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润云(02167) - 2025 - 中期财报
天润云天润云(HK:02167)2025-09-25 09:2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同比增长13.8%至人民币2.687亿元[7][8] - 毛利润同比增长14.4%至人民币1.394亿元[7] - 毛利率为51.9%,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7] - 期内利润同比增长98.9%至人民币2767万元[7][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人民币268.7百万元,同比增长13.8%[2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润为人民币139.4百万元,毛利率为51.9%[28][30] - 期内利润增长至人民币27.6百万元[38]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2.6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8%(2024年同期:2.362亿元人民币)[102] - 2025年上半年毛利润为1.3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4%(2024年同期:1.219亿元人民币)[10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76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8.9%(2024年同期:1,391万元人民币)[102] - 基本每股盈利为15.93分人民币,同比增长99.4%(2024年同期:7.99分人民币)[102] - 公司期内溢利为人民币27,671千元,较上年同期的13,910千元增长98.9%[108][109] - 公司总收入为268.67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3.8%,其中中国内地收入为268.174百万人民币,香港收入为0.496百万人民币[119] 业务线收入表现 - SaaS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增长17.0%至人民币2.572亿元,占总收入95.7%[10] - 智能客户联络解决方案收入为人民币238.7百万元,同比增长15.2%,占总收入88.8%[25] - AI智能体及ContactBot解决方案收入为人民币18.5百万元,同比增长44.8%,占总收入6.9%[25] - VPC解决方案收入为人民币8.3百万元,同比下降40.1%,占总收入3.1%[25][26] - 其他服务及产品销售收入为人民币3.1百万元,同比增长33.9%[25] - SaaS解决方案收入为人民币257.2百万元,同比增长17.0%,占总收入95.7%[25] - SaaS解决方案收入为257.215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7.0%,占收入总额的95.7%[123] - VPC解决方案收入为8.309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40.1%[123] - 其他服务及产品销售收入为3.146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34.0%[123] 成本和费用变化 - 销售及分销费用增加5.5%至人民币55.9百万元[32] - 行政费用增长41.8%至人民币24.4百万元[33] - 研发费用减少9.0%至人民币36.3百万元[34] - 金融资产减值损失下降53.3%至人民币1.5百万元[35] - 提供服务成本为129.144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3.1%[125] - 应收账款减值损失为1.603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57.0%[125] - 研发费用为3,62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0%(2024年同期:3,988万元人民币)[102] 客户指标和AI产品表现 - 年化经常性收入超1万元的SaaS客户达1357个,同比增长3.1%[10] - 客户留存率为71.8%,金额净留存率为108.0%[10] - 超过三分之一的新客户购买AI产品[9] - AI智能体平台集成多个基础大模型包括通义千问、豆包等[9] 现金流和流动性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41.9百万元且无计息借款[41]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人民币10.5百万元(2024年同期净流出11.6百万元)[42][43]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人民币0.7百万元(2024年同期净流出44.0百万元)[42][44] - 现金及银行存款为1.41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1.366亿元人民币增长3.9%[105] - 流动比率为3.24倍(流动资产5.173亿元人民币/流动负债1.599亿元人民币)[105][106]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0,529千元,较上年同期的-11,589千元实现由负转正[111]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41,940千元,较期初的136,579千元增长3.9%[112] - 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729千元,较上年同期的-44,039千元大幅收窄[112] 资产和投资变动 - 合约资产减少37.5%至人民币0.7百万元[39] - 金融投资减少25.8%至人民币43.4百万元[40] - 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为1.32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1.074亿元人民币增长23.5%[105] - 应收账款及票据总额132,617千元,较2024年末107,364千元增长23.6%,其中12个月内账龄占比98.4%(130,506千元)[134]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投资账面值43,381千元(2024年末:58,448千元),长期定期存款公允价值42,302千元(2024年末:35,947千元)[138] - 金融投资总额从2024年底的5.845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中的4.338亿人民币,降幅25.8%[144] - 长期按金公平值从2024年底的3.595亿人民币增至2025年中的4.230亿人民币,增长17.6%[145] - 受限制现金非流动部分公平值从158万人民币微增至161万人民币[145] - 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非流动部分公平值从517万人民币增至882万人民币,增幅70.6%[145] 股权结构和董事持股 - 董事吴强直接持有公司240,000股股份占比0.14%,通过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82,297,000股占比47.30%[58] - 董事潘威通过控股公司持有13,500,000股股份,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82,537,000股占比47.43%[58][61] - 董事李晋通过控股公司持有8,370,000股股份,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82,537,000股占比47.43%[58][61] - 吴强持有关联公司天润融通31,840,284股股份占比61.63%[60][62] - 李晋持有关联公司天润融通2,883,468股股份占比5.58%[60] - 潘威持有关联公司天润融通2,618,700股股份占比5.07%[60] - 主要股东吴强及其一致行动人士合计控制公司47.43%股份(82,537,000股)[63][66] - 股东田溯寧通过Wisdom Extra Limited控制Fortune Ascend Holdings Ltd 17.85%股份(31,054,200股)[63][66] - 北京天创创润投资中心持有集团成员公司天润融通24.63%权益[65] 融资和资金运用 - 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557亿港元[6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余额为4960万港元[69][70] - 75%所得款项(1.918亿港元) allocated for 核心技术提升及解决方案开发[69] - 研发资金动用进度放缓 原定2025年底的款项使用计划延期至2026年6月30日[69] - 20%所得款项(5110万港元) allocated for 品牌提升与销售团队扩张[69] - 5%所得款项(1280万港元) allocated for 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69] 股权激励计划 - 股权激励计划相关股份总数上限为26,55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含库存股份)约15.26%[75] - 截至报告日股权激励计划已授出23,783,625股,占已发行股份约14.67%[75] - 当前可授予最高股份数目为2,766,375股,占已发行股份约1.59%[75] - 2025年1月1日及6月30日可授予购股权及奖励数目分别为2,735,042份和2,766,375份[75] - 未向单一合资格参与者设定具体授出股份数量上限[76] - 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期至2031年5月13日[85] - 奖励须达成董事会订明的表现指标方可归属[77][81] - 受限制股份单位结算时通过股东名册登记方式交付股份[82] - 受限制股份解除托管后可自由转让(受法律及奖励条款限制)[83] - 奖励不可转让(除全资实体或信托安排外),违规将导致奖励失效[8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归属受限制股份单位总数为1,010,851单位,未归属受限制股份总数为500,000股[88] - 报告期内归属受限制股份单位431,342单位,无归属受限制股份[88] - 报告期内注销受限制股份单位18,667单位,失效受限制股份单位6,000单位[88] - 2023年1月3日授予的受限制股份单位于报告期内归属275,180单位(占该批次50%),归属前股份收市价为12.70港元[88][90] - 2024年1月15日授予的受限制股份单位于报告期内归属156,162单位(占该批次33.3%),归属前股份收市价为4.90港元[88][90] - 未归属受限制股份单位购买价为4.10港元,受限制股份购买价为4.10港元[90] - 紧接奖励归属前的股份加权平均收市价为2.35港元[90] - 公司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安排为人民币758千元[108]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 - 公司未区分董事会主席与首席执行官职务,目前由吴强先生兼任[89] - 董事会由3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体现独立性及权力平衡[92]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证券交易严格遵守《标准守则》规定[93] -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总额1,688千元,较2024年同期1,678千元微增0.6%[137] 税务和股息 - 期内即期税项支出为0.08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29.8%[130] - 期内总税务抵免为0.033百万人民币,同比增加200.0%[130] - 公司宣派每股普通股10港仙股息,总计15.924百万人民币[131] - 公司宣派2024年末期股息人民币15,924千元[108]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无)[99] 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收入及收益为人民币6.5百万元,同比增长9.7%[31] - 公司总权益于期末为人民币517,442千元,较期初的507,453千元增长2.0%[108] - 公司保留利润为人民币126,968千元,较期初的115,221千元增长10.2%[108] - 每股基本盈利基于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73,665,298股计算(2024年同期:174,000,400股)[132] - 物业、厂房及设备收购总成本为人民币31.3万元(2024年同期:33.8万元),出售资产账面净值2万元(2024年同期:0.1万元),实现出售净收益0.5万元(2024年同期:净亏损0.1万元)[133] - 应付账款总额39,798千元,较2024年末28,744千元增长38.5%,其中12个月内账龄占比90.5%(36,017千元)[135] - 公司斥资37.7万元回购168,600股,期末库存股份达427,000股(2024年末:258,400股)[136] - 公司购回股份支出人民币377千元[108] - 公司汇兑差额产生损失人民币2,139千元[108]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 - 非上市股权投资采用企业权益价值/研发费用倍数(13.06-40.66倍)及40%缺乏市场适销性折让进行估值[142]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层级中第三层级(不可观察输入数据)估值敏感度显示:输入参数±5%变动将导致公允价值波动72-215千元[142] - 以公平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投资总额为4.338亿人民币,其中第三级(不可观察输入数据)占3.367亿人民币[144] - 第二级公平值计量(可观察输入数据)的金融投资从2024年底的5.507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中的4.001亿人民币,降幅达27.3%[144] - 第三级公平值计量的金融投资年内确认公平值亏损12万人民币,期末余额为3.367亿人民币[144] - 第三级公平值计量期初余额3.379亿人民币,期末余额3.367亿人民币,变动幅度-0.4%[144] - 公司无任何按公平值计量或披露公平值的金融负债[145] - 期内金融资产及负债在第一级与第二级之间无转移,也无转入或转出第三级的情况[146] 术语定义 - 人工智能(AI)指使用机器学习算法使系统无需明确编程即可从经验中自动学习和改进的应用[155] - 自动语音识别(ASR)是一种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将语音转换为文本的技术[155] - 自然语言处理(NLP)是AI赋能进行文本及语音智能交互的功能[155] -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子集,能从非结构化或未标记数据中自主学习网络[155] - 软件即服务(SaaS)是云端软件许可及交付模式,软件及相关数据集中托管[155] - 虚拟私有云(VPC)是公有云的特殊类别,在公有云环境中托管且仅可由一名用户进入[155] - 客户关系管理(CRM)是管理公司与客户及潜在客户关系和互动的战略[155] - 云端指通过互联网按需向用户提供应用、服务或资源的可配置共享资源池[155] - 架构指信息系统硬件、软件、数据和通信能力的组合架构[155] - 应用程序指在智能手机及其他移动设备上运行的应用程序软件[155]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员工总数为452人,研发部门174人占比38.50%,销售部门151人占比33.40%,运营部门94人占比20.80%,管理部门33人占比7.30%[50][5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无资本承担[5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或担保[5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无抵押[5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74,000,400股(含库存股份427,000股)[66] - 公司所有非流动资产均位于中国内地[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