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报告期间收益为383.5百万港元,较同期250.6百万港元增长132.9百万港元或53.0%[5] - 集团收益为3.835亿港元,较同期2.506亿港元增长1.329亿港元或53.0%[51] - 报告期间税后亏损为5.2百万港元,较同期35.9百万港元亏损大幅收窄85.5%[5] - 年内亏损为5.2百万港元,较同期35.9百万港元减少85.5%[6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557.1万港元[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为3352.4万港元[7]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5,571千港元,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33,524千港元改善83.4%[33]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560万港元,对比上年亏损约3,350万港元[47] - 2025年六个月期间全面收益总额为亏损881.0万港元,较2023年度亏损3432.6万港元有所收窄[7] - 2025年六个月期间全面收益总额中,公司拥有人应占部分为亏损913.9万港元[7] - 非控股权益应占全面收益总额2025年六个月期间为收益32.9万港元,2023年度为亏损238.8万港元[7] - 2025年六个月期间非控股权益应占收益为32.9万港元,而2023年度为亏损238.8万港元[7] 成本和费用 - 销售成本为224.0百万港元,较同期123.5百万港元增长81.4%[6]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为68.4百万港元,较同期50.9百万港元增长34.4%[6]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为6840万港元,较同期5090万港元增长1750万港元或34.4%[57] - 管理及其他营运开支为105.0百万港元,较同期93.1百万港元增长12.8%[6] - 管理及其他经营开支增加至105.0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2.8%[58] - 财务费用为4.0百万港元,较同期2.9百万港元增长40.8%[6] - 财务费用总计401.2万港元,较2023年度的285.0万港元增长40.8%[30] - 财务费用增加至4.0百万港元,较同期2.9百万港元增长37.9%[61] - 确认为开支的存货成本为21269.5万港元,较2023年度的11599.6万港元增长83.4%[31] - 员工总成本为9229.5万港元,较2023年度的7282.9万港元增长26.7%[31] - 总员工成本约为92.3百万港元(同期:72.8百万港元)[79]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为503.3万港元,较2023年度的339.8万港元增长48.1%[31] - 与短期租赁有关的开支为1132.3万港元,较2023年度的436.3万港元增长159.5%[31] - 非金融资产减值亏损为4.0百万港元,较同期9.2百万港元减少56.5%[5] - 非金融资产减值亏损为400.0万港元,主要来自不可退还按金,而2023年度为918.2万港元[31] - 减值亏损为4.0百万港元,较同期9.2百万港元减少56.5%[59]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为1.1百万港元,较同期9.7百万港元减少88.7%[60] - 所得税开支为0.5百万港元,较同期0.1百万港元增长643.5%[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所得税开支为513千港元,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69千港元[32] 毛利和毛利率 - 毛利为159.4百万港元,较同期127.1百万港元增长25.4%[6] - 报告期间毛利增长25.4%至约1.594亿港元,对比上年约1.271亿港元[47] - 整体毛利率由同期50.7%下降9.1个百分点至41.6%[55] - 毛利率下降至41.6%,对比上年50.7%,主要因低利润率项目工程收益增加及销售成本上升[47] 业务线表现 - 公司总收益为3.835亿港元,其中家具及家居配饰销售贡献1.693亿港元,租赁贡献3342万港元,项目和酒店服务贡献1.807亿港元[24] - 家具及家居配饰销售分部业绩为4341万港元,租赁分部业绩为2603万港元,项目和酒店服务分部业绩为8601万港元[24] - 家具销售收益为1.693亿港元,较同期1.309亿港元增长3850万港元或29.4%[51] - 家具租赁收益为3342万港元,较同期2526万港元增长822万港元或32.4%[52] - 项目工程收益为1.807亿港元,较同期9442万港元大幅增长91.4%[53] - 项目工程收益占比从37.7%提升至47.1%,成为最大收益分部[51] - 家具销售收益占比从52.2%下降至44.2%[51] - 项目和酒店服务收益中按时间段确认的收益占比100%达1.807亿港元[24] - 融资租赁应收款项利息收入为151万港元,主要来自家具及家居配饰租赁业务[24] - 存货拨备净额为394万港元,全部来自家具及家居配饰销售业务[24] 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收益占比73.8%达2.832亿港元,阿联酋地区收益占比26.1%达1.002亿港元[26] - 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541万港元,其中香港地区占97.1%达2468万港元,阿联酋地区占2.9%达73万港元[27] 其他收益及亏损 - 联营公司业绩贡献为1.7百万港元,同期无此项收入[6] - 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净额总计1677.4万港元,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270.7万港元[29]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1680万港元,较同期270万港元增长1410万港元或522.2%[56]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产生公平值收益1256万港元,投资物业产生公平值亏损230万港元[24]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收益为1256.1万港元,相比2023年度的亏损293.8万港元[29]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录得约1600万港元重大公允价值收益[56]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230.3万港元,而2023年度为收益42.1万港元[29] - 出售附属公司收益净额236.2万港元,2023年度无此项收益[29] - 2025年六个月期间汇兑差额产生亏损178.1万港元,而2023年度为收益158.6万港元[7] - 出售附属公司后解除之汇兑储备产生亏损178.7万港元[7] 资产和负债变动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12月31日的23,303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926千港元,下降78.9%[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9百万港元,较期初23.3百万港元减少79.0%[64] - 存货从2023年12月31日的32,328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9,411千港元,下降40.0%[8]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85,428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55,458千港元,下降35.1%[8]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38,053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7,544千港元,减少27.6%[35] - 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51,234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2,701千港元,减少36.2%[35] - 于联营公司的权益从2023年12月31日的13,530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9,680千港元,增长45.4%[8] - 联营公司权益约为19.7百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13.5百万港元)[75]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2023年12月31日的3,000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0千港元[8]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2023年12月31日的3,000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0,206千港元,增长573.5%[34] - 合约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的70,329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2,447千港元,下降82.3%[8] - 流动负债总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126,596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65,709千港元,下降48.1%[8] - 流动资产净值从2023年12月31日的23,772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1,828千港元,增长76.0%[8]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27,034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9,659千港元,增长9.7%[36]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8,365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768千港元,减少66.9%[37] - 拨备总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8,150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8,764千港元,增长7.5%[38] - 公司总资产净值从2023年12月31日的38,641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60,436千港元,增长56.4%[9] - 公司股本从2023年12月31日的19,008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1,054千港元,增长116.0%[9] - 计息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总额为18.6百万港元,较期初11.6百万港元增长60.3%[64] - 流动比率为1.6倍,较期初1.2倍提升33.3%[65] - 资产负债比率为30.7%,较期初30.1%上升0.6个百分点[66] 股本和融资活动 - 2023年2月6日配售发行264,000,000股,每股价格0.052港元,总金额13.73百万港元,净额13.45百万港元[39] - 2023年7月27日配售发行230,700,000股,每股价格0.078港元,总金额17.99百万港元,净额17.64百万港元[40] - 2023年7月28日股份合并生效,法定股本由100亿股(每股0.01港元)变更为10亿股(每股0.1港元)[40] - 2023年9月13日配售发行8,610,000股,每股价格0.2港元,总金额1.72百万港元,净额1.69百万港元[40] - 2024年2月2日配售发行22,500,000股,每股价格0.21港元,总金额4.73百万港元,净额4.63百万港元[40] - 2024年3月20日配售发行15,516,000股,金额1.55百万港元[39] - 2024年8月28日配售发行42,700,000股,金额4.27百万港元[39] - 发行股份收购附属公司2,900,000股,金额0.29百万港元[39] - 2025年5月12日供股发行136,843,500股,金额13.68百万港元[3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410,539,500股,股本金额41.05百万港元[39] - 公司完成三次新股配售,分别净筹资约460万港元、320万港元及690万港元,并发行22,500,000股、15,516,000股及42,700,000股股份[48] - 公司完成供股事项,净筹资约1,360万港元,共发行136,843,500股股份[48] - 2024年3月配售完成,发行15,516,000股,每股0.21港元,总款项约325.8万港元,净额约320.9万港元[41] - 2024年8月配售完成,发行42,700,000股,每股0.165港元,总款项约704.6万港元,净额约690.5万港元[41] - 2025年5月供股完成,发行136,843,500股,每股0.1港元,总款项约1,368.4万港元,净额约1,358万港元[41] - 公司建议将英文名称由Pacific Legend Group Limited更改为Zhongjin Group Holdings Limited并采纳中文名称中缙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作为第二名称[84] - 公司计划以每股0.468港元配售最多82,107,900股股份但配售协议因先决条件未达成而失效[85] 投资和联营公司 - 持有MPJS Group普通股1,909,500股,占其全部股本约6.7%[71] - MPJS Group公平值为20百万港元,占集团资产总值约14.7%[73] - 集团录得金融资产未变现公平值收益16.0百万港元[73] - MPJS Group已向纳斯达克提交上市申请[73] - 认购协议修订扩大出售选择权范围[72] 公司治理和报告 - 公司财政年度结算日由12月31日更改为6月30日,当前报告期涵盖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共18个月[16] - 公司已应用多项香港财务报告会计准则修订,包括香港诠释第5号、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及第7号等修订[17] - 应用香港财务报告会计准则修订对公司综合财务状况及财务表现无重大影响[17] - 公司未提早采纳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香港财务报告会计准则,包括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等[18]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生效,将取代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18]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对综合损益表呈列方式引入重大变更,涉及损益表结构及管理层定义业绩计量披露要求[19] - 公司董事正在评估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对综合财务报表呈列及披露的影响[20] - 公司按业务线管理业务,并呈列三大可呈报分部进行资源分配及绩效评估[21] - 分部业绩计量不包括特定其他收入、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及特定资产折旧摊销等项目[21]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在报告期间举行了四次会议[86][87] - 审核委员会审阅了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务业绩及2024年中期及第二份中期财务业绩[87] - 中职信会计师事务所核对了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的财务数据但未进行审计认证[88] - 公司年度报告将包含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财务数据并按规寄发股东[89] - 董事会包括四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1] - 公告资料遵照GEM上市规则刊载董事对公告内容共同及个别承担全部责任[92] - 公告自刊登日期起至少七日于联交所网站www.hkexnews.hk刊载[93] - 董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守则[78][83] 其他运营数据 - 雇员人数为90人(2023年12月31日:151人)[79] - 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76] - 集团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证券[82] - 报告期间未派付股息[42]
PACIFIC LEGEND(08547) - 2025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