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招商局港口(00144)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6 08:33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收入同比增长11.4%至645.7亿港元[6] - 归属于公司权益持有者利润同比下降19.5%至358.4亿港元[6] - 经常性利润同比下降12.3%至364.4亿港元[6] - 分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6.6%至278.0亿港元[7] - 每股基本盈利同比下降19.5%至0.854港元[6] - 公司收入为港币64.57亿元,同比上升11.4%[30] - 归母净利润港币35.84亿元,同比下降19.5%[30] - 收入为645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1.4%[72] - 期内利润为421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4.2%[72] - 归属于本公司权益持有者的利润为3584百万港元[72] - 基本每股盈利为0.854港元,同比下降19.5%[72] - 期内利润从2024年同期的4,452百万港元降至2025年的3,584百万港元,下降19.5%[76][77] - 公司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579.5亿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645.7亿港元,同比增长11.4%[94][95] - 归属于公司权益持有者的利润从44.52亿港元降至35.84亿港元,下降19.5%[94][95] - 归母公司股东利润358.4亿港元,同比下降19.5%[106]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融资成本净额从6.91亿港元降至6.31亿港元,减少8.7%[94][95] - 2025年上半年融资成本净额63.1亿港元,同比减少8.7%[100] - 当期税项支出66.9亿港元,其中海外利得税27.5亿港元(同比增59%)[102] - 员工成本支出114.1亿港元,同比增长8.6%[104] - 物业厂房设备折旧70.2亿港元,同比增长9%[104][107] - 公司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支出1200万港元,同比增长33%[136] 现金流(同比变化) - 经营业务产生现金净额同比下降16.7%至353.9亿港元[6]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港币35.39亿元,同比下降16.7%[33] - 收到联营公司现金股息港币10.87亿元,同比下降41.6%[33] - 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净额从2024年同期的4,251百万港元降至2025年的3,539百万港元,下降16.7%[78] - 融资活动所动用的现金净额从5,922百万港元改善至2,243百万港元[7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中10,208百万港元增至2025年中12,182百万港元,增长19.3%[78] 港口业务表现 - 港口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7%至603.4亿港元[7] - 公司港口项目总集装箱吞吐量7485万TEU(同比增4.3%),其中国内及港澳台地区5564万TEU(同比增4.0%)[19] - 海外港口项目集装箱吞吐量1921万TEU(同比增5.0%)[19] - 港口散杂货吞吐量2.63亿吨(同比跌4.2%),其中国内项目2.58亿吨(同比跌4.4%)[19] - 公司总吞吐量达74,847千标准箱,同比增长4.3%[21] - 深圳西部港区集装箱吞吐量达7,666千标准箱,同比增长10.5%[21][22] - 上港集团集装箱吞吐量达27,013千标准箱,同比增长5.9%[21][23] - 辽港股份集装箱吞吐量5,475千标准箱,同比下跌9.2%[21][24] - 斯里兰卡HIPG集装箱吞吐量180千标准箱,同比增长542.9%[21][28] - 2025年上半年码头操作费收入为港币6034百万元,同比增长11.7%[88] - 港口业务收入从540.2亿港元增至603.4亿港元,增长11.7%[94][95] - 珠三角地区港口业务利润从5.87亿港元增至7.28亿港元,增长24.0%[94][95] 保税物流业务表现 - 保税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7%至32.9亿港元[7] - 2025年上半年仓储服务收入为港币329百万元,同比增长12.7%[88] - 保税物流业务收入从29.2亿港元增至32.9亿港元,增长12.7%[94][95] 地区业务表现 - 亚洲港口吞吐量2.61亿TEU(同比增3.9%),其中大中华区1.59亿TEU(同比增4.1%),东南亚6695万TEU(同比增5.0%)[14] - 欧洲和北美港口吞吐量分别为7213万TEU(同比增2.9%)和4113万TEU(同比增10.5%)[14] - 中国内地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7298亿TEU(同比增6.9%),其中沿海港口1.5277亿TEU(同比增7.1%)[14] - 中国内地、香港及台湾地区收入为港币3234百万元,同比增长9.1%[92] - 巴西地区收入为港币1153百万元,同比增长2.0%[92] - 其他地区收入为港币2070百万元,同比增长21.7%[92] - 长三角地区联营公司利润贡献从26.87亿港元降至19.85亿港元,下降26.1%[94][95]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较期初增长4.3%至1767.21亿港元[6] - 有息债务及租赁负债净额较期初下降7.1%至215.02亿港元[6] - 总资产港币1,767.21亿元,较年初上升4.3%[32] - 总资产达176721百万港元,较年初增长4.3%[74] - 现金及银行存款为12236百万港元,较年初增长7.2%[74] - 应付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为3937百万港元,较年初增长83.8%[74] - 其他金融资产为3228百万港元,较年初增长16.4%[74] - 公司总权益及负债从2024年底169,474百万港元增至2025年中176,721百万港元,增长4.3%[75] - 归属于公司权益持有者的储备从52,424百万港元增至57,865百万港元,增长10.4%[75] - 银行及其他贷款的流动负债部分从19,542百万港元降至17,944百万港元,减少8.2%[75] - 非控制性权益从16,084百万港元增至16,836百万港元,增长4.7%[75] - 公司持有现金及银行存款约122.36亿港元,其中人民币占比60.7%,美元占比32.7%,港元占比1.7%[34] - 公司资本开支达2.59亿港元,拥有未提取双边银行贷款额度271.23亿港元[34] - 公司净负债与净资产比率约为17.1%[35] - 公司未偿还银行及其他贷款总额为321.42亿港元(约329.48亿港元于2024年底)[36] - 浮息银行贷款中1年内到期金额为139.78亿港元(2024年底为140.41亿港元)[36] - 应付票据总额为147.21亿港元,其中2028年到期金额为68.77亿港元[36] - 银行贷款币种分布:港元及美元合计231.59亿港元,人民币89.35亿港元[38] - 公司抵押贷款金额为14.61亿港元,抵押资产包括账面值3.51亿港元的物业及设备[39] - 公司总资产达1767.21亿港元,其中联营公司权益占840.17亿港元[97] - 公司总负债为507.16亿港元,其中分部负债占452.16亿港元[97] - 公司总资产达1694.74亿港元,其中港口业务分部资产占比79.2%(1339.28亿港元)[98] - 联营公司权益投资总额815.27亿港元,主要集中于长三角地区(442.27亿港元)[98] - 无形资产账面净值增长8.4%至86.35亿港元,主要受汇兑调整影响[107]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减少1300万港元,连续两年出现负向变动[99][107] - 应收购贸易账款净值为18.07亿港元,较2024年末8.64亿港元增长109%[108] - 应收股息为13.21亿港元,较2024年末5.4亿港元增长145%[108] - 银行及其他贷款总额为321.42亿港元,较2024年末329.48亿港元下降2.4%[110] - 短期浮动利率无抵押银行贷款为125.18亿港元,较2024年末115.4亿港元增长8.5%[110] - 应付票据总额为147.21亿港元,较2024年末123.84亿港元增长18.9%[110] - 一年内到期贷款为179.44亿港元,占贷款总额55.8%[113] - 未提取银行融资额度达271.23亿港元,较2024年末137.44亿港元增长97.4%[114] - 应付贸易账款为4.23亿港元,其中90天内账期占90.3%[115] - 抵押资产价值为5.19亿港元,较2024年末3.4亿港元增长52.6%[111] - 上市票据公允价值为126.32亿港元,较账面价值125.3亿港元溢价0.8%[112] - 2025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总额为港币4835百万元,其中第一级1634百万元、第二级3190百万元、第三级11百万元[120] - 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2024年底4431百万元增至2025年中4825百万元,增加394百万元(增幅8.9%)[120] - 结构性存款公允价值属第二级,汇率或黄金价格变动±5%对公允价值影响不重大[121] - 非上市权益工具公允价值属第三级,重要不可观察输入值变动±5%对估值影响不重大[122] - 2025年6月30日资本承诺总额港币870百万元,较2024年底826百万元增加44百万元[125] - 物业、厂房及设备及无形资产资本承诺从2024年底751百万元增至2025年中856百万元[125] - 合营企业土地开发投资承诺保持港币1百万元未变[12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港币56.10亿元[82] 其他财务数据 - 期内综合收益总额为7636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19.2%[73] - 其他综合收益从2024年同期的开支1,162百万港元转为2025年收益2,887百万港元[76][77] - 联营公司贡献利润2629百万港元[72] - 拟派股息从2,670百万港元降至1,050百万港元,减少60.7%[75] - 资本开支从60.4亿港元大幅减少至25.9亿港元,下降57.1%[94][95] - 中期股息维持每股0.25港元,总金额10.5亿港元[105] - 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股息每股港币0.25元,合共港币10.50亿元[56] 关联方交易 - 公司向同系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收取租金收入总计4100万港元,其中同系附属公司2700万港元,联营公司100万港元,合营企业1300万港元[130][131] - 公司服务收入来自关联方总计1.51亿港元,其中同系附属公司7200万港元,联营公司700万港元,合营企业1200万港元,其他关联人士6000万港元[130] - 公司支付服务费给关联方总计1.15亿港元,其中同系附属公司5500万港元,联营公司4800万港元,合营企业700万港元,其他关联人士500万港元[130] - 公司利息收入来自关联方总计6700万港元,其中同系附属公司1400万港元,联营公司700万港元,合营企业4200万港元,关联人士400万港元[130] - 公司在招商局财务存款20.29亿港元,利率区间0.35%至2.10%[132][134] - 公司在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存款11.45亿港元[134] - 公司来自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短期及长期银行贷款合计17.06亿港元[134] - 公司发行非上市票据由同系附属公司认购,金额6.57亿港元[134] - 公司确认吉布提地块使用权资产账面值3.08亿港元[134] 或有事项和承诺 - 集团为联营公司提供担保总额港币2.26亿元,已动用港币1.83亿元[128] - 巴西未决诉讼涉及或有负债港币10.04亿元,较2024年底8.69亿元增加1.35亿元[129] - 集团为联营公司银行融资提供反弥偿保证,金额港币0.64亿元[12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全球运营中集装箱船总运力达3270万TEU,上半年净增长118万TEU(同比增3.6%),预计全年运力增速6.3%[13] - 2025年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预计2.0%,供需结构显示市场供过于求[13] - IMF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0%,发达经济体增速从2024年1.8%降至2025年1.5%[50] - 美国2025年经济增速预计从2024年2.8%降至1.9%,欧元区增速从0.9%增至1.0%[50] -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25年经济增速预计4.1%,同比降低0.2个百分点[50] - 亚洲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25年增速预计5.1%,同比降低0.2个百分点[50] - 公司持续推进六大战略包括海外战略、母港战略、精益运营战略、创新战略、数智化战略及绿色战略[52] - 公司通过Terminal Link平台在欧洲寻找投资机会,并借助巴西原油码头Vast拓展拉美市场[53] - 重点打造招商芯、招商ePort、SMP三大行业领先产品,推动数智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54] - 2025年下半年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成为影响全球经贸格局的关键变量[55] 其他重要内容 - 深圳西部港区新增185台电动拖车投入运营,新投产两座换电站[17] - MSCI维持公司BBB级ESG评级,居行业领先地位[18] - 公司全职员工共8,792名,已付薪酬达11.41亿港元,占营运开支总额29.7%[44] - 股东名册将于2025年9月30日至10月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57] - 董事严刚持有公司7,227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0.0002%[58] - 董事陆永新持有公司13,896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0.0003%[58] - 董事徐颂持有相联法团CMPG 22,200股股份及120,000股认股权,总计142,200股,占已发行股份的0.0057%[59] - 董事严刚持有相联法团CMPG 51,000股认股权,占已发行股份的0.0020%[59] - 董事陆永新持有相联法团CMPG 72,000股认股权,占已发行股份的0.0029%[59] - 主要股东CMG持有3,029,009,132股股份,占公司股份的72.15%[61] - 招商局轮船持有3,002,405,132股股份,占公司股份的71.52%[61] - 虹辉持有2,085,300,146股股份,占公司股份的49.67%[61] - CMPG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15,780,583股股份,占公司股份的0.37%[61] - CMU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917,104,986股股份,占公司股份的21.85%[61] - 2025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港币1508.16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2.7%[92] - 中国内地、香港及台湾地区非流动资产为港币1053.95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2.3%[92] - 投资物业租金收入为港币94百万元,同比下降6.9%[88] - 公司主要资金来源为港口业务、保税物流及物业投资,合计贡献35.39亿港元[34]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之EBITDA不包括分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之利润减亏损、非经常性收益、总部职能、非控制性权益及永续资本债券持有者应占之利润[138] - 经常性利润剔除非经常性税后收益╱(亏损)的归属于本公司权益持有者之利润[140] - 净负债与净资产之比率定义为有息负债及租赁负债净额除以总权益[139] - 有息债务及租赁负债净额计算为有息债务及租赁负债总额减现金及银行存款[139] - 公司股份于港交所上市股份代号为00144[141] - 深圳西部港区包括Mega Shekou Container Terminal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