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同比下降43.5%至290.7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514.1百万港元)[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益为290,663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514,096千港元下降43.4%[26] - 集团销售收益从2024年同期的5.14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2.91亿港元,降幅43.5%[5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290,663,000港元,同比下降43.5%[63] - 毛利同比增长66.5%至61.8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37.1百万港元)[7] - 毛利为61,800,000港元,同比上升66.6%,毛利率为21.3%[64] - 期内亏损大幅收窄至2.4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亏损31.7百万港元)[7] - 公司除税前溢利为2,434千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除税前亏损30,895千港元实现扭亏为盈[29]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211.6万港元,非控股权益贡献溢利1452.7万港元,综合期内溢利241.1万港元[13] - 集团从2024年同期净亏损3165.7万港元转为2025年净利润241.1万港元[51]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2.1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亏损18.8百万港元)[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211.6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883.3万港元改善35.7%[38]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2,100,000港元,同比下降35.6%[66]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8.45港仙(2024年同期:14.41港仙)[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行政开支为44,800,000港元,同比下降29.3%[65] - 融资成本为12,439千港元,与2024年同期的12,486千港元基本持平[32] - 所得税开支为23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762千港元下降97.0%[33] 线上营销解决方案服务业务表现 - 线上营销解决方案服务收益为186,276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35,308千港元下降44.4%[26][29] - 数字营销业务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约1.86亿港元,同比下降44.5%(2024年同期:3.35亿港元)[54] - 数字营销业务收益为186,276,000港元,占总收益64.1%[63] - 分部业绩显示线上营销解决方案服务贡献24,227千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亏损22,182千港元[29] - 数字营销业务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公司将继续加大战略投资[54] - 数字营销业务将扩大与国内外知名品牌合作,开发创新营销方案并拓展国际业务[59] 硅胶及相关产品业务表现 - 硅胶及相关产品收益为102,048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18,369千港元下降13.8%[29] - 硅胶业务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约1.02亿港元,同比下降13.8%(2024年同期:约1.18亿港元)[52] - 硅胶业务收益为102,048,000港元,占总收益35.1%[63] - 硅胶业务主要产品涵盖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医疗装置及消费电子产品,市场覆盖亚洲、欧洲及北美[53] - 硅胶业务受中美关税贸易战影响,医疗级硅胶产品仍被排除在关税减免范围外[52] - 公司将持续关注硅胶业务新型环保材料的开发,涵盖新能源、光伏及航空航天等领域[58] 零售服务业务表现 - 零售服务收益为2,339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0,419千港元大幅下降96.1%[29] - 零售业务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约234万港元,同比下降96.1%(2024年同期:6042万港元)[55] - 零售业务收益为2,339,000港元,占总收益0.8%[63] - 零售业务收入大幅下降主要由于实体店数量减少及抖音平台营销费用增加[55] 医疗保健及酒店服务业务表现 - 医疗保健及酒店服务分部亏损11,278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2,580千港元扩大337%[29] - 医疗保健及酒店业务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益极微,表现持续不佳[56]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同比改善73.9%,从3579.7万港元减少至930.4万港元[19]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273.9万港元,同比转负(去年同期所得1865.6万港元)[19]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1022.1万港元,包含股份发行所得1200万港元[13][1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182.2万港元,期末现金余额730.4万港元较期初1192.4万港元下降38.8%[19] - 外币汇率变动对现金造成279.8万港元负面影响[19] - 银行结余及现金减少38.7%至7.3百万港元(2024年末:11.9百万港元)[1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304,000港元[68]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应收贸易账款及票据从2024年末的5361.9万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7775万港元,增长45.0%[40] - 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4年末的2.49亿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3.16亿港元,增长27.2%[40] - 0至90日账龄的应收贸易账款从2024年末的4160.5万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7267.4万港元,增长74.7%[41] - 合约负债从2024年末的8256.5万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1.48亿港元,增长79.1%[43] - 应付贸易账款及票据中91日至1年账期部分从2024年末的2666.9万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2781.4万港元[43] - 借款总额(流动+非流动)为187.4百万港元(2024年末:182.3百万港元)[10][11] - 流动负债净额为133.6百万港元(2024年末:135.0百万港元)[10] - 权益总额增至34.6百万港元(2024年末:30.4百万港元)[11] - 综合资产总值从2024年末的616,021千港元增长至713,126千港元,增幅15.8%[31] - 流动比率为0.78,速动比率为0.73[68] - 资本负债比率为5.42[68] 其他全面收益/开支 - 汇兑差额产生其他全面开支9.9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收益4.0百万港元)[8] - 汇兑储备减少990.7万港元,主要因换算海外业务产生汇兑差额[13] - 投资重估储备亏损30.2万港元,反映按公平值列账金融资产价值下跌[13][15] 股本和权益结构 - 加权平均已发行普通股数量从2024年的13.07亿股增至2025年的14.33亿股,增长9.6%[38] - 累计亏损扩大至10773.19万港元,期内增加1211.6万港元[13] - 非控股权益总额从期初负94.9万港元转为正1357.8万港元[1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43,346,700股[89][90] - 执行董事施琦女士持有公司股份7968.75万股(好仓,占比55.59%)及6548.11万股(淡仓,占比45.68%)[88] - 非执行董事胡江兵先生持有公司股份8.5万股(好仓,占比0.06%)[88] - Lyton Maison Limited实益拥有79,687,549股股份,占总股本55.59%[90][91] - Lyton Maison Limited将65,481,060股股份质押给茂宸资源财务有限公司,占已发行股份45.68%[89][90][91] - 茂宸资源财务有限公司持有65,481,060股抵押权益股份,占已发行股份45.68%[90] - 茂宸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通过控制法团权益持有65,481,060股,占已发行股份45.68%[90] 融资和资本活动 - 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1200万港元,其中400万港元用于购买数码营销硬件及设备,200万港元用于开发数码营销系统软件,100万港元用于数码营销业务一般营运资金,100万港元用于支付法律及专业费用,400万港元用于集团一般营运资金[7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款项净额已按预定用途悉数动用[76] - 于2025年7月3日,公司与五名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按每股1.20港元配发及发行合共2866万股认购股份[80] - 截至2025年8月19日,公司已完成发行867万股股份[80] - 已订约资本开支中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4年末的693.6万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858.2万港元[49] - 集团已订约但尚未拨备的资本承担约为860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约530万港元),主要与拓宽硅胶业务产能相关[77] - 于2025年6月30日,集团质押约7980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约1.074亿港元)的资产作为借款抵押[77] 其他重要事项 - 集团现金收入以美元、港元、英镑及人民币计值,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主要以美元、港元、英镑及人民币持有[82] - 于2025年6月30日,集团聘用694名雇员(2024年12月31日:715名)[8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92] - 购股权计划项下2025年上半年未授出、行使、注销或失效任何购股权[9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购股权计划项下无尚未行使购股权[93] - 2025年中期业绩未经审核,但已按适用会计准则编制[94] - 审核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具备适当专业资格[94]
大洋集团(01991)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