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04.58861亿元,同比减少7.5%[11]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人民币8.97087亿元,同比减少20%[11] - 公司股东应占期内溢利减少20%至人民币8.971亿元[25] - 营业收入减少8%至人民币104.589亿元[2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总额同比下降20%至人民币8.971亿元[34] - 集团总营业收入减少8.499亿元至104.589亿元[58] - 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04.588亿元,同比下降7.5%(2024年同期:113.088亿元)[98] - 期内溢利为人民币14.674亿元,同比下降17.0%(2024年同期:17.678亿元)[98] - 公司期內溢利为14.6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6.78亿元人民币下降12.6%[113][114] - 公司股东应占期內溢利下降20.1%,从11.22亿元人民币降至8.97亿元人民币[113][11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045.8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130.88亿元人民币下降7.5%[116][118] - 公司股东应占期内溢利为人民币897,087,000元,同比下降20.1%(去年同期为人民币1,122,088,000元)[127] - 每股基本盈利所用盈利为人民币842,026,000元,同比下降21.2%(去年同期为人民币1,069,141,000元)[12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运营成本、财务费用及管理费用持续压降[12] - 其他项目总成本净额人民币20.406亿元,包含财务费用人民币11.921亿元[27] - 销售成本减少7.351亿元至62.802亿元,其中水厂经营成本27.677亿元,城市资源服务成本24.253亿元[59] - 其他经营费用净额增加至人民币5.765亿元,较上期人民币3.603亿元增长60%,主要因北控城市资源确认非流动资产减值亏损[68] - 管理费用下降8%至人民币11.565亿元,上期为人民币12.517亿元,显示成本控制有效[69] - 银行及其他借款利息下降31%至人民币9.58亿元,上期为人民币13.95亿元,反映债务结构优化成效[71] - 财务费用为人民币11.921亿元,同比下降23.9%(2024年同期:15.656亿元)[98] - 员工成本为人民币28.805亿元,同比增长3.9%(2024年同期:27.725亿元)[93] - 财务费用减少23.8%,从15.66亿元人民币降至11.92亿元人民币[113][114] - 建造服务成本显著降低至60.10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55.6%[120] - 财务费用中的利息开支总额为120.44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6.5%[122] - 预期信贷亏损模型下的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增至2.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41.5%[121] - 期内所得税开支总额为4.09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7.6%[124] - 非流动资产确认之减值亏损为1.61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零[120] - 物业、厂房及设备添置额为人民币324,790,000元,同比下降30.2%(去年同期为人民币465,596,000元)[129]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出售账面总额为人民币70,227,000元,同比增长181.3%(去年同期为人民币24,967,000元)[129] - 永续资本工具相关派发为人民币55,061,000元,同比增长4.0%(去年同期为人民币52,947,000元)[127] - 主要管理人员补偿总额为人民币730.1万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763.8万元减少4.4%[154] 各条业务线表现:水处理服务业务 - 水处理服务业务收入人民币59.656亿元,占总收入57%,贡献了90%的股东应占溢利[26] - 污水及再生水处理服务(中国附属公司)毛利率为60%,收入人民币42.783亿元[26] - 中国附属公司污水及再生水处理服务营业收入为人民币41.767亿元,毛利率59%,股东应占溢利人民币19.501亿元[29] - 水处理服务业务总收入为人民币58.279亿元,占总营业收入52%,股东应占溢利人民币25.97亿元[29] - 2025年上半年水处理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至人民币59.656亿元,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2%至人民币26.442亿元[33] - 中国地区污水及再生水处理业务营业收入42.783亿元,股东应占溢利21.868亿元[41][42] - 海外水处理业务营业收入2.38亿元,股东应占溢利1,930万元[41][49] - 中国大陸污水及再生水处理毛利率60%[61] - 公司总营业收入为104.59亿元人民币,其中污水及再生水处理及建造服务收入最高,达52.28亿元人民币[113]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40.0%,其中污水及再生水处理及建造服务毛利率为52.4%[113] 各条业务线表现:城市资源服务业务 - 城市资源服务业务收入人民币30.393亿元,毛利率为20%[27] - 附属公司北控城市资源2025年上半年新增项目30个,年化服务费总额约人民币2.44亿元[14] - 2025年上半年城市资源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3%至人民币30.393亿元,但股东应占溢利同比下降74%至人民币1350万元[34] - 城市资源服务营业收入增加3.515亿元至30.393亿元,但应占溢利减少3,880万元至1,350万元[57] - 城市资源服务收入大幅增长13.1%,从26.88亿元人民币增至30.39亿元人民币[113][114] 各条业务线表现:建造及技术服务业务 - 建设BOT水务项目收入人民币4.645亿元,毛利率为17%[27] - 技术服务和设备销售收入人民币7.422亿元,毛利率为34%[27] - 水环境治理建造服务收入人民币16.417亿元,股东应占溢利人民币4.169亿元[30] - 2025年上半年水环境治理建造服务收入同比下降57%至人民币7.118亿元,股东应占溢利同比下降45%至人民币2.296亿元[34] - 2025年上半年技术服服及设备销售收入同比下降36%至人民币7.422亿元,股东应占溢利同比下降54%至人民币5040万元[34] - 综合治理项目建造服务营业收入减少1.368亿元至2.473亿元,股东应占溢利减少8,150万元至1.762亿元[53][54] - 建设BOT水务项目营业收入减少7.931亿元至4.645亿元,股东应占溢利减少1.058亿元至5,340万元[55] - 技术服务及设备销售营业收入减少4.092亿元至7.422亿元,股东应占溢利减少5,830万元至5,040万元[56] - 技术及咨询服务以及设备销售收入下降35.5%,从11.51亿元人民币降至7.42亿元人民币[113][114] - 建造服务收入大幅下降至71.18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56.6%[118] - 海外供水毛利率31%,BOT项目毛利率17%[62][64] 各条业务线表现:供水服务业务 - 中国大陸供水服务每日运营总设计能力10,031,137吨,实际处理总量10.87亿吨,股东应占溢利3.779亿元[51] - 海外供水服务实际处理量9,390万吨,营业收入2.424亿元,股东应占溢利6,020万元[52] - 供水服务收入基本持平,从14.43亿元人民币微增至14.49亿元人民币[113][114] 各地区表现:中国地区 - 公司业务覆盖中国大陆20个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36] - 中国南部地区设计能力较去年增长4%至4,807,105吨/日,贡献溢利4.172亿元[41][43] - 中国西部地区设计能力减少2%至2,812,810吨/日,实现溢利3.612亿元[41][44] - 山东地区设计能力增加30,700吨/日至2,824,050吨/日,溢利达3.776亿元[41][46] - 中国东部地区设计能力减少25,800吨至5,904,216吨/日,溢利为4.241亿元[41][47] - 中国北部地区设计能力增长14,950吨至5,525,025吨/日,溢利贡献6.067亿元[41][48] - 中国大陆市场营业收入为976.5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4%[116] 各地区表现:海外地区 - 海外污水及再生水处理设计能力523,710吨/日,实际处理量5,440万吨[41][4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运营和战略 - 新增设计规模为119,831吨/日[11] - 总设计能力达到43,296,179吨/日[11] - 自由现金流持续改善[12] - 聚焦非生产性支出严控及回款攻坚[12] - 通过低效资产处置改善资产质量[12] - 公司通过债务置换及利率谈判等手段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推动存量融资成本稳步下行[17] - 期内新增设计能力119,831吨/日,退出设计能力558,750吨/日[37] - 公司水处理服务总设计能力达43,296,179吨/日,涵盖1,463座设施[37][40] - 国家政策推动公用事业价格机制改革[11] - 公司无单一客户收入占比超过10%[11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财务和融资 - 中期现金股息为每股7.35港仙[11]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中分占合资企业及联营公司业绩为人民币3580万元[28] - 分占合资企业业绩减少至人民币2.857亿元,上期为人民币3.08亿元,主要因综合治理项目建造服务合资企业业绩下降[72] - 分占联营公司业绩增长至人民币5790万元,上期为人民币1680万元,增幅达245%,主要源自分占山高新能源及技术服务联营公司业绩增加[73] - 中国业务实际税率约16%,低于标准税率25%,部分附属公司享有税务优惠,递延税项抵免为人民币4130万元[74] - 永续债券总本金金额为人民币42.4亿元,票息付款计入永续资本工具持有人应占溢利[75] - 分占合资企业及联营公司业绩增长24.3%,从4162万元人民币增至5172万元人民币[113][114] - 所得税开支减少7.6%,从4.43亿元人民币降至4.09亿元人民币[113][114] - 中期股息每股7.35港仙,总额约人民币673,808,000元,较去年同期每股7.0港仙(总额人民币642,942,000元)增长5%[125] - 董事会决议派发中期股息每股7.35港仙(折合人民币0.0670682元)[184] - 股息派发基准汇率按1港元兑人民币0.912492元计算[184] - 股东可选择以人民币收取股息每股人民币0.0670682元[185] - 股份过户登记手续将于2025年9月10日至11日暂停办理[190] - 公司提前两年赎回并注销2027年到期中期票据本金人民币10亿元(1,000,000,000元)及应计利息[180] - 公司提前三年赎回并注销2028年到期中期票据本金人民币10亿元(1,000,000,000元)及应计利息[181] - 公司赎回并注销4.00%可续期票据本金人民币10亿元(1,000,000,000元)及应计利息[182] - 公司赎回并注销3.03%可续期票据本金人民币10亿元(1,000,000,000元)及应计利息[183] - 控股股东中期票据发行总额达人民币1000亿元[177][178] - 绿色贷款融资总额达人民币381.4亿元[177][178] - 2024年新增银行贷款融资人民币24亿元[178] - 2025年新发行中期票据总额人民币10亿元[178] 其他财务数据:现金流 - 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大幅增长至人民币19.3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52亿元增长670%[104]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21.03亿元,主要由于偿还银行及其他借贷77.09亿元及公司债券20亿元[10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人民币86.48亿元,较期初90.09亿元减少4%[105] - 公司发行永续资本工具获得现金流入17.98亿元,同时偿还永续资本工具19.94亿元[105]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1.87亿元,主要用于购物业厂房设备3.25亿元及新增特许经营权9954.7万元[104] - 新增银行及其他借贷56.39亿元,同时偿还银行借贷77.09亿元[105] - 发行公司债券获得现金流入37亿元,同时偿还公司债券20亿元[105] - 资本开支总额为人民币9.432亿元,同比减少40.1%(2024年同期:15.733亿元)[92] 其他财务数据:资产负债表 - 应收合约客户款项减少人民币45.959亿元至人民币154.757亿元,主要因BOT项目转入服务特许权应收款项及综合治理项目转入应收账款[76] - 银行及其他借贷减少人民币19.952亿元,主要由于期内偿还银行贷款[86] - 公司债券增加人民币16.964亿元,主要因新发行37亿元及偿还20亿元债券的净影响所致[8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86.481亿元,较2024年末90.09亿元减少3.6%[90] - 集团借贷总额为人民币752.034亿元,其中银行及其他借贷589.358亿元,公司债券162.676亿元[90] - 负债比率维持1.19,与2024年末持平[91] - 银行融资额度为人民币693亿元,其中384亿元未动用[90]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665.72亿元下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1659.29亿元,减少约6.43亿元[10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90.09亿元减少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86.48亿元,下降约3.61亿元[100] - 公司总负债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106.09亿元下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1098.81亿元,减少约7.28亿元[101] - 公司总权益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559.62亿元微增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560.48亿元,增加约0.86亿元[101] - 期内溢利(净利润)为人民币8.97亿元,其中非控股权益占人民币5.09亿元[102] - 公司于期内发行永续资本工具人民币199.50亿元,并偿还人民币199.41亿元[102] - 已付2024年末期现金派发为人民币8.32亿元[102] - 服务特许权安排应收款项(非流动)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557.50亿元微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557.02亿元[100] - 应付账款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90.49亿元下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179.47亿元,减少约11.02亿元[101] - 银行及其他借贷(流动)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31.45亿元下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107.98亿元,减少约23.47亿元[101] - 公司期内溢利为人民币11.22亿元,其中本公司股东应占部分为10.69亿元,永续资本工具持有人应占部分为5294.7万元[103] - 汇兑波动储备产生净损失6.19亿元,主要因换算境外业务产生汇兑差额[103] - 公司向非控股权益持有人支付股息4.13亿元,并向永续资本工具持有人派发1.21亿元[103] - 服务特许权安排应收款项总额为人民币66,316,365,000元,同比增长1.7%(去年底为人民币65,198,082,000元)[131] - 应收账款总额为人民币25,001,373,000元,同比增长11.6%(去年底为人民币22,396,241,000元)[133]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净额为人民币9,266,126,000元,同比增长10.1%(去年底为人民币8,413,419,000元)[135]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负债总额从人民币839.8亿元增至人民币886.6亿元,增长5.6%[136] - 应付账款总额从人民币190.5亿元降至人民币179.5亿元,下降5.8%[136] - 银行担保从人民币13.05亿元增至人民币15.07亿元,增长15.5%[137] - 公司担保从人民币14.91亿元增至人民币15.09亿元,增长1.2%[137] - 资本承担总额从人民币65.1亿元降至人民币55.73亿元,下降14.4%[139] - 对合资企业出资承诺从人民币103.31亿元降至人民币101.25亿元,下降2.0%[139] - 应收非控股权益持有人贷款从人民币5413.8万元增至人民币5627.7万元,增长3.9%[141] - 应付关联方垫款从人民币8133.2万元增至人民币8606.7万元,增长5.8%[141] - 向北控集团财务存款上限从人民币7.1亿元修订至人民币9.8亿元,增长38.0%[143] - 北控集团财务实际存款从人民币6.74亿元增至人民币7.83亿元,增长16.3%[143] - 从北控集团财务借取贷款为人民币
北控水务集团(00371) - 2025 - 中期财报