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为7440万港元,同比下降21.5%[2] - 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240万港元,同比下降42.8%[2]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750万港元,同比下降43.3%[2] - 经营溢利为2413.8万港元,上年为4072.2万港元[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年內溢利为1754.1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3091.9万港元下降43.3%[8] - 公司2025年总收益为74404千港元较2024年94787千港元下降21.5%[18] - 公司年度收益为7440万港元,较上年的9480万港元下降21.5%[53] - 公司股东应占年度溢利为1750万港元,较上年的3090万港元下降43.3%[53] - 公司年度收益总额为744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9480万港元下降21.5%[60] - 年度溢利1750万港元,同比下降43.3%,纯利润率由32.6%降至23.6%[6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雇员福利开支27640千港元较2024年26019千港元增长6.2%[22] - 财务成本净额3293千港元较2024年2806千港元增长17.4%[22] - 所得税开支4888千港元较2024年8310千港元下降41.2%[24] - 银行存款利息收入1584千港元较2024年1313千港元增长20.6%[22] - 财务收入由130万港元增至160万港元,增幅23.1%[65] - 所得税开支490万港元,同比下降41.2%,实际税率由21.2%微增至21.8%[66] - 员工成本总额2760万港元,较去年2600万港元增长6.2%[82]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业务为在香港提供医护人手解决方案服务及疫苗接种服务,商品销售及诊所服务[9] - 医护人手解决方案服务收益61654千港元较2024年77346千港元下降20.3%[18] - 销售商品收益大幅下降至3701千港元较2024年9171千港元减少59.6%[18] - 诊所服务收益显著增长至2631千港元较2024年56千港元激增4598.2%[18] - 医护人手解决方案服务收益6170万港元,同比下降20.2%,占总收益82.9%[60] - 机构人手解决方案收益3520万港元,同比下降26.2%[60] - 私家看护服务收益2650万港元,同比下降10.5%[60] - 医护服务收益占总费用百分比由26.4%微增至27.6%[61] 资产和负债变化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354.2万港元,上年为8114.7万港元[6] - 贸易应收款项为2116.4万港元,上年为3890.7万港元[6] - 总资产为3.159亿港元,上年为3.181亿港元[6] - 总负债为8653.6万港元,上年为9973.6万港元[7] - 借款为6108.8万港元,上年为6311.9万港元[7] - 2025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2.2936亿港元,较2024年6月30日的2.1833亿港元增长5.0%[8] - 2025年6月30日保留盈利为1.6984亿港元,较2024年6月30日的1.7242亿港元下降1.5%[8]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从14,570千港元略降至14,275千港元[30] - 租赁使用权资产从153,859千港元下降至147,789千港元,降幅3.9%[31] - 透过损益按公平值计量的上市股本证券金融资产从5,070千港元降至0千港元[34] - 指定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平值计量的上市股本证券金融资产从15,285千港元大幅增加至74,849千港元,增幅389.8%[35]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6月30日的38,907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1,164千港元,降幅达45.6%[37] - 逾期超过180日的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的2,196千港元减少至2025年的1,748千港元,降幅20.4%[37] - 银行借款总额从2024年6月30日的63,119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61,088千港元,减少3.2%[41][42] - 超过5年到期的银行借款从2024年的50,552千港元降至2025年的45,557千港元,减少9.9%[42] - 已获授银行融资从2024年的108,396千港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的63,000千港元,降幅41.9%[43] - 未动用银行融资从2024年的45,277千港元锐减至2025年的1,912千港元,降幅95.8%[43]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的20,818千港元降至2025年的17,380千港元,减少16.5%[41] - 超过90日的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的5,069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的6,264千港元,增幅23.6%[41] - 贸易应收款项由3890万港元降至2120万港元,减少45.5%[68] - 贸易应付款项由2080万港元降至1740万港元,减少16.3%[6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350万港元,较去年8110万港元下降46.4%[71] - 流动负债净额710万港元,较去年流动资产净值2830万港元恶化125.1%[71] - 银行融资额度6300万港元,较去年1.084亿港元下降41.9%,未动用额度190万港元[71] - 未偿还借款总额6110万港元,较去年6310万港元减少3.2%[73] - 资本负债比率约为4.0%,去年为0%[75] - 抵押资产账面总值1.581亿港元,较去年1.652亿港元下降4.3%[77] - 未偿付履约担保金额为848.5万港元,较上年的1149万港元减少26.2%[52] - 未偿付履约担保848.5万港元,较去年1149万港元下降26.2%[7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动用闲置现金4217万港元收购SPDR金ETF以提升资金使用效益[55] - 无重大资本承担及重大投资计划[76][81] - 本年度无重大投资收购及出售附属联属公司[85] - 本年度及公告日期无购买赎回或出售上市证券[93] 股份和薪酬计划 - 公司根据股份奖励计划于2024年发行2,460,000股普通股[38] - 2025年确认以权益结算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为66.8万港元,较2024年的56.8万港元增长17.6%[8] - 股份奖励计划下发行在外股份为173万股,占已发行股份0.43%(上年238万股占0.59%)[50] - 以股份为基础付款开支为66.8万港元(上年:56.8万港元)[51] - 尚未行使购股权加权平均剩余合约年期为4.48年(上年:5.48年)[47] - 购股权总数890万份,行使价分别为1.440港元(395万份)和0.994港元(495万份)[47] - 股份奖励计划年度授予246万股,其中没收8万股,年末发行在外238万股[51] - 股份奖励计划于2023年12月1日向21名承授人授予合计2,460,000股奖励股份[90] - 本年度股份奖励计划下无股份授予(对比2024年:2,460,000股)[84] - 本年度176,000股奖励股份被没收及474,000股奖励股份已归属[91] - 购股权计划已于2024年7月8日届满不再授出购股权[86] - 本年度无购股权授予或行使亦无没收购股权[87] - 2019年4月29日授出8,000,000股购股权[86] - 2020年6月26日授出10,000,000股购股权[86] - 股份奖励计划自2022年6月1日起生效有效期10年[89] 股息分配 - 建议末期股息为每股1.50港仙,上年为2.50港仙[2] - 2025年宣派末期股息1006.2万港元及中期股息1006.1万港元,合计2012.3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512.3万港元减少42.7%[8] - 公司宣派及支付2025财年末期股息6,036,900港元,每股1.50港仙[29] - 建议末期股息每股1.50港仙较去年2.50港仙下降40%[101] - 年度总股息每股4.00港仙较去年7.50港仙下降46.7%[101] - 中期股息每股2.50港仙较去年5.00港仙下降50%[101] - 末期股息派发登记日为2025年12月5日[101][103] - 股份过户登记暂停期间为2025年12月5日至12月8日[103] 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收入总额1623千港元较2024年1508千港元增长7.6%[20] - 透过损益按公平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实现公平值收益240千港元较2024年亏损2271千港元改善[21] - 2025年通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平值计量的股本工具公平值变动为1303.8万港元,较2024年的负352万港元显著改善[8] - 银行借款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从2024年的4.25%上升至2025年的5.27%[42] - 员工总数80名,较去年55名增长45.5%[82] 公司治理和运营 - 公司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11] - 综合财务报表以港元呈列,港元为公司功能货币[12] - 公司应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4] - 登记医护人员数量达32000名,较上年的29800名增加2200名(增长7.4%)[54]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8] - 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奚晓珠兼任[96] - 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5年11月28日举行[100] - 年报已发布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104] - 核数师为国卫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99]
百本医护(02293) - 2025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