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能物流(09956) - 2025 - 中期财报
安能物流安能物流(HK:09956)2025-09-28 10:01

货运量及票数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零担货运总量达680万吨,较2024年同期的640万吨增长6.25%[12] - 总票数同比增长25.2%至9060万票,票均重从89公斤降至75公斤[12] - 公司总货运量从2024年上半年的642.1万吨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682.1万吨,同比增长6.2%[49] - 总票数从2024年上半年的7236.5万票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9057.2万票,同比增长25.2%[49] - 票均重从2024年上半年的89公斤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75公斤,同比下降15.7%[49][50] - 总货运量从640万吨增至680万吨(+6.3%),总票数从7240万票跃升至9060万票(+25.1%)[58][60] 业务结构及货品类型 - 迷你及小票零担业务增长推动票数显著提升[12] - 票均重量下降反映小批量货运需求增长趋势[12] - 迷你小票(≤70公斤)货量在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3.9%[50] - 小票零担(70-300公斤)货量在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4.0%[50] 客户及合作伙伴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服务终端客户超680万,较2024年同期的580万增长17.24%[13] - 货运合作伙伴及代理商数量超38000家,较2024年同期的31000家增长22.58%[2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超过38,000家货运合作商及代理商,相比2024年同期的超过31,000家增长22.6%[22] - 公司及货运合作商和代理商共同服务超过680万托运人(终端客户)[23][25] 网络覆盖及运营能力 - 全国网络覆盖能力通过合作伙伴扩张持续增强[2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81个自营分拨中心,覆盖中国约99.6%的县城和乡镇[29][32] - 分拨中心包括37个核心中转枢纽和18个中转枢纽,主要负责省际货物转运[36] - 分拨中心由超过2460条规划线路连接,其中84.3%为双向线路[39][43] - 核心中转枢纽于2025年上半年货运处理量约为2670万吨[37][38] 数字化及运营效率 - 数字化运营模式支撑终端客户规模扩张[13][19] - 分拨中心与干线运输投入随货量增加持续优化[19] - 平台模式整合区域运营商形成规模化网络效应[18][20] - 2025年上半年平均运单时长降至64小时以内,较2024年上半年减少5.3%[24][26] - 2025年上半年时效兑现率达76.3%,较2024年同期的73.5%提升2.8个百分点[24][26] 服务质量指标 - 2025年上半年遗失率降至0.02件(每十万件),较2024年同期的0.04件下降50%[24][26] - 2025年上半年投诉率降至28票(每十万票),较2024年同期的51票下降46%[24][26] - 2025年上半年破损率为13.1件(每十万件),统计标准于当年修订[24][26] 收入表现 - 公司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52.889亿元人民币增长6.4%至2025年上半年的56.250亿元人民币[58][62] - 运输服务收入占比从53.5%下降至50.1%,金额为28.164亿元人民币(2025年)vs 28.282亿元人民币(2024年)[56] - 增值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9.2%,从10.751亿元人民币增至12.816亿元人民币,占比提升至22.8%[56][60] - 派送服务收入增长10.2%至15.270亿元人民币,占比达27.1%[56][60] - 运输服务单价从441元/吨降至413元/吨(-6.3%),增值服务与派送服务单价分别升至188元/吨(+12.6%)和224元/吨(+3.7%)[59][62] - 增值服务单价从2024年上半年的167元/吨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88元/吨,同比增长12.6%[49] 成本及费用 - 营业成本增长7.6%至47.452亿元人民币,其中干线运输成本占比42.3%(20.091亿元),分拨中心成本占比21.0%(9.947亿元)[66][68] - 单位营业成本从687元/吨升至696元/吨(+1.3%),但干线运输单位成本从306元/吨降至295元/吨(-3.6%)[68][70] - 分拨中心单位成本从144元/吨微增至146元/吨,主要受人力及设备租赁成本上升影响[72] - 增值服务成本大幅增长50.6%至3.364亿元人民币,增速显著高于收入增速[66][67] - 营业成本从人民币12.959亿元增至14.049亿元,增长8.4%[73] - 单位营业成本从人民币687元/吨增至696元/吨,增长1.3%[73] - 干线运输成本从人民币19.645亿元增至20.091亿元,增长2.3%[73] - 单位干线运输成本从人民币306元/吨降至295元/吨,下降3.6%[73] - 分拨中心成本从人民币9.271亿元增至9.947亿元,增长7.3%[74] - 单位分拨中心成本从人民币144元/吨增至146元/吨,增长1.4%[74] - 增值服务成本从人民币2.234亿元增至3.364亿元,增长50.6%[77] - 单位增值服务成本从人民币35元/吨增至49元/吨,增长40.0%[77] - 派送服务成本从人民币12.959亿元增至14.049亿元,增长8.4%[79] - 单位派送成本从人民币202元/吨增至206元/吨,增长2.0%[79] 利润及盈利能力 - 公司经营利润为6.122亿元人民币,经营利润率为10.9%,去年同期为5.798亿元人民币和11.0%[93][94] - 报告期间利润为4.23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为7.5%,去年同期为4.024亿元人民币和7.6%[101][104] - 经调整期内净利润为4.76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4.300亿元人民币增长[109] - 经调整EBITDA为10.98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0.270亿元人民币增长[109] - 经调整净利润率为8.5%,经调整EBITDA利润率为19.5%,去年同期分别为8.1%和19.4%[111] - 单位经调整税前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的90元/吨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96元/吨,同比增长6.7%[49] 其他收入及支出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为3240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4290万元人民币下降[91][92] - 财务成本为2010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3240万元人民币下降38.0%[96][97]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为970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290万元人民币[99][102] - 所得税开支为1.78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479亿元人民币增加[100][103] 现金流及流动性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20.462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1.785亿元人民币,增长6.5%[117][118] - 公司流动性保持强劲,主要资金来源为日常业务运营[117][118] 资产及折旧 - 总折旧从2024年上半年的4.236亿元人民币微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4.307亿元人民币,增长1.7%[116]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为2.383亿元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汽车折旧为1.715亿元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116] 借款及负债 - 有担保借款约为128万元人民币,无未偿还无担保借款[119][122]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1.50%大幅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0.03%[119][122] - 部分银行贷款由账面净值为6300万元人民币的汽车抵押担保[127][132] 资本承诺及投资 - 资本承诺为2050万元人民币[129][134] - 报告期内无重大投资、收购、处置或重大或有负债[121][123][125][126][128][130][131][133] 外汇及衍生工具 - 公司未使用任何衍生工具进行对冲,且无外币对冲政策[120][122][135][137] 员工规模及薪酬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4年12月31日的3,031人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032人[17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员工总数为3,032人,较2024年12月31日的3,031人增加1人[176] - 公司员工薪酬体系包含薪资、奖金及津贴,按绩效指标发放[174] 公司治理及董事会 - 公司于2025年6月19日股东周年大会通过重选秦兴华、魏斌、葛晓初为董事的决议[161][165] - 公司于2025年8月19日任命沙莎为提名委员会新增成员[160][164] - 公司采用不逊于上市规则附录C3标准的企业管治守则规范董事证券交易[172] - 公司董事会中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不低于三分之一[168][170] - 公司首席执行官秦兴华同时担任董事会联席主席[168][170] - 公司已设立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和战略委员会[199] 战略投资及创新 - 公司持续投资数智化基础设施并培养数智化人才[148] - 公司通过动态优化机制提升信息技术、财务报告等领域的风险管理效能[152][156] - 公司将绿色运输理念融入日常运营以持续减少碳排放[158]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使用 - 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0.092亿港元(相当于人民币8.308亿元)[178][180] - 全球发售每股净价约为12.58港元[178][180] - 所得款项40%(4.037亿港元)用于建设中转枢纽,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2.778亿港元,未动用1.258亿港元预计2025年12月前完成[181] - 所得款项30%(3.028亿港元)计划用于投资干线运输车队,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动用[181] - 其中25%(2.523亿港元)计划购买2,000至3,000台卡车及挂车,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动用[181] - 其中5%(0.505亿港元)计划偿还卡车购买借款,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动用[181] - 报告期初中转枢纽建设未动用款项为1.705亿港元[181] - 报告期内中转枢纽建设新动用款项0.446亿港元[181] - 公司投资科技创新已使用净收益19.9百万港元,占该用途计划总额201.8百万港元的9.9%,剩余137.7百万港元预计2025年12月前完成使用[183] - 分拨网络技术升级已使用净收益19.2百万港元,占该子项计划总额100.9百万港元的19.0%,剩余53.4百万港元待使用[183] - 分拨自动化设备投资已使用净收益19.2百万港元,累计使用27.3百万港元,剩余53.4百万港元待使用[183] - 智能运输管理系统投资已使用净收益0.7百万港元,占该子项计划总额80.7百万港元的0.9%,剩余64.1百万港元待使用[184] - 自动驾驶技术投资尚未动用资金,保持20.2百万港元全额未使用状态[184] - 营运资金用途10.0%份额(100.9百万港元)尚未开始使用[184] 库藏股及股息 - 公司持有1,191,000股库藏股,报告期内未出售任何库藏股[186][190] - 董事会宣布2025年中期股息为每股0.1572港元[196] - 董事会宣布2025年特别股息为每股0.0393港元[196] - 2025年中期股息将于2025年10月10日左右派发[196] - 2025年特别股息将于2025年12月12日左右派发[196] - 中期股息登记日为2025年9月5日[196] - 特别股息登记日为2025年11月17日[196] - 股息将以港币现金形式派发[197] 审计及合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涉及任何重大诉讼或仲裁[187][191] - 审计委员会确认中期财务业绩符合相关会计准则并已妥善披露[189][192] -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对中期财务信息执行了独立审阅但未发表保证意见[193] -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已对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中期财务资料进行独立审阅[198] - 报告期末后无需要披露的重大事项[19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