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东汽车(01268) - 2025 - 中期财报
美东汽车美东汽车(HK:01268)2025-09-29 08:30

根据您的要求,我已将提供的所有关键点按照单一维度主题进行分组。以下是严格使用原文关键点的归类结果: 市场环境与行业趋势 - 中国乘用车市场2025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10.8%至1,090.2万辆[7] - 中国新能源汽车2025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33.3%至546.9万辆,市场渗透率达50.2%[7] - 2024年国内豪华车平均折扣率达20.7%[8] - 2024年全国汽车4S店网络规模同比减少2.7%,退网门店达4,419家[8] 公司收益与收入表现 - 公司期内收益为人民币10,134.7百万元,同比下降约4.9%[14] - 新乘用车销售收益为人民币7,929.8百万元,同比下降约7.5%,占总收益约78.2%[14] - 售后及按揭申请服务收益为人民币2,204.9百万元,同比上升约5.7%,占总收益约21.8%[14] - 收益为101.3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90] - 总收益为101.3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其中乘用车销售收入79.30亿元,同比下降7.5%,而售后及按揭服务收入22.05亿元,同比增长5.7%[108] 公司毛利与毛利率 - 期内毛利为人民币475.7百万元,同比减少约41.0%;整体毛利率下降2.9个百分点至约4.7%[16] - 新乘用车销售毛利率下跌5.7个百分点至约-10.8%[16] - 毛利为4.7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1.0%[90] 公司亏损与盈利能力 - 公司期内亏损扩大至约人民币818.2百万元;纯利率下降7.9个百分点至约-8.1%[21] - 期内亏损为8.18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亏损为2293万元人民币[90] - 公司期内亏损扩大至约人民币818.2百万元;纯利率下降7.9个百分点至约-8.1%[2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录得净亏损8.18亿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净亏损0.22亿人民币[97][98] - 每股基本亏损为60.51分人民币[91] - 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0.605元,基于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人民币8.14662亿元及加权平均股数13.46247亿股计算[120] 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 - 公司确认非现金商誉及经销权减值约人民币8.7亿元[11] - 期内产生商誉及经销权减值约人民币867.9百万元[17] - 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亏损为8.68亿元人民币[90] - 公司确认商誉减值亏损为人民币17,527千元,汽车经销权无形资产减值亏损为人民币850,347千元[125] - 2025年上半年商誉减值亏损较去年同期(人民币104,762千元)大幅减少,但汽车经销权减值亏损激增(去年同期为人民币46,542千元)[125] - 商誉减值亏损为人民币1752.7万元,较去年同期的1.04762亿元大幅下降83.3%[114] - 无形资产减值亏损为人民币8.5034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654.2万元激增1726.8%[114] 运营成本与费用 - 运营开支中,融资成本为人民币156.3百万元,同比增加,主要因购回可换股债券亏损约人民币92.3百万元[19] - 员工成本为人民币359.7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334.2百万元增加[38] - 融资成本总额为人民币1.56259亿元,其中可换股债券利息支出大幅减少至297.5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的5060.8万元下降了94.1%[113] - 赎回可换股债券产生亏损人民币9231.5万元[113] - 员工成本总额为人民币3.597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34208亿元增长7.6%[113] - 存货成本为人民币94.6914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97.39231亿元减少2.8%[114] - 所得税费用为负人民币2.02795亿元,主要由于递延所得税项产生人民币2.28621亿元的收益[118] 业务运营指标 - 新乘用车销量为28,214辆,同比上升7.8%[25] - 售后及按揭申请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204.9百万元,同比增长5.7%,服务台次达384,324台,同比增长5.7%[26] - 公司零服吸收率(不含财务费用及其他经营成本)从去年同期的201.1%上升至257.9%[10] - 公司运营店总数从2024上半年的78间减少至2025上半年的74间,净减少4间[28]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5.84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78亿人民币,减少了3.06亿人民币或52.4%[100] - 融资活动产生现金净流出20.43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流出8.16亿元,主要由于赎回/购回可换股债券支付18.49亿元[10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17.78亿元人民币,期末余额为8.69亿元,较期初的26.45亿元下降67.1%[102] - 赎回/购回可换股债券支付金额为18.4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5.86亿元大幅增加215.5%[102] - 贷款及借款所得款项为34.26亿元人民币,偿还贷款及借款为34.86亿元,净偿还6,000万元[102] - 已付租赁租金的本金部分为4,978.9万元人民币,利息部分为3,613.1万元人民币[102] 资产与负债状况 - 公司权益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956.8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075.4百万元[30] - 流动资产为人民币3,741.2百万元,较2024年末的7,113.1百万元显著减少,主要因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67.1%及已抵押银行存款减少59.9%[30] - 贷款及借款为人民币941.6百万元,较2024年末的1,001.5百万元减少约6.0%[31]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约144.0%改善至2025年6月30日的约110.9%[3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和已抵押银行存款合计为人民币1,762.1百万元[32] - 用作抵押的资产总额约为人民币1,700.3百万元,较2024年末的3,053.2百万元减少[36]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4.81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70.40亿人民币,减少了44.41亿人民币或38.7%[93][9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26.45亿人民币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8.69亿人民币,下降了17.56亿人民币或66.4%[93] - 公司权益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29.57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0.75亿人民币,减少了8.82亿人民币或29.8%[94][98]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40.56亿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26.68亿人民币,下降了13.88亿人民币或34.2%[93] - 无形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30亿人民币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2.46亿人民币,下降了8.84亿人民币或78.2%[93] - 可换股债券从2024年12月31日的17.59亿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0元,公司已全部赎回[93][98] - 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28.34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9.61亿人民币,减少了8.73亿人民币或30.8%[94][98] - 公司存货总额为人民币845,035千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760,711千元有所增加[130]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人民币1,158,833千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1,587,709千元减少[131] - 已抵押银行存款为人民币870,291千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2,108,108千元显著减少[13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大幅减少至8.68781亿元,较期初的26.44539亿元下降67.2%[133] - 银行定期存款增加至2300万元,较期初的1200万元增长91.7%[133] - 一年内到期贷款及借款为6.73764亿元,占总债务941,564千元的71.6%[134] - 一年后但两年内到期债务激增至2.678亿元,较期初4780万元增长460.3%[134] - 有抵押银行贷款总额为9.41564亿元,占总债务的100%[135]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额降至16.12508亿元,较期初30.39785亿元下降46.9%[136] - 供应商融资安排下的应付票据降至14.55204亿元,较期初28.71092亿元下降49.3%[136]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中合约负债为7.59536亿元,较期初7.21004亿元增长5.3%[136] 可换股债券与融资活动 - 公司期内全数赎回并注销本金总额为1,873.0百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10]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Sail Vantage Limited发行的可换股债券初始本金总额为27.5亿港元[44] - 截至2025年1月1日,未偿还的可换股债券本金总额为18.73亿港元,占初始发行额的约68.11%[44] - 公司于2025年1月13日按本金额的106.9428%赎回全部未偿还的可换股债券(本金18.73亿港元)[46] - 可换股债券已于2025年1月13日全部赎回,支付对价约18.48964亿元[140] - 可换股债券赎回导致结算负债部分亏损9231.5万元,计入融资成本[140] 股本与公司股权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346,247,201股[56][61] - 董事叶帆通过叶氏家族信托控制公司703,916,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52.29%[56][60][61] - 主要股东晋帆直接持有公司703,916,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52.29%[61] - 投资管理人Aikya Investment Management Limited持有公司70,424,15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5.23%[61] - 董事叶涛实益持有2,000,000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0.30%[56] - 董事陈规易实益持有750,000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0.07%[56] - 董事王炬实益持有188,000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0.05%[56] - 董事罗刘玉实益持有48,000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0.03%[56] 购股权计划与员工激励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先前购股权计划下有12,051,250份购股权尚未行使,期内有427,000份购股权失效[48] - 公司已采纳2013年购股权计划,可向选定参与者授出购股权以认购股份[64] - 购股权的行使价不得低于授出前五个交易日的平均收市价或收市价或股份面值[64] - 2013年购股权计划已于2023年11月失效,不再授出新期权[65] - 2013年购股权计划下可授出期权涉及的股份总数上限为公司上市日已发行股份的10%[65] - 任何12个月内向单一名雇员授出的期权,行权后总股份不得超过相关计划下可授出股份总数的1%[65] - 报告期内公司未根据2013年购股权计划授出任何购股权[67] - 报告期内所有计划可能发行的股份数目除以已发行股本加权平均总额的结果为零[67] - 董事叶涛持有4笔未行使购股权,每笔50万股,行使价2.58港元,总计200万股[67] - 董事罗刘玉持有6笔未行使购股权,总计342,500股,行使价介于2.58至26.2港元[67] - 董事陈规易持有1笔未行使购股权,为25万股,行使价6港元[67] - 董事王炬持有2笔未行使购股权,每笔25万股,行使价6港元,总计50万股[67] - 非董事雇员及高级管理层持有大量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分别为2.58、6.00及26.2港元[6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所有雇员(非董事、高级管理层等)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计为8,646,250股[70] - 2025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部分购股权失效,导致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从12,478,250股减少至12,051,250股,减少了427,000股[70] - 2025年6月10日,公司采纳了新的购股权计划,该计划有效期为十年[74] - 新购股权计划下,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上限为134,624,720股,不超过采纳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76] - 新计划规定,任何12个月内授予每位合资格参与者的购股权所涉股份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77] - 合资格参与者接纳购股权时需支付1.00港元的代价[79] - 截至期末,所有尚未行使的购股权约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90%[72] - 2013年购股权计划已到期,期内未有新购股权授出[72] - 根据购股权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134,624,720股,占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10%[82] - 公司已授出的购股权总数为43,921,000份[14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数目为12,051,250份,加权平均行使价为16.46港元[14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购股权的加权平均剩余合约为5.29年,较2024年末的5.83年有所缩短[148] 股息分派 - 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支付股息,包括就过往年度批准的股息0.60亿人民币及向非控股权益支付的股息0.05亿人民币[9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宣派的末期股息为每股普通股人民币0.0445元,较上年同期的每股0.0330元增长34.8%[143] - 公司向非控股股东支付的股息为人民币478.3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663.1万元大幅下降71.2%[144] 资金用途与筹资 - 2023年1月配售新股所得款项净额约10.12亿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50%(约5.06亿港元)[42] - 公司决定变更剩余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5.06亿港元(占配售净额50%)的用途,全部转作营运资金,预计于2028年底前动用完毕[42] 其他收益与收入 - 银行利息收入为717.3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5,574.5万元大幅下降87.1%[112] - 佣金收入为2,682.3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4,395.4万元下降39.0%[112] - 其他收益及其他收入净额为4,102.4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06亿元下降61.3%[112] 资产处置与租赁 - 物业、厂房及设备收购原成本为人民币8119.8万元,出售账面净值为人民币5939.7万元的资产,产生出售亏损人民币486.6万元[122] - 使用权资产因新租赁协议增加人民币33.2万元,较去年同期的6242.3万元大幅下降99.5%[123] 财务预测与假设 - 减值测试采用的税前贴现率介乎13.0%至14.2%[13] - 2025年预测年度收益增长率为-17.6%至0.5%,较2024年底预测(-3.5%至2.0%)显著下调[128] - 2025年预测毛利率为2.5%至5.8%,较2024年底预测(4.2%至11.4%)大幅收窄[128] - 减值测试使用的税前贴现率区间为13.0%至14.2%,低于2024年底的13.5%至15.9%[129] 存货与应收款项 - 2025年上半年已出售存货账面值为人民币9,469,146千元,存货撇减为人民币52,595千元[130] 关联方交易 - 公司向关联方东莞美东销售乘用车产生收入人民币1507.4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241.8万元增长21.4%[150] - 公司向关联方东莞美东购买乘用车产生支出人民币2046.3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178.8万元增长73.6%[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