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交通建设(0180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9 08:3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3354.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8%[4] - 母公司所有者应占利润99.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9%[4] - 公司总收入3354.50亿元,同比下降5.8%[94][97] - 海外市场收入679.09亿元,占总收入20%[94] - 毛利率10.7%,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94][100] - 母公司所有者应占利润99.90亿元,同比下降16.9%[95] - 营业利润率5.1%,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106] - 除所得税前利润为167.64亿元,同比下降11.6%[111] - 所得税费用为34.61亿元,同比下降9.3%[113] - 非控制性权益应占利润为33.13亿元,同比上升5.7%[114]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3354.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8%[181] - 2025年上半年毛利润为357.6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0%[18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利润为172.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2%[181] - 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利润为167.6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6%[181]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33.0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2%[181] - 母公司所有者应占利润为99.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9%[181] - 基本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58元,同比下降17.1%[181] - 本期间利润为133.0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2%[183] - 本期间综合收益总额为151.4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5%[183] - 母公司所有者应占利润为118.1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3%[183] - 非控制性权益利润为33.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183] - 经营活动中除税后利润为人民币167.64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189.69亿元下降11.6%[19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分包成本同比下降9.5%,原材料成本下降3.8%[99] - 金融及合同资产减值损失23.98亿元,同比增加10.4%[104] - 财务费用净额109.40亿元,同比下降6.1%[108] - 金融及合同资产减值损失净额为23.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4%[181] - 金融资产减值拨备净额为人民币19.1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15.53亿元增长23.4%[191] - 利息收入为人民币112.24亿元,利息费用为人民币99.68亿元,净利息支出为人民币12.56亿元[191]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人民币42.77亿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人民币9.07亿元,无形资产摊销为人民币17.9亿元[191] 新签合同额表现 - 新签合同额9910.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4][6] - 新兴业务新签合同额3202.55亿元占比32%[6] - 基建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8976.98亿元同比增长4.0%[4] - 铁路建设新签合同额43.22亿元同比下降66.1%[4] - 港口建设新签合同额531.91亿元同比增长15.9%[4] - 海外业务新签合同额2003.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31] - 公司新兴业务领域新签合同额3203亿元,同比下降1.6%[34] - 公司新签合同额9910.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40] - 境外新签合同额2003.79亿元人民币(281.67亿美元),同比增长2.2%,占比20%[40] - 新兴业务新签合同额3202.5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40] - 能源工程项目新签合同额583.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2.0%[41] - 水利项目新签合同额352.2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41] - 农林木渔工程新签合同额35.6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9%[41] - 基建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8976.98亿元,同比增长4.0%[46] - 境外工程新签合同额1980.67亿元(约278.42亿美元),同比增长3.5%,占比22%[46][52] - 港口建设新签合同额531.91亿元,同比增长15.9%,占比6%[46][47] - 道路与桥梁建设新签合同额1353.55亿元,同比减少3.9%,占比15%[46][49] - 铁路建设新签合同额43.22亿元,占比1%[46][49] - 城市建设新签合同额5067.63亿元,同比增长7.3%,占比56%[46][51] - 基建设计业务新签合同额243.64亿元,同比下降25.4%[55] - 疏浚业务新签合同额630.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56] - 疏浚业务境外新签合同额5.69亿元人民币(约0.8亿美元)[56] - 其他业务新签合同额59.15亿元人民币[58] - 2025年4-6月新签合同总额为人民币4380.2亿元,累计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3.14%至人民币9910.54亿元[75] - 基建建设业务2025年累计新签合同额达人民币8976.98亿元,同比增长3.98%[75] - 疏浚业务2025年累计新签合同额人民币630.77亿元,同比增长5.69%[75] - 境外新签合同总额人民币2003.79亿元,其中非洲地区贡献人民币818.76亿元(占比40.8%)[75] 各业务线收入与利润表现 - 基建建设业务收入2988.37亿元(抵消前),同比下降7.0%[97] - 基建建设业务收入2988.37亿元,同比下降7.0%[119] - 基建建设业务毛利率9.8%,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116][121] - 基建建设业务分部业绩146.88亿元,同比下降14.7%[122] - 基建设计业务收入138.09亿元,同比下降5.1%[125] - 基建设计业务毛利率17.1%,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116] - 疏浚业务营业利润率4.7%,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116] - 其他业务营业利润率7.2%,同比上升2.8个百分点[116] - 基建设计业务2025年上半年销售成本114.42亿元同比减少1.8%毛利率降至17.1%[127] - 基建设计业务2025年上半年分部业绩10.48亿元同比下降14.7%利润率降至7.6%[128] - 疏浚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233.70亿元同比减少13.1%[131] - 疏浚业务2025年上半年销售成本占比升至89.1%毛利率降至10.9%[133] - 疏浚业务2025年上半年减值拨备1.67亿元同比增279.5%占收入比升至0.7%[134] - 疏浚业务2025年上半年分部业绩11.04亿元同比降37.7%利润率降至4.7%[134] - 其他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122.02亿元同比增长9.2%毛利率升至11.5%[137] 各地区市场表现 - 境外工程新签合同额按类型分布:道路与桥梁30%、房屋建筑26%、铁路建设15%、港口建设7%、市政工程4%、城市轨交及其他18%[31] - 境外工程新签合同额按地域分布:非洲41%、亚洲(除港澳台)28%、大洋洲17%、拉丁美洲7%、欧洲5%、港澳台及其他2%[31] -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新签合同额86.7亿美元,占境外新签合同额31%[31] - 中东地区新签合同额36.9亿美元[31] -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累计新签合同额2818.88亿美元[31] - 境外新签合同总额人民币2003.79亿元,其中非洲地区贡献人民币818.76亿元(占比40.8%)[75] 重大项目中标与落地 - 公司中标莆田平海湾海上风电场DE区40万千瓦项目[25] - 公司中标G6002贵阳环城高速公路扩容工程项目[21] - 公司落地黄骅港综合港区10万吨级通用泊位项目[25] - 公司中标新建宜昌至涪陵高速铁路(湖北段)站前工程项目[21] - 公司落地郑州市金水区城市更新综合开发项目[23] - 公司中标宁波舟山港佛渡作业区一期勘察设计项目[25] - 公司中标湘桂运河预可行性研究项目[25] - 公司落地秦皇岛昌黎海上光伏试点项目发电场区PC总承包工程[25] - 公司落地杭州市文二西路连接隧道工程项目[23] - 公司中标川渝东北一体化(重庆片区)水资源配置工程项目[25] - 中标东方电气木垒100万千瓦科技创新实验风场项目标段三[27] - 中标大同市云冈区150MW/15MWh独立储能调频项目[27] - 中标鄂州市临空经济区水生态环境治理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开发EOD项目[27] - 中标宜兴市新一轮太湖生态清淤西沿岸区工程[27] - 港口建设最大单笔合同为河北省沧州市黄骊港项目,金额28.91亿元人民币[61] - 道路与桥梁建设最大单笔合同为G6002贵阳环城高速扩容工程,金额50亿元人民币[63] - 海外工程最大单笔合同为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绕城公路项目,金额224.7亿元人民币[71] - 基建设计业务最大单笔合同为江苏省南通港项目,金额15.44亿元人民币[72] 研发与创新投入 - 研发开支为88.9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7%[35] - 研发费用构成:人员及材料费占比86%、委外研发费占比3%、资产折旧与摊销占比2%、其他费用占比9%[35] - 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5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5项、鲁班奖130项[35] - 累计拥有授权专利37175项,参与颁布国家标准196项、行业标准572项[35] - 拥有4家国家级研发创新平台,15家子公司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35] - 科技人员规模超过3万人[35] - 新型管片智能拼装技术完成厂内测试,属国内首创[36] - 自主研发世界最大全电驱环保绞吸挖泥船"浚澜"首次投用[36] 现金流与资本性支出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773.01亿元同比扩大4.2%[142] - 公司期末现金及等价物1360.24亿元较期初增长1.6%[14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189.28亿元,同比增长21.3%,主要由于BOT项目资本支出增加及设备购置更新[14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971.47亿元,同比减少2.1%[144] - 资本性支出总额162.72亿元,同比增长16.7%,其中BOT项目支出86.38亿元(增长49.6%)[146]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人民币77.301亿元,较2024年同期负人民币74.161亿元恶化4.2%[193]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人民币189.28亿元,较2024年同期负人民币156.08亿元增加21.3%[193] - 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人民币57.17亿元,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33.65亿元大幅增加70.0%[193] - 购买无形资产支出人民币83.67亿元,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63.28亿元增加32.2%[193] - 发行永续证券所得款项人民币268.99亿元,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92.20亿元大幅增加191.7%[194] - 赎回永续证券支出人民币166.00亿元,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65.47亿元增加153.6%[194] - 新筹银行及其他借款人民币2166.06亿元,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2312.05亿元减少6.3%[194] - 偿还银行及其他借款人民币1121.33亿元,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1183.01亿元减少5.2%[19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360.24亿元,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1198.52亿元增长13.5%[194] - 派付予母公司权益持有人的股息为人民币26.82亿元,2024年同期无此项支出[194] 资产、负债与权益状况 - 未完工合同额34289.88亿元人民币[4] - 总资产20184.85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8.6%[4] - 总负债15318.61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10.2%[4] - 持有在执行未完成合同金额34289.88亿元人民币[4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基建建设业务在执行未完成合同金额28499.02亿元[46] - 疏浚业务持有在执行未完成合同金额3,716.85亿元人民币[56] - 其他业务持有在执行未完成合同金额249.9亿元人民币[58]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未动用授信额度16988.29亿元[139] - 应收账款周转期从62天延长至80天,应付账款周转期从221天延长至258天[148] - 贸易应收账款总额1583.02亿元,较期初增长12.4%,其中6个月以上账龄占比45%[151] - 减值拨备296.97亿元,较期初增加4.1%[151] - 质量保证金总额771.79亿元,较期初增长6.4%[153] - 短期借款2233.25亿元,较期初猛增58.6%[156] - 人民币借款占比97.2%(6845.19亿元),美元借款大幅减少47.3%至78.71亿元[157] - 负债比率升至53.9%,较期末增长4.8个百分点[157] - 总资产从年初1,0693.47亿元增至1,1266.71亿元,增长5.3%[18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60.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8%[184]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从年初1408.26亿元增至2233.25亿元,增长58.6%[184] - 无形资产从年初1972.33亿元增至2164.14亿元,增长9.7%[184] - 净资产从年初4678.15亿元增至4866.24亿元,增长4.0%[186] - 非流动负债从年初5216.49亿元增至5602.34亿元,增长7.4%[186] - 公司总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4678.15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4866.24亿元,增加188.09亿元[187] - 子公司发行永续证券人民币990.54亿元,较2024年的人民币876.61亿元增长113.93亿元[188] - 母公司所有者应占权益从人民币3134.25亿元增至人民币3221.90亿元,增加87.65亿元[187] - 非控制性权益从人民币1543.90亿元增至人民币1644.34亿元,增加100.44亿元[187] - 综合储备从人民币2466.34亿元增至人民币2552.33亿元,增加85.99亿元[187] - 母公司所有者应占权益于2024年6月30日达到人民币3090.8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017.34亿元增长2.4%[19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在2年内使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占比超过30%[12] - 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占比目标2年内达到30%以上[33] - 2025年新签合同额目标同比增速不低于7.1%,收入目标增速不低于5%[40] 其他重要内容 - 项目预付款通常为合同总金额的10%–30%[17] - 客户付款周期为1–3个月但近年有所延长[17] - 公司业务覆盖全球139个国家和地区[18] - 公司拥有34家主要全资及控股子公司[18] - 公司是世界最大港口/公路桥梁设计与建设公司[18] - 公司是亚洲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公司[18]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高速公路投资运营商[18] - 公司拥有世界最大的工程船船队[18] - 公司位列亚洲国际承包商排名第一[19] - 公路建设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约11291.31亿元,同比减少8.9%[49] - 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59亿元,同比增长5.5%[49] - 公司拥有主要耙吸挖泥船及绞吸船87艘,规模居全球首位[56] - 报告期内竣工项目总金额达人民币1271.51亿元,其中基建建设业务占比94.6%(人民币1203.28亿元)[77] - 在建项目总规模达人民币46310.63亿元,境内项目占比84.4%(人民币39110.31亿元)[78] - 已签约未开工项目金额人民币8862.8亿元,其中境外项目占比20.3%(人民币1796.77亿元)[79] - 基础设施投资类项目确认合同额(中交方权益)境内人民币454.09亿元,境外人民币12.10亿元[81] - 政府付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人民币4646亿元,累计收回资金人民币1153亿元(回收率24.8%)[82] - 特许经营权类项目累计完成投资人民币2148.1亿元,报告期运营净亏损人民币6.87亿元[84] - 新签基础设施投资类项目总投资概算合计1421.69亿元人民币[85] - 新签项目中广州市黄埔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总投资额最高为215.9亿元人民币[85] - 特许经营权类在建项目按股比确认合同总额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