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报告期收益约人民币454.2百万元较上期下降38.5%[9] - 收入同比下降38.5%至人民币4.542亿元(上期:7.38亿元)[21] - 收益同比下降38.4%至人民币454,249千元,对比去年同期738,039千元[65] - 公司来自客户合约的总收益同比下降38.4%至45.42亿元(2024年同期:73.80亿元)[84] - 毛利提升61.9%至约人民币17.4百万元毛利率由1.5%升至3.8%[9] - 毛利率提升至3.8%(上期:1.5%),毛利增长61.1%至1740万元[22] - 期内亏损收窄至1620万元(上期:5240万元),降幅达69.1%[28] - 期内亏损大幅收窄69.0%至人民币16,234千元,对比去年同期52,440千元[65] - 公司除税前亏损同比收窄69.5%至1.60亿元(2024年同期:5.24亿元)[98]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人民币52,356千元[74]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改善至人民币3.15分(2024年同期:10.36分)[98]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收窄至人民币3.15分,对比去年同期10.36分[6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同比下降39.9%至4.368亿元,机动车成本占比70.0%(上期:81.3%)[22]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下降36.6%至1930万元[24] - 行政开支减少2780万元,其中杂项开支缩减840万元[26] - 融资成本同比下降47.1%至298万元(2024年同期:564万元)[90] - 所得税支出同比增长70.8%至18.1万元(2024年同期:10.6万元)[95] - 已售存货成本同比下降46.2%至35.08亿元(2024年同期:65.22亿元)[88] - 2025年上半年购股权开支为0港元(2024年同期:19.5万港元)[118] 机动车销售业务表现 - 机动车销售收益约人民币298.7百万元较上期减少46%[11] - 新车销售收益约人民币294.0百万元(2,797辆)较上期下跌45.9%[12] - 二手车销售收益约人民币4.6百万元(376辆)较上期下滑54%[13] - 机动车销售收益占比降至65.8%(上期:75.0%),贡献2.987亿元收益[21] - 机动车销售收入同比大幅下降46.0%至29.87亿元(2024年同期:55.32亿元)[84] 综合性汽车服务业务表现 - 综合性汽车服务收益约人民币155.6百万元较上期下降15.8%[14] - 维修服务收益约人民币71.9百万元占总收益15.8%毛利率32.4%[15] - 保险代理服务收益约人民币50.6百万元较上期上涨15.0%[16] - 新能源汽车相关服务收入约人民币25.8百万元毛利约人民币2.0百万元[18] - 其他收入类别同比下降15.8%至15.56亿元(2024年同期:18.48亿元)[84] 现金流和流动性 - 现金及等价物减少53.0%至3970万元(2024年末:8450万元)[3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55.3%至人民币35,345千元,对比期初78,997千元[69]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84,499千元锐减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39,679千元,降幅53.0%[10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78,997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35,345千元,降幅55.3%[10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3534.5万元,较2024年末的7899.7万元下降55.3%[126]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1,151千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95,540千元下降88.3%[75][77] - 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2,431千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出人民币358千元[77]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57,284千元,较去年同期净流出人民币72,310千元有所改善[77] - 新增银行借贷为人民币220,689千元,偿还银行及其他借贷为人民币226,672千元[77] 资产和债务状况 - 计息银行借贷减少6.6%至9110万元,利率区间2.75%-5.3%[31] - 净资产负债比率降至2.16倍(2024年末:2.28倍)[30] - 流动负债总额减少10.7%至人民币225,711千元,对比期初252,711千元[69] - 应付一名董事款项(非流动部分)减少29.2%至人民币85,000千元,对比期初120,000千元[71]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流动部分)减少4.7%至人民币91,129千元,对比期初95,610千元[69] - 总权益下降16.1%至人民币84,003千元,对比期初100,160千元[71] - 贸易应收款项增加63.0%至人民币19,915千元,对比期初12,220千元[69] - 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减少37.6%至人民币73,975千元,对比期初118,652千元[69] - 公司总权益从人民币189,470千元下降至人民币137,033千元,降幅达27.7%[74] - 公司保留溢利从人民币82,164千元下降至人民币29,496千元,降幅达64.1%[74] - 公司总储备从人民币132,053千元下降至人民币79,578千元,降幅达39.7%[74] - 存货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18,679千元略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17,134千元[100] - 公司抵押存货账面价值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45,793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60,966千元,增幅33.1%[100]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2,220千元大幅增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19,915千元,增幅63.0%[101][103] - 3至12个月账龄的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813千元激增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7,041千元,增幅288.3%[103]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23千元增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201千元,增幅63.4%[103] - 向供应商垫款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81,137千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15,530千元,降幅80.9%[104]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30,799千元略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29,336千元[108] - 合约负债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26,074千元略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23,014千元,降幅11.7%[110] - 公司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97,616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91,129千元,减少6.6%[112] - 有抵押银行贷款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47,556千元小幅增加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48,549千元[112] - 有抵押其他贷款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44,054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42,580千元,减少3.3%[112] - 无抵押银行贷款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4,000千元降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0元[112] - 公司商品抵押物价值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45,793千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60,966千元,增长33.1%[112] - 公司使用权资产抵押物价值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8,588千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8,840千元,增长2.9%[112] - 贸易应收款项为人民币1991.5万元,较2024年末增长63.0%[126] - 计息银行借贷为人民币9112.9万元,较2024年末下降6.6%[127] - 应付董事款项为人民币8991.1万元,较2024年末下降31.4%[127] - 金融负债总额为人民币3.02亿元,其中租赁负债(非流动)为4272.2万元[127] - 金融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00亿元,其中已抵押存款为433.4万元[126]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2933.6万元,较2024年末下降4.8%[127] 购股权计划详情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数量为21,800,000份,占已发行股本约4.3%[5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根据购股权计划授出5,500,000份购股权,占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的0.01%[47] - 购股权计划项下可发行股份总数上限为50,000,000股,相当于2019年10月18日上市时已发行股份的10%[47] - 2025年1月1日及6月30日,根据现有一般计划限额可授予的购股权数量为0股,占已发行股本0%[47] - 购股权计划自2019年10月18日起10年内有效,将于2029年10月到期[50] - 董事罗厚杰持有的6,000,000份购股权中,2025年上半年已行使3,000,000份,剩余3,000,000份尚未行使[52] - 董事陈华泉持有的2,780,000份购股权中,1,280,000份于2025年上半年失效,剩余1,500,000份尚未行使[52] - 购股权认购价不得低于(i)授出日收市价(ii)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iii)股份面值中的最高者[49] - 购股权计划项下所有发行在外购股权行使后可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过不时已发行股份的30%[48] - 任何12个月期间授予各参与者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4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购股权总数从27,418,000股减少至21,800,000股,净减少5,618,000股(约20.5%)[55] - 报告期内公司授出5,500,000股新购股权,行使价为0.32港元[55] - 已行使购股权3,000,000股,已失效购股权8,118,000股[55] - 董事购股权总数从12,680,000股减少至6,800,000股,净减少5,880,000股(约46.4%)[54] - 雇员购股权总数从14,738,000股增加至15,000,000股,净增加262,000股(约1.8%)[55] - 李惠芳女士持有的购股权从1,900,000股减少至1,300,000股,净减少600,000股(31.6%)[53] - 严斐女士与李伟强先生持有的购股权均从1,000,000股减少至500,000股,各减少500,000股(50%)[53][54] - 尚未行使购股权数量从2024年末的27,418千份降至2025年6月末的21,800千份,减少20.5%[115] - 公司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数量为2180万份,若全部行使将增发2180万股普通股,股本增加21.8万港元(约人民币19.62万元)[119] - 购股权公平值测算使用二项式模型,2021年参数:股息率2.47%、预期波幅54.07%、无风险利率0.68%[118] 公司股本和股份变动 - 公司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4,558千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4,585千元,增加0.6%[113] - 公司发行股数从2024年末的505,202,000股增至2025年6月末的508,202,000股,增加3,000,000股[113] - 期内3,000,000份购股权以每股0.48港元行使,总现金代价1,440,000港元[113][115] 董事及主要股东持股 - 董事罗厚杰通过控股公司持有373,916,000股,占总股本73.57%[40] - 控股股东崇杰有限公司持有373,916,000股,占总股本73.57%[42] - 董事陈华泉持有1,842,000股及150万份购股权,合计权益占总股本0.66%[40] - 董事李惠芳通过购股权计划持有130万份购股权权益,占总股本0.26%[40] - 董事严斐持有50万份购股权权益,占总股本0.10%[40] - 董事李伟强持有50万份购股权权益,占总股本0.10%[40] - 罗厚杰配偶刘亚丽被视为持有379,916,000股权益,占总股本74.76%[42] 公司治理和人事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雇员总数为488名,较2024年12月31日的526名减少7.2%[38]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李伟强担任华南城控股独立董事期间,该公司于2025年8月11日被香港高等法院下令清盘[44] - 公司确认2024年报发布后至报告日期无其他董事资料变动需披露[45] - 公司于2025年8月27日更换核数师,安永辞任,栢淳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接任[58] - 公司存在企业管治守则偏离,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同一人担任[57] 其他运营数据 - 全国上半年汽车产销量超1,500万辆新能源车销量占比44.3%[8] - 报告期内公司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赎回[56]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金额同比下降61.0%至490万元(2024年同期:1256万元)[99] - 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获得净收益392万元(2024年同期:142万元)[99] - 经营活动中除税前亏损为人民币16,053千元,较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52,334千元收窄69.3%[75]
世纪联合控股(01959)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