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心连心化肥(01866) - 2025 - 中期财报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未经审核合并收入约为126.6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约6.05亿元或5%[29] - 公司未经审核合并净利润同比下降约1.81亿元或19%,母公司应占净利润同比下降约8800万元或13%[30] - 扣除非经常性项目影响后,母公司应占净利润同比下降9%[30] - 第二季度毛利环比增长44%[31] - 第二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约2.59亿元或104%[31] - 集团未经审计综合收入为人民币126.66亿元,同比增长5%[33] - 集团未经审核综合纯利同比下降人民币1.81亿元,降幅19%[33]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126.65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20.61亿元人民币增长5.0%[154]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20.40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3.557亿元人民币下降13.4%[154] - 2025年上半年税前利润为9.18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1.226亿元人民币下降18.2%[154]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7.57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9.385亿元人民币下降19.3%[154]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后净利润为7.921亿元人民币,其中包含3500万元人民币的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费用[154]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5.993亿元人民币,非控股权益应占利润为1.578亿元人民币[154] - 基本每股收益为51.50分人民币,摊薄每股收益为50.93分人民币[154] - 期内溢利为7.57亿元人民币,其中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5.99亿元人民币[15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26.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178][18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分部利润总额20.40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3.56亿元下降13.4%[178][18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整体毛利同比下降13%,尿素产品毛利同比下降近44%[30] - 集团整体毛利同比下降13%,尿素产品毛利同比大幅下降44%[33] - 销售及分销开支增至3.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7][58] - 一般及行政开支降至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3%[58][59] - 财务成本降至2.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60][63] - 财务成本下降13.6%至2.297亿人民币(2024年:2.66亿人民币)[187] - 销售存货成本上升9.5%至106.256亿人民币(2024年:97.052亿人民币)[189]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增长12.1%至8.829亿人民币(2024年:7.879亿人民币)[189] - 雇员福利开支增长3.7%至12.669亿人民币(2024年:12.214亿人民币)[189] - 当期中国所得税开支下降12.3%至1.614亿人民币(2024年:1.841亿人民币)[193] 各业务线表现 - 尿素上半年销售收入为人民币32.25亿元,同比下降16%,平均售价同比下降19%[35][38] - 尿素毛利率下降10个百分点,从31%降至21%[36][38] - 复合肥上半年销售收入为人民币35.66亿元,同比增长5%,销量同比增长8%[37][39] - 甲醇上半年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6.42亿元,同比增长27%,销量同比增长28%[41][45] - 液氨上半年销售收入为人民币5.33亿元,同比下降20%,平均成本同比下降16%[43][47] - 三聚氰胺毛利率从30%上升至31%,增长1个百分点[49][51] - 三聚氰胺平均成本同比下降10%[49][51] - 液氨毛利率从11%上升至13%,增长2个百分点,平均成本同比下降16%[50] - DMF毛利率从13%上升至18%,增长5个百分点,平均成本同比下降15%[53][55] - DMF销售收入为5.8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销量同比增长9%[52][55] - 化肥板块收入贡献最大,其中尿素收入32.25亿元,复合肥收入35.66亿元[178] - 化工板块中甲醇收入16.42亿元,液氨收入5.33亿元,三聚氰胺收入3.78亿元,DMF收入5.87亿元[178] - 其他产品收入27.34亿元,包含医药中间体板块2.27亿元和装备板块1.61亿元[178] - 尿素分部利润6.6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1.81亿元大幅下降43.9%[178][180] - 复合肥分部利润5.63亿元,同比下降6.9%[178][180] - 甲醇分部利润1.39亿元,同比增长35.8%[178][180] - 三聚氰胺分部利润1.17亿元,与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178][180] - DMF分部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41.3%[178][180] 季度表现 - 第二季度尿素销售价格环比增长10%,三聚氰胺销售价格环比增长11%[31] - 第二季度复合肥销售量环比增长29%,三聚氰胺销售量环比增长20%[31] - 第二季度尿素售价环比增长10%,三聚氰胺售价环比增长11%[34] - 第二季度复合肥销量环比增长29%,三聚氰胺销量环比增长20%[34] 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收入净额达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54][56] - 其他净收入同比增长77.9%至2.001亿人民币(2024年:1.125亿人民币)[185] - 销售副产品净利大幅增长71.8%至8233.4万人民币(2024年:4793.7万人民币)[185] - 补贴收入增长90.7%至9384.1万人民币(2024年:4921.4万人民币)[185] - 宣派2024年度末期股息3.336亿人民币(2023年:2.925亿人民币)[194] - 加权平均普通股数量微增至12.182亿股(2024年:12.180亿股)[200] 现金流 - 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39.9%,从2024年20.75亿人民币降至2025年12.47亿人民币[16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扩大66.3%,从2024年12.47亿人民币增至2025年20.73亿人民币[162] - 融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大幅增长9872.8%,从2024年230万人民币增至2025年22.97亿人民币[16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同比增长17.1%,从2024年20.14亿人民币增至2025年23.58亿人民币[162][163] - 设备购置支出同比增长34.9%,从2024年18.95亿人民币增至2025年25.56亿人民币[162] - 政府补贴收入同比增长90.7%,从2024年4921万人民币增至2025年9384万人民币[162] - 利息收入同比下降49.6%,从2024年1371万人民币降至2025年691万人民币[162] - 税费支出同比下降13.6%,从2024年2.66亿人民币降至2025年2.30亿人民币[162] - 贷款借款收入同比增长52.5%,从2024年48.92亿人民币增至2025年74.61亿人民币[162] - 非控股股息支出同比下降80.1%,从2024年4461万人民币降至2025年885万人民币[162] 资产负债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360.41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325.182亿元人民币增长10.8%[15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3.57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8.872亿元人民币大幅增长165.8%[156] - 总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125.22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31.42亿元人民币,增幅为4.95%[158]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由89.61亿元人民币增至95.54亿元人民币,增长6.62%[158] - 非控股权益由35.61亿元人民币略增至35.88亿元人民币,增长0.77%[158]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的非流动部分从75.88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106.73亿元人民币,增长40.55%[157] - 流动负债总额从113.68亿元人民币下降至111.27亿元人民币,减少2.12%[157] - 贸易应付款项从15.81亿元人民币增至18.83亿元人民币,增长19.08%[157] - 应付票据从8.06亿元人民币减少至4.74亿元人民币,下降41.25%[157] - 保留溢利从43.07亿元人民币增至49.06亿元人民币,增长13.91%[158] - 回购股份支出484.2万元人民币[15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一年内到期债务为人民币48.59亿元,占债务总额的31.28%,较2024年12月31日的52.67亿元(占比40.97%)有所下降[96][98]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总负债除以总资产)为63.5%,较2024年12月31日上升2个百分点[99][10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预计下半年国内氮肥市场尿素价格将保持平稳走势[66][68] - 原料煤价企稳回升可能推动尿素价格阶段性上行波动[66][68] - 江西基地二期项目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投产[70][71] - 新乡基地化工新材料项目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投产[70][71] - 广西和准东新增基地按计划稳步推进[70][71] - 2027年公司各在建产能全面释放[70][71] 股份结构和激励计划 - 董事长刘兴旭持有公司股份439,565,999股,占比34.25%[74] - 董事闫蕴华持有公司股份258,220,000股,占比20.12%[74] - 董事张庆金持有公司股份3,045,000股,占比0.24%[74] - 董事Ong Kian Guan持有公司股份100,000股,占比0.01%[74] - Pioneer Top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435,313,999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33.92%[83] - 刘兴旭先生实益拥有Pioneer Top 42%股权,并拥有其投票权及日常管理权[79][89] - 公司持有1,006,000股库存股份,刘兴旭先生被视为拥有这些股份的权益[79] - Mirth Power Limited为1,245名员工受益人持有211,939,848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16.52%[83][89] - Teeroy Limited作为受托人持有247,484,848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19.28%[83] - Clever Sunshine Limited持有35,545,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2.76%[83] - 公司股份奖励计划授予600,000份未归属受限制股份的股权衍生工具[79][89] - 股份奖励计划授予价为每股1.5港元,相当于2024年2月5日收盘价的46.43%及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盘价的46.46%[112][113] - 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为10年(至2034年5月16日),授予价固定为每股1.5港元[114] - 股份奖励计划授予价为每股1.5港元[115][116] - 第一个归属期收入增长率目标不低于2%或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16.5亿元[117] - 第二个归属期收入增长率目标不低于4%或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18亿元[117] - 计划授权限额不超过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10%(121,876,300股)[121][125] - 12个月内授予单个参与者的股份总数不超过已发行相关类别股份1%[122][125] - 报告期内股份奖励计划未授予任何奖励,相关发行比例为0%[123][125] - 截至2025年1月1日可授予股份奖励数量为51,086,300份[124][12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可授予股份奖励数量为51,386,300份[124][125] - 当前可发行股份总数51,386,3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4.01%[124][126] - 公司持有1,006,000股库存股份[124][126] - 公司于2024年6月7日向关联人士(非董事、主要行政人员或主要股东)授予了15,540,000股奖励股份,其中7,770,000股于2025年6月30日部分归属[129] - 公司于2024年6月7日向468名其他选定参与者授予了51,140,000股奖励股份,其中25,420,000股于2025年6月30日部分归属,另有300,000股失效[129] - 公司主席刘兴旭获授1,200,000股奖励股份,其中600,000股于2025年6月30日部分归属,授予日股价为3.86港元[128] - 公司执行董事张庆金获授1,200,000股奖励股份,其中600,000股于2025年6月30日部分归属,授予日股价为3.86港元[128] - 公司执行董事闫蕴华获授900,000股奖励股份,其中450,000股于2025年6月30日部分归属,授予日股价为3.86港元[128] - 奖励股份授予日的公平值为每股2.36港元,该估值基于授予日收市价与实际授予价之差确定[129] - 奖励股份授予日前的股份收市价为每股3.85港元,紧接归属日期前的加权平均收市价为每股4.85港元[128][12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所有类别奖励股份的未归属总数达到35,245,000股[129] - 报告期间总共有35,245,000股奖励股份完成归属,无股份被注销[129] - 公司根据IFRS 2股份支付规定,在等待期内按授予日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确认相关成本费用[129] - 股份奖励计划下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51,086,3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3.98%[131][136] - 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回购1,006,000股,总代价约5,318,363港元,每股价格区间5.19-5.44港元[140][141][142] - 回购股份数量占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约0.078%[140][14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持有1,006,000股库存股份[143][144] - 股份回购基于公司对长期业务前景和潜在增长的信心[140][141] - 库存股份拟用于员工股份激励计划及法规允许的其他公司用途[143][144] - 截至2025年3月28日年报日期,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131][136] - 2025年上半年未订立任何股权挂钩协议[133][136]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商品价格风险,主要来自产品售价及原材料成本波动[91] - 公司长期债务承担受浮动利率影响,存在利率风险[92] 员工情况 - 集团员工总数从2024年底11,787人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1,945人[14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员工总数为11,945名,较2024年12月31日的11,787名增加158名[148] 其他重要事项 - 中国2025年上半年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8%,对公司运营结果影响不大[95]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1.8%,但对公司经营业绩无重大影响[97]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2024年:无)[100] - 公司未涉及任何重大诉讼或仲裁(2024年:无)[101] - 公司资产除报告披露外无其他抵押[102] - 2025年上半年未进行重大投资[10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104] - 审计委员会已审阅2025年上半年中期业绩但未经外聘审计师审核[13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