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入为94.2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4.87亿港元略有下降[14] - 毛利为52.4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3.07亿港元减少约1.1%[14] - 税前利润为41.0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8.49亿港元增长约6.6%[14] - 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本期溢利为29.9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7.84亿港元增长约7.5%[14] - 本期溢利总额为29.7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6.66亿港元增长约11.4%[14] - 归属于本公司所有者的溢利为26.8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4.11亿港元增长约11.2%[14] - 非控股权益溢利为2.9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55亿港元增长约13.9%[14] - 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港币41.28仙,较去年同期的37.83仙增长约9.1%[15] - 公司本期溢利为29.7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6.66亿港元增长11.5%[16] - 公司本期全面收入总额为38.2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2.60亿港元增长69.3%[1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税前利润为41.05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8.49亿港元增长6.7%[3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本期溢利为29.93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7.84亿港元增长7.5%[3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9,428,291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9,486,866千港元微降0.6%[38] - 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6.82亿港元,同比增长11.2%[84] -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94.28亿港元,同比下降0.6%[86] - 普通權益所有者應佔總盈利2,681,733千港元,同比增長11.2%[48] - 持續經營業務盈利2,698,784千港元,終止經營業務虧損17,051千港元[4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所得税费用为11.1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0.65亿港元增加约4.4%[1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3.34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79亿港元下降30.2%[3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341,461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92,799千港元下降30.7%[40] - 银行及其他借贷利息为301,503千港元,占2025年上半年财务费用的88.3%[40] - 本期稅項支出總額為1,111,803千港元,同比增長4.4%[44] - 持續經營業務净财务费用为1.88亿港元,同比下降51.7%[86]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314万港元,同比下降46.3%[81] - 2025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薪酬总额为7.52598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8.28537亿港元下降9.2%[119] 各业务线表现 - 水資源分部2025年上半年來自外部客戶收入為7,153,052千港元,較2024年同期7,051,438千港元增長1.4%[32] - 物業投資分部2025年上半年來自外部客戶收入為810,718千港元,較2024年同期778,698千港元增長4.1%[32] - 百貨營運分部2025年上半年來自外部客戶收入為216,529千港元,較2024年同期389,592千港元下降44.4%[32] - 水資源分部2025年上半年分部業績為3,402,202千港元,較2024年同期3,421,332千港元下降0.6%[32] - 物業投資分部2025年上半年分部業績為479,589千港元,較2024年同期425,405千港元增長12.7%[32] - 百貨營運分部2025年上半年分部業績為23,891千港元,2024年同期為虧損9,387千港元[32] - 水資源分部2025年上半年應佔聯營公司溢利為52,770千港元,較2024年同期47,601千港元增長10.9%[32] - 百貨營運分部2025年上半年應佔聯營公司虧損為10,461千港元,較2024年同期虧損3,154千港元擴大231.7%[32] - 水資源分部2025年上半年從指定為按公允值計入其他全面收入的股本投資收到股息為0千港元,2024年同期為26千港元[32] - 发电分部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7.80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8.15亿港元下降4.3%[33] - 酒店经营及管理分部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3.37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15亿港元增长6.8%[33] - 道路及桥梁分部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3.72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91亿港元下降4.8%[33] - 发电分部2025年上半年应占联营公司溢利为1826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5480万港元下降66.7%[33] - 供水收入-香港为2,868,545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801,585千港元增长2.4%[38] - 供水收入-中国内地为2,283,572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203,364千港元增长3.6%[38] - 销售电力及蒸汽收入为610,859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29,462千港元下降3.0%[38] - 路费收入为289,948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12,881千港元下降7.3%[38] - 东深供水项目本期间总供水量11.47亿吨,较去年同期的11.59亿吨减少1.0%[89] - 东深供水项目收入35.0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4.85亿港元增加0.6%[89] - 对港供水收入28.6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8.02亿港元增加2.4%[90] - 对深圳及东莞地区供水收入6.3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83亿港元减少6.7%[90] - 东深供水项目税前利润(不包括汇兑差异及净财务费用)23.9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3.25亿港元增加3.1%[90] - 公司附属及联营公司供水总能力从2024年6月30日的每日8,786,800吨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每日8,886,800吨[93] - 公司附属及联营公司污水处理总能力从2024年6月30日的每日2,054,400吨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每日2,297,900吨[93] - 联营及附属公司总供水能力为1,950,000吨/日,与去年同期持平[94] - 在建供水项目总规模达1,187,000吨/日,包括荔浦(80,000吨/日)及揭阳(270,000吨/日)等项目[94] - 其他水资源项目收入增长2.3%至36.80亿港元,建设服务收入达1.87亿港元[94] - 粤海天河城物业投资收入增长3.6%至8.22亿港元,税前利润增长9.7%至4.92亿港元[95][96] - 深圳天河城租金收入同比大幅增长47.9%至4,745万港元[96] - 百货营运总收入下降44.4%至2.17亿港元,天河城百货店收入下降49.4%[98][99] - 酒店业务收入增长6.8%至3.37亿港元,但税前利润下降19.8%至5,106万港元[101] - 粤海能源售电量增长23.3%至16.79亿千瓦时,税前利润增长22.7%至9,118万港元[102] - 粤电靖海发电售电量下降9.5%至62.16亿千瓦时,收入下降26.2%至24.02亿港元[103] - 兴六高速公路日均车流量下降9.3%至24,457架次,路费收入下降7.3%至2.90亿港元[104] - 银瓶项目累计建设费用约人民币20.90亿元(约22.91亿港元)[105] - 银瓶项目利息、管理费及维护费合计8075万港元,同比增长4.2%[106] - 银瓶项目税前利润6898.4万港元,同比增长5.0%[106] - 终止经营业务粤海置地收入锐减91.0%至2.52亿港元[108]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内地收入为8,220,783千港元,占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的87.2%[3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成功投得广东茂名市新水资源项目,设计污水处理能力每日194,000吨,总投资额约4.39亿港元[91] - 国际组织将全球增速预期平均下调0.4个百分点[122]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公司投资物业价值从1588.67亿港元增至1626.75亿港元,增长2.4%[17]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从121.54亿港元降至120.36亿港元,减少1.0%[17] - 公司流动负债从557.38亿港元降至179.93亿港元,减少67.7%[18] - 公司非控股权益从150.17亿港元降至136.72亿港元,减少9.0%[18] - 公司储备从326.92亿港元增至332.12亿港元,增长1.6%[19] - 公司外汇报表汇兑差额产生正收益7.55亿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3.87亿港元[16] - 公司物业转投资物业公允值收益4345.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633.3万港元增长586.1%[16] - 公司向股东分派粤海置地股份,合计资产净值约23.35亿港元[20] - 公司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入为3,339,443千港元[22] - 公司投资活动的净现金流出为846,116千港元[22] - 公司融资活动的净现金流出为4,306,501千港元[22]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1,813,174千港元[23]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583,087千港元[23] - 公司于2025年1月21日实物分派了1,261,799,423股粤海置地股份作为特别股息[24] - 公司外汇报表换算产生的汇兑差额为附属公司(270,311)千港元及联营公司(25,157)千港元[21]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转至投资物业的公允价值收益为6,333千港元[21] - 公司已付利息为351,403千港元[22] - 水资源分部资产规模最大,2025年6月30日为536.08亿港元,较2024年底增长2.8%[35] - 物业投资分部2025年6月30日资产为169.24亿港元,较2024年底基本持平[35] - 百货营运分部负债率较高,2025年6月30日负债6.80亿港元,资产2.67亿港元[35]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为97,097,484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35,595,403千港元下降28.4%[36]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总负债为41,247,514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78,919,930千港元下降47.7%[36] - 應收貿易賬款及票據總額4,811,634千港元,同比增長25.4%[52] - 应付贸易账款及票据从2024年末的5,611,573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5,299,129千港元,降幅为5.6%[54] - 合约负债从2024年末的1,339,525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123,595千港元,降幅为16.1%[54] - 应付同系附属公司款从2024年末的295,415千港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507,903千港元,增幅为71.9%[54] - 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从2024年末的23,862,005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1,177,331千港元,降幅为11.2%[56] - 流动银行及其他借贷从2024年末的7,330,175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923,655千港元,降幅为32.8%[56] - 非流动银行及其他借贷从2024年末的16,531,830千港元微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6,253,676千港元,降幅为1.7%[56] - 以人民币计值的银行及其他借贷从2024年末的19,356,059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7,570,990千港元,降幅为9.2%[59] - 来自同系附属公司的无抵押其他借贷从2024年末的2,570,889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353,088千港元,降幅为8.5%[59]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24年末的12,154,029千港元微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2,035,983千港元,降幅为1.0%[61] - 计入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的财务资产从2024年末的4,532,990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5,675,802千港元,增幅为25.2%[61] - 财务负债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345.52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20.29亿港元,减少约7.3%[62] - 银行及其他借贷从2024年12月31日的238.62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11.77亿港元,减少约11.2%[62] - 应付股息为4.75亿港元(2025年6月30日),而2024年12月31日无此项[62] - 已订约资本承担中物业、厂房及设备等从2024年12月31日的88.61亿港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5.93亿港元[65] - 银瓶PPP项目累计建设费用为人民币20.90亿元(约22.91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0.77亿元(约22.43亿港元)略有增加[65] - 兴化项目公司需负责最高金额约人民币18.91亿元(约20.74亿港元)[67] - 终止经营业务(粤海置地)在2025年1月1日至1月21日期间收入2.52亿港元,税后亏损2.13亿港元[69] - 终止经营业务在2025年1月1日至1月21日期间经营现金流量为2.68亿港元,融资现金流量为5.37亿港元[70] - 计入应付账款、应计负债及其他负债的财务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98.89亿港元略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96.28亿港元[62] - 租赁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3.79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40亿港元[62] - 终止经营业务于实物分派日资产净额账面价值为23.35亿港元[71] - 终止经营业务于实物分派日总资产为399.87亿港元,总负债为358.28亿港元[71] - 截至2024年底持作分派的资产总额为406.63亿港元,相关负债总额为352.03亿港元[72] - 集团为买家按揭贷款提供担保金额从2024年底的47.14亿港元大幅降至2025年中的100.7万港元[73] - 向控股公司及其附属以实物分派方式派发粤海置地股份特别股息13.61亿港元[74] - 公司支付及应付予控股公司及其附属股息从2024年同期的4.65亿港元降至2.77亿港元[74] - 向同系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收取水资源相关收入增长47.5%至9.87亿港元[74] - 向同系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售电收入增长13.5%至10.59亿港元[74] - 来自同系附属公司贷款利息收入为943万港元,年利率4.2%[76] - 控股公司收取利息费用从5559.7万港元降至831.4万港元,年利率3.63%-4.75%[76] - 资本开支总额为5.57亿港元,同比增长58.3%[82] - 来自同系附属公司贷款余额为23.53亿港元,利率介于LPR减1.15%至4.65%[79][80] - 存放于同系附属公司存款为11.50亿港元,按协定存款利率加50%计息[79][80] - 向香港粤海收取的租赁收入未来一年承诺金额为1135.9万港元[77] -
粤海投资(00270)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