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收入与利润 - 总收益约为1.173亿港元,同比增长15.2%[8] - 公司总收益约为1.17295亿港元,较上一财年增加15.2%[29] - 上一财年总收益为1.01835亿港元[29] - 保健及家庭用品业务收益增长14.9%至1.152亿港元(上年为1.003亿港元)[34] - 收益总额增长15.2%至117.295百万港元,去年为101.835百万港元[186] - 股东应占综合净亏损为1.467亿港元,较去年6.993亿港元大幅收窄[8] - 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亏损约为1.46703亿港元,较上一财年显著减少[29] - 上一财年综合亏损约为6.99345亿港元[29] - 持续经营业务亏损约为9449.5万港元[29] - 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约为5220.8万港元[29] - 持续经营业务年度亏损为94.495百万港元,较去年90.269百万港元扩大4.7%[186] - 已终止经营业务年度亏损大幅收窄至55.670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777.851百万港元[186] - 年度总亏损150.165百万港元,较去年868.120百万港元改善82.7%[186] - 除税后亏损为1.5004亿港元,相比去年8.92378亿港元亏损大幅收窄83.2%[194] - 每股基本亏损从111.10港仙改善至22.88港仙[187] 财务表现:成本与费用 - 毛利为2660万港元,毛利率降至22.7%[8] - 毛利下跌至约2658.9万港元,毛利率减少至22.7%[29] - 上一财年毛利为3189.7万港元,毛利率31.3%[29] - 毛利下降16.6%至26.589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31.897百万港元[186] - 材料及劳工成本上升导致利润率压力[8][9] - 毛利率下降反映成本上升及利润率承压[29] - 保健业务毛利率从30.3%下降至21.3%[36] - 行政开支减少至5308万港元(上年为6050.8万港元)[30] - 行政开支减少12.3%至53.080百万港元,去年为60.508百万港元[186] - 融资成本为2211.1万港元,相比去年1.91647亿港元减少88.5%[194] 业务分部表现:保健及家庭用品 - 保健及家庭用品业务分部收益超过80%来自美国市场[9] - 保健及家庭用品业务分部销售订单回升[29] - 美国市场占保健业务收益81.8%[34] - 保健及家庭用品业务面临中美贸易紧张局势、潜在关税升级以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带来的冲击[48] - 集团拥有两个电动牙刷自有品牌,并于2025年6月开始开发新品牌涵盖电动牙刷、理发产品及相关配件[50] 业务分部表现:煤矿开采 - 印尼煤矿开采分部特许权费收益增加160万港元[11] - 煤矿开采业务特许权收益160.2万港元(上年为30万港元)[41] - 煤炭总资源量减少至2620.9万吨(上年2630.9万吨)[43] - 印尼煤炭价格自2025年5月起呈现温和回升迹象,但出口需求仍存在不确定性[53] - PT Bara矿场采矿活动曾因煤炭价格疲软及恶劣天气暂停数月[53] - 全球煤炭价格显著下跌及恶劣天气导致采矿活动暂停数月[77] - 煤炭生产于2024年4月开始根据独家合作协议[78] - 煤炭价格于2025年上半年自低位反弹生产于7月重启[80] - 集团正协商恢复至原先协定生产水平并考虑聘请分包商[80] 业务分部表现:放债业务 - 放债业务未偿还应收贷款约4126.8万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6.3%[44] - 放债业务减值拨备约3685.7万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0%[44] 公司战略与重大交易 - 公司退出中国物业发展及一级土地开发业务[8] - 出售香港中证城市投资有限公司全部股权及股东贷款,代价为5370万港元[8] - 已终止经营的中国物业项目出售代价为5370万港元[47] - 出售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约4805.1万港元,代价为5370万港元[173] - 出售香港中證城市投資及其附屬公司導致集團終止經營業務虧損反映於2025年6月30日年度綜合損益表[74] - 供股筹集所得款项净额约1.12亿港元[11] - 供股集资净额1.12亿港元,43%用于偿债[70] - 股份合并及债务资本化完成以提升财务灵活性[11] - 股份合并(20合1)及更改每手买卖单位至16000股[68] - 债务资本化于2025年7月15日完成[71] - 應收代款全數結清透過轉讓上市公司股份完成於2025年5月[74] 联营公司与投资表现 - 联营公司亏损增至2963.7万港元(上年为755.2万港元)[30] - 集团应占联营公司业绩录得亏损约2963.7万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292.3%[46] - 应占联营公司业绩为2963.7万港元,相比去年6753.7万港元减少56.1%[194] - 马来西亚联营公司项目确认减值(扣除税项后)8220.8万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330.8%[46] - 联营公司承德金域权益账面值约0港元[166] - 应占联营公司亏损约5998.5万港元[166] - 联营公司权益减值约2.89亿港元[166] - 于联营公司Pacific Memory SDN BHD之权益余额约5.6443亿港元[177] - 应收联营公司款项约2.38亿港元准确性存疑[168] - 应收联营公司款项减值亏损约6815.5万港元[168] 资产、债务与流动性 - 现金及银行存款为1135.2万港元,同比下降43.6%(从2013.5万港元)[5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35.2万港元,相比去年2013.5万港元减少43.6%[196] - 债项及借贷总额为3.56094亿港元,同比下降73.5%(从13.44401亿港元)[58] - 流动比率为0.47,较去年0.78恶化[57] - 负债比率为137.4%,较去年1168.5%大幅改善[59] - 公司产生流动负债净额约1.00119亿港元[199] - 银行及其他借贷流动部分约2515.7万港元[199] - 流动资产大幅减少至88.506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665.703百万港元[189] - 流动负债净额改善至-100.119百万港元,去年为-473.718百万港元[189] - 资产净值增长125.2%至259.094百万港元,去年为115.049百万港元[189] - 抵押资产价值5593.2万港元(土地及楼宇)[63] - 新造借贷为5754.7万港元,相比去年682.9万港元增加742.7%[196] - 银行借贷被列为不良贷款处置,金额为人民币3.1974亿元[172] - 银行借贷在2024年7月22日及2024年6月30日分别约为3.4574亿港元及3.43659亿港元[172] - 银行借贷在2024年7月22日计入金额约3.4574亿港元[172] - 银行借贷在2024年6月30日账面值约3.43659亿港元[1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融资成本约1.40177亿港元,2024年7月1日至22日期间融资成本约486.2万港元[172] 现金流活动 - 经营业务所耗现金净额为2977.1万港元,相比去年2112万港元增加40.9%[194] - 投资活动所耗现金净额为1631.1万港元,相比去年216.7万港元增加652.8%[196]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876.2万港元,相比去年193.5万港元增加1902.7%[196] 减值与拨备 - 勘探及评估资产减值亏损约575.2万港元(对比上年减值拨回3176.1万港元)[30][41] - 其他应收款减值减少至1369.6万港元(上年为6593.4万港元)[3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应收款项减值亏损约1369.6万港元[17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应收款项减值亏损约6593.4万港元[171] - 应收代价为2046.6万港元,确认进一步减值亏损约1369.6万港元[171] - 发展中待售物业撇减约1.96亿港元[169] - 发展中待售物业账面值约10.5亿港元[169] - 勘探及评估资产减值亏损拨回约3176.1万港元但无法核实其适当性[165] - 勘探及评估资产可收回金额约2562.3万港元存在不确定性[165] - 2024/25财政年度确认相关减值亏损约580万港元[77] - 勘探及评估资产可收回性存疑金额约2560万港元[77] 审计与内部控制 - 五项审计保留意见事项已处理(涉及联营公司及借贷等)[73] - PT Bara礦場勘探資產減值虧損撥回約3180萬港元存疑無法核實[75] - 利息收入约1040.3万港元有效性无法确认[168] -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经董事会审查确认为有效[112] - 公司设有严格的内幕消息管控政策,仅授权董事及高级职员可对外发言[113] - 审计服务费用从2024年93万港元降至2025年80万港元,降幅14.0%[110] - 非审计服务费用从2024年53万港元降至2025年31万港元,降幅41.5%[110]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含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3] - 3名董事将于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133] - 董事会成员中三分之一(或最接近但不少于三分之一)需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87] - 独立非执行董事均符合上市规则第3.13条独立性要求[87] - 审核委员会由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4] - 薪酬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1名非执行董事组成[95] - 提名委员会由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7] - 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涵盖性别、年龄、文化及教育背景等维度[88][99] - 董事候选人评估标准包括18岁或以上年龄要求[99] - 公司董事会中女性成员比例为1名,占董事会总成员数[89] - 所有董事在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均完成持续专业发展培训[91][93] - 公司已购买董事及高级人员责任保险[135] - 除非执行董事Lim Kim Chai外,其他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未持有公司股份权益[137] - 全体董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于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84] 董事会及委员会会议出席率 - 董事会会议出席率:谭立维9/9(100%)、刘力扬9/9(100%)、梁志雄9/9(100%)、李汉权9/9(100%)、侯志杰6/9(66.7%)、杨纫桐7/7(100%)[107] - Lim Kim Chai董事出席率仅1/9(11.1%),且缺席所有股东会议[107] - 审计委员会会议出席率:梁志雄2/2(100%)、侯志杰2/2(100%)、李汉权2/2(100%)[107] - 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梁志雄2/2(100%)、侯志杰2/2(100%)、李汉权2/2(100%)、Lim Kim Chai 1/2(50%)[107] - 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梁志雄2/2(100%)、侯志杰2/2(100%)、李汉权2/2(100%)[107] 股东结构与股权 - 主要股东Low Thiam Herr持有2,206,750,364股股份,占股比17.21%[142] - 主要股东Yang Bin持有2,102,817,178股股份,占股比16.40%[142] - 主要股东Lim Kim Chai持有1,569,420,951股股份,占股比12.24%[142] - 邱庆及关联方合计持有1,259,861,773股股份,占股比9.82%[142][143]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有678,387,108股股份,占股比5.29%[142]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2,824,484,010股[143] - 根据2015年购股权计划可供发行的证券总数为4,809,341股,占已发行股份的0.003%[139] - 任何十二个月期间内每名参与者根据购股权计划可获得最高股份数目不得超过当时已发行股份的1%[139] 资本与储备 - 公司股份溢价账结余为899,144,000港元[147] - 公司缴入盈余账结余为626,537,000港元[147]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最大客户占集团总销售额55%[126] - 五大客户合计占集团总销售额97%[126] - 最大供应商占集团总采购额12%[126] - 五大供应商合计占集团总采购额42%[126] 股息政策 - 公司不派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股息[127] 环境与社会责任 - 公司主要附属公司自2007年起获授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122] - 公司员工性别比例中男性与女性比例为1:1.13[89] - 香港雇员18名(减少2名),中国雇员563名(减少4名)[65] 其他 - 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14] - 马来西亚建筑成本整体上升,反映材料价格波动、劳工成本上升、电费增加及合规费用上升[46]
中证国际(00943) - 2025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