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盛业(06069) - 2025 - 中期财报
盛业盛业(HK:06069)2025-09-29 08:35

平台科技服务表现 - 平台科技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10,641千元,同比增长37.0%[4] - 平台科技服务收入约人民币2.106亿元,同比增长约37.0%,占总营收比重突破50.0%[13] - 平台科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7.0%至人民币210.6百万元[23] - 平台科技服务收入占比达52.0%[4] - 平台科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7.0%至210,641千元[195] 数字金融解决方案表现 - 数字金融解决方案收入同比下降29.5%至人民币194.0百万元[24] - 数字金融解决方案收入同比下降29.5%至194,021千元[195] 主营业务收入及收益 - 主营业务收入及收益为人民币405,090千元,同比下降7.1%[5][1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主营业务收入降至人民币4.05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7.1%[22] - 主营业务总收入同比下降7.1%至405,090千元[195] 净利润 - 净利润为人民币202,959千元,同比增长22.9%[5][12] - 净利润同比增长22.9%至人民币203.0百万元[30] - 期内溢利同比增长22.9%至202,959千元[195] 经调整净利润 -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22.6%至人民币203.5百万元[31] 应占联营公司利润 - 应占联营公司利润为人民币78,994千元,同比增长94.1%[5][12] - 应占联营公司业绩同比增长94.1%至人民币79.0百万元[27] 研发投入 - 累计研发投资总额为人民币19,100+百万元,同比增长14.4%[4] - 盛业累计研发投入接近人民币2.7亿元,研发人员占比约30.0%[13] - 研发投资聚焦数据、AI应用及算力等关键领域[88] 平台客户及资金合作方 - 平台累计客户总数达19,100+家,同比增长14.4%[4][12] - 资金合作方总数达181家[4] - 平台累计链接资金合作方超180家,较去年同期增长超30.0%[13] 平台业务规模 - 累计处理供应链资产总额为人民币2,780亿元,同比增长28.7%[4][12] - 平台普惠撮合业务规模占比约88.0%,同比增长约28.3%[13] - 累计电商资金撮合规模超28.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接近8倍[13] AI信息服务 - 首次实现AI信息服务收入超人民币40万元[4][12] 数字鲸算力资源 - 数字鲸已储备60多台H800服务器,拥有超1,000P的智算算力[20] 稳定币支付成本 - 稳定币支付成本可压低至0.1%[18] 经营支出 - 经营支出总额同比增长13.8%至人民币123.2百万元[29] 员工成本 - 员工成本同比增长6.6%至人民币73,708千元[29] - 员工总数370名,总员工成本人民币83.8百万元[90] - 员工成本中包含购股权福利转回人民币0.7百万元及受限制股份单位福利人民币1.2百万元[90] 折旧及摊销 - 折旧及摊销同比增长27.0%至人民币19,057千元[29] 其他经营支出 - 其他经营支出同比增长26.1%至人民币30,393千元[29] 供应链资产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供应链资产为人民币3166.4百万元,同比减少44.6%[39] - 2025年上半年自有供应链资产日均余额为人民币4004.9百万元,同比下降35.8%[39] - 供应链资产利息收益率为8.4%,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39] - 供应链资产减值亏损拨备同比下降44.6%至人民币36.4百万元[45] - 供应链资产中人民币22.7百万元由商业承兑票据抵押[40] 借款及融资成本 - 借款为人民币4742.1百万元,同比下降19.3%[46] - 日均借款余额为人民币4636.0百万元,同比下降22.4%[46] - 融资成本下降主要因日均借款利率由6.2%降至5.3%[46] - 借款总额同比下降2.0%至2,660,748千元[200] 税务 - 实际税率由27.3%下降至25.1%[49] - 所得税开支约为人民币68.0百万元[49] 现金流及杠杆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712.8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15.6百万元增长38.3%[59]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3,559.5百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2,984.9百万元,增幅519.5%[59] - 2025年6月30日计息借款及关联方贷款为人民币4,742.1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136.1百万元减少7.7%[59] - 2025年6月30日杠杆率为1.95,较2024年12月31日的1.58上升23.4%[5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同比增长38.3%至712,791千元[198] 配售事项 - 2021年配售事项以每股8.80港元发行63,068,000股,净筹资550.8百万港元,相当于公司已发行股本约6.29%[61] - 2025年5月配售事项以每股11.99港元发行17,480,000股,净筹资208.7百万港元,相当于公司已发行股本约1.74%[64] - 2025年9月配售事项以每股10.66港元发行56,286,000股,净筹资592.87百万港元,相当于公司已发行股本约5.29%[68] - 2025年5月配售价较前日收盘价12.88港元折让6.91%,较前5日平均价13.104港元折让8.50%[64] - 2025年9月配售价较前日收盘价11.23港元折让5.08%,较前5日平均价12.27港元折让13.12%[69] - 公司于2025年9月以每股10.66港元价格配售最多56286000股普通股[184] 资金用途 - 2025年9月配售净额约40%将用于AI Agent技术研发及创新业务拓展,40%用于国际化扩张及战略投资,余下部分用于一般营运资金[70][72] - 2021年及2025年5月配售款项中,战略收购产业科技及数字金融业务已动用2.754亿港元[74] - 供应链科技服务分部扩张发展已动用1.652亿港元[74] - 平台化发展一般营运资金已动用1.102亿港元[74] - 创新驱动领域拓展(电商/AI/机器人)已动用1.67亿港元[74] - 其他一般营运资金用途剩余未动用2420万港元,预计2025年12月31日前用完[74][75] 联营公司投资 - 公司于联营公司投资账面值达人民币785094千元,占总资产7.44%[84] - 分占联营公司业绩人民币22832千元,已收取股息人民币12422千元[84] - 集团联营公司投资总额人民币15.25亿元,同比增长12.8%[84] - 无锡国金商业保理注册资本人民币240000千元,公司持股49%[84] 收购事项 - 2024年目标公司经审计净利润为人民币4740万元,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4560万元(扣除金融工具公允价值损益170万元)[82] - 公司支付收购对价人民币250百万元,其中超出部分为人民币50百万元[83] 资本承担及质押资产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本承担包括购买物业及设备约人民币1.324亿元,联营公司投资约人民币20万元[77] - 2025年6月30日公司质押资产包括银行存款人民币18.148亿元、普通级人民币6530万元、投资物业账面值人民币2970万元[79] - 质押资产还包括租赁土地账面值人民币8160万元及供应链资产总账面值人民币2.903亿元[79] 运营效率 - 报告期内,盛业人均处理业务量增长约27.0%,受助客户销售规模同比增长超60.0%[13] 派息计划 - 2025年度合计派息总额将接近人民币9.5亿元[15] 财务资产与负债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其他金融资产同比下降42.1%至196,678千元[198] - 总权益同比下降13.1%至3,576,033千元[200] - 流动资产净值同比下降93.2%至111,535千元[200] 股份计划与购股权 - 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持股权益披露,Tung Chi Fung先生通过信托持有561,436,960股,占比55.66%[96] - 公司回购521,000股作为库存股份,控股股东被视同拥有权益,占比0.05%[96][99] - 王莹女士持有582,148股购股权,占比0.06%[96] - 卢伟雄先生实益拥有360,000股,占比0.04%[96] - Fong Heng Boo先生实际拥有100,000股,占比0.01%[96] - 主要股东TMF信托作为受托人持有561,436,960股,占比55.66%[98] - 鹰德公司通过控股慧普间接持有561,436,960股,占比55.66%[98] - 慧普公司作为实益拥有人直接持有561,436,960股,占比55.66%[98] - 2017年购股权计划允许向合资格人士授予认购股份权利[105] - 除披露外无其他人士持有5%以上股份或须披露权益[99] - 购股权计划下可发行股份总数上限为上市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相当于7400万股[111] - 2017年9月11日授出1262万份购股权,行使价每股4.20港元,有效期5年[113] - 2018年11月14日授出897万份购股权,行使价每股6.90港元,有效期5年[114] - 2020年7月15日授出1740万份购股权,行使价每股6.68港元,有效期5年[114] - 2022年6月10日授出1100万份购股权,行使价每股6.46港元,有效期10年[115] - 任何12个月内因行使购股权可发行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107] - 购股权行使价取以下最高值:授出日收市价、前5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或股份面值[108] - 执行董事陈仁泽获授2017年200万份、2018年100万份、2020年40万份、2022年150万份购股权[113][114][115] - 独立非执行董事在2018年共获授60万份购股权,2020年共获授120万份购股权[114] - 购股权行使期限最长不超过10年,且须达成绩效目标方可行使[113] - 2017年购股权计划下于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数量为8,322,208份[122] - 期内已行使购股权数量为2,752,792份[122] - 期内失效购股权数量为2,450,000份[122] - 购股权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8,322,208股,占已发行普通股1,064,804,792股的0.78%[122] - 雇员2020年购股权计划中尚未行使数量从8,525,000份减少至4,772,208份[116] - 王莹女士持有400,000份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6.46港元)[116] - 2022年雇员购股权计划中3,150,000份未行使(原授予4,300,000份,失效1,150,000份)[116] - 股份加权平均收市价为10.71港元(购股权行使/归属前基准)[119] - 2020年及2022年授出购股权前收市价分别为6.60港元和6.32港元[122] - 2024年11月29日向董事及雇员授予319,921份购股权,行使价每股7.25港元,其中执行董事王莹女士获99,336份[163] - 2025年3月24日向董事及雇员授予259,580份购股权,行使价每股12.88港元,其中执行董事王莹女士获82,812份[16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购股权总数579,501份,期内无行使、失效或注销[165] - 股份计划项下可供发行股份总数98,975,000股,占已发行普通股1,064,804,792股的9.30%[165] - 报告期内可能发行股份数除以加权平均已发行股份数为0.99%[168] - 公司持有521,000股库存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0.05%[169] - 2025年6月30日股份计划剩余年限约8年10个月[166] - 股份计划项下可供授出的购股权及奖励总数从98,655,079份减少至98,395,499份[165] - 购股权行使期不超过授出日期前第十个周年日,且可能设定表现目标[161] - 若向合格参与者授出奖励导致12个月内发行股份超已发行股份1%,需经股东大会单独批准[159] 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 - 2022年6月10日授予1,340,000份受限制股份单位[129] - 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授权限额为20,092,570股股份,占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2%及中报日期已发行股份约1.89%[13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内无新授出受限制股份单位[134] - 期内420,000份受限制股份单位获归属[133][134] - 期内50,000份受限制股份单位失效[133][134] - 股份计划于2024年5月21日股东周年大会上获批准采纳[135] - 股份计划包含购股权或股份奖励两种奖励形式[138] - 奖励最短期限为自要约日期起12个月[138] - 合资格参与者包括雇员及关联实体的董事与雇员[141][144] - 股份计划可供授出股份总数于2025年1月1日及6月30日均为零[134] - 归属前股份加权平均收市价为11.08港元[134] - 股份奖励计划授权上限为989,750,000股已发行股份的10%,即98,975,000股,相当于中报日期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的9.30%[153] - 行使价需为以下最高值:(i)要约日收市价;(ii)要约日前5个连续交易日平均收市价;(iii)股份面值[151] - 向董事/主要股东关联方授出奖励若使12个月内发行股份超已发行股份0.1%(不含库存股)需股东大会批准[156] - 要约接纳期限为授出后21日,需支付1.00港元或董事会指定金额作为对价[147] - 控制权变更时承授人需持有奖励不少于最低持有期方可行使[150] - 董事会可酌情将股份发行价设为零[151] - 奖励可基于绩效目标而非时间条件授予[150][152] - 计划授权限额需每3年寻求股东批准更新,更新后上限不超过更新日已发行股份10%[154] - 向独立非执行董事授出奖励需经其他独立董事批准[155] - 承授人可部分接纳奖励,但需为一手单位或其整数倍[147] 公司治理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包括邓景山先生、卢伟雄先生及陈玉英女士[182] - 独立非执行董事Fong Heng Boo先生将于2025年9月6日任期届满卸任[183] - 公司确认整个报告期内公众持股量始终维持在至少25%[175] 联属公司财务状况 - 联属公司合并财务状况表显示非流动资产为90598千元人民币,集团应占权益为38653千元人民币[181] - 联属公司合并财务状况表显示流动资产为180.01亿元人民币,集团应占权益为770.76亿元人民币[181] - 联属公司合并财务状况表显示流动负债为148.14亿元人民币,集团应占权益为633.74亿元人民币[181] - 联属公司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337.69亿元人民币,集团应占权益为140.89亿元人民币[181] - 联属公司非流动负债为44.24亿元人民币,集团应占权益为15.44亿元人民币[181] - 联属公司资产净值为293.45亿元人民币,集团应占权益为125.44亿元人民币[181] 外汇与福利管理 - 外汇风险通过货币掉期合约及远期合约管理,涉及港元、美元及新加坡元[89] - 香港强积金计划供款比例为雇员收入5%,上限1500港元[92] 每股盈利 - 每股基本盈利同比增长25.0%至20人民币分[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