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收入为777,18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4%[11] - 税前利润为2,66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7.56%[11] - 期内亏损9,03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9.79%[11]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净利润为4,32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4.73%[1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777.18百万元,同比下降3.34%[3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税前利润为人民币2.66百万元,同比下降97.56%[31]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净利润为人民币4.33百万元,同比下降94.73%[31] - 收入同比下降3.3%至777.18百万元,对比去年同期804.01百万元[90] - 经营利润锐减60.6%至64.76百万元,去年同期为164.56百万元[90] - 期内亏损9.03百万元,对比去年同期利润92.30百万元[90][91] - 公司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8.04007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7.7718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105] - 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432.5万元,同比下降94.7%(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8,214.1万元)[114]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公司2025年1-6月毛利为人民币246.25百万元,同比下降31.53%[34] - 毛利大幅下降31.5%至246.25百万元,去年同期为359.65百万元[90] - 贷款及借款利息支出从2024年上半年的7794.3万元人民币大幅减少至2025年同期的3108.7万元人民币[110] - 无担保中期票据利息支出在2025年上半年达到3254.9万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零[110] - 财务成本总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5280.4万元人民币上升至2025年同期的6090.2万元人民币[110] - 提供服务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4.44356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同期的5.30931亿元人民币[112] - 自有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从2024年上半年的1.23342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同期的1.67312亿元人民币[112] - 中国所得税拨备从2024年上半年的2149.4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1457.2万元人民币[113] - 员工薪酬总额219.35百万元,同比增长14.28%(2024年同期191.95百万元)[64]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工业危废处置服务收入为人民币497.55百万元,同比下降10.93%,其中一般危废收入下降15.74%至人民币395.28百万元[32][33] - 油泥处置收入同比增长36.05%至人民币58.31百万元[32][33] - 资源综合利用收入同比增长96.24%至人民币94.37百万元[32][33] - 工业固废处置服务收入同比下降6.1%至人民币185.27百万元[33] - 工业危险废物处理服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5.58027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4.97554亿元人民币,其中一般危废收入从4.69119亿元降至3.95276亿元[105] - 资源综合利用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4808.7万元人民币大幅增长至2025年同期的9436.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2%[105] - 政府补助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2827.8万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同期的3002.9万元人民币[109] 各业务线毛利率表现 - 工业危废处置服务毛利率33.83%,同比下降11.76个百分点[34] - 一般危废处置毛利率36.02%,同比下降12.65个百分点,主因危废价格同比下降人民币96元/吨[34] - 油泥处置毛利率29.89%,同比基本持平[35] - 飞灰处置毛利率19.34%,同比下降9.82个百分点,主因进厂量不足成本无法摊薄[36] - 资源综合利用毛利率3.78%,同比下降26.12个百分点,主因宁海项目运营成本较高[36] 业务运营规模与处理量 - 公司固危废处置总量同比增长但盈利同比下降[14] - 公司处置工业危废约51.87万吨同比减少5.67%[16] - 公司出售冰铜约0.15万吨同比增长32.70%[16] - 公司生产销售替代燃料约27.51万吨同比增长193.60%[16] - 公司处置工业固废约85.07万吨同比增长3.57%[18] - 公司一般危废项目处理能力合计达305.55万吨/年[19] - 公司已投运危废处置项目总处理能力为662.26万吨/年,危废资质能力为345.56万吨/年[20] - 公司飞灰水洗项目已投运及在建总处理能力为54.95万吨/年[21] - 公司油泥处置项目总处理能力为69.3万吨/年,危废资质能力为68.5万吨/年[22] - 公司工业固废处置项目已投运总处理能力为344.72万吨/年,在建13万吨/年,合计357.72万吨/年[23] - 公司已投运及在建项目总处理规模约为1192.23万吨/年[25] - 替代燃料加工项目总产能为38万吨/年,包括广东清远3万吨/年及安徽芜湖10万吨/年等项目[25] - 一般危险废物处理能力为662.26万吨/年,飞灰水洗处理能力为39.95万吨/年[26] 地区项目与能力布局 - 公司在全国投运建设环保项目85个总处理规模约1192.23万吨/年[14] - 公司成功签约江西分宜项目处理能力15万吨/年[17] - 公司推进铜陵铜尾渣资源化项目处理能力80万吨/年[15] - 广西北部湾区域危废处置能力达75万吨/年(兴业32万+崇左10万+隆安10万+桂林23万)[20] - 川渝区域危废处置能力超60万吨/年(忠县44.8万+南桐16万)[20] - 西北区域新增危废处置能力50万吨/年(平凉13万+嘉峪关20万+铜川二期20万-永登10万)[20] - 山东区域危废处置能力达54.8万吨/年(泗水25万+泰安16万+滨州10万+东营16万-济宁5万)[20][22] - 公司2024年新投产项目包括甘肃庆阳油泥处置(9.6万吨/年)和陕西铜川危废处置(20万吨/年)[20][22] - 公司于2025年完成三家子公司股权转让,移除浙江常山(25万吨/年)、临安(10万吨/年)和湖南湘潭(20万吨/年)产能[24] 现金流与财务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616.03百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267.51百万元[51]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68.21百万元,同比上升人民币22.68百万元[5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显著增长78.2%至616.03百万元[92] - 经营现金流净额2.682亿元,同比增长9.2%[96]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1.847亿元,同比减少45.4%[96]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1.869亿元,其中发行10亿元无担保中期票据[96] - 期末现金及等价物6.160亿元,较期初3.456亿元增长78.2%[96] - 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1.762亿元,同比减少52.0%[96] - 偿还贷款11.330亿元,新增贷款3.673亿元[96] - 非控股权益注资982.5万元[9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长78.2%至人民币6.160亿元[124] - 贷款及借款总额下降24.5%至人民币23.76亿元[125] - 一年内到期贷款为人民币7.416亿元[125] - 受限银行存款为人民币6,545万元,主要用于应付银行承兑汇票[124] 资产与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9,805,499千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0.57%[12] - 总负债为6,155,900千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06%[12]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为2,952,305千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0.15%[12] - 资产总额为人民币9,805.50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0.57%[42] - 流动资产增长7.8%至1,625.46百万元[92] - 无担保中期票据增加66.7%至2,500.00百万元[93]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3.602亿元,但未动用银行授信达31.9亿元[100] - 子公司成功注册30亿元中期票据额度,已发行25亿元[101]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下降13.0%至人民币112.38亿元[119]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从人民币138.28亿元降至121.78亿元,减少11.9%[126]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从人民币43.15亿元降至36.38亿元,减少15.7%[126] - 应付工程及设备款项(第三方)从人民币43.49亿元增至46.16亿元,增长6.1%[126] - 应付关联方款项从人民币22.61亿元降至20.03亿元,减少11.4%[126] - 应付股息从人民币3121.9万元降至2817.1万元,减少9.8%[126][127]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从人民币633.7万元增至1570.8万元,增长147.9%[130] - 应付关联方工程及设备款项从人民币2.25亿元降至1.97亿元,减少12.3%[126] 承诺事项与或有负债 - 建造合约采购承担总额353,032千元,同比增长4.65%(2024年同期337,347千元)[56] - 已批准未订约采购承担223,701千元,同比增长21.52%(2024年同期184,075千元)[56] - 为联营公司银行融资提供担保24,000千元,已动用12,526千元(2024年末未动用)[59] - 银行贷款抵押情况:设备抵押75,280千元(2024年77,280千元),厂房土地抵押65,980千元(2024年47,550千元)[60] - 已订约承担从人民币7783.2万元增至1.29亿元,增长66.2%[131] - 已批准未订约承担从人民币3.26亿元降至2.24亿元,减少31.4%[131] - 为联营公司银行融资担保人民币2400万元,已使用金额为1252.6万元[132] 关联方交易与关系 - 海螺创业及其关联方合计持股比例27.11%(含实益拥有0.76%+受控法团权益26.35%)[66] - 海螺水泥通过多重权益结构持股26.35%(含实益拥有5.55%+受控法团权益15.66%+共同权益5.14%)[66] - 中国海创控股国际有限公司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股26.35%[66] - 海螺水泥及其一致行动人士持有195,261,879股股份[70] - 海螺国际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持有286,134,000股股份[70] - 海螺水泥及其一致行动人士合计持有387,523,500股股份[70][74] - 李群峰实益持有2,050,000股股份,占0.11%[72] - 汪纯健实益持有100,000股股份,占0.01%[72] - 马伟实益持有2,541,127股股份,占0.14%[72] - 李群峰、汪纯健及马伟共同持有权益合计481,395,879股,占26.35%[72] - 廖丹通过配偶权益持有481,395,879股,占26.35%[72] - 海创集团通过子公司持有109,178,000股股份(创投控股98,039,000股、海创医疗5,943,000股、海螺创业国际5,196,000股)[70] - 海螺工会持有海创集团82.93%注册资本[70] - 向海螺水泥商品销售额为4335.3万元人民币[145] - 向关联方提供劳务总额同比下降52.8%至1551.2万元人民币(2024年:3285.8万元)[145] - 从关联方采购商品总额下降13.9%至830.7万元人民币(2024年:965.0万元)[145] - 接受关联方劳务总额增长2.6%至4718.9万元人民币(2024年:4600.9万元)[145]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增长18.9%至9767.4万元人民币(2024年末:8211.2万元)[146]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下降11.1%至5889.2万元人民币(2024年末:6652.5万元)[146] - 其他应付款项(非贸易)总额下降11.4%至20026.6万元人民币(2024年末:22605.1万元)[146] - 应付海螺创业及其附属公司股息保持2718.2万元人民币未变[146] - 对海螺水泥贸易应收款项增长69.3%至3528.3万元人民币(2024年末:2083.3万元)[146] - 对海螺水泥贸易应付款项下降11.9%至5501.1万元人民币(2024年末:6242.5万元)[146] 物业、厂房及设备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价值约人民币7412.28百万元[85] - 八项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物业总面积39133.8平方米[85] - 第二号物业取得土地使用权证面积27229平方米[85] - 第二号物业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建筑面积8659.74平方米[85] - 第四号物业取得土地使用权证面积5994.73平方米[85] - 第一号物业土地使用权证预计取得时间调整为2026年12月前[85] - 第三号物业土地使用权证预计取得时间为2025年12月前[85] - 第四号物业房屋所有权证预计取得时间为2026年6月前[85] - 第五号物业占地面积扩大355%至123,969平方米[89] - 第八号物业建筑面积预计为3,456平方米[89] - 收购厂房和设备项目金额为人民币1.925亿元[115] - 使用权资产新增人民币260.2万元,账面价值人民币2,468.1万元[116] - 无形资产新增人民币362.4万元[117] 公司治理与人事 - 雇员总数3,062人,同比下降6.87%(2024年末3,288人)[64] - 未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同样未派发)[65] - 审核委员会审阅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业绩[81] - 报告期后无重大事项需披露[88] 附属公司与组织结构 - 海螺创业拥有9家附属公司包括德兴海创环保科技和安徽海创新型节能建筑材料等[137] - 海螺集团作为海螺水泥母公司拥有海螺设计院和海螺新材等附属公司[138] - 海螺新材拥有5家附属公司包括芜湖海螺新材料和英德海螺型材等[139] - 海螺水泥作为最终母公司拥有至少10家附属公司包括铜陵水泥和荻港水泥等[139] - 海螺水泥附属公司数量庞大覆盖江西、湖南、安徽、广东等地区至少10家[140] - 海螺水泥在重庆、江西、四川、陕西等地拥有至少11家附属公司[141] - 海螺水泥通过盘江水泥等附属公司扩展贵州市场至少4家[142] - 海螺水泥在云南、陕西、重庆等地拥有贸易和包装类附属公司至少10家[143] - 海螺水泥拥有4家海中贸易附属公司覆盖江西、贵州、山东和陕西[144] - 集团关联方包括联营公司众城水泥和杰夏环保[144]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应收账款同比下降[14] - 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13.36百万元,对比去年同期利润10.16百万元[90][9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432.5万元,但非控股权益亏损1335.8万元导致全面收益总额亏损903.3万元[95]
海螺环保(00587)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