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青岛港(06198)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6 08:33

股东持股结构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间接控股股东中远海运集团持股约22%[7]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股东中远海运港口间接持股约20%[7]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控股股东青岛港集团持股约55.56%[10] - 公司股东上海中海码头于2025年6月30日持股约15.64%[11] - 青岛港集团持有公司H股8418.5万股,约占已发行H股总数的7.66%[89] - 中远海运集团合计被视为拥有公司A股12.08亿股权益[89] - FIL Limited被视为间接持有公司H股9789.09万股权益[89] - 主要股东青岛港集团持有A股35.22亿股,占注册资本54.26%[85] - 中远海运港口发展有限公司持有H股2.06亿股,占H股总数18.78%[85] - 中远海运集团持有A股12.08亿股,占注册资本18.60%[87] - FMR LLC持有H股9865.35万股,占H股总数8.98%[87] - FIL Limited及其关联方合计持有H股9789.09万股,占H股总数8.91%[87] - 公司公众持股量不少于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6.62%[89] 建议重组收购事项 - 建议重组涉及收购山东联合能源管道输送有限公司53.88%股权[11] - 建议重组涉及收购山东港源管道物流有限公司51.00%股权[11] - 建议重组涉及收购日照实华原油码头有限公司50.00%股权[11] - 建议重组涉及收购日照港油品码头有限公司100.00%股权[11] - 保留收购日照港油品码头100%股权及日照实华原油码头50%股权计划[65] 收入和利润(同比)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94.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2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37.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8%[26]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8.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6%[2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0.97亿元人民币[11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净利润30.74亿元人民币[111] - 2025年上半年少数股东净利润2.92亿元人民币[109] - 营业收入从90.67亿元增至94.34亿元,增长3.6%[97] - 净利润从29.27亿元增至31.34亿元,增长7.1%[9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26.42亿元增至28.42亿元,增长7.6%[97]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56%至2,959.03百万元(2024年同期:2,725.68百万元)[100] - 净利润微增0.74%至3,096.64百万元(2024年同期:3,073.94百万元)[10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42亿元,少数股东损益为2.85亿元[107] 成本和费用(同比)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5.9%至23.22百万元(2024年同期:27.60百万元)[100]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48.9%至150.93百万元(2024年同期:101.33百万元)[100] - 支付的各项税费减少39.7%,从3.49亿元降至2.10亿元[104] 吞吐量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货物吞吐量36,149万吨同比增长2.0%[23] - 2025年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1,703万TEU同比增长7.6%[23] - 2025年上半年干散杂货吞吐量1.27亿吨同比下降1.7%[23] - 2025年上半年液体散货吞吐量0.49亿吨同比下降10.1%[23] - 2025年上半年海铁联运箱量达150万TEU,同比增长15.1%[34] - 国际中转箱量同比增长10.5%[34] 分部业务表现 - 集装箱处理及配套服务分部业绩16.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9%[28] - 液体散货处理及配套服务分部业绩10.6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1%[28] - 物流及港口增值服务分部业绩8.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28] - 集装箱处理及配套服务控股公司营业收入达141.38亿元,同比增长87.1%[34][35] - 集装箱处理及配套服务分部业绩为162.33亿元,同比增长49.9%[34][35] - 合营公司QQCT营业收入达339.99亿元,同比增长18.1%[37] - 金属矿石、煤炭及其他货物处理营业收入232.28亿元,同比增长11.0%[39][40] - 液体散货处理营业收入161.42亿元,同比下降17.4%[43][44] - 液体散货处理分部业绩106.85亿元,同比下降14.1%[43][44] - 物流及港口增值服务营业收入348.64亿元,同比下降1.5%[47] - 物流及港口增值服务营业收入34.8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分部业绩8.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48] - 场站业务量246万TEU,同比增长16%;船舶代理2,786艘次,同比增长5%;货运代理2,337万吨,同比增长2%;仓储业务量132万吨,同比增长14%[49] - 港口配套服务营业收入5.9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1%;投资合营联营公司收益0.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6%;分部业绩2.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4%[51] 资产和负债变化 - 短期借款9.65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912.4%;货币资金159.30亿元人民币,有息负债总额40.80亿元人民币[53][56] - 股东权益485.99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加18.07亿元人民币;归母股东权益增加15.36亿元人民币,少数股东权益增加2.71亿元人民币[57] - 在建工程6.75亿元人民币,较年初下降45.9%;合同负债3.64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30.5%[53][55]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5.00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40.0%;预付款项1.87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33.9%[53]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7.87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39.5%;长期应付款1.4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下降48.0%[53][55]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6274.98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6641.29亿元人民币,增长366.19亿元人民币[91][92] - 货币资金从2024年末的126.73亿元人民币增至159.30亿元人民币,增长25.7%[91] - 应收账款从2024年末的20.85亿元人民币增至21.53亿元人民币,增长3.3%[91] - 短期借款从2024年末的0.95亿元人民币大幅增至9.65亿元人民币,增长912.4%[92] - 应付账款从2024年末的16.13亿元人民币降至13.76亿元人民币,减少14.7%[92] - 未分配利润从2024年末的215.93亿元人民币增至231.25亿元人民币,增长7.1%[92]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4724.68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5012.95亿元,增幅6.1%[94] - 货币资金从638.18亿元大幅增加至957.17亿元,增长49.9%[94] - 长期股权投资从2271.92亿元增至2321.94亿元,增长2.2%[94] - 流动负债从283.56亿元增至397.96亿元,增长40.3%[95] - 其他应付款从18.31亿元大幅增至28.76亿元,增长57.1%[95] - 未分配利润从151.89亿元增至169.83亿元,增长11.8%[95] - 2025年6月末股东权益合计424.40亿元人民币[113] - 2025年6月末专项储备余额2066万元人民币[109] - 2025年6月末未分配利润169.83亿元人民币[113] - 2025年6月末资本公积160.03亿元人民币[113]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27.59亿元人民币;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7.00亿元人民币;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11.71亿元人民币[5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60.7%至2,759.02百万元(2024年同期:1,716.69百万元)[101] - 期末现金余额大幅增长40.7%至15,440.73百万元(期初:12,207.74百万元)[103] -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1,170.60百万元(2024年同期:净流出337.47百万元)[103] - 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5.9%至42.05百万元(2024年同期:36.29百万元)[100] - 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现金减少22.3%至938.63百万元(2024年同期:1,207.80百万元)[10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72.1%,从1.81亿元增至3.11亿元[10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长20.9%,从18.68亿元增至22.59亿元[10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62.9%,从17.41亿元增至28.36亿元[104]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达18.80亿元,虽同比下降6.7%但仍保持高位[104] - 期末现金余额增长44.0%,从66.17亿元增至95.27亿元[106] - 现金净增加额增长66.5%,从18.95亿元增至31.55亿元[106] - 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的现金减少40.2%,从4.34亿元降至2.60亿元[104] 财务比率指标 - 总资产收益率4.85% 同比增加0.06个百分点[6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47% 同比减少0.03个百分点[62] - 利息保障倍数61.95倍 同比增加2.39倍[62] - 流动比率1.99倍 同比增加0.33倍[62] - 应收账款周转率4.15倍 同比增加0.09倍[62] - 浮动利率计息负债28.32亿元人民币,占全部有息负债的69.4%;公司未对利率及汇率风险订立对冲安排[60][61] 资本投资与项目 - 重大资本投资2.09亿元人民币 用于粮食筒仓三期及液体化工码头罐区工程[63] - 大港港区转型建设国际邮轮港 业务逐步搬迁至董家口及前湾港区[69] - 计划加速第二座40万吨矿石码头建成投用 拓展港口发展空间[71] 股息分配 - 建议派发中期股息每10股人民币1.466元(含税),总金额约9.52亿元人民币[82] - 中期股息占公司2025年上半年可用于分配利润的35%[82] - 中期股息占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33%[82] - 公司总股本为64.91亿股[82] - 2025年上半年对股东分配利润13.03亿元人民币[113] - 对股东的分配总额达23.80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分配为18.99亿元[107] 股本结构变化 - 公司设立时总股本为40亿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发起人出资总额为118.3587亿元,折合股本40亿元,资本公积78.3587亿元[115] - 2014年H股首次发行募集资金净额19.959亿元,其中股本7.058亿元(7.058亿股),资本公积12.901亿元[115] - 2014年行使超额配售权增发7240.4万股H股,募集资金2.162亿元,其中股本7240.4万元,资本公积1.438亿元[116] - 2017年配售新H股2.43亿股,配售价每股港币4.32元(约人民币3.81元),总股本增至50.212亿股[117] - 2017年向上海中海码头定向增发内资股10.1552亿股,每股认购价人民币5.71元,总股本增至60.367亿股[117] - 2019年A股发行4.54376亿股,每股发行价人民币4.61元,总股本增至64.911亿股[11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股本64.911亿股,其中A股53.92075亿股(占比83.07%),H股10.99025亿股(占比16.93%)[117] - 2025年上半年山港投资减持H股1373.9万股(占总股本0.21%),青岛港集团持股比例由55.77%降至55.56%[118] - 青岛港集团出资注入资产及负债106.5228亿元,折合股本36亿股,资本公积70.5228亿元,持股比例90%[115] - 其他五家发起人合计货币出资11.8359亿元,折合股本4亿股,资本公积7.8359亿元,合计持股比例10%[115] - 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81] 会计政策和重要性标准 - 重要性标准:账龄超1年且单项往来款项余额占比超10%且金额超5000万元人民币的往来款项视为重要[128] - 重要性标准:单项应收款项坏账准备收回或转回金额大于5000万元人民币视为重要[128] - 重要性标准:少数股东权益占合并股东权益比例超10%或少数股东损益占合并净利润比例超20%的子公司视为重要[128] - 重要性标准:账面价值占合并总资产比例超5%或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占合并净利润比例超5%的合营/联营企业视为重要[128] - 重要性标准:单个项目投资总额超5000万元人民币的外购在研项目视为重要[128] - 重要性标准:单项在建工程余额或新增金额大于1亿元人民币的在建工程视为重大[128] - 重要性标准:单项合同金额大于1000万元人民币的承诺事项视为重要[128]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与取得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正差确认为商誉,负差计入当期损益[130] - 合并报表编制:集团内所有重大往来余额、交易及未实现利润在合并时予以抵销[132]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处置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应享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34] - 外币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负债类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138] - 外币利润表中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138] - 金融资产分为三类: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40]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债权投资和长期应收款等[143]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包括应收款项融资和其他债权投资等[144] - 未分类为摊余成本或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45] - 无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权益工具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47] - 金融工具减值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确认损失准备[148] - 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和合同资产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48] - 金融工具信用风险分为三个阶段分别计量预期信用损失[149] - 金融工具减值按三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按未扣除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 第三阶段按账面余额减已计提减值准备后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150] - 应收款项融资及应收票据分为三个组合:应收银行承兑汇票组合 应收合并范围内公司的商业承兑汇票组合A 应收合并范围外公司的商业承兑汇票组合B[150] - 应收账款分为两个组合:组合A为应收合并范围内公司应收账款 组合B为应收合并范围外关联方及第三方应收账款[150] - 其他应收款及长期应收款分为五个组合:内部公司组合 代理业务应收款项组合 押金及保证金组合 应收股利组合 其他组合[151] - 划分为组合的应收账款 应收租赁款等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51] - 划分为组合的其他应收款及长期应收款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未来12个月内或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51] - 计提或转回的损失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同时调整其他综合收益[152] - 金融负债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154]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采用成本加权平均法确定实际成本 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转销法摊销[156] - 长期股权投资包括对子公司投资采用成本法 对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157] -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9] - 集团与联营/合营企业逆流交易未实现损益中归属于集团的部分,需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160] - 新增投资成本小于按新增持股比例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差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和营业外收入[161] -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时,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163] - 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法时,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159] - 投资性房地产土地使用权摊销年限35-50年,年摊销率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