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存续中期票据情况 - 公司存续中期票据余额为30亿元人民币,票面利率3.26%[10] - 公司存续中期票据余额为30亿元人民币,票面利率3.45%[10] - 公司存续中期票据余额为30亿元人民币,票面利率3.40%[10] 2023年中期票据发行与付息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中期票据发行规模为30亿元人民币,票面利率3.45%[11]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中期票据付息日为2023年8月3日[11]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中期票据发行规模为40亿元人民币,票面利率3.05%[11]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中期票据付息日为2023年8月9日[11] - 中国工商银行票据在银行间市场流通,代码为MTN0094[11] - 中国建设银行票据在银行间市场流通,代码为MTN0010[11] - 两笔票据均采用每年付息一次的付息方式[11] - 票据类型均为无担保中期票据[11] - 中国工商银行票据起息日为2023年3月6日[11] - 中国建设银行票据起息日为2023年4月7日[11] 2023-2024年中期票据发行与付息(浦发银行及中国华融) -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2023年中期票据本金为人民币30亿元,票面利率2.98%[12] - 中国华融2023年中期票据本金为人民币30亿元,票面利率2.98%[12] -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2024年中期票据本金为人民币10亿元,票面利率2.48%[12] - 中国华融2024年中期票据本金为人民币10亿元,票面利率2.48%[12] - 2023年中期票据付息日为8月28日[12] - 2024年中期票据付息日为1月16日[12] 中期票据主承销商 - 中国工商银行作为2023年中期票据的联席主承销商[12] - 中国建设银行作为2023年中期票据的联席主承销商[12] - 中国银行作为2024年中期票据的联席主承销商[12] - 中国工商银行作为2024年中期票据的联席主承销商[12] 2025年超短期融资券发行 - 中国银行2025年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为80亿元人民币,票面利率1.6%[13] - 中国工商银行2025年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为80亿元人民币,票面利率1.0%[13] -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发行规模为80亿元人民币[13] - 中国农业银行2025年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为80亿元人民币[13] - 兴业银行2025年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为80亿元人民币[13] - 交通银行2025年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为80亿元人民币[13] - 中国工商银行SCP002债券代码012580[13] - 中国银行SCP001债券代码012580[13] -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中期票据注册金额80亿元[13] - 多家国有银行2025年超短期融资券发行期限均为1年[13] 2025年超短期融资券兑付 - 2025年4月9日兑付本金40亿元人民币超短期融资券[14] - 2025年4月11日兑付本金40亿元人民币超短期融资券[14] - 2025年2月23日兑付本金40亿元人民币超短期融资券[14] - 2025年4月18日兑付本金40亿元人民币超短期融资券[14] - 2025年1月16日兑付本金40亿元人民币超短期融资券[14] - 2025年12月22日兑付本金40亿元人民币超短期融资券[14] - 票面利率1.59%[14] - 发行人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4] - 主承销商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4] - 证券代码SCP003[14] 负债与权益变化 - 公司总负债从2024年底的7455.30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7120.62亿元人民币[24] - 公司所有者权益从2024年底的5446.81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5392.79亿元人民币[24] - 公司应付账款从2024年底的10490.82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0378.14亿元人民币[24] - 公司应付职工薪酬从2024年底的10822.47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8888.01亿元人民币[24] - 公司未分配利润从2024年底的1684.36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249.62亿元人民币[24] - 公司短期借款从2024年底的226.45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93.24亿元人民币[24] - 公司交易性金融负债从2024年底的555.13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124.66亿元人民币[24] - 公司合同负债从2024年底的974.61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026.56亿元人民币[24] - 公司实收资本从2024年底的580.78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608.78亿元人民币[24] - 公司资本公积从2024年底的2861.17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3200.21亿元人民币[24] - 应付债券从199.68亿元减少至159.77亿元[37] - 未分配利润从819.91亿元大幅下降至-1.40亿元[37] 收入与利润变化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9%至427.04亿元[25] - 净利润同比下降32.2%至37.2亿元[25] 成本与费用变化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9.0%至96.95亿元[25]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从1.26亿元增至3.25亿元,同比增长158%[42]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31.18亿元(去年同期为-25.12亿元)[2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50.63亿元,较期初增长2.9%[3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从15.68亿元增至17.87亿元,同比增长14%[4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10.10亿元增至11.36亿元,同比增长12%[4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9.91亿元大幅增至52.91亿元,同比增长77%[42]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从62.46亿元增至66.01亿元,同比增长6%[42] - 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的现金从6.95亿元降至2.77亿元,同比下降60%[42] - 筹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从-30.92亿元扩大至-54.05亿元,同比增加75%[44] - 分配利润支付的现金从77.09亿元增至81.89亿元,同比增长6%[44]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从26.69亿元降至21.98亿元,同比下降18%[4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从8689万元降至7332万元,同比下降16%[44] 资产与投资变化 - 总资产同比下降10.9%至4404.49亿元[34] - 应收账款从498.35亿元下降至464.78亿元[34] - 长期股权投资从3399.39亿元增至3669.39亿元[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