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人民币56.927亿元,同比增长5.9%[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9.557亿元,同比增长110.8%[8] - 合并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5.9%至56.93亿元人民币[86] - 合并营业利润同比大幅增长92.2%至14.41亿元人民币[86] - 合并净利润同比增长99.4%至10.81亿元人民币[8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10.8%至9.56亿元人民币[87]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8%至14.35亿元人民币[88] - 母公司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66.2%至7.07亿元人民币[8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人民币38.989亿元,同比下降5.7%[9] - 财务费用为人民币2.089亿元,同比增长13.7%[9][12]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3.7%至2.09亿元人民币[86] - 母公司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8.4%至9.19亿元人民币[88] 业务线表现 - 油品部分营业收入11.01亿元,同比增长112.5%,毛利5.78亿元,同比增长3,134.9%[33] - 集装箱部分营业收入17.75亿元,同比下降8.7%,但毛利6.02亿元,同比增长14.5%[35] - 散杂货部分营业收入17.19亿元,同比下降3.4%,毛利3.70亿元,同比下降20.3%[41] - 散粮部分营业收入4.18亿元,同比增长17.3%[43] - 散粮部分毛利1.18亿元,毛利率提升7.7个百分点至28.1%[43][44] - 客运滚装部分营业收入8746万元,同比下降9.6%[46] - 增值服务部分营业收入4.80亿元,同比下降11.7%[49] 吞吐量数据 - 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89.0亿吨,同比增长4.0%[4] - 公司汽车码头业务相关之全国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6] - 2025年上半年油品吞吐量3,083.6万吨,同比增长6.9%,其中原油吞吐量2,166.9万吨,同比增长14.2%[31] - 集装箱吞吐量547.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0%[34] - 汽车整车作业量34.7万辆,同比下降0.9%,其中外贸汽车3.1万辆,同比下降11.4%[36][37] - 散杂货吞吐量7,278.1万吨,同比下降1.9%,其中矿石吞吐量2,509.5万吨,同比下降7.5%[39][40] - 散粮码头总吞吐量达930.6万吨,同比增长17.4%[42] - 玉米吞吐量大幅增长至698.2万吨,同比增加73.4%[42] - 大豆吞吐量155.5万吨,同比减少21.1%[42] - 客运吞吐量138万人次,同比增长9.1%[45] - 滚装吞吐量37.9万辆,同比减少5.7%[45]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577.31亿元,净资产437.59亿元,每股净资产1.68元[15] - 资产负债率24.2%,较上年末下降3.2个百分点[15] - 未偿还借款57.73亿元,其中44.24亿元为一年内到期[16] - 净债务权益比率12.2%,较上年末17.9%下降[16]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597.87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577.31亿元人民币,减少3.4%[8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397.98亿元人民币微增至400.50亿元人民币,增长0.6%[83] - 未分配利润从52.81亿元人民币增至56.73亿元人民币,增长7.4%[83] - 货币资金从24.28亿元人民币增至32.81亿元人民币,增长35.1%[84] - 应收账款从31.99亿元人民币大幅下降至16.79亿元人民币,减少47.5%[84] - 其他应收款从22.98亿元人民币下降至15.07亿元人民币,减少34.4%[84] - 流动负债合计从36.20亿元人民币大幅下降至19.73亿元人民币,减少45.5%[85] - 应付职工薪酬从1.50亿元人民币下降至0.72亿元人民币,减少52.0%[85]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从20.99亿元人民币大幅下降至0.36亿元人民币,减少98.3%[85] - 租赁负债从25.06亿元人民币下降至11.29亿元人民币,减少55.0%[85] - 负债合计为139.7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63.84亿元下降14.7%[82] 现金流量表现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52.23亿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28.41亿元[1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至28.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8.3%[8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长至64.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0%[89]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下降至18.07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8.6%[8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28.00亿元人民币,主要因偿还债务24.46亿元[9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2.2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0.5%[90]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显著改善至22.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83.1%[92]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9.94亿元人民币,主要来自投资收益9.92亿元[92] - 母公司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为9.9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8%[92] - 母公司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20.87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4.5%[93]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增长至32.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1%[93] 诉讼和或有事项 - 未决诉讼索赔总金额10.60亿元[21] - 公司因中大金属公司诉讼案一审被判支付1026.34万元及利息[23] - 公司因青岛开投公司诉讼案终审被判赔偿货物损失31922.37万元及利息[24] - 公司需向青岛开投公司支付律师费140万元及保全担保费14.65万元[24] - 公司因榕江公司诉讼案终审被判赔偿货物损失33608.1万元及利息[25] - 公司需向榕江公司支付律师费257万元及保全保险费25.48万元[25] - 公司因青岛中兗公司诉讼案终审被判赔偿货物损失16924.64万元及利息[26] - 公司被责令支付青岛中兗公司16938.61万元及利息并承担执行费23.68万元[26] - 公司因新汶矿业公司诉讼案终审被判支付货物损失1182.76万元及其他损失235.85万元及利息[27] - 公司被责令支付新汶矿业公司1423.61万元及利息并承担执行费8.16万元[27] - 公司因重庆渝丰公司诉讼案终审被判支付12025.13万元及资金占用损失[28] - 公司于2021年12月31日针对码头物流公司诉讼计提预计负债1.80亿元[2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预计负债因法院扣划减少至1.48亿元[29] - 公司确认除已披露事项外,截至2025年6月30日无其他重大担保及或有事项[30] 投资收益和损失 - 投资净收益为人民币1.05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107.2%[9] - 信用减值损失转回人民币7926万元,同比变化-489.0%[9]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减少6580.56万元,下降489.0%[13] - 其他收益同比减少4500.33万元,下降39.3%[13] - 投资收益同比增加1.11亿元,增长2107.2%[13]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加1.52亿元,增长71.9%[14] - 母公司投资净收益为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7.2%[88] 股东权益和分配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不派发中期股息[59] - 公司第二期股份回购计划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4.2亿元且不高于人民币8.4亿元,价格不高于每股人民币1.87元[60] - 2025年1月23日至6月27日期间回购A股96,357,247股,总购买价人民币144,695,372.94元,每股价格区间人民币1.45元至1.59元[60] - 截至报告日期第二期股份回购计划累计回购A股333,707,456股并全部注销[60] - 公司总股本为23,905,474,669股,其中A股18,746,758,670股占比78.42%,H股5,158,715,999股占比21.58%[68] - 营口港务集团持有A股6,916,185,012股,占A股总数36.89%,占总股本28.93%[68] - 大连港集团持有A股5,418,309,653股,占A股总数28.90%,占总股本22.67%[68] - 招商局集团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H股4,293,248,695股,占H股总数83.22%,占总股本17.96%[6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5.58亿元人民币[10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对股东分配利润5.63亿元人民币[10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股东权益总额减少1.43亿元人民币至400.19亿元[10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01亿元人民币[10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对股东分配利润4.58亿元人民币[10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股东权益总额减少2.47亿元人民币至396.46亿元[10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专项储备提取1.16亿元,使用5665万元[10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专项储备提取1.38亿元,使用4406万元[10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53.05亿元人民币[10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43.84亿元人民币[103] 会计政策和计量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境外子公司财务报表折算为人民币编制[117] - 公司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两种类型[122]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资产和负债按合并日在最终控制方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计量[123]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按购买方付出资产、承担负债及发行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125] - 合并成本大于取得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125] - 商誉按成本扣除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计量 至少每年进行减值测试[126] - 商誉减值测试需结合相关资产组进行 可收回金额为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净额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较高者[126][127] - 商誉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且不予转回[128]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 控制权获取至丧失期间纳入合并[129][130] - 非同一控制合并取得的子公司自购买日起按公允价值纳入合并范围[130]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 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34] - 公司处置子公司股权直至丧失控制权的交易作为一揽子交易处理,处置价款与对应净资产份额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丧失控制权时转入当期损益[135] - 合营安排需由两个及以上参与方共同控制,任何一方均不能单独控制该安排[136]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持有期限短(一般指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价值变动风险小的投资[137]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交易费用根据类别计入当期损益或初始确认金额[138] - 实际利率法用于计算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及分摊利息收入或费用[139] - 金融资产后续计量分为摊余成本、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或当期损益三类[140]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列示于应收款项融资或其他债权投资[141]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可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142] - 为消除会计错配可将金融资产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43]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144] - 公司对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按摊余成本和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145] - 公司对未发生信用减值但后续成为已减值的金融资产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14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和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146]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确认在其他综合收益终止确认时转入留存收益[147]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利得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48] - 公司对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准备[149] - 公司按信用风险等级计提预期信用损失准备A级0-0.1% B级0.1-0.3% C级0.3-50% D级50-100%[150] - 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的金融工具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准备[150] - 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的金融工具按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计量准备[150] - 不再合理预期收回现金流量的金融资产将直接减记账面余额[153] - 金融资产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与收到对价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5] -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转出计入留存收益[155] -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终止确认部分对价和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累计额之和与终止确认部分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或留存收益[156]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时终止确认部分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2]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68] - 存货跌价准备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数量繁多单价较低存货按存货类别计提[169] - 存货跌价影响因素消失时在原计提金额内转回转回金额计入当期损益[169] - 存货发出采用先进先出法确定实际成本[166] - 周转材料中低值易耗品采用分次摊销法包装物采用一次转销法[167] - 应收购据期限一年内列示为应收款项融资一年以上列示为其他债权投资[164] -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份额确定,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72]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173] - 企业合并相关中介费用计入当期损益[173] - 追加投资形成重大影响时按原股权公允价值加新增投资成本计量[173] - 对子公司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收益按现金股利确认[174] - 对联营合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初始成本与可辨认净资产份额差额计入损益[175] - 权益法下按份额确认投资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并调整账面价值[176] - 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比例抵销后确认投资损益[176] - 分担净亏损以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177] -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账面价值与取得价款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8] - 处置部分股权投资丧失控制权时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9] - 丧失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80] - 投资性房地产按成本模式计量并计提折旧或摊销[181] - 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税费后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82] - 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5-30年,年折旧率3.17%-19.00%[183] - 港口及码头设施折旧年限5-50年,年折旧率1.90%-19.00%[183] - 汽车及船舶折旧年限5-25年,年折旧率3.80%-19.00%[183] - 机器设备等折旧年限3-15年,年折旧率6.33%-31.67%[183] - 土地使用权摊销年限40-50年[187] - 泊位配套使用权摊销年限50年[187] - 研发支出研究阶段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188] - 开发阶段支出满足5项条件才可资本化为无形资产否则计入当期损益[188][190] - 无法区分研究开发阶段的全部研发支出计入当年损益[188] - 长期待摊费用在预计受益期间分期平均摊销[189] - 公司定期检查非金融资产减值迹象可收回金额取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净额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较高者[191] -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予转回[193] - 预计负债按履行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计量重大时采用折现金额[194] - 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四类[195] - 收入确认以客户取得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点按交易价格确认[198] - 采用投入法确定履约进度无法合理确定时按已发生成本确认收入[199] - 公司通过提供港口作业和运输服务履行履约义务[200] - 履约义务被视为在某一时段内履行[200] - 收入确认基于客户同时消耗履约带来的经济利益[200] - 公司采用投入法确定履约进度[200] - 当履约进度无法合理确定时按已发生成本确认收入[200] - 已发生成本确认收入的前提是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200] - 收入确认方法适用于
辽港股份(02880)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