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再生能源投资(00987) - 2025 - 中期财报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额增长27%至94.2百万港元(去年同期:74.3百万港元)[7] - 毛利增长213%至32.9百万港元(去年同期:10.5百万港元)[7]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税后净利润增长178%至32.5百万港元[9] - 每股盈利1.30港仙(去年同期:0.47港仙)[9] - 经营溢利为19,872千港元(2024年同期:经营亏损1,447千港元)[103] - 所得税前溢利同比增长183.0%至38,701千港元(2024年同期:13,673千港元)[103] - 本期间溢利同比增长197.8%至30,945千港元(2024年同期:10,388千港元)[103]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178.5%至3247.5万港元[104] - 全面收入总额由去年同期的亏损2895.4万港元转为盈利6900.4万港元[104]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从0.47港仙增长至1.30港仙,增幅达176.6%[104]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公司权益持有人的溢利为3247.5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166.2万港元增长178.5%[145] - 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1.30港仙,较2024年同期的0.47港仙增长176.6%[145] - 收益同比增长26.7%至94,176千港元(2024年同期:74,299千港元)[103] - 毛利大幅增长213.4%至32,878千港元(2024年同期:10,492千港元)[103] - 电力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6.8%至9417.6万港元[123] 成本和费用 - 融资成本降至4.9百万港元(去年同期:8.3百万港元)[7] - 销售成本下降3.9%至61,298千港元(2024年同期:63,807千港元)[103] - 行政费用增长11.7%至16,620千港元(2024年同期:14,881千港元)[103] - 融资成本净额改善66.9%至2,325千港元(2024年同期:7,014千港元)[103] - 2025年上半年融资成本净额为232.5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701.4万港元大幅下降66.8%[131] - 2025年上半年员工福利开支(含董事酬金)为1285.5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243.2万港元增长3.4%[130] - 2025年上半年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为4788.4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854.8万港元下降1.4%[130] - 2025年上半年所得税支出为775.6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28.5万港元增长136.1%[134] - 2025年上半年即期所得税为784.3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66.5万港元增长371.1%[134] - 已付中国大陆税项同比激增212%至735.2万港元[108] - 关键管理人员报酬总额为38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12万港元增长24%[178] - 董事袍金为4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8.9万港元增长7.7%[178]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所得现金同比下降58.1%至1284.9万港元,经营现金净额同比下降80.6%至549.7万港元[108]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入3747.4万港元,主要来自股息收入[108] - 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减少44.2%至3458.7万港元[108] - 偿还银行借款同比下降58.2%至1714.7万港元[108] - 来自联营公司股息收入同比下降22.1%至3613.0万港元[10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同比增长40.1%至2.444亿港元[10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较期初增加1223.7万港元至2.44亿港元,增幅5.3%[105] - 银行存款及现金244.4百万港元(2024年末:232.2百万港元)[15] 资产负债和借款 - 银行借款总额218.4百万港元(2024年末:227.6百万港元)[10] - 银行借款到期分布:33.5百万港元一年内到期,134.1百万港元2-5年内到期,50.8百万港元五年后到期[14] - 质押资产价值约508.2百万港元(人民币464.4百万元)作为银行借款担保[17] - 集团于2025年6月30日抵押资产账面价值为人民币4.644亿元(相当于5.082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4.606亿元(相当于4.887亿港元)有所增加[21] - 集团净资本负债比率在2025年6月30日和2024年12月31日均为0%[22] - 净负债率0%,拥有行业最强资产负债表之一[60][62] - 总资产增长4705.4万港元至21.78亿港元,增幅2.2%[105] - 银行借款总额从2.28亿港元减少至2.18亿港元,下降4.4%[106] - 权益总额增长5647.3万港元至18.78亿港元,增幅3.1%[105][106] - 汇兑储备从期初的亏损1.50亿港元改善至亏损1.11亿港元,增加3825.8万港元[107] - 保留盈利增长1673.9万港元至10.12亿港元,增幅1.7%[107] - 公司拥有两项各3亿港元的授信额度,利率为HIBOR+3.5%,均未提取[174] - 公司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为2,506,157,464股,股本为25,062千港元[159] 联营公司表现 - 联营公司净利润下降4%至21.2百万港元(去年同期:22.1百万港元)[8] - 应占联营公司业绩为21,154千港元(2024年同期:22,134千港元)[103] - 应收联营公司股息为11.5百万港元,较2024年底的14.5百万港元下降20.7%[160] 发电业务运营 - 集团总发电装机容量738 MW,净发电装机容量427 MW[26][28] - 集团风电场2025年上半年总发电量848.7 GWh同比增长23%,利用小时数1,156小时[27][29] - 集团限电率从2024年同期的6.5%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0.7%[30][33] - 集团平均电价同比下降4.8%,剔除单晶河和昌马补贴取消影响[30][33] - 公司运营风电场738兆瓦,2025年上半年发电量851.2吉瓦时[65] - 公司运营738兆瓦风力和分布式太阳能项目,位于甘肃、河北、黑龙江、河南、内蒙古及浙江等省份[68] - 2025年上半年总发电量达851.2吉瓦时[68] - 绿脑包风电场2025年上半年限电率从2024年的18.9%上升至27.6%[38][41] - 绿脑包风电场2025年上半年发电量123.4吉瓦时同比增长18.2%[38][41] - 单晶河风电场2025年上半年发电量243.9吉瓦时同比增长24%[39] - 昌马风电场2025年上半年发电量254.0吉瓦时同比增长19.7%[40] - 嵩县风电场2025年上半年限电率从2024年的7.7%上升至15.6%[42][44] - 嵩县风电场2025年上半年发电量93.3吉瓦时同比增长102.4%[42][44] - 南浔分布式太阳能项目2025年上半年发电量2.4吉瓦时同比增长9.1%[43][45] - 单晶河风电场发电量243.9 GWh同比增长24%,利用小时数1,219小时[36] - 昌马风电场发电量254.0 GWh同比增长19.7%,利用小时数1,264小时[37] 资产和项目详情 - 绿脑包风电场装机容量100.5兆瓦集团持股30%[38][41] - 单晶河风电场装机容量200兆瓦集团持股40%[39] - 昌马风电场装机容量201兆瓦集团持股40%[40] - 黑风电场将用9台6.66兆瓦涡轮机替换70台0.85兆瓦旧机组,塔高增至140米[59][62] - 物业、机器及设备期初账面净额从2024年1月1日的873,421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1月1日的751,858千港元[148] - 2025年上半年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为47,884千港元[148] - 可再生能源项目资本承诺为580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560万港元增加20万港元[169] - 土地及建筑物未来租赁承诺为30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2万港元大幅增加28万港元[170] 应收账款 - 2025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款总额为364,494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22,330千港元增长13.1%[150] - 超过90天的贸易应收账款为317,935千港元,占总额的87.2%[150] - 应收电费补贴为356.6百万港元,较2024年底的308.1百万港元增长15.7%[154] - 未开票的应收电费补贴为346.5百万港元,分类在“少于30天”账龄中[155] - 已开票的应收电费补贴为10.1百万港元[155] - 可抵扣进项增值税为13.8百万港元,较2024年底的19.4百万港元下降28.9%[160] 客户和收入构成 - 电力销售中含国有电网公司电费补贴4990万港元,同比增加25.7%[124] - 两大客户贡献收入占比达90.4%,金额分别为4820万港元和3690万港元[12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有两名客户贡献收益超过总收益10%,金额分别为4820万港元和3690万港元[128] 宏观经济和行业背景 - 中国2025年上半年GDP增长5.3%,总用电量达4,842,000 GWh,同比增长3.7%[24][28] - 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达672 GW同比增长22.7%,太阳能装机容量达1,317 GW同比增长54.2%[25][28] - 中国风电发电量588,000 GWh同比增长15.6%,占全国总发电量12.1%;太阳能发电量559,100 GWh同比增长42.9%,占比11.5%[25][28] - 中国2025年上半年GDP增长5.3%,超出预期并有望实现全年5%增长目标[52][56] - 中国6月出口同比增长5.8%,尽管对美出口下降[52][56] - 对华进口关税一度高达145%[52][56] - 政府要求钢铁、水泥和多晶硅行业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达25.2%-70%,数据中心超80%[53][56] 环境贡献 - 公司减少煤炭消耗约27.6万吨,碳减排65.7万吨[65] - 减少煤炭消耗约276,000吨[68] - 减少碳排放量657,000吨[68]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董事长黄刚通过公司持股1,833,696,937股,占已发行股本73.168%[72][73] - 黄刚与刘慧共同持股41,661,439股,占已发行股本1.662%[72][73] - 刘慧通过家族持股1,833,696,937股,占已发行股本73.168%[72][73] - 黄植良共同持股2,051,401股,占已发行股本0.082%[72][73] - 李肇怡个人持股8,550股,占已发行股本0.001%[72][73] - 香港建设控股持有公司约67.829%股份由黄刚全资控股公司持有[73] - 黄刚先生通过公司权益持有香港建设控股有限公司股份511,074,246股,占比100%[75] - 刘慧女士通过家族权益持有香港建设控股有限公司股份346,657,938股,占比67.829%[75] - Claudio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1,833,696,937股,占比73.168%[78] - 香港建设控股有限公司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股份1,403,352,050股,占比56%[78] - 华创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股份276,065,897股,占比11.016%[78] - 创达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股份154,278,990股,占比6.156%[78] - 公司未完全遵守上市规则公司治理守条,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由同一人担任[8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共有92名员工[61][63] 股息和资本分配 - 公司不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80][84] - 已付股息1253.1万港元与去年同期持平[107] - 公司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5港仙,总额1253.1万港元已于2025年6月24日派发[139] 关联方交易 - 与关联方HKC的办公室共享协议费用为160万港元[172] - 支付给HKC的行政服务费用为110万港元,与去年同期持平[172] - 支付给HKC的办公室租金为80万港元,与去年同期持平[172] - 支付给关联方子公司的屋顶租金为20万港元,与去年同期持平[172] 其他运营事项 - 公司暂停新风电场开发,等待电费价格和需求明朗化[58][62]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在六个月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82][86] - 公司审计委员会审查了未经审计的中期财务信息,并由Moore CPA Limited进行审阅[81][85] - 应付账款总额为50,651千港元,较2024年末的51,268千港元略有下降[164] - 公司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为25.06亿股,2025年与2024年同期保持不变[145] - 公司注册地址为香港九龙尖沙咀东么地道75号南洋中心1期9楼[182] - 公司官网为www.cre987.com[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