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力集团(01118) - 2025 - 中期财报
高力集团高力集团(HK:01118)2025-09-26 08:38

收入和利润(同比) - 收入同比增长5.2%至18.18亿港元[4] - 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5.2%至1,818.06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1,728.69百万港元)[21][22] - 公司收入总额为1,818,056,000港元,同比增长5%[60] - 毛利同比增长10.9%至3.56亿港元[4] - 净利润同比增长14.3%至8231.8万港元[4] - 公司股东应占期内溢利为705.6百万港元,非控股权益应占期内溢利为117.58百万港元,总期内溢利为823.18百万港元[11] - 除税前溢利增长22.7%至109.84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89.54百万港元)[27][28]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70,560,000港元,同比增长15%[60] - 每股基本盈利增长14.6%至12.28港仙[5] - 每股基本盈利0.123港元,基于股东应占溢利7056万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5.74亿股计算[41] 成本和费用(同比) - 所得税开支增长57.2%至2752.1万港元[4] - 行政费用增长14.8%至1.16亿港元[4] - 贸易应收账款减值损失净额下降17.9%至13.52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16.47百万港元)[33] - 公司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亏损达118.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2千港元大幅增加[34] - 汇兑净亏损为37.1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收益67.4万港元[34] - 所得税开支总额为2752.1万港元,同比增长57.2%,其中香港利得税1172.6万港元,中国企业所得税1009.8万港元[35]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14,655,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4,082,000港元增长4.1%[58] 各业务线表现 - 金属产品业务收入增长7.3%至554.66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517.15百万港元)[21][22] - 金属产品业务收入为556,474,000港元,同比增长7%,息税前溢利为68,394,000港元,同比增长55%[61] - 建筑材料业务收入增长3.0%至1,248.00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1,211.44百万港元)[21][22] - 建筑材料业务收入为1,248,094,000港元,同比增长3%,息税前溢利为71,326,000港元,同比下降9%[63] - 建筑材料业务收入因香港降雨天数减少而增加,但毛利率受压,市场竞争加剧[65] - 其他业务收入激增15,041.7%至15.40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0.10百万港元)[21][22] - 医学扫描业务收入为1526.9万港元,利息前亏损为788.4万港元[67] - 分类业绩总和增长14.0%至139.72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122.63百万港元)[27][28]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收入增长4.5%至1,264.19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1,209.58百万港元)[32] - 中国内地收入下降0.7%至446.61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449.72百万港元)[32] - 美国市场收入增长100.5%至67.79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33.82百万港元)[32] 现金流 - 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同比下降21.9%,从907.386百万港元降至708.394百万港元[13] - 融资活动所耗现金净额为825.137百万港元,主要用于偿还信托收据贷款816.467百万港元和银行贷款75.052百万港元[13] - 投资活动所耗现金净额为31.986百万港元,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5.355百万港元和支付相关按金7.202百万港元[1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453.117百万港元,较期初599.49百万港元减少24.4%[13] - 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为4.531亿港元(2024年底:5.995亿港元),减少24.4%[69] 债务和借贷 - 银行借贷减少35.8%至3.2亿港元[8] - 新增银行贷款为93,289,000港元,偿还银行贷款及信托收据贷款分别为75,052,000港元及816,467,000港元[50] - 银行借贷实际年利率介于1.03%至5.72%,较2024年末的3.75%至5.79%有所下降[50] - 集团借贷总额为3.529亿港元(2024年底:5.367亿港元),减少34.2%[69] 资产和权益 - 存货减少26.3%至4.46亿港元[7] - 总权益增长3.9%至15.72亿港元[8] - 公司总权益从年初1,513.056百万港元增至1,571.994百万港元,增长3.9%[11] - 股东应占权益为14.382亿港元(2024年底:13.822亿港元),增长4.1%[70] - 贸易应收账款达8.98亿港元,计提减值损失8204万港元,净额为8.16亿港元[44] -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显示超过120天逾期金额达4036.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549.1万港元增长58.3%[46]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3.31亿港元,其中贸易应付款1.7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76亿港元下降37.6%[48] - 贸易应付账款总额为172,478,000港元(未经审核),较2024年末的275,594,000港元下降37.4%[49] - 流动比率为2.46:1(2024年底:2.04:1),提升20.6%[69] - 净资产负债比率为-0.06:1(2024年底:-0.04:1)[70] - 物业、厂房及设备新增投资669.7万港元用于产能提升,较去年同期8871.1万港元大幅减少[43] - 已订约但未拨备的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支出为4,157,000港元(2024年末:2,263,000港元)[54] 税务 - 中国内地附属公司适用差异化税率:天津公司享受15%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广东三家公司按小型微利企业标准纳税(首100万人民币税率5%,超过部分10%)[36] 股息和股东信息 - 已宣派股息总额为22.975百万港元[11] - 公司宣派末期股息每股4.0港仙,合计2297.5万港元,中期股息每股2.5港仙合计1436万港元[40]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574,378,128股,金额为57,438,000港元[51] - 董事会主席彭德忠持股3.656亿股(占已发行股份63.65%)[74] - Golik Investments Ltd.持股2.017亿股(占已发行股份35.11%)[79] 其他全面收益和调整 - 因换算海外业务产生之汇兑差额收益为8.173百万港元,但非控股权益部分产生8.802百万港元损失,导致总汇兑影响为净损失0.629百万港元[11] - 按公平值计量列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股本工具公平值亏损0.033百万港元[11] - 收購一間附屬公司權益產生257千港元調整[11] 公司治理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解端泰、陆锦勋及甯汉崇组成[82] - 薪酬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彭德忠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解端泰、陆锦勋及甯汉崇组成[83] - 提名委员会由两名执行董事彭德忠及彭蕴萍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解端泰、陆锦勋及甯汉崇组成[84]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82] - 公司确认所有董事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准则[85]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未买卖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86] 员工信息 - 集团员工总数1494名[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