - 2021年母基金获36氪、投中信息、清科、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母基金研究中心等机构多项大奖[123] - 2021年光大安石连续第七年蝉联“中国房地产基金综合能力TOP 10”榜首[128] 财务指标综合情况 - 2021年公司总资产较去年底上升约5%,首次突破港币1000亿元[18] - 2021年公司实现收入总额59.85亿港元,归属股东盈利25.73亿港元,同比增长14%[21] - 2021年公司总资产突破1000亿港元,较去年底上升约5%;净资产突破510亿港元,较去年底上升3.2%[21] - 2021年公司收入总额为港币59.85亿元,较去年增长港币3.93亿元,同比增长7%[97][98] - 2021年客户合约收入为港币6.59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管理费收入港币3.40亿元,同比增长15%,表现费及咨询费收入为港币1.32亿元,同比增长9%[97][99] - 2021年投资收入为港币43.15亿元,较去年减少港币0.23亿元,资本利得(未实现收益)为港币24.81亿元,同比增加港币16.58亿元,上涨201%,资本利得(已实现收益)较2020年减少了港币16.34亿元,同比下降81%[97][99] - 2021年应占联营公司盈利减亏损为港币12.29亿元,同比增加港币6.66亿元,同比增长118%;应占合营公司盈利减亏损为港币0.59亿元,同比增加港币0.16亿元,同比增长37%[97][99] - 2021年已赚取管理费收入为港币9.82亿元,同比下降港币0.36亿元,降幅3.5%[100] - 2021年收入总额59.85亿港元,同比增长7%;归属公司股东盈利25.73亿港元,同比增长14%[104] - 2021年宣派股息合计每股0.58港元,派息比率38%,较去年上升1.5个百分点[107] - 2021年经营成本10.67亿港元,经营成本率17.8%,较去年下降2.4个百分点[109] - 截至2021年底,资产负债率49.9%,计息负债比率68.4%,流动比率106%,与上年末总体持平[109]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1018亿港元,净资产为510亿港元,每股净资产值为27.9港元,较2020年年底增加3.3%,计息负债比率增至68.4%(2020年12月31日:63.9%)[144]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现金结余72亿港元,较2020年年底减少21亿港元,大部分现金为港元及人民币,占91%[145]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融资额度为319亿港元,100亿港元未动用,尚未偿还银行贷款总额为219亿港元,无抵押贷款为190亿港元,较2020年年底增加37亿港元,已发行未偿还公司债券本金为130亿港元,计息负债约44%为人民币,60%为浮息借款[146] - 2021年12月31日,受限银行结余0.49亿港元用作按揭物业及借款利息储备账,2.12亿港元作为应付债券担保,账面价值分别为47.59亿港元、0.23亿港元、4.38亿港元及16.50亿港元的投资物业等获抵押作银行贷款担保,存放于主要经纪的资产包括16.18亿港元交易证券及0.89亿港元应收账款[147] 子公司业务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光大嘉宝通过光大安石管理项目37个,在管规模约人民币465亿元,约等值港币569亿元[125] - 2021年光大安石将在管“大融城”系列购物中心增至22座,总面积逾250万平方米,多个项目开业反响良好,发布自有写字楼资管品牌[127] - 光大安石旗下“光大安石科技园”项目成内地首批、上海首个获批的基础设施公募REITs项目,对应基金网下询价倍数达10.07倍,截至2021年12月31日总市值较发行规模累计上涨25%[128] - 安石宜达投资北京中关村、重庆朝天门等多个项目,出资类型包括可转股债权、基金份额投资[128] - 中飞租赁拥有机队152架,2021年交付34架飞机,出售9架,客户增加至17个国家及地区的航空公司,中国租户占比76%,窄体机占比89%[132] 对外投资情况 - 公司以1.47亿港元新增认购约28.5万股特斯联普通股股份,占股本总额的0.77%,截至2021年底持有约1040万股,占27.99%,对应投资成本约27亿港元[13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特斯联股份公允价值为58亿港元,占净资产及总资产分别为11.3%及5.7%,报告期内资本利得7.97亿港元[13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财务性投资规模为151亿港元,前十大项目总估值为81亿港元[137] - 基石性投资(光大证券和光大银行股权)合计占公司净资产38.9%,占总资产19.5%[13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9.60亿股光大证券A股股份,占股本总额的20.83%,对应投资成本为15.04亿港元[139] - 公司所持光大证券股份账面价值为135亿港元,占净资产及总资产分别为26.4%及13.2%,公允价值为175亿港元[139] - 报告期内,公司应占光大证券联营公司投资的盈利同比上升55%至8.75亿港元[13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15.7亿股光大银行A股股份,占股本总额2.91%,投资成本为14.07亿港元,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为64亿港元,占公司净资产及总资产分别为12.5%及6.3%,报告期内收入贡献同比上升10%至4.03亿港元[140] 宏观经济预期 - 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将由2021年的5.5%下降至4.1%,2023年可能进一步降至3.2%,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目标为5.5%左右[141] 公司战略与目标 - 公司战略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跨境资产管理公司”,聚焦资管主业,推动轻资产转型[142] - 2022年公司计划实现运营层面碳中和,加大投资组合层面ESG理念贯彻[88] - 2022年公司将更加注重发展质量,聚焦价值创造,优化发展模式,加大结构调整力度[90] - 2022年公司将继续为股东、投资者创造持续稳定股息回报,为员工创造良好空间,为投资者和被投企业打造和谐生态,履行社会责任[91] - 公司力争在2022年实现光大控股本部运营层面碳中和[143] - 公司力争于2022年底实现运营层面“碳中和”[155] 可持续发展相关 - 报告涵盖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公司可持续发展策略及表现[154] - 2021年确立九个与业务最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154] - 2021年公司在董事会下成立ESG委员会[161] - 股东及投资者关注经济绩效、环保合规等议题[164] - 客户及合作伙伴关注产品责任、负责任投资等议题[164] - 员工关注员工福利、职业健康与安全等议题[164] - 供应商关注采购行为、供应商管理等议题[164] - 媒体关注经济绩效、环保合规等议题[164] - 公司委托独立顾问向持份者进行全方位问卷调查,识别出与公司最相关的可持续发展议题并排序[165] -
中国光大控股(00165)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