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收入为人民币8.319亿元[10] - 报告期收益831.9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3%(去年同期981.8百万元)[38] - 公司毛利为人民币3.394亿元,毛利率为40.8%,同比提升6.3个百分点[10] - 毛利率40.8%,同比提升6.3个百分点(去年同期34.5%)[46] - 公司净利润为人民币1.486亿元,同比增长3.1%[10] - 经调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为人民币1.835亿元,同比增长9.1%[10] - 净利润为人民币148.6百万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144.2百万元[56] - 经调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为人民币183.5百万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168.2百万元[56] - 公司期内溢利为人民币121,805千元,同比增长4.3%[141][143]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4.3%至12.18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1.68亿元人民币[134] - 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21,805千元,同比增长4.3%[179]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9.818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8.319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5.3%[157] - 按公平值列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平值收益下降18.4%至5.26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6.44亿元人民币[134] - 按公平值列入损益之金融资产的公平值收益为人民币5258万[154] - 按公平值投资实现公平值变动收益52,575千元[18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销售成本492.4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4%(去年同期642.7百万元)[45] - 研发费用40.3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8%(去年同期42.8百万元)[50]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5.8%至4.03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4.28亿元人民币[134] - 研发费用为人民币4033万[154] - 其他收入及收益24.9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8%(去年同期44.3百万元)[47] - 其他收入及收益总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4426万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487万人民币,同比下降43.8%[163] - 政府补助及补贴从2024年上半年的1875万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787万人民币,同比下降58.0%[163] - 财务成本下降40.9%至人民币18.5百万元,主要因偿还银行贷款[54] - 财务成本总额为1851.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0.9%,其中银行贷款利息开支从3172.1万元降至1830万元[164] - 银行利息开支显著减少至1830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3172.1万元下降42.3%[164] - 已售存货成本为22.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39.02亿元下降42.4%[165] - 员工成本总额为3.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3%,其中薪金及福利支出增长至2.75亿元[165] - 所得税开支减少44.1%至人民币23.1百万元,主因递延税项拨回[55] - 所得税开支总额为2305.8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4127.9万元下降44.1%[167] - 递延所得税项产生收益1394.5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支出423万元[167] - 其他开支减少69.8%至人民币2.6百万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8.7百万元[53]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录得拨回人民币0.4百万元,去年同期为亏损人民币4.7百万元[52] CRO业务表现 - CRO业务收入为人民币4.228亿元,同比增长9.6%[12] - CRO业务经调整毛利为人民币1.946亿元,同比增长16.4%[12] - 海外CRO收入占比达85.0%,同比增长4.9%[13] - 中国内地CRO收入占比15.0%,同比增长46.6%[13] - 新分子模式占CRO收入15.0%,同比增长19.0%[14] - AI参与赋能的CRO项目收入占比近总CRO收入的10.0%[15] - AIDD累计参与项目数达175个,采购CADD/AIDD的累计客户数为67家[15] - 累计服务客户数量增加至2,574家[10] 朗华制药(CDMO)表现 - 朗华制药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4.09亿元,同比下降近31.4%[18] - 朗华制药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毛利为人民币1.551亿元,同比下降近13.4%[18] - 朗华制药前十大客户收入占比68.3%,前十大客户留存率100.0%[19] - 朗华制药总产能为860立方米,新建400立方米产能[19] - CMC外部BD客户订单数占比55.0%,金额占比56.0%[20] - 维亚导流CMC客户订单数占比45.0%,金额占比44.0%[20] 孵化投资业务表现 - 公司累计投资孵化93家初创公司,获得近人民币7650万元回款[21] - 孵化公司融资总额约2.936亿美元,累计在研管线总数近228条[21] 技术平台与研发能力 - 公司累计研究超过2,187个独立药物靶标[24] - 2025年上半年新增交付89个药物靶标[24] - 公司V-DEL平台构建了高达千亿级别DNA编码化合物库[28] - 公司建立了涵盖环肽、分子胶、共价片段等千亿级化合物库[28] - 公司已建立成熟多样的重组蛋白表达系统[26] - 冷冻电镜技术可高效对蛋白降解复合物等进行高分辨率结构解析[27] - 公司已成功打造亲合力优先的早期药物筛选平台[28] - 公司药理药效平台已扩展到动物免疫、肿瘤药效等多领域[29] - 公司可提供一站式新机理药物发现与研究平台[25] - 公司已建立自有膜蛋白表达专利技术和纳米磷脂盘包装技术[26] - 公司多肽平台DEL多肽库单环库分子数量扩展到5万亿[32] - 公司多肽平台DEL多肽库环的大小从4-12aa扩展到4-17aa[32] - 公司成功交付多个抗体亲和力精细调控、抗体专利突破及Fc融合蛋白酶活性优化等复杂任务[31] - 公司已打造出功能强大且全面的一站式XDC技术服务平台[30] - 公司初步建成AI驱动的多肽研发技术平台[32] - 公司计算平台开发共价和非共价自由能微扰等先进算法[33] - 公司于2025年5月成功举办AIDD平台发布会[34] - 公司人工智能平台实现全新干湿实验联动的设计流程[34] 地区市场表现 - 美国市场收益429.7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4%),欧洲市场收益202.8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8%)[42] - 美国市场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3.757亿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4.29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4.4%[159][161] - 欧盟市场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3.371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028亿人民币,同比下降39.8%[159][161] 分部业务表现 - 总收益为人民币8.319亿,其中药物发现服务贡献人民币4.23亿,CDMO及商业化服务贡献人民币4.135亿[154] - CDMO及商业化服务分部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5.959亿人民币大幅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090亿人民币,同比下降31.4%[158][160] - 药物发现服务分部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3.756亿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4.15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5%[158][160] - 维亚生物创新中心分部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1030万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779万人民币,同比下降24.4%[158][160] - 销售产品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5.772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983亿人民币,同比下降31.0%[158][160] - 来自最大客户的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2.437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216亿人民币,同比下降9.1%[162] 资产、负债与现金流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3.9%至人民币904.5百万元,主因偿还银行借款净额人民币126.3百万元[5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3.9%至90.45亿元人民币,期初为94.16亿元人民币[137]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下降27.3%至30.57亿元人民币,期初为42.05亿元人民币[137] - 存货同比增长16.3%至31.71亿元人民币,期初为27.27亿元人民币[137] - 资产净值同比增长2.4%至390.75亿元人民币,期初为381.62亿元人民币[140] -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4.8%至人民币129,823千元[144] - 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14.8%,从2024年的人民币1.523亿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1.298亿[146]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从2024年流入人民币2.016亿转为2025年流出人民币1415万[146]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57.1%,从2024年流出人民币3.546亿减少至2025年流出人民币1.52亿[14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同比下降12.7%,从2024年的人民币10.362亿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9.045亿[146][147] - 偿还银行借款大幅减少58.4%,从2024年的人民币13.327亿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5.543亿[146] - 银行借款所得款项同比下降56%,从2024年的人民币9.724亿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4.28亿[146] - 计息银行借款总额下降9.8%至112.90亿元人民币,期初为125.53亿元人民币][138][16] - 资产负债比率降至43.2%,2024年末为45.9%[57] - 贸易应收款项及票据总额为305,745千元,较期初下降27.3%[185] - 6个月内贸易应收款项占比92.6%,账龄结构保持健康[185] - 贸易应付款项及票据总额为181,256千元,较期初下降41.4%[187]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142,866千元,较期初下降22.7%[188] - 计息银行借款总额从125.53亿元人民币下降至112.90亿元人民币,减少10.0%[190] - 即期银行借款从54.94亿元人民币增至60.10亿元人民币,增长9.4%[189] - 非即期银行借款从70.59亿元人民币降至52.81亿元人民币,减少25.2%[190] - 一年内到期借款占比53.2%(60.10亿元人民币)[191] - 第2年到期借款从4.85亿元人民币降至2.88亿元人民币,减少40.5%[191] - 第3至6年到期借款从2.21亿元人民币增至2.40亿元人民币,增长8.3%[191]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成本为38,652千元,同比大幅下降53.2%[182] - 按公平值列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总额为935,749千元,较期初下降0.6%[183] - 累计亏损从人民币286,315千元改善至164,510千元,减亏42.5%[141] - 股份回购及注销导致股本减少人民币5,080千元[141] - 汇率波动储备产生损失人民币2,868千元,去年同期为收益5,109千元[141][143]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改善,同比增加现金流人民币115,141千元[144] - 已付所得税减少15.5%至人民币46,228千元[144] - 确认以权益结算的股份付款开支人民币11,738千元,同比转正[144]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增长2.7%至人民币3,892,794千元[141] - 非控股权益增长12.9%至人民币14,682千元[141] - 资本开支为人民币38.7百万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82.7百万元[59] - 购回股份付款为人民币508万[146] - 股份注销32,932,000股,股本从367,000元人民币减至361,000元人民币[193] - 库存股份从1.58亿元人民币减至1.29亿元人民币,减少18.1%[194] - 股份购回4,327,500股,总代价5080,000元人民币[194] - 关联方贷款从34,216,000元人民币降至0元人民币[198] - 公司向杭州聃诚支付人民币18,887,000元用于结算应收款项[199] - 应收杭州聃诚非贸易款项从人民币23,860千元降至5,222千元[200] - 应收费晓玉非贸易款项从人民币4,309千元微增至4,383千元[200] - 应收关联方非贸易款项总额从人民币28,169千元大幅减少至9,605千元[200] - 向杭州聃诚提供无抵押贷款人民币30,000,000元[200] - 贷款期限超过五年按五年期贷款基准利率计息[20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以应付金额结算人民币25,791,000元[200] 员工与设施 - 公司员工总数2,085人,其中CRO研发人员1,098人(占52.7%),朗华制药员工753人[36] - 上海周浦新总部面积40,000平方米,法拉第路孵化中心实验室面积5,552平方米(占总使用面积73.3%)[36] - 成都园区实验室面积10,800平方米(占已投入使用物业面积88.5%)[3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有2,085名雇员,报告期内总员工成本为人民币3.04亿元[69] 股权激励与公司治理 - 报告期内员工行使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816,000股[71] - 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奖励计划下尚有3,665,141份购股权未行使[70] - 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授出7,320,000份股票期权[71] - 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授出7,320,000份股票期权[71] - 报告期内无任何董事或雇员行使购股权[70] - 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劳资纠纷,雇员关系保持稳定[69] -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对中期财务资料进行独立审阅,未发现重大异常[76] - 主席毛晨兼任首席执行官职务,公司计划未来物色合适人选分任两职[73] - 自2024年报日期起,董事王晖获委任为归创通桥医疗科技非执行董事[77] - 毛晨先生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普通股220,083,543股,占已发行股本约10.34%[80] - 毛晨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公司普通股90,925,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约4.27%[80] - 王暉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公司普通股85,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约3.99%[80] - 毛隽女士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公司普通股131,057,654股,占已发行股本约6.16%[89] - Zhou Min女士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普通股10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约4.70%[89] - 吴炯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公司普通股212,194,544股,占已发行股本约9.97%[89] - Fenghe Harvest Lt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普通股154,821,323股,占已发行股本约7.27%[89] - Tamasek Holdings (Private) Limited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公司普通股15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约7.05%[89] - 毛晨先生通过Anji Pharmaceuticals Inc持有12,398,500股普通股,占该类股份约24.80%[83] - 毛晨先生通过Clues Therapeutics Inc持有20,257,515股普通股,占该类股份约17.73%[83] - 毛隽女士通过其控制的法团持有131,057,654股股份[90] - 吴炯先生持有Fenghe Harvest Ltd及Wu and Sons Limited的100.00%股本权益[90] - 可转换债券可转换为合共150,000,000股股份[90] - 股份奖励计划可授出的最大股份数目分别为270,937,302股、57,892,351股及2,194,555股[91] - 股份奖励计划合共占紧接全球发售完成前但于资本化发行完成后公司已发行股本约22.07%[91]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购股权数目为3,665,141股[93] - 购股权归属期为授出日期后第二周年40%、第三周年20%、第四周年20%、第五周年20%[93] - 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有效期为10年至2029年5月8日[96] - 购股权承授人需支付名义金额1港元[96] - 向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授出购股权时12个月内累计行权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0.1%[97] - 向主要股东或独立非
维亚生物(01873)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