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植华集团(01842) - 2025 - 中期财报
植华集团植华集团(HK:01842)2025-09-29 01:03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益同比下降2.6%至1.47亿港元[5][8] - 销售货品收益为14695.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5084.7万港元下降2.6%[22] - 公司收益由2024年上半年的1.508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47亿港元,减少380万港元[50] - 期内亏损扩大47.1%至846.6万港元[5][8]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846.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75.4万港元亏损扩大47.1%[11] - 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亏损总额为963.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06.3万港元亏损扩大58.9%[11] - 公司净亏损由2024年上半年的580万港元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850万港元,增幅为270万港元[50][57] - 每股基本亏损扩大至0.71港仙[5][8] - 每股基本亏损由2024年0.48港仙扩大至2025年0.71港仙,增幅47.9%[30] 成本和费用变化 - 总开支由2024年1.55016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1.52396亿港元,降幅1.7%[24] - 已售存货成本由2024年1.12878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1.08494万港元,降幅3.9%[24] - 行政开支由2024年上半年的2050万港元增加190万港元至2025年上半年的2240万港元[50][55] - 董事酬金由2024年473.6万港元增加至2025年587.9万港元,增幅24.1%[24] - 融资成本净额由2024年亏损71.7万港元扩大至2025年亏损101.2万港元,增幅41.1%[25] - 资本开支由2024年上半年的130万港元减少至2025年上半年的70万港元[58] 现金流表现 - 经营业务所得现金为999.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21.9万港元大幅增长210.6%[12]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038.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42.1万港元增长329.0%[12] - 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358.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93.0万港元增长363.5%[12]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1504.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所得428.7万港元[1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051.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663.4万港元增长6.9%[12]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由2024年末的7080万港元增加至2025年中的7400万港元,增长320万港元[58] 资产和负债状况 - 资产总值下降13.8%至2.25亿港元[5][9] - 流动资产下降18.6%至1.63亿港元[5][9]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由2024年末的7100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6110万港元,减少990万港元[58] - 贸易应收款项下降28.9%至4888.2万港元[9]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由2024年12月31日的6876.2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888.2万港元,降幅28.9%[33] - 0至30天账龄的贸易应收款项由2024年12月31日的4778.1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665.0万港元,降幅44.2%[33] - 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的平均预期亏损率由2024年12月31日的0.15%上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0.22%[34] - 银行借款及透支下降25.0%至3700.8万港元[10] - 公司银行借款总额由2024年末的4913.5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3750.8万港元,减少1162.7万港元[44][58] - 贸易应付款项从60,781千港元降至47,389千港元,降幅为22.0%[43] - 应付票据从1,764千港元增至8,402千港元,增幅为376.3%[43] - 超过90天的贸易应付款项从7,493千港元降至2,278千港元,降幅为69.6%[43] - 61至90天的贸易应付款项从11,253千港元降至2,007千港元,降幅为82.2%[43] - 流动比率保持1.6倍[5] - 资产负债比率改善至37.4%[5] - 资产负债比率由2024年末的39.0%改善至2025年中的37.4%[58] - 公司拥有人应占总权益为12153.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3041.3万港元下降6.8%[11] 投资活动及金融资产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未变现公平值亏损净额由2024年亏损175.7万港元扩大至2025年亏损286.3万港元,增幅63.0%[23] - 上市证券投资未变现公平值亏损由2024年上半年的220万港元扩大至2025年上半年的330万港元[50][56]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44,560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2,260千港元,降幅为27.6%[35] - 香港上市股权投资从7,141千港元降至3,904千港元,降幅为45.3%[35] - 香港境外非上市股权投资从9,437千港元降至0千港元,降幅为100%[35][42] - 主要管理层保险合约价值从27,691千港元增至28,106千港元,增幅为1.5%[35][40] - 主要管理层保险合约产生公平值收益415千港元(2024年同期:409千港元)[40] - 第3层非上市股权投资于2025年3月3日以约9,560千港元(约1,233,000美元)完成出售[36][42]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2810万港元,较2024年末2770万港元增长1.4%[68] - 主要管理人员保险合约为2810万港元,占总资产约12.5%(2024年末:10.6%)[65] - 已抵押存款为1240万港元,较2024年末1670万港元减少25.7%[68] - 赎回优先股交易金额为123.3万美元(约956万港元)[67] 其他全面收益/亏损 - 汇兑储备变动导致其他全面亏损116.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0.9万港元增长278.0%[11] - 其他收入及亏损净额由2024年亏损138.5万港元扩大至2025年亏损237.3万港元,增幅71.3%[23] 运营效率指标 - 毛利率提升至15.7%[8] - 毛利率由2024年上半年的14.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5.7%[53] - 公司雇员人数为396名,较去年同期412名减少约3.9%[63]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董事Thomas Berg通过控股实体持有3.71亿股公司股份,占比30.92%[77] - Berg先生通过Berg Group、优立有限公司和Easy Achiever Holdings Limited合计持有GPG 1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100%[78] - Berg Group持有公司371,0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30.92%[79] - GPG持有公司371,0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30.92%[79] - Stuart Ian Grimshaw持有公司89,0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7.42%[79] - 执行董事包括Thomas Berg先生、薛雅丽女士及Jan Ankersen先生[84] - 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曾庆煊先生、黄继兴先生及陈霆畧先生[84]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曾庆煊、黄继兴和陈霆畧组成[84]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并已作充分披露[84] 股息和股份政策 - 公司未派发中期股息(去年同期:无)[73] - 购股权计划最高可发行1亿股股份,相当于已发行股份总数约8.3%[76] - 报告期间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8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83] - 公司维持不少于25%的公众持股量符合上市规则[74] 风险因素 - 全球业务面临外汇风险,主要涉及美元及人民币汇率波动[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