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同比下降49.2%至148.27亿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291.95亿元人民币[84]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人民币148.27亿元,同比下降49.2%[26] - 总收入为148.2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2%[114]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48.2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91.95亿元人民币下降49.2%[115][118] - 物业销售收入人民币89.05亿元,占总收入60.1%,同比下降61.6%[26][27] - 物业销售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231.74亿元人民币大幅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89.05亿元人民币,降幅达61.6%[115][118] - 酒店经营收入人民币10.57亿元,同比下降1.6%[29] - 酒店业务总收入人民币10.57亿元,同比下降1.6%[12] - 酒店经营收入为10.5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114] - 商业运营收入人民币8.12亿元,同比下降1.7%[31] - 商业运营收入为8.1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114] - 物业管理及其他收入人民币40.53亿元,同比下降1.7%[32] - 物业管理及其他收入为40.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114] - 物业管理及其他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42.26亿元人民币略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1.73亿元人民币,降幅1.3%[115][118] - 经营亏损人民币52.54亿元,同比收窄63.1%[25] - 经营亏损为52.5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42.32亿元人民币有所收窄[84] - 期间净亏损为97.4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242.15亿元人民币减少59.8%[84] - 2025年上半年期间亏损为97.4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42.15亿元人民币显著收窄59.8%[115][118] - 公司归属于权益持有人的亏损约为89亿元人民币[98] - 公司期间亏损为89.34亿元人民币,归属于母公司持有人[90] - 归属于公司权益持有人之亏损从人民币226.68亿元收窄至人民币89.34亿元,降幅60.6%[42] - 每股基本亏损为2.36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的5.98元人民币[86] - 每股基本亏损从5.98元人民币改善至2.36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0.5%[18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人民币157.35亿元,同比下降46.1%[33] - 毛利率-6.1%,同比下降6.2个百分点[34] - 行政开支人民币16.41亿元,同比下降14.2%[37] - 融资成本净额从人民币86.33亿元降至人民币31.81亿元,降幅达63.2%[40] - 融资成本净额从86.33亿元人民币降至31.8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3.2%[173] - 税项拨备从人民币11.11亿元降至人民币9.09亿元,其中土地增值税从人民币6.05亿元降至人民币4.95亿元[41] - 所得税开支从11.11亿元人民币降至9.0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2%[174] - 公司总支出从324.75亿元人民币降至201.9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8%[168] - 已出售物业成本从238.76亿元人民币降至115.6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1.6%[168] - 金融资产减值拨备人民币17.58亿元[38] - 金融资产减值拨备从5.17亿元人民币增至17.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240%[168] - 金融资产减值拨备从2024年上半年的5.17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17.58亿元人民币,增幅240%[115][118] - 发展中物业及持作销售用途的落成物业减值亏损拨备从31.88亿元人民币降至23.8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3%[168] - 发展中物业及持作销售用途的落成物业减值亏损拨备从2024年上半年的31.88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3.82亿元人民币,降幅25.3%[115][118]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0.36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38亿元人民币,增幅567%[115][118] - 其他收益/(亏损)净额从亏损109.27亿元人民币改善至收益3.47亿元人民币[170] 物业开发业务表现 - 合约销售额人民币135.23亿元[10] - 合约销售总面积110.9万平方米[10] - 物业销售入账面积为76.7万平方米,合约销售额为人民币135.23亿元,合约销售面积为110.9万平方米[17] - 公司总收入达人民币148.27亿元,其中物业销售收入为人民币89.05亿元,占总收入的60.1%[17] - 土地储备约4002万平方米(权益前),涉及213个项目[18] - 在建面积约1321万平方米,当期竣工面积约150万平方米[19] - 物业及设备收购额同比增长103.8%至1.70亿元人民币[123] - 物业销售应收账款下降13.2%至317.80亿元人民币[129] - 合约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483.55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25.34亿元人民币,减少58.21亿元[89] - 合约负债较2024年末下降12.0%至425.34亿元人民币[122] - 存货下降至2076.15亿元人民币,对比期初2185.14亿元人民币减少5.0%[87] - 公司为买家提供的按揭融资担保从305.03亿元人民币降至291.60亿元人民币[182] - 公司资本及物业发展开支承担总额为268.90亿元人民币,其中发展作销售用途的物业承担204.68亿元人民币[185] - 上海世茂经营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5.37亿元人民币收窄至2025年上半年的2.29亿元人民币,降幅57.4%[115][118] 物业管理业务表现 - 物业管理收入人民币36.198亿元[12] - 物业管理毛利润人民币7.09亿元[12] - 物业管理期间利润人民币2226万元[12] - 在管建筑面积2.223亿平方米[12] - 合约建筑面积3.434亿平方米[12] - 物业管理收入为人民币36.198亿元,毛利润为人民币7.09亿元,期间利润为人民币2226万元[20] - 物业管理在管建筑面积2.223亿平方米,合约建筑面积3.434亿平方米[20] 酒店业务表现 - 酒店业务总收入人民币10.57亿元,同比下降1.6%[12] - 酒店平均出租率67%,与2024年同期持平[12] - 酒店业务总收入人民币10.57亿元,同比下降1.6%,平均出租率67%[21] - 酒店每房收入(RevPAR)同比下降5%[21] 商业运营业务表现 - 商业运营客流同比增长5%,销售额同比微跌1%,整体出租率接近90%[24] - 写字楼整体出租率为70%[24] 债务与流动性状况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人民币157.52亿元降至人民币153.57亿元,其中受限制现金为人民币41.29亿元,预售监管资金为人民币41.35亿元[4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2.2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13.53亿元人民币略有下降[8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2.28亿元人民币,受限制现金为41.29亿元人民币,合计153.57亿元人民币[134] - 受限制现金中15.41亿元人民币作为银行按揭贷款融资保证金,25.87亿元人民币作为借贷抵押品[136] - 银行存款实际利率从2024年末0.10%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0.05%[138] - 借贷总额从人民币2,520.51亿元降至人民币2,496.29亿元,减少人民币24.22亿元[43] - 借贷总额(流动+非流动)从2024年12月31日的2520.51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496.29亿元人民币,减少24.22亿元[89] - 公司总借贷约为2496亿元人民币,其中约2197亿元人民币将在未来12个月内到期偿还[98] - 公司现金总额(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受限制现金)约为154亿元人民币[98] - 有抵押借贷总额为人民币2,182.62亿元,抵押资产账面总值为人民币1,369.01亿元[46] - 有抵押银行及金融机构借贷总额约为1271.46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1265.63亿元人民币),抵押资产总值1369.01亿元人民币[153] - 资产借贷比率从57.8%上升至59.1%[43] - 公司未按计划还款日期偿还的借贷共计1793亿元人民币[98] - 公司经营业务活动产生现金净额由2024年同期的负126.54亿元人民币转为正21亿元人民币,实现显著改善[93]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23.2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的1137.24亿元人民币减少13.47亿元人民币[93] - 公司总借贷中非流动负债部分为210,920,565人民币千元,流动负债部分为219,713,281人民币千元[152] - 公司须于一年内偿还的借贷金额为181,005,105人民币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69,530,274人民币千元增长6.8%[152] - 借贷总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86.99亿元人民币大幅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70.34亿元人民币,增幅95.8%[115][118] 逾期债务详情 - 逾期银团贷款包括3.99亿美元及24.86亿港元(2018年协议),以及7.96亿美元及37.94亿港元(2019年协议)[153] - 逾期银团贷款包括6.575亿美元及51.285亿港元(2021年协议)[154] - 逾期优先票据包括10亿美元(2022年到期,利率4.75%)及5亿美元(2025年到期,利率5.20%)[155] - 逾期优先票据包括10亿美元(2024年到期,利率6.125%)及10亿美元(2026年到期,利率5.60%)[156] - 逾期优先票据包括3亿美元(2030年到期,利率4.60%)及8.72亿美元(2031年到期,利率3.45%)[157] - 逾期优先票据包括7亿美元(2022年到期,利率4.50%)及3.73945亿美元(2022年到期,零息)[157] - 逾期优先票据包括3亿美元(2023年到期,利率3.975%)及7.48亿美元(2027年到期,利率5.20%)[158] - 逾期中期票据包括9.3亿元人民币(2023年到期,利率4.24%)及5亿元人民币(2023年到期,利率4.12%)[15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偿还且已逾期借贷本金总额为人民币970,000,000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970,000,000元)[16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偿还且已逾期借贷本金总额为人民币640,000,000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640,000,000元)[16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长期债券经展期未偿还本金总额约人民币562,154,000元,其中约人民币67,458,000元(12.0%)已逾期[16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长期债券经展期未偿还本金总额约人民币483,473,000元,其中约人民币87,639,000元(18.1%)已逾期[16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长期债券经展期未偿还本金总额约人民币3,065,965,000元,其中约人民币367,916,000元(12.0%)已逾期[16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长期债券经展期未偿还本金总额约人民币4,063,819,000元,其中约人民币731,487,000元(18.0%)已逾期[16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长期债券经展期未偿还本金总额约人民币10,688,750,000元,其中约人民币793,676,000元(7.4%)已逾期[16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私募票据未偿还且已逾期本金额为人民币279,250,000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279,250,000元)[164] 境外债务重组 - 公司境外债务重组计划涉及本金总额约68亿美元的美元计价优先票据[100] - 境外债务重组涉及境外银行及金融机构借款本金分别约为21亿美元和204亿港元[100] - 境外债务重组计划将于2025年下半年以新发行短期工具、长期工具及零息强制可换股债券替代[105] - 公司应付控股股东总额约78亿港元的款项和应付股息将于2025年下半年被解除[100] - 境外债务重组于2025年7月21日生效,解除约78亿港元应付控股股东款项[199] - 发行零息强制可换股债券转换股份42.34亿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111.48%[199] 资产与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下降至4220.2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364.29亿元人民币减少3.3%[87] - 总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4330.83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286.30亿元人民币,减少44.53亿元[89] - 流动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3830.20亿元人民币微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888.13亿元人民币,增加57.93亿元[89] - 总权益及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4364.29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220.28亿元人民币,减少144.01亿元[89] - 归属于公司权益持有人的权益为负305.7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负216.54亿元人民币恶化[87] - 累计亏损从2025年1月1日的399.76亿元人民币扩大至2025年6月30日的489.36亿元人民币,增加89.6亿元[90] - 非控制性权益从2025年1月1日的250.00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39.71亿元人民币,减少10.29亿元[90] - 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830.84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855.78亿元人民币,增加24.94亿元[8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人民币85,577,812,000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83,083,588,000元)[165] - 递延所得税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69.88亿元人民币微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69.26亿元人民币,减少0.62亿元[8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应付关联方款项总额为人民币19,767,533,000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20,425,864,000元)[166] - 应收关联方款项中流动部分达672.07亿元人民币,非流动部分为56.35亿元人民币[125][127] - 应收贸易账款减值拨备大幅增加78.9%至15.33亿元人民币[130] - 其他应收账款减值拨备增加23.2%至22.77亿元人民币[130] - 公司总资产为4364.29亿元人民币,总负债为4330.83亿元人民币[120] - 物业开发及投资分部资产占公司分部资产总额的97.6%,达4330.67亿元人民币[120] - 公司借贷总额为1722.81亿元人民币,其中物业开发分部占比82.2%[12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为4220.28亿元人民币,总负债为4286.30亿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率101.6%[117] 投资与金融资产 - 第三层级金融资产(结构性产品投资)公允价值为26亿元人民币[109][110] - 第一层级金融资产(上市股本证券投资)公允价值为13万元人民币[109] - 公允价值计量中第三层级输入参数使用不可观察的输入参数(如贴现率及资产净值)[108][111] - 公司减持1.1亿股世茂服务股份,平均代价每股0.76港元[81] 股份奖励计划 - 根据2011世茂集团股份奖励计划,可供日后授出股份数量为20,567,678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0.26%[55] - 2021世茂集团股份奖励计划最高可授予股份数量为7,091,919股世茂服务股份,占采纳日已发行股份的0.3%[5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1世茂集团股份奖励计划已授出6,865,821股,占采纳日已发行股份的0.29%[58] - 2021世茂集团股份奖励计划已于2024年5月3日终止,不再授出股份[58] - 期内33,381股世茂服务股份失效[58][60] - 世茂服务股份奖励计划最高可授予股份数量为70,919,190股,占采纳日已发行股份的3%[5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世茂服务股份奖励计划已授出7,542,551股,占采纳日已发行股份的0.32%[62] - 世茂服务股份奖励计划剩余可授出股份数量为63,376,639股,占报告日已发行股份的2.57%[62] - 期内世茂服务股份奖励计划有55,390股股份失效[61] - 世茂集团奖励股份归属安排为60%于12个月后归属,40%于24个月后归属[57] - 世茂服务奖励股份归属安排存在两种模式:60%于6个月后归属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