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街物业(01502) - 2025 - 中期财报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813.69百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951.38百万元人民币,增幅16.92%[38]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951.377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9%[88]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951.377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813.694百万元人民币增长16.9%[107] - 物业管理及相关服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784.05百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923.08百万元人民币,增幅17.73%[39]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153.653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107] - 餐饮服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29.64百万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8.30百万元人民币,降幅4.54%[40] - 公司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的71.35百万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70.13百万元人民币,降幅1.71%[46] - 2025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70.134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88] - 全面收入总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71.57百万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8.42百万元人民币,降幅4.40%[47] - 公司期内全面收入总额同比下降4.4%至6841.9万元人民币(2025年)对比7157.2万元人民币(2024年)[89]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利润同比下降9.2%至5760.7万元人民币(2025年)对比6346.7万元人民币(2024年)[94] - 归属于公司拥有人利润为57,607千元,同比下降9.2%,每股基本盈利0.154元[122] - 2025年上半年每股收益为0.154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4%[88] - 非控制性权益应占利润大幅增长59.0%至1252.7万元人民币(2025年)对比787.8万元人民币(2024年)[94] - 宣派股息减少9.3%至5864.0万元人民币(2025年)对比6461.6万元人民币(2024年)[94] - 公司宣派股息58,640千元,取自2024年12月31日累计可分配留存收益[119] - 公司未建议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无)[8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销售及服务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685.83百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822.84百万元人民币,增幅19.98%[41] - 整体毛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15.71%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3.51%,下降2.20个百分点[42]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128.535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5%[88] - 2025年上半年经营利润为86.689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3%[88] - 2025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42.657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3%[88] - 2025年上半年融资收入净额为5.564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0%[88] - 融资收入净额5.564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5.794百万元人民币下降4.0%[113] - 2025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用损失拨备为5.837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4%[88] - 2025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22.171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88] - 所得税开支总额为22,171千元,其中中国企业所得税25,360千元,香港利得税1,804千元,递延税项收益4,993千元[115] - 清洁、保安及维护服务成本为407,861千元,较去年同期306,413千元增长33.1%[114] - 员工成本总额为334,284千元,其中计入销售及服务成本308,676千元,计入行政开支25,608千元[114] - 折旧总额为16,833千元,其中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2,474千元,投资物业折旧4,359千元[114]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从2024年上半年的690.1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706.5万元人民币,增长2.4%[142] 在管面积和项目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管面积达49.59百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8%[14][26] - 在管项目数量为391个,较2024年同期增加65个[14][26] - 非住宅业态在管面积占比57.4%,达28.49百万平方米[14] - 新增在管面积中独立第三方项目占比90.7%[14] - 合同建筑面积从2024年6月的45.91百万平方米增至50.89百万平方米[27] - 住宅物业在管面积21.10百万平方米,占比42.6%[31] - 包干制管理模式在管面积占比91.0%,达45.14百万平方米[33] - 独立第三方开发物业在管面积28.61百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8%[34][35] - 金融街联属集团开发物业在管面积20.98百万平方米,占比42.3%[35] 地区表现 - 公司业务覆盖中国7个地区26个省市区包括华北西南华东华南东北华中和西北[8] - 华北区域在管面积最大,达20.66百万平方米,占比41.7%[29] - 中国内地市场收入869.352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1%[109] - 香港市场收入82.025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2%[109] 业务线表现 - 公司形成物业为主增值业务协同的1+N业务布局[9] - 公司优化增值业务经营机制形成总部-业务大区-项目三级联动[9] - 公司加快房产经纪及生活服务类业务建立零售业务矩阵[9] - 物业管理及相关服务收入为918.994百万元人民币,其中包干制收入754.157百万元人民币,酬金制收入11.184百万元人民币[107] - 金融街联属集团交易金额占比从2024年上半年的9%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107] 运营和战略举措 - 公司拓展国家开发银行怀柔党校及灾备中心等新物业服务项目[8] - 公司推进配电室智能化改造首批无人值守配电室于6月投入运营[10] - 公司升级总部预算系统权限管理模块提升管理效率[10] - 公司在多个新媒体平台开通官方账号加强客户沟通[11] - 公司持续落实质量提升工程制定品质提升工作清单[11] - 公司荣获2025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TOP14等多项行业荣誉[11] 关联方交易和关系 - 向关联方提供服务的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7.3946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9592亿元人民币,下降19.4%[143] - 来自同系附属公司的利息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99.7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70.6万元人民币,增长35.5%[143] - 应收金融街联属集团的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底的10.7957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底的10.94亿元人民币,增长1.3%[144] - 应付金融街联属集团的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4年底的3.5344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底的4.6653亿元人民币,增长32.0%[144] - 存于同系附属公司的款项从2024年底的38.0826亿元人民币略降至2025年6月底的37.6142亿元人民币,下降1.2%[144] 资产和负债变化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24年底的1,639.21百万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603.17百万元人民币,减少36.04百万元人民币[4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2.3%至14.24亿元人民币(2025年6月)对比14.59亿元人民币(2024年12月)[91][95] - 应收票据及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底的345.64百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58.03百万元人民币,增幅32.52%[50]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345,640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55,500千元,增长31.8%[128] - 第三方贸易应收款项从268,406千元增至380,002千元,增长41.6%[128] - 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用损失拨备从33,511千元增至37,350千元,增长11.5%[131] - 一年内账龄的贸易应收款项从284,855千元增至396,983千元,增长39.4%[131] - 应收融资租赁款项从16,971千元大幅增至77,098千元,增长354.3%[132][134] - 三年以上到期的应收融资租赁款项从0千元增至57,043千元[134] - 应收融资租赁款项预期信用损失拨备从1,572千元增至3,314千元,增长110.8%[134] - 按摊销成本计量之其他金融资产从2024年底的80.71百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55.78百万元人民币,增加75.07百万元人民币[50] - 按摊销成本计量之其他金融资产从80,706千元增至155,779千元,增长93.0%[132] - 按摊销成本计量之其他金融资产增长252.7%至6803.3万元人民币(非流动部分,2025年6月)对比1929.1万元人民币(2024年12月)[91] - 贸易应付款项余额为人民币289.14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加17.98%[51]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底的245.065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底的289.14亿元人民币,增长18.0%[141] - 贸易应付款项从245,065千元增至289,140千元,增长18.0%[140] - 一年内贸易应付款项为271.176亿元人民币,占贸易应付款项总额的93.8%[141] - 一至两年账龄的贸易应付款项从10.85亿元人民币减少至8.03亿元人民币,下降26.0%[141] - 两年以上账龄的贸易应付款项从5.347亿元人民币增至9.934亿元人民币,增长85.8%[141]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大幅增长20.3%至8.45亿元人民币(2025年6月)对比7.03亿元人民币(2024年12月)[92] - 应付薪金及福利为人民币111.99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加9.54%[51] - 其他应付款项为人民币326.35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加0.81%[51] - 应付股息从21,837千元增至80,477千元,增长268.6%[140]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0.41上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0.45[58] - 投资物业价值增长6.3%至3228.2万元人民币(2025年6月)对比3038.1万元人民币(2024年12月)[91] - 投资物业账面净值32,282千元,期内添置6,260千元,累计折旧12,823千元[124]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少17.1%至4348.0万元人民币(2025年6月)对比5243.7万元人民币(2024年12月)[91]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43,480千元,期内添置4,474千元,累计折旧80,954千元[124] - 联营公司权益期末余额7,552千元,期内应占利润26千元[126] - 合营企业权益期末余额2,885千元,期内应占利润28千元[127]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229.7万元人民币(2025年)对比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3645.3万元人民币(2024年)[95] 上市所得款项使用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10.48百万港元(等同人民币约648.36百万元)[52] - 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人民币456.87百万元[53] - 寻求战略收购及投资机遇的未动用款项净额为人民币374.98百万元[53] - 发展增值类服务业务的未动用款项净额为人民币8.49百万元[53] - 信息技术及智能设施系统建设的未动用款项净额为人民币8.56百万元[53] 其他收益和损失 - 其他收益净额6.397百万元人民币,主要来自出售使用权资产收益6.413百万元人民币[112] - 政府补助收入251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867千元人民币下降71.0%[110] - 非流动分部资产增加10.733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3.778百万元人民币下降54.9%[109] 股东结构和持股 - 公司员工总数为5,283名[63] - 北京华融综合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内资股128,299,270股,占内资股类别47.52%,占总股份34.35%[75] - 北京天泰置业有限公司持有内资股79,620,438股,占内资股类别29.49%,占总股份21.32%[75] - 北京融信合泰企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内资股62,080,292股,占内资股类别22.99%,占总股份16.62%[76] - UBS Group AG持有H股好仓17,547,268股(占H股类别16.95%)及淡仓5,816,000股(占H股类别5.62%)[76] - FIL Limited及其关联方合计持有H股10,350,000股,占H股类别10.00%,占总股份2.77%[76] - Barings LLC持有H股6,972,000股,占H股类别6.73%,占总股份1.87%[76] - Northern Trust Fiduciary Services持有H股6,705,000股,占H股类别6.47%,占总股份1.80%[76] - UBS Asset Management持有H股6,292,000股,占H股类别6.08%,占总股份1.68%[76] - 刘海燕持有H股7,280,000股,占H股类别7.03%,占总股份1.95%[76] - FIDELITY FUNDS持有H股5,532,000股,占H股类别5.34%,占总股份1.4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