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股东应占综合亏损为港币6.134亿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港币6.763亿元减少9.3%[22] - 回顾期内集团毛利为港币4.038亿元,较2024年同期港币4.142亿元下降2.5%[22] - 经营业务亏损为港币2470万元,较2024年同期盈利港币7800万元转亏[22] - 富豪酒店2025年上半年股东应占综合亏损为港币677,600,000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港币1,599,200,000元大幅收窄[29] - 富豪酒店2025年上半年EBITDA为港币85,400,000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港币734,800,000元转亏为盈[30] - 收入11.8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3.92亿港元下降14.8%[97] - 经营业务亏损3.70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2.786亿港元扩大33.1%[97] - 母公司股东应占亏损6.13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6.763亿港元收窄9.3%[97] - 每股基本亏损0.59港元,较去年同期0.64港元收窄7.8%[97] - 公司期内亏损6.134亿港元,导致保留盈利从36.157亿港元降至30.023亿港元[103] - 公司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净亏损为港币6.13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港币6.763亿元收窄9.3%[113] - 公司整体除税前亏损从港币10.213亿元收窄至港币8.994亿元,改善11.9%[118] - 总收入同比下降14.8%,从13.92亿港元降至11.86亿港元[120] - 物业销售收入大幅下降52.5%,由4.557亿港元减至2.166亿港元[120] - 酒店经营及管理服务收入增长4.9%,从8.087亿港元增至8.486亿港元[120]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暴跌86.3%,从1.122亿港元锐减至1540万港元[125] - 出售物业盈利净额下降4.3%,从7700万港元降至7370万港元[126] - 基本每股亏损为0.55港元,基于母公司股东应占亏损6.134亿港元及11.146亿股已发行普通股计算[13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香港酒店物业折旧费用约港币3.354亿元,较2024年同期港币3.384亿元微降0.9%[23] - 融资成本总额同比下降20.0%至5.214亿港元(去年同期6.519亿港元),主要因银行贷款利息下降21.8%至4.758亿港元[127] - 所得税支出大幅下降93.8%至540万港元(去年同期8780万港元),主因中国土地增值税减少至-300万港元(去年同期7860万港元)[128] - 物业折旧费用为1.761亿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7亿港元[126] - 利息支出净额港币4.729亿元,较上年同期港币5.935亿元减少[82] - 公司已付利息为港币488.7百万元[108] - 管理费支出从3360万港元降至3220万港元[151] - 主要管理层人员补偿从2440万港元降至2260万港元[15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量 - 经营业务现金流量净额港币1.983亿元,较上年同期港币2,100万元大幅增长[82] - 公司经营业务所得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港币177.3百万元至198.3百万元[108] - 公司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港币158.2百万元[108] - 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港币688.3百万元[108]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期末结存为港币349.0百万元[109] - 公司出售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所得款项为港币80.4百万元[108] - 公司提取新银行贷款为港币21.8百万元[108] - 公司偿还银行贷款为港币281.0百万元[108] - 公司向永续证券持有人分派为港币57.2百万元[108] - 经营业务现金流量净额从港币2100万元大幅改善至港币1.983亿元,增幅844.3%[11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负债 - 现金及银行存款连同定期存款为9.826亿港元,较2024年末14.042亿港元下降30.0%[83] - 扣除现金后债项为185.247亿港元,较2024年末183.322亿港元增加1.0%[83] - 资产负债比率52.8%,较2024年末50.8%上升200个基点[83] - 经酒店物业市值重估调整后资产负债比率为40.4%,较2024年末38.9%上升150个基点[83] - 租赁负债为920万港元,较2024年末1080万港元下降14.8%[86] - 抵押资产总额285.113亿港元,较2024年末291.446亿港元下降2.2%[87]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底的368.208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350.549亿港元,减少17.659亿港元或4.8%[100][101] - 流动资产净值从15.307亿港元降至11.013亿港元,减少4.294亿港元或28.1%[101] - 现金及银行结存从6.298亿港元大幅减少至3.417亿港元,下降2.881亿港元或45.7%[100] - 待售物业从52.114亿港元增加至63.228亿港元,增长11.114亿港元或21.3%[100] - 发展中物业(流动)从18.689亿港元大幅减少至6.577亿港元,下降12.112亿港元或64.8%[100] - 附息银行债项(流动+非流动)从191.954亿港元略降至189.663亿港元,减少2.291亿港元或1.2%[101] - 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股本从84.849亿港元下降至79.525亿港元,减少5.324亿港元或6.3%[103] - 非控权权益从32.62亿港元减少至30.133亿港元,下降2.487亿港元或7.6%[103] - 衍生金融工具(非流动)从990万港元降至零,减少990万港元[100] - 公司资产净值为港币126.987亿元,较期初的港币134.798亿元下降5.8%[113] - 现金及银行存款从港币6.772亿元大幅减少至港币3.49亿元,降幅48.5%[113] - 公司流动资产净额从港币15.307亿元下降至港币11.013亿元,降幅达28.0%[113] - 应收账款总额1.274亿港元,减值拨备940万港元,净额1.18亿港元较期初增长3.8%[134] - 账龄超1年应收账款占比9.9%达1260万港元(期初占比12.8%为1620万港元)[134] - 应付账款总额下降46.8%至4100万港元(期初7710万港元),其中3个月内账龄占比91.9%[136] - 关联方应付款项增加至4970万港元(期初660万港元),主要为同系附属公司款项[13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债项总额为189.663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191.954亿港元下降1.2%[137] - 短期银行债项(一年内到期)为60.493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59.764亿港元增长1.2%[137] - 其他债项总额为5.41亿港元,其中一年内到期部分从2.29亿港元增至5.41亿港元[14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7.898亿港元下降至3.49亿港元,降幅55.8%[150] - 抵押资产总额从291.446亿港元降至285.113亿港元,减少6.333亿港元[153] - 向联营公司提供贷款保持3.065亿港元[152] - 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总额35.8亿港元(2025年)较50.82亿港元(2024年)下降29.6%[160][161] - 第三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至32.68亿港元较期初42.53亿港元减少23.2%[161] - 衍生金融工具负债增至6840万港元较期初70万港元大幅增长967%[162] - 上市股本投资公允价值下降至2450万港元较期初6610万港元减少62.9%[160][161] - 非上市基金投资公允价值下降至26.8亿港元较期初36.56亿港元减少26.7%[160][161] 香港业务表现 - 香港酒店平均入住率从2024年83.0%上升至2025年85.0%,但实际平均房租下跌10.8%[32] - 香港2025年上半年接待旅客23,600,000人次,同比增长11.7%,其中内地旅客17,800,000人次[31] - 香港2025年第二季本地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1%,略高于第一季的3.0%增长[31] - 香港住宅市场2025年上半年销售总额超越上六个月水平,楼价下调趋势收窄[26] - 香港地区收入增长11.3%,从9.95亿港元增至11.074亿港元[121][122] - 内地旅客占访港旅客总数超过75%[44] 中国内地业务表现 - 物业分部收入因香港及内地房地产市况低迷而较2024年同期减少[22] - 中国内地收入骤降95.0%,从3.15亿港元减至1580万港元[121][122] - 成都富豪國際新都薈住宅銷售總額人民幣20.483億元(港幣22.288億元)[72] - 成都項目商舖已售4,002平方米(43,078平方呎)銷售額人民幣9,320萬元(港幣1.014億元)[72] - 成都項目泊車位已售548個銷售額人民幣5,630萬元(港幣6,130萬元)[72] - 写字楼预售面积15,017平方米(占可售面积77.4%)的335个单位已获订约或认购,销售总额人民币1.289亿元[74] - 商铺部分出售面积274平方米(占可售面积10.3%)的5个单位,销售总额人民币810万元[74] - 天津项目商业部分已出售面积16,050平方米(占可售面积84.5%),销售总额人民币3.741亿元[75] - 新疆项目已完成造林面积4,300亩(占土地总面积56.6%),待开发地块面积1,843亩[76] 酒店业务表现 - 酒店业务收入较上一比较期间保持稳定增长[22] - 酒店经营与管理业务收入从港币8.416亿元微增至港币8.792亿元,增幅4.5%[118] - 八间酒店物业收入净总额较2024年有所增加但仍低于基本租金总额[36] - 香港国际机场麗豪航天城酒店客房1,208間總樓面面積33,700平方米(362,750平方呎)[63] - 富薈旺角酒店拥有288间客房总楼面面积6,529平方米(70,278平方呎)[58] 物业发展及投资业务表现 - 富豪‧山峯项目已出售18个公寓单位及1间洋房,仍持有3间洋房及59个公寓单位待售[26] - 尚瓏项目重推123个住宅单位,其中120个已出售或订约出售[39] - 尚瓏項目住宅單位銷售120個總銷售額港幣8.987億元[65] - 富豪‧山峯项目累计销售总额达52.185亿港元其中2025年签约销售7.354亿港元[57] - 富豪‧山峯项目已完成销售交易43.398亿港元涉及19间洋房及61个公寓单位[57] - 2025年回顾期间富豪‧山峯完成销售交易2.007亿港元含1间洋房及4个公寓单位[57] - 富豪产业信托持有富豪‧山峯项目3间洋房及59个公寓单位待售(除1间保留洋房外)[57] - We Go MALL购物商场总楼面面积15,270平方米(164,364平方呎)租赁状况稳定[54] - 尚都项目余下2间商铺及5个停车位待售总楼面面积7,159平方米(77,059平方呎)[55] - 深水埗海壇街項目地盤總面積431平方米(4,644平方呎)總樓面面積3,691平方米(39,733平方呎)[66] - 富豪海灣保留8座花園洋房總樓面面積3,719平方米(40,032平方呎)[67] - 物业发展及投资业务收入从港币5.041亿元下降至港币2.642亿元,降幅47.6%[118] 资产出售及融资活动 - 出售英国伦敦物业总价1950万英镑(约港币2.041亿元)[40] - 出售葡萄牙里斯本物业现金代价930万欧元(约港币8390万元)[40] - 富豪集团资产出售计划取得重大进展以降低负债水平及加强财务实力[45] - 百利保集团计划出售非核心资产以巩固财务基础[47] - 倫敦物業出售協議總價1,950萬英鎊(約港幣2.041億元)[69] - 里斯本物業出售協議現金代價930萬歐元(約港幣8,390萬元)[71] - 公司出售英国伦敦物业实现交易对价1950万英镑(约2.041亿港元)[169] - 富豪酒店完成港币2,950,000,000元的三年期再融资[34] - 2021年初步融资未偿还金额为49.995亿港元,含49.5亿港元循环贷款[138] - 2022年九龙融资未偿还金额为28亿港元,较初始29.5亿港元累计偿还1.5亿港元[139] - 2024年湾仔融资未偿还金额为4.165亿港元,利率挂钩HIBOR[140] - 2023年上环融资未偿还金额为7.495亿港元,取代原7.9亿港元贷款[141] - 2023年炮台山融资未偿还金额为7.55亿港元,取代原8.25亿港元贷款[142] - 2023年土瓜湾融资未偿还金额为6.5亿港元,取代原6.21亿港元贷款[142] - 银行债项利率为HIBOR加1.05%-1.80%,欧元贷款为EURIBOR加0.95%[143][145] - 利率掉期安排覆盖三项融资,名义金额合计20.65亿港元(九龙9亿/湾仔4.165亿/上环7.495亿)[139][140][141] - 有抵押票据包括2000万美元票面利率HIBOR+0.6%和4000万美元票面利率HIBOR+3.11%[148] - 循环贷款融资7300万港元,利率为最优惠利率+3%,2027年1月到期[149] 投资及联营公司表现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及待售物业减值亏损合计约港币2.008亿元[22] - 集团持有富豪酒店国际控股约69.3%控股权[24] - 富豪产业信托持有香港五间富豪酒店及四间富荟酒店,富豪持有其已发行基金单位约74.9%[24] - 香港酒店物业市值总额显著高于账面总值,经调整资产净值为每股港币12.57元[23] - P&R持有四海国际集团57.0%已发行普通股股本,并持有可转换优先股及票据可转换为1,272,100,000股新普通股[25] - 富豪酒店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由2024年亏损港币932,600,000元转为2025年收益港币6,600,000元[29] - 富豪产业信托中期综合未计基金单位持有人分派前亏损为港币5.081亿元,去年同期亏损为港币1980万元[35] - 投资物业组合公平值亏损港币5.171亿元,去年同期为收益港币1650万元[35] - 不计公平值变动核心经营盈利港币900万元,去年同期亏损港币3630万元[35] - 四海国际中期股东应占综合亏损港币5650万元,去年同期亏损港币1.69亿元[42] - 四海集团通过配售发行1亿股新股,每股港币0.108元[43] - 四海集团成都及天津发展项目余下物业具有重大价值预计带来可观收入[46] - 金融资产投资业务亏损从港币6540万元收窄至港币50万元[118] - 飞机拥有及租赁业务去年实现盈利港币7820万元,今年已无此项业务[115][118] - 按市值重估香港酒店组合后,公司经调整资产净值达港币140.087亿元,每股港币12.57元[80] - 母公司股份持有人账面资产净值为港币79.525亿元,每股港币7.13元[80]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罗旭瑞担任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 年龄80岁[11] - 罗俊
百利保控股(00617)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